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林菀每到两点半,就会在校门口等待一段时间,希望能够碰到小文。
只可惜,一直都没有等到。
这让她心里十分着急,这事儿还不能去李婶家去寻,毕竟,让李婶知道了,一定会担心的。
无奈之下,她进了学校,将小朵叫了出来。
“小朵,小文哥哥最近都什么时候回来?”看着面前只有六岁的小朵,林菀递过去了一颗糖。
“最近小文哥哥很忙,有的时候,天黑了才回来,有的时候就不回来。”小朵拿着糖,说道。
“那他是怎么跟妈妈说的?”林菀问道。
“他说要跟江年哥哥开店,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太晚的话,就不回来了。”小朵回答说道:“最近小文哥哥好像没钱了,都不给我买糖吃了。”
“没关系,想吃糖的话,跟老师说呀,老师这里有,不过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颗,不然对牙齿不好哦。”林菀笑着说道:“小朵乖,老师拜托小朵一件事情好不好,等小文哥哥回来,你告诉他,老师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找他,让他务必来找老师见个面好不好?”
“嗯,好!”小朵一口答应下来。
“那好,回去上课吧!”听到小朵的回答,林菀拉着她的小手,回到了教室。
……
另一边,江年在新房这边儿忙碌着。
经过这段时间的赶工,房子主体都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建房最重要的一天--上梁。
“小年呀,上梁需要买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没有?”二叔江大海一边儿卷着老汉烟,一边打量着面前的新房问道。
“全都准备妥当了,不过上梁是件大事儿,必须选择一个吉日才行。”江年看着自己的新房,满意的说道。
他和林菀的第一个新房,完全按照他之前的要求来建设,虽然没有完全建好,但是现在主体十分完美。
双入户门加老虎窗的设计,9*18米的欧式美宅户型,宽敞明亮,就算是几十年之后,也不过时。
“这我都给你看好了,后天就是个吉日,你东西要是都准备好了,后天就可以进行上梁仪式。”二叔说道。
按照当地的习俗,上梁仪式必须由掌墨木匠师父主持,所以除了二叔,没人能做。
“既然二叔都看好了日子,那就后天。”江年说道。
“那好,你好好准备一下,记得告诉冯书记一声,这上梁需要多请几个村里的大小伙子。”
“知道了,一会儿我就去。”
……
两天后的一大早,母亲就已经起来将馒头蒸好。
父亲江大山则准备着喜糖、铜钱、猪头等等。
盖房子是一件大事儿,上梁更是重中之重,一点儿也糊弄不了。
吃过了饭,江年就带着人将准备的东西都带了过去。
上梁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8-9点,最是吉利,等江年赶过去的时候,二叔江大海已经带着其他人做好了准备。
“都准备好了是吧,赶紧过去,在大梁上写上日期。”刚把东西放下,二叔就过来,递了一根毛笔,对江年说道。
这是上梁的第一步,名为挑大梁。
为了作为纪念,木匠会在大梁的一侧推平一些,由房主写上建造房子的日期,以及房主和工匠的名字。
这跟现在建造工程,镶嵌一块“责任牌”有些类似。
江年接过毛笔,走了过去,一旁的而二狗子几人立马起哄,“江年,你小子会写吗,你跟我们一样,大字不识一个,要不还是让林菀写吧。”
“哈哈...就是,以后让林菀当家做主。”
“你们别胡说,江年写字漂亮着呢。”一旁的林菀笑着说道。
上梁这样的大事儿,她自然也要到场,为此,学校专门放假一天。
“去去去,谁跟你们一样,都睁大眼睛看好了,这一手毛笔字,够你们学一辈子了。”江年笑着说完,立马提笔,在大梁上写道:“一九八三年9月6日,江年建房,木匠江大海,瓦匠王五,工人若干。”
停笔之后,众人都目瞪口呆。
“行啊小子,这字写的也太是那么回事儿了。”
“就是,就这字,可比三小子写的还要好。”
三小子是村里最后一个地主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请过私塾先生的村民,若说文化还真没有多高,不过写了一手好毛笔字。
现如今,村里面逢年过节,写对联和福字都是找他代笔。
“江年,你变了,说好的我们一起平庸,你却背地里变优秀。”
“哎,这你们可说错了,我是光明正大的优秀。”江年将毛笔放下。
开玩笑,前世就这一手毛笔字,也不过是他闲来消遣,陶冶情操的乐趣而已。
“字体上紧下松,线条整洁流畅,这一手小篆写的漂亮。”此时,三小子也凑了上来,此时的他依旧保留有私塾先生的那种气质,捋着胡子忍不住夸赞。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三小子说这字写的好,那就是一定好。
“好了,大家不要议论了,上梁才是大事儿,喜欢江年写的字,回头过年让他给你们写对联,咱们继续上梁,江年开始祭祀。”二叔江大海说道。
听到江大海的话,众人这才连忙散开,各自忙活起之前安排好的事情。
接下来的“祭梁”需要准备贡品,当地的习俗是馒头、猪头和一整只鸡。
供桌摆好,香烛点燃,燃香祭拜。
随着江年祭拜的开始,二叔江大海就开始放声吆喝起来:“上梁上梁,鲁班当场,粗的当柱,直的当梁,物尽其用,都派用场。”
紧接着二叔江大海做三扣,接着吆喝道:“手拿东家一壶酒,前搭凤凰嘴,后搭凤凰身。敬梁头出太子,敬梁尾出诸侯,敬梁腰打八伞戴八帽,子子孙孙戴纱帽……”
随着二叔江大海的吆喝声,众人便开始正式上梁,村里的大小伙子一同将大梁拴住,将其吊了上去。
“金口对金梁,金银堆满仓。”随着二叔唱完最后一句,整根大梁也被摆正。
“放鞭炮,撒喜糖。”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大梁上面馒头和喜糖抛撒下来,村里看热闹的村民们开始争抢,想要抢到一年的好运。
江年也在此时,将两枚绑着红布条“通宝”塞入了大梁的缝隙之中,寓意着“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