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徽宗复出

鄜延路肯定是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了,但是其他五路地狱广阔,还包括长安这样的大城市,能在自己手里自然是最好的,作为一个朝廷,脸面还是要的,长安是关中的核心和象征,不容丢失。何诉点头说:“听蔡随天的口气,郓王应该是不急于出手占据关中,这一次恐怕争夺的就是一部分城池和富饶地区,就象杨志说的那样,高筑墙,广积粮。”

宋徽宗笑笑,最后一句缓称王不说也罢,老三还是懂道理的,想必要是自己不复位,定北军还是会攻占陕西一两路地盘的。宋徽宗笑完问何诉:“老九和其他人情况如何?”

何诉躬身道:“汪伯彦,黄潜善,刘光烈,杨惟忠,刘光世,梁扬祖,六路大军已经汇集东平府,听从康王调遣;向子諲等人虽然在两淮,依旧在向康王供应物资。范讷和向子諲已经向汴梁派遣了军队,双方还没有开战;金陵府朱胜非、襄阳府王襄都没有表态,陕西方面钱盖以唐重代替范致虚执掌永兴路。”tehu.org 火鸡小说网

经过十多天的折腾,张邦昌的表现总算是入了完颜宗辅的法眼,得知关中金军已经一部退出潼关,从颖昌府策应,完颜宗辅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金军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完颜宗辅监押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强行抓去运送物资的百姓男女共十万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完颜阇母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赵谌、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一万四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北返。

就在最后一名金兵渡过黄河北上的时候,大宋北道总管宣抚司下属统制官王渊率领三千骑兵在第一时间到达开封城外,金军已经没有一点踪迹,唯有满目的萧瑟,寒风中,汴河已经解冻,河水依旧向东流淌,河滩上露出了青色,柳树发了新芽。

王渊端坐在战马上满腹愁绪,他不知道大宋后面的命运将会会如何,北道宣抚司已经退到了汴梁南面的两淮;大元帅康王赵构的人马既不在河南,也不在河北,而是退到了山东济州,现在恐怕只能看润州太上皇的态度了。

润州的暗流激涌,终于等来了金军撤退的消息,派人去和朱胜非确认无疑,金军除了在颖昌府的那支部队,其余已经全部回到黄河以北;宋徽宗便知道赵楷等人又一次猜对了,立刻命令郭仲荀封城,直接找来赵野、颜岐、郭仲荀、杜万彻、何诉和部分在润州的官员商议。

润州的军队都在郭仲荀手中,郭仲荀听从高俅的命令只是一个假象,宋徽宗圣旨一到,郭仲荀立即调动人马封城,自己跑到行宫来面圣。群臣都在心中惊讶,太上皇还是有所准备的,宋徽宗开门见山地问道:“国家困难如此,张邦昌竟敢号称大楚,我意复位,诸位认为如何?”

所有人都是早有心里准备,对在山东的赵构一个个并不在意,原先只是担心金人突然脑子不开窍放了宋钦宗赵桓,或者听说宋徽宗复出打到江南;现在张邦昌称帝,宋钦宗被抓住了,金军已经撤走了,一切变得都不是障碍。哪怕宋钦宗过上一段时间回来,也可以当场训斥这家伙误国,信任奸人,让大宋蒙羞。

赵野知道赵楷的意思,当即站起来慨然说道:“太上皇,正当如此,江山社稷,远比任何人重要,况且景王在润州、康王在济州、郓王在太原,圣上振臂一呼,他们一定会四方响应,讨伐叛逆。”

一听赵野提到郓王,何诉等知道内情的人自然明白,郓王就是赌宋钦宗会有这个下场;只要宋徽宗复位,就没人敢指责定北军的不合法,按照赵楷的部署,恐怕不仅河东,陕西六路也不知道暗中多少人投到赵楷麾下。其他人等听宋徽宗说蔡随天几天前就送信到了润州,无不摇头,定北军这一手以退为进厉害,能预先把功课做到这个地步,难怪宋徽宗这么底气十足。

现场一个个顿时激动起来,没有一个不赞成的,宋徽宗在润州复出,他们这些人就是天子近臣,有从龙之功,不赞成的岂不是傻子。杜万彻和何诉相对苦笑,前面来润州哭诉得多,真建议宋徽宗复出的一个也没有,唯独赵楷不远千里派蔡随天而来。

宋徽宗微笑颔首,他不介意这些,看现场气氛差不多了,吩咐道:“明日传书天下,朕正式复位,以赵楷为太原留守,恢复郓王爵位;以康王赵构为东京留守,以景王赵杞为南京留守,召李纲、朱胜非、叶梦得、范致虚来润州。传檄汴梁,除张邦昌外所有人大赦。”

宋徽宗毕竟执政几十年,晓得越拖下去,关中被赵楷分解的地区就越多,就越不利于日后朝廷的治理;而赵构随着手下跟随的人越来越多,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在皇统之争中,父子相争兄弟阖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自己只有快刀斩乱麻,才能最小代价地平息事态。

宋徽宗没打算回汴梁,甚至南京应天府都不准备去,宋徽宗很干脆地恢复了赵楷郓王的爵位,任命赵楷为太原留守;任命康王赵构为东京留守,河南府知府王襄为洛阳留守,召李纲、朱胜非、范致虚、姚古前来润州商议大事。早就在润州游走的折可求被任命为南道总管,前往应天府收拾残局;郭仲荀为殿前副都指挥使,辛永宗、胡闳休为御营统制。

完颜杲从关中撤退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是完颜习矢带领绕道唐州、颍州、汝州,想把定北军伸过来的势力打击一番;另一路完颜杲自己率领,直接过了黄河,沿途一路攻伐,怀、卫、孟诸州,以达到完颜杲将洛阳、襄阳、颖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等地百姓到河北的目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