第十章秦军西撤
赵国,邯郸。
几匹快马飞入王城,扬起了一地尘烟。
“启禀王上,边关传来急报!”
“呈上来。”
正在捣腾黑火药的赵迁,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热汗。
风尘仆仆的两名信使上前,将手中急报恭敬地递上。
“数万边军,竟然被蒙恬困在了九原。”
“北方信都驻军撤离,李信占据了城邑?”
“未曾继续南下么?”
“南部边关后撤驻军,被杨端所部咬住了?”
赵迁翻阅着从各地传来的军情急报,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现在除了井径关外的二十万秦军没有动静,其他地方的情况都不容乐观啊!
“武安君怎么说?”
“大将军说请王上裁决。”
“这个老狐狸...”
“也罢,传本王令谕,让武安君率大军驰援南部边关,与后撤边军一齐击退杨端所部!”
“另外,留一万骑兵给本王守邯郸即可。”
赵迁把羊皮卷放在一边,亲自写下两道王书交给信使。
一道是给李牧看的。
另一道是给边军将领看的。
“没有王印加盖,你且交给武安君,他知道该怎么做。”
“喏!”
两名信使恭敬地接过墨迹未干的素绢。
简单处理后,策马出了王城。
如今李牧的大营就驻扎在邯郸城外,就等赵迁一道王令,大军便能飞驰南下,以秦军决一死战!
“不愧是吾王,此战之法,与老夫不谋而合!”
李牧接到王书的那一刻,不禁仰天大笑。
感慨几句后。
给赵迁留了一万飞骑,自己则率剩余大军火速南下了。
如今秦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其三路分兵,却给了赵军分而击之的绝佳机会!
特别是李牧率领的这种,机动性天下无二的飞骑大军。
加上王翦二十万大军被阻在井径关外。
南北两支秦军不过十万余,且邯郸里南部边关最近,只要与后撤的赵国边军汇合。
杨端所率领的秦军危矣!
............
秦国,咸阳。
“快召丞相王绾、长吏李斯、上卿蒙毅前来议事!”
嬴政刚收到王翦加急传来的军报,便有些坐不住了。
大军一夜之间染病,前所未闻也!
这可是秦国的二十万主力大军,不得有失!
若是再败赵军,秦军十年内,再无力东出矣!
随着王令传出。
李斯等人乘着马车快速赶到王宫。
随行的还有丞相王绾、尉缭子、蒙毅等人,他们皆是在相府一同处理政事。
因此接到王令后,便一起动身了。
“君上,上将军可有查出是什么原因所致?”
李斯觉得此事蹊跷。
秦军东出的四十万大军,乃是关内蓝田囤积的主力大军。
是由王翦亲自筛选,大多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将士。
按理说,不可能出现这种大规模染病的情况。
“老将军怀疑是天气炎热,突发瘟疫所致。”
“一是想问问咸阳的太医有没有解决之法,二是想暂时退回河内休养。”
嬴政把王翦传来的急报给众人详细说了一遍。
想要听听有没有合适的解决之法。
毕竟此时的重点在于还能不能战,撤军后该如何救治染病的军士,不能让他们将瘟疫带回关内。
“有没有可能是投毒所致?”
尉缭子觉得瘟疫这话不可说。
一来是之前没有发现赵国有出现瘟疫的情况。
二来么,要是瘟疫如此大规模横行,那赵军能独善其身?
“老先生是说,有人故意而为之?”
“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一夜毒翻二十万大军?”
“况且,我等也没有听说天下又如此厉害的药嘞!”
“不太可能,谁能在军营明目张胆地下毒?将士们不可能不察也!”
众臣你一言,我一句。
原本静谧的咸阳宫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也不排除有人故意而为之。”
“寡人召诸位前来不是探讨是否有人下毒,而是商议如何救治染病的将士。”
“以及是否从赵国退军,方为重尔!”
嬴政朗声说道。
众大臣突然闭上了嘴巴。
皆是默不作声地面面相觑。
“君上,臣以为,若是病情持续恶化,趁还有自保之力,理应及时撤军。”
李斯拱手说道。
“长吏说得在理,老臣愚以为,上将军所部不宜返回关内。”
“应依上将军所言,就近驻扎在河内郡。”
“另外,从咸阳以及各处征调医者,及早救治染病将士。”
丞相王绾补充道。
“你们该说的都说了,老夫来说几句善后的吧!”
“请君上知会赴赵特使,暗中调查瘟疫之事。”
“若是赵国军民无恙,则真相可知也!”
“若赵国瘟疫蔓延,我等也好提前封锁城关,以防流民入关祸秦矣!”
尉缭子抚着花白的胡须,侃侃而谈。
纵观历朝历代,瘟疫一旦横行,后果不堪所想。
“善!”
“就依诸位所言!”
嬴政一脸凝重,挥毫写下几道王书,盖上了王印。
一道传去王翦军营。
一道秘密传入赵国。
一道下达各郡,让各个城邑关隘重视此事。
..........
井径关外,王翦大营。
“上将军,章邯所部病情严重,其他各营将士均出现类似症状。”
“老夫已报知咸阳,尔等吃了军医开出的汤药再观察几日。”
王翦摆了摆手。
大军出征以来,他整日整夜地操劳军中事务,整个人也随之苍老了许多。
“上将军,唤末将何事?”
“王贲,若是天黑之前,染病将士还没有好转。”
“你亲自率部断后,其余大军放弃辎重,轻装撤入河内大营。”
“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