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二〇章:解释下

整首诗共有八章,内容分别是务农、采桑、纺织、狩猎、备冬、副业、修屋、庆贺等,公子丰选取了其中第二、三章,书法也特意换成了季历熟悉的金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诗句中虽然写的是豳地旧事,但用于现在亦无不可。

现在的周人,尚未脱离朴素之风,如从夫人季任、仲宁之妻仲姜,身为大宗贵妇,稍有闲暇,依然要领着诸侍女采桑纺织,为邦中诸妇、诸女之表率。

公子丰相信,这首流传后世的经典诗作,必能打动经历过豳地时代的邦君季历。

只要邦君的注意力转移到诗作上了,在其他事情上的注意力自然会大大减少,他也就更加容易糊弄过去。

这是后世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之前他拿出君夫人的卜甲时,其实已成功的用过一回,把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君夫人身祭之事上,而他则得以顺势过关。

而季历看着诗作,果然沉浸在了其中。过了好一会,他把竹简递给世子昌:“此诗甚好,你等也当一观。”

世子昌看过,在心里默诵了一遍,又把竹简递给仲宁,向公子丰问道:“此亦为乐诗?我细细观之,似可与社祀的四时协风之乐相配,却颇有未尽之意。”

社为冢土,不仅周师辞邦、回邦需要祭祀,平时还有四时协风祈年之祀,用以应和时令,调和阴阳。而既然是祭祀,就免不了用乐。

公子丰没有参加过社祀,也没有听过社祀之乐。世子昌说这《七月》与社祀的四时协风之乐相配,虽然与后世的解析不符,但公子丰相信他不会弄错,立刻点了点头:“长兄所言不错,乐诗目前仅得采桑、纺织二章,尚有务农、狩猎等,需待采风之后补全。”

“既如此,你当留意,”邦君季历吩咐道,“乐乃教化之属,如你长兄所言,可导人从善,可集众之心。难得你有此文采,当善加利用,辅佐邦政。”

“诺。”公子丰应道。

事情到这里,虽然公子丰再次表现了一番,但这番文采如何习得,依然没有答案。邦君季历本想继续追问下,看着天色却不早了,而他和仲宁,到现在还没去过后寝,没去探望在家辛苦操持的从夫人。

也罢!自家孩子有长进了,能翼助邦政了,总是一件好事情。

“今日就议到这里,”季历站起身来,“叔襄,乐诗就放在你的寮署罢!仲宁先随我回后寝,去见见你母亲。”

仲宁、叔襄应命,一行人离开了宗庙正间。

公子丰刚想随叔襄回太史寮,却被世子昌叫住:“子丰留步,且随我来。”

他只好跟着世子昌,到了他常居的右间,心中颇有一些惴惴。这位经纬天地、道德博闻的长兄,可比邦君季历难糊弄得多。

世子昌先问了乐诗的事:“适才的乐诗,可有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