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扬州兵团

“二公子,这是目前的规划,您看一下!”

毗陵县的袁敏过来了,同时带来了他对毗陵县考察之后,对于毗陵县的整体规划。其中两个湖泊已经与震泽相连,袁敏的计划是再造两个蓄水池。

蓄水池也就是后世的水库概念,这是袁敏受到刘琮的影响下开始有了这个理念,同时袁敏对于河流进行分流,加固,挖宽。

“水库你不要着急,先处理河道,水库涉及的东西太多,还需要一些条件,这个暂时押后,挖宽河道和引流抓紧落实,不要影响了农业!”

袁敏的水库和之前长沙的水库是两码事,长沙郡的水库,主要是在低洼地带挖湖,袁敏提出来的水库是位于高地修建,他想按照刘琮的设想建立起一套引水灌溉的系统。

但是没有那么容易,资金消耗量太大,目前不太适合,如果是明年的话,刘琮是可以考虑,路还是要一步一步来。

“如果只是拓宽河道的话,不会影响农业,百姓还有些闲余时间!”

“你可以适当的发展渔业,前提是不能影响农业,粮食是基础,水库的设想很好,但是目前资金,青壮等各方面原因,暂时不能实行,等明后年再考虑这个事!”

刘琮引导道,毗陵县境内有射阳湖,有滆湖等,可以适当的发展渔业,毕竟鱼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适合人体需求。

“二公子,还是有问题,有百姓反应有水贼,毗陵县并没有军士,是否可学习襄阳改革,设立城卫军,只需要五百城卫军,敏有信心剿灭之!”

袁敏本来就武艺出众,刘琮也在考虑袁敏的提议,将襄阳的那套改革拿到毗陵县来,适不适合,会不会引起世家的反对。

还有一点是刘琮一直在考虑的,要不要文武分家,在汉朝文武是不分家的,周亚夫即做过大将军也做过太尉,也做过丞相。

到汉末也是一样,如黄琬便出任过太尉,黄琬严格说是文臣,但是统兵剿匪过,卢植也是如此。

“我先和军师商量一下,军师马上也会抵达吴县了。”

在广陵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后,荀攸也要返回吴县,毕竟荀攸是名义上的二把手,扬州别驾。

如今已经快到五月了,中原是打打停停,也是为了农业,诸侯都有默契,刘琮也准备返回一趟襄阳,毕竟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自己在襄阳才能处理。

不过回襄阳之前,刘琮要对扬州的军队进行重新整编,主要是确认为各部的编号,为了日后方便统一安排。荀攸在袁敏返回毗陵县之后,也终于是抵达了吴县。

“军师,辛苦你了!”

“分内之事,目前文达麾下已经扩充一团三营的兵力,我将自身麾下的两营军师调拨给了文达,目前广陵与江都一共是两团兵力!广陵城内有足够半年的粮草,即便袁术来攻,以文达的能力,固守问题不大!”

荀攸自身麾下的兵力不到一个团,刘琮决定将高宠调给荀攸,并且将调两营入荀攸麾下,继续满编一个团。

“军师,这是我的构想,我将扬州设为四大兵团,高宠为第一兵团的第一团,第二团由黄忠将军负责,第三团由文聘负责,第四团由朱桓负责!第五团由太史慈负责!第一兵团的总负责人由我负责!

第二兵团,第一团李严,第二团蒋琬,第三团贺齐,第四团虞翻!第五团祖郎!从丹阳郡调入!第二兵团的总负责人由军师负责!

第三兵团,第一团刘勋,第二团庞季,第三团苏飞,第四团霍笃,第五团,第六团邓方!第三兵团的总负责人庞季!

第四兵团,第一团,第七团黄祖,第二团陈龙,第三团杜袭,第四团张硕!第五团,第六团刘辅!兵团总负责人黄祖!”

刘琮也是思虑了很久,目前来说,团部往上,除了黄忠,黄祖,其他人都还不够资格,但是又不太符合刘琮的设想,这才进行了调整。

其中黄忠和文聘都在组建第二团,这些建制将是刘琮日后北伐的组成,即便如黄忠等人成为旅部,依然是在兵团下指挥。

目前的压力依然是非常大,粮草有极大的压力,好在豫章不仅能保证第四兵团的粮草,还能往外供应。

但是盔甲,武器依然会有缺少,所以黄忠等虽然组建第二团,但是非常慢,主要还是考虑粮草以及兵器的问题。

“其次,各兵团在平时除了操练,也要屯田,尽量降低军费的支持,扬州要支撑这么的大的军费支出是不容易的!”

刘琮为了扬州的发展,已经从小金库调拨了一亿钱出来了,这边三五百万钱,那边补贴的一两百万钱,不知不觉就补贴了这么多了。

“李通和诸葛瑾的怎么安排?”

荀攸问道。

“李通麾下两团为独立兵团,由我直接统辖,诸葛瑾为扬州建设兵团,同样是由负责统辖指挥!”

刘琮说道,目前刘琮的常规部队极多,但是战力反而降低了,首先是武器盔甲不够,其次不少是山越以及刘瑶的降兵,这些人的操练还远远不够。

其次是要考虑以后的战损以及未来各地依然会要有驻军,说白了是为战争准备,刘琮用大量的金钱支撑着。此次准备回襄阳还是要安排粮草的事情!

“曲阿开始将原先刘瑶军的铠甲,武器重铸,大概需要3-6个月的时间,预计可得一万套武器铠甲!能缓解我军的不足!”

荀攸知道刘琮的担忧,夏收完成之后,压力将缓解不少,毕竟吴郡,豫章都是产粮之地,秋收之后,基本就能保证这样的建制运行了。

“军师,琮可能要回襄阳一趟,襄阳的军制也应该和扬州一样,开始做具体的划分!其次是襄阳来了一位大才,父亲未必喜欢,但是我很看重,武威贾诩!”

刘琮返回襄阳,一是回去建议军制继续改革的事情,二便是为了这位毒士,刘琮对于他还是比较欣赏的。

“贾文和?武威贾家?”

贾诩可不是寒门,标准的豪门大族,往上四代,那都是千石大员!先祖是西汉贾谊,贾诩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举孝廉了。

“襄阳不太适合他,他更适合来扬州!”

刘琮说道,襄阳世家很多了,贾家放在襄阳也浪费了,吴郡虽然有不少豪族世家,但是根基比襄阳的就低了许多。

后世的江东四大家族,目前除了顾家和陆家,其他两家还差远了,况且扬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哦,侯爷因为董卓的缘故不喜欢贾文和?”

“倒也不是,贾诩去见过父亲,贾诩性格相对圆滑,您知道父亲的性格,父亲更喜欢淳淳君子类型!”

贾诩见人就说三分话,刘表自然不喜欢这种性格,刘表年轻时候就锋芒毕露,为人更是有话直说,随着年龄大了之后才慢慢的世故起来。但是他还是喜欢性格直的人。

“能在董卓麾下的人,哪一个不是圆滑之人,何况贾诩这类人,不过贾家是儒学世家,能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也是算比较例外的!”

贾诩在此时已经是小有名气,毕竟家世底蕴,加上自身能力,即便是在怎么隐藏,还是会被一些人察觉。更何况有当时名士言其有张良,陈平的本事!

刘琮准备调江东的一些家族前往其他地方,如南海郡,通过引入一些家族,调出一些家族,使得世家的势力下降,这样刘琮才能更好的推动改革。

“主公可放心回襄阳,不过我估计徐州的战事很快就会有结果,徐州世家摇摆不定,刘备虽然略有薄名,但是根基不深,自身实力有限!

曹操与袁术相争,估计首先遭殃的便是刘备,孙策自从上次败于我军之手,用兵能力强了许多,袁术在其帮助下,徐州战场是节节胜利!”

刘琮也是一笑,现实往往就这么残酷,两强相争,首先倒霉的或许是一些无辜且实力弱小的人!

袁术与曹操相争,却在刘备的地盘上争斗,实际上两方都有吞并刘备的想法,只是都在找机会,找理由。徐州的家族见到刘备这种情况,更不可能全力帮助刘备,反而有可能捅他刀子!

“琮明白了!”

“主公,差点忘记了,给您引荐一个人!”

荀攸亲自到帐外拉了一个人进来。

“主公,此人是陈矫,陈季弼!广陵人,学识才能皆是上上之选!”

刘琮打量了一下陈矫,面容沉稳,举止有度!刘琮没有了刚来这个时代见到大拿就兴奋的样了。

“陈矫,我听陈应提起过你,听说你胆略过人,目前吴郡你有何看法?”

“将军治理扬州,我也有所听闻,但是矫只是听说,并未实地勘察过,因此不便随意发表看法!”

陈矫也还年轻,才二十多,刘琮听了之后颇为欣赏,是一个干实事的,不是一上来就夸夸而谈。

“目前吴郡有不少犯人急需审理,听说你对律法也颇为精通,军师安排将此事由陈矫负责!待我从襄阳返回之后,希望能看到你的功绩!军师,有些律法你和季弼说一下!”

“诺!”

“谢将军,必不负将军期望!”

刘琮虽然请杜畿前来,但是一直还未到襄阳,吴郡积累了不少案件需要一个懂律法的进行处理,荀攸虽然也懂,但是公务繁忙,也不适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