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公转与自转

“父亲,去请叔父的几个学生一起过来,我便一并说了这个事情!”

刘琮知道这个问题肯定会引发讨论,既然如此,刘琮便一起解释了,其中如蔡邕,刘洪都在太史台待过,对于天文他们都非常懂,而郑玄对这块也是有研究的,至于黄承彦这种老神棍更是非常有研究。

在这些人继续交流三字文的时候,刘洪几位得意弟子也都来了,包括如徐岳,杨伟,韩翊等。

“自古以来,我们接触到的都是我们所处在地方是平趟的,但是并非如此,诸位都曾经到过海边,一艘船出海………赤道则是……”

刘琮开始运用各种说明来开始论证,毕竟所有的事情对他们都是新奇的,也许还会遭到他们的批判。并且通过画图来解释日食,月食的原因。

这些都过于超前,即便是刘表也是第一次听到,其实古代大儒并非迂腐之辈,大多都是博学之辈,他们听到之后并非一开始就会反对,而是会根据自己学识进行论证,除非是极其偏执的人。

“也就是越往南,气候则越好?”

“是这个意思,越靠近赤道,天气越热,当然天气热的原因是有多种原因,并非是唯一的原因。”

“到也有几分道理,那你的说法是我们是处在东方!”

“正是,这是我们所处的地方,但是仅仅探索到了这边,这些地方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这些需要我们去探索。”

刘琮当然藏私了,起码台湾岛就没有标识出来,同时对许多进行论证,对于他们的提问也是一一解答。

“那我们是围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我们转?”

“对,但实际上我们所处的地方也在自己转动,应该是一个类似球形的在自己转动,转动一圈正好是一天的时间,而围绕着太阳转动一圈是一年,当然最好是你们能观察并进行论证。”

刘琮又不是天文学家,这些是刘琮学到的理论,但是这东西放在这个时代就需要他们论证,刘琮用马匹向北跑逐渐消失,船出海的消失等说明,但这些顶多能说明地球不是平的。并不能证明地球是圆的。

“也就是倭国人都是华夏的后羿?是昔日始皇帝派人出海在这个大岛上存活并繁衍了后代?”

“正是,而且来大汉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部落,并非这个岛屿上统一的势力,国家之大,彼时我国家强大之时应当将其纳入我大汉,若是等我国力衰退之时,难保他们不会入侵我大汉!高祖白登之围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国力强盛,打得匈奴哭爹喊妈的,蒙恬北击匈奴凭借其彪悍勇猛一战即击溃匈奴使其四散而逃,一路追杀,凡追上直接杀,不受降,随后接着换马追杀,直接杀的匈奴胆寒,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但是到了汉初建,国力衰微,加上缺少战马,因此才有了白登之围,高祖受辱,大汉后裔始终铭记。

宋忠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刘洪蔡邕等人在没有这个想法,一心在消化刘琮所说的天文知识进行论证。

“不谈国事,只谈文学,琮儿你说这么多也累了,刚才公达来找你,说是有公事,你先去忙吧。”

刘表看到刘琮又情不自禁的引到了国事,立马先转移,郑玄还好,对于这个事情他更多的是好奇,至于皇帝是谁他没那么关心,而荆州的这些世家就比较关心这个了。

刘琮则是说道小日本就难免会想起后世华夏所遭受的灾难,真的是情不自禁的便转到这个话题了。

“公达,什么事情?”

“侯爷还在里面?”

“嗯。”

“联军与董卓军大战,蔡军师以及诸位将军都到了,正在等候侯爷。”

刘琮看了看情报,曹操,袁绍,陶谦以及陈王刘宠的联军在曹操的指挥下,首战失利,不敌徐荣,随后采用离间计加诱敌,郭汜与徐荣产生分歧,陈王刘宠与夏侯渊率骑兵冲阵,大破郭汜,目前徐荣固守荣阳。

而并州在沮授的统帅下,采用疲兵之计,坚守不出,随后颜良在夜晚突击了李蒙的大营,阵斩李蒙,不过沮授很快让颜良回师了,因为公孙瓒大军压境。

刘琮也在思虑这个问题,今年要不要出兵,目前看样子联军占优势,但是很明显的是董卓并未发力,若是董卓全力出击,联军目前未必挡得住。

而且袁绍那边很难说,公孙瓒骁勇善战,若是袁术在背后来一刀,那袁绍就很难受,毕竟此时曹操等无力顾及袁术,曹操目前在兖州也仅仅留下了一些自保之力。

“主公!”

“让大家久等了。开始议事吧。”

“主公,这是目前的联军与的董卓军的线路,如今徐荣屯兵在荣阳与曹操相持,长安那边,董卓准备派李榷增援徐荣。”

刘表听了蔡瑁的介绍,也是开始观察地图,看来还只是相互试探,都还未尽全力,陈王仅仅带兵三万,大部分军队还是留在陈国。

“主公,这次主要讨论是否要将宛城一带的防线前压到鲁阳,叶县一带!”

“末将因为不是时候,宛城,博望,舞阴的防线还在建设,此时前压,恐得不偿失,末将建议修筑好防线之后再前压。”

徐晃是第一个反对,防线一直是他在负责,他当然清楚其中利害,但是宛城不少家族到襄阳活动,希望说服前压,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末将赞同。”

王威也表示赞同,半途而废的事情他也不认同,而且宛城防线对襄阳意义重大,即便前压也要等这边完成之后在前压。

“主公,此事有利有弊,防线前压的好处是有不少田地可以重新开发,但是弊端是与山东诸侯没有缓冲地带,山东诸侯会如何考虑?我们到底是站在谁这一边?这么大规模的屯兵,不可能没有想法!”

蒯越分析道,庞季也是认同,刘表看了看刘阖和刘先,刘先则出列发表自己的看法。

“主公,这是宛城世家的联名书,他们都希望将防线前压,但是先以为不必着急,稳步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些人目前都在襄阳活动。”

刘表看了看,不少世家,包括何进的何家也在此列,刘表思虑一会,还是不准备前压,毕竟将军们都说的有道理。

“繁钦出任宛县县令,阴质出任西鄂县长,前压的事情暂时不考虑,目前防线不稳,始宗回去好好稳定南阳人心。”

“诺。”

刘表没考虑出兵的事情,刘琮也觉得不是时候,还早,联军和董卓军起码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主公,满韧奉糜太守之命前来襄阳。”

“什么事?”

“送油,菜籽油以及花生油,整整四船,这只是第一批,后面的会慢慢送过来,主公请看。”

刘琮看了看,菜籽油只有部分,主要还是花生油,居然还有十余头猪,刘琮拉满韧过来问道。

“这十几头猪是怎么回事?”

“这是族兄让我过来售卖的,都是百姓所托,听说襄阳能卖个好价钱!小船运不了猪,那边有不少艘都是长沙过来的船,船不大,都是家禽,主要是鸡和兔子。”

年关也就快到了,猪都养肥了,如今就是等在宰杀售卖,如今在蔡瑁等人的努力下,江匪几乎是非常少了,冬天了,听说吕岱又联合黄祖在洞庭湖一带扫荡。

“看来现在船工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是啊,以前主要是拉人,现在不一样了,又拉人又拉货,而且现在江面上安全不少,很多人都坐船,因为方便。”

刘琮最近也经常会出来看看,去邓县,去宜城,去当阳看看,了解一下乡亭里面的农民生活状况。

今年开始推广占城稻,秋收增产了许多,粮食丰收,目前襄阳储备了三年的粮食,刘琮储备了新军够五个团使用三年的粮食。

刘琮开始准备花生油的事情,对于菜籽油或者花生油,刘琮都不会做指导价,但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买花生要去官府买,所有农民种植的花生将由官府收购,并统一售卖。

“主公,此物虽然能助涨百姓增收,但是要考虑并非必须品,农民种植应该在不影响稻谷的情况下种植,这需要官府加以引导。”

郑浑对这个事情建议,刘琮也是认同,可以分散种植,尽量不要影响稻谷,毕竟小农社会,粮食才是最根本。

“文公,这段时间你一直在观察占城稻,如今情况如何?”

“确实很好,主要能解决山地的问题,这能极大的解决山里百姓的生活,我按照主公所说的梯田种植,每亩能产4石,若是能提高土壤肥力,应该能更高。”

4石,也就是120斤,按照两季稻的标准,,年产就是240斤只有一亩,还是不够的,山地即便有占城稻,其能转换为耕地的也是有限。

“文公,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提升梯田稻谷种植的产量,这对于解决江夏,武陵等地的蛮族,山越的问题非常重要。”

“浑尽力。”

江夏,武陵,上庸,零陵皆有蛮族,江夏,长沙,桂阳等地皆有山越,这些都要解决的,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附近的百姓生活好了,又有武力压迫,他们便会考虑主动投诚的问题了。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百姓生活问题容易解决的话,就不会后世现代化的情况下还有贫困地区了。

所以往往归结到底还是衣食住行,刘琮也是惆怅,派人去找马钧,找了几年也没找到,主要也不知道多大,也不知道到底在哪。

刘晔这个光武直系后裔邀请过几次都不愿意来荆州,这些都是有发明才能的人,至于其他的如诸葛亮夫妇以及李撰等都年龄还小。

当刘琮还在思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刘洪又派人来请刘琮前往,继续一起讨论天文的东西,因为之前刘琮说的太多而且被中断,他们在反复论证之后还想跟刘琮继续探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