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试验
当天,城外里聚集了数万人,他们都想目睹这个神奇的蒸汽耕地车。
此时一大一小的两辆蒸汽车,发出了轰鸣声,已经在田地里转了好几圈,目的是让大家看清楚蒸汽耕地车不需要牛马拉,也不需要人来推。
就这么直接动了。
张华,天工局的一个工匠,如今有幸驾驶着天工局制作出来的小号蒸汽耕地车,内心十分的激动,从今天起,大家都会记住自己的。
这时,有一个官员上前告知大家,这两辆车分别是由帝师和朝廷的天工局打造而成。
天工局制作的是小的耕地车,帝师制作的是大的。
两者功能是一样的。
并且告诉众人今日实验的是小号耕地车,大号耕地车将从今日起,为咸阳城周边的百姓耕地,就从这里开始,不会特别去挑地方。
随后大型耕地车就停了下来,小的耕地车开始进入田里,然后就有人将耕犁的钩子钩在耕地车的后面。
接着有人站在耕犁上,狠狠地将犁踩进土里,然后对着张华喊了一句准备好了。
旋即,张华驾驶着耕地车,在田里转了一圈,众人看到耕地车轻松地在田里耕地,一块块新土被翻出来,无不惊叹不已。
「轻松,实在是太轻松了。」
「这是轻松的事情吗?这是速度,这速度太快了。」
「快看,一亩地耕完了,这也未免太快了,这才多久,有一盏茶吗?」
「卧槽,竟然不用注意,这么豪横吗?」
「……」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惊叹不已,这耕地的速度完全碾压一头牛的速度,不,十头牛都不一定比得上这个速度。
就在百姓们兴奋不已的时候,有六个人却一脸的愤愤不平。
「可恶,实在是太可恶了。」
「没有想到竟然成功了。」
「成功了就表示大秦的国运有增加了,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这不一定。」
其他五人纷纷看向这个人。
此人姓李,是李牧的孙子,叫李左车,现在辅佐赵王歇。
李左车看了众人一眼,道:「嬴政让帝师发明了这耕地车,未来一定会大量打造并且投入使用。
那时候粮食就会多出来,我们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这其实也是在变相帮助我们解决粮食问题。
至于大秦的国运,说实话,嬴政一死,大秦的国运也将会崩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将支持大秦国运的帝师给找出来。」
其他五人微微点头,他们非常赞同李左车的话,只要嬴政死了,大秦的国运就会迅速崩塌,也就是他们六国复出之时。
而支持大秦国运的最后一人,帝师,他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谜,有没有这个人都很难说。
「武安君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就不用管他们了,现在我们就回去吧,待在咸阳城久了,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不要忘了,我们还在被通缉中。」
说话之人是魏国大将魏无忌的儿子,魏政,也是现在的魏王政,他深得父亲魏无忌的兵法。
魏无忌可是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其能力毋容置疑,如果他不死,魏国不会被灭。
当年五国联合伐秦也可能不会失败。
其他五国来的人都是大将军,唯有魏国来的是魏王,同时也是大将军。
如果魏政被抓了,那么魏国就真正的危险了,魏国的剩余力量可能会被秦国摧毁。
所以,魏政也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全,但是他也不会因为
担心自己的安全,而不愿意冒险。
这次听闻咸阳城出现了新的耕地利器,所以就跟几个亲信来到了咸阳城。
没有想到,到了咸阳城后发现了另外五国的大将。
如今六国余孽明面上是相互合作,暗中却又相互较劲,同时希望别的国家先和秦军交手,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虽然大家都知道对方的想法,但是大家都没有说破。
而魏政的话也引起了大家的警惕之心。
没错,他们现在身入虎狼之地,一个不小心,自己等人就会被抓。
一旦有一个被抓了以后,其他五人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被供出来。
这时,又有一个人开口道:「不要着急,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想办法搞到这么一台耕地车才行,否则我们就这么回去了,不就等于空手而归。」
说话之人是楚国大将黄歇的后人,黄石。
黄歇又称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虽然后半辈子被楚王嫌弃搁置在家里,但是他将一身本事全部交给了他的后人。
但是因为楚王不再信任春申君一家人,而是信任名将项燕。并且将最后的兵力交给项燕抗击秦军。
最后秦军被打败了,项燕殉国。
因为项燕的失败,导致楚国被灭,楚王被杀,最后皇室中没有人逃出来,准确的说是被春申君一族给救出来,并且招募了楚国最后力量,打算找准时机复仇。
如今项氏一族被楚王给放弃了,信任春申君一族,而黄石则是掌握了除项家势力外所有楚国的军事力量。
而如今的楚国百姓也被分为两派,一派信任黄石,一派信任项家。
至于楚王,他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而黄石的话,让大家有些心动。
只要带回去一台耕地车,那么百姓会更加信任自己,大军的士气也会大涨。
就在这时,一个官员再次开口介绍新的农具,多功能简易播种机和收割机。
很快有一人操纵播种机对着刚刚耕完的地进行播种施肥。
百姓们见到这一幕,全都不淡定了,又一件神器出现了,最重要的是播种机不仅仅只是播种一种农作物。
一下子他们就看到了十几个农作物被播种完了,这速度虽然比不上耕地车,但是跟人力比起来简直快了十几倍。
最后是收割车,因为此时的粮食都已经被收割完了,朝廷花费了千辛万苦,才拼凑出一亩地的粮食来。
他们是连根被挖开并且种植在这里的。
官员将此事的经过说得清清楚楚。
百姓们这才知道,前几天朝廷将那些粮食种在这里的原因,很多百姓也知道了,为何要有一亩地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