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澄清韵

第一部分.道教全真 十方正韵-《澄清韵》

《澄清韵》是道教主要经韵之一,列为早坛功课经的第一首经韵,韵中经文出自《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澄清韵》中的“澄清”二字,指“玉宇澄清,纤尘不染”的神仙天界景象,是道教徒所追求、渴望到达的理想境界;要求信徒“三业清静”、“淡泊虚夷,心静神明,不染尘境,体兹正道,悟彼重玄”,以达到修道长生的目的,成为得道飞升的仙人。

此曲在早坛中具有导引信徒宁静性灵的功能,亦有荡秽除邪之作用,属阳韵。

经文简释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琳琅”,指美玉,在此处指教徒诵经时用的法器,如铛、镲、木鱼、铃、罄、鼓等,同时亦指玉一般的声音。“琳琅振响”既指法器发出清脆悦耳之音,又指教徒仰诵洞章、啸咏清越之美妙旋律。“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并上、下合为十方。“肃清”,肃穆、清静。

此句言,开坛诵经音乐伴奏,发出金声玉韵,顿使十方肃穆、清静,呈现一片宁静妙境。cizi.org 永恒小说网

河海静默,山岳吞烟:经云:“真心清静道为宗”,“清静”对于修道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清静”才能“渐入真道”。全句言海不扬波,山岳清明,除了让人感觉美妙之外,带给人更多的是无穷的思索。

众所周知,河海难能平静,山中多有烟云,吟唱此句时,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太虚之中,俯视江河湖海则风平浪静,崇山峻岭中亦无烟云笼罩。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那么清灵,那么美妙,即可领略和体悟太上所言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恬意静的难得境界。

万灵镇伏,招集群仙:“灵”,指神灵。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乃至人体的各种器官俱有神灵。此处所言“神灵”,不仅指宇宙虚空众神灵,亦指所有住守人体各种器官的神灵。

如“发神苍化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口神丹朱,舌神正伦,齿神罗千,喉神虎贲,心神丹元等等。“镇伏”,即镇静、潜伏。

“万灵镇伏”,即指所有住守人体各种器官的神灵镇静潜伏,如此端肃清静,自然感应群仙乘鸾跨凤,降临经坛。既此,人仙汇合,岂不乐哉!“招集群仙”,亦可理解为人因为清静而身中神明自来。

天无氛秽,地无妖尘:道教认为,人体本身便是一个小天地。此句的“天地”亦喻人体本身,“氛秽”、“妖尘”,代指致人天性迷混的七情六欲诸障碍。此句言,虔诚诵经可令人清心寡欲,消除诸障,淡泊虚夷,不染尘境,使其本来纯真的天性重现,如此,即可谓“万里无云万里天”。

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道教认为静则生慧,“冥”,静也。“冥慧”即指静中生慧。“洞”,洞彻。“清”,清楚。“冥慧洞清”指静中生慧,彻悟大道。“大量”,无限,无穷。“玄”,玄妙。“玄玄”即玄之又玄。“大量玄玄也”,指诵经功德不可思议,心地清洁,则虚,虚则玄量开,玄量开则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故邱祖云:“玄量开时纳海山。”

《澄清韵》经文,首先总述诵经可致清静,接着写清静应达到的境界,紧接着写“清静”的功能:清静,可引来神明;清静,可见天性;清静,可生智慧,彻悟大道。最后照应首句,指出诵经功德不可思议。经文与太上“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一脉相承,与道教体道修性,悟玄证道的教义亦十分吻合。

经曰:习悦经典,须于寂静处,沐浴洁手,端正衣冠,壁贴“弟子习经,诸神回避”。方可诵读。

许多经典中有诵经禁忌,如《黄庭经》:“不得荤腥血食,入靖室中身冠法服叩齿念诵”这说明修持黄庭的亦非普通道民,而是法师级人物,另其他如《三官经》虽要求净口净身,然而对食用荤腥只要求漱口清洁, 请各位善信 选择有缘分的师父 ,在获得师承后,师遍逐步开始传授次第经典,包括每部经的修炼方法,忏法的回遮,诵经的诸多禁忌,这一套便是经法,而传授哪一部的判断标准即‘师’,传统师徒关系中,弟子虽然可以请法,然而判断是否传授的关键还在于师的抉择(师以弟子平日反馈程度判定),所以面对浩瀚经法,我们绝不是盲目选择,而是系统梳理。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拔罪妙经》中言:忏悔诸善男子女人,或不信圣道经诫,怀疑两心之罪。忏悔弟子或轻慢至道圣文,评论经典之罪。忏悔弟子或窃取道像经书,或将毁抹,或有受持不敬师宗之罪。忏悔弟子或无师自授三洞经法,而传弟子之罪。忏悔弟子或轻慢师主,违背誓言之罪。忏悔弟子或毁谤师父不崇天义之罪。忏悔弟子或隐闭三洞经法,使不通流之罪。忏悔弟子或得仙经妙法,妄将传授非人之罪。忏悔弟子或受经法不依科诫,受持轻泄灵文之罪。忏悔弟子或传经之后,不尊师约之罪。忏悔弟子受经之后,无有开度一切众生之罪。

第二部分.道士好当,怕的是琳琅振响 | 澄清韵为何被称为“澄半年”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录当中道教音乐赫然在列,而在道教音乐中,早晚课韵子作为最基础且是最重要的一种音乐形式,是每一位新入道门的道童初期必学功课。

所谓早晚功课,全称《太上玄门早晚坛功课经》,始于王重阳祖师建立道教丛林制度之时,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为道教宫观内日常宗教活动。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文化交流不甚频繁,且道教经韵文化与当地文化互相融合,故而形成了既与十方韵有一定渊源关系但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韵子,比如广成韵、浙江韵、东北韵、武当韵、崂山韵、弋阳腔、上清腔、江苏韵和上海白云韵等。

十方韵,全真道的“全真正韵”的习称,因运用于全真道十方丛林而得名,是全真道各宫观的主要通用韵。十方韵的产生历史,未有确切的文献记载。闵智亭道长认为“全真韵”的形成与宫观封闭式的口口相传有关,其源承宋时或者更早。

时下一些道观和道人收藏多是清末(1906)贺龙骧、彭瀚然在成都二仙庵重刊的《道藏辑要·全真正韵》。

作为早坛功课经的首篇,澄清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经文来源于《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经文尾处,此韵可以使道众达到宁静性灵的状态,也具有荡秽除邪的功能,属于阳韵,其乐曲悠扬宛转,虚无缥缈。

由于古代学习经韵主要是依靠师徒间的口口相传,音乐部分采用独特的当请谱子,且音乐结构十分复杂,故而其难度极高,初学者需要花费大概半年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自然而然澄清韵就有了澄半年的别称。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道言:

此诸天中,大梵隐语,无量之音,旧文字皆广长一丈。天真皇人,昔书其文,以为正音。

有知其音能斋而诵之者,诸天皆遣飞天神王下观其身,书其功勤,上奏诸天,万神明礼,地只侍门,大勋魔王,保举上仙,道备克得,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此音无所不辟,无所不禳,无所不度,无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故诵之致飞天,下观上帝谣唱,万神朝礼,三界侍轩,群祆束手,鬼精自亡,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真,大量玄玄也。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告知删

第三部分.注释:

一、琳琅振响,十方肃清

注:诵经的声音如美玉(碰撞)的声响,顿时天地之间呈现一片肃穆宁静的气氛。

琳琅:原指一种玉石,此指道场法器与乐曲所发出的声音,故以琳琅振响比喻诵读时展现的美妙的声音。

十方: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合为十方。

二、河海静默,山岳吞烟

注:经声一起发出,则河海止息风波,山岳笼罩着烟云。

吞:包含、容纳

按:此句为拟人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于自然景物。吟唱此句时,想象自身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俯视江河湖海则风平浪静,望眼高山峻岭则云雾缭绕,实在的是上圣高真所居住的神仙境界。

三、万灵振伏,招集群仙

注:万神聚集镇守道场,群仙大降光临坛场。

万灵:指一切鬼神。振伏:振,动也;伏,降服;有【由动返静】的意思。

按: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不仅宇宙万物有神灵,人体的各种器官皆有相应的神灵守护,例如:《黄庭经·至道章》说:“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峨峰,字罗千。”

万灵振伏,也是因自身清净而起,使体内神灵各司其职,在外就是把守管辖的区域,在内就是守护人体的器官,一切恭敬肃穆严肃,由浮躁浮动的心返回清净的境界,才能招集天界中的群仙实在的降临。

四、天无氛秽,地无妖尘

注:天上没有邪恶的气,地上没有不法的迹象。

氛秽:邪恶之气。妖尘:指违反自然常理的事物或现象。

按:道教的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论,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而人体各种器官对应着不同的神灵。倘若依靠这个理论,本句除了扫荡外界的凶恶不详以外,也有着消除自身诸多障碍和烦恼,使内心平静,心情爽朗来诵读宝经的意义。

五、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注:彻底了悟大道的生长智慧,无限妙用无穷无尽。

冥慧:冥,作深奥、暗合的意思;此指合于大道的智慧。

大量:无限量,无穷无尽。

玄玄:玄妙中之又玄妙,既是无限妙用无穷尽玄妙。

按:【大量玄玄也】指诵读道经的功德、感应、一切妙用不可思议,无穷尽的(来)。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的神秘奥妙,出乎于常情常理。【也】字表示着判断或者肯定的语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