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行车票到手
秦淮茹简直不敢置信自己听到的一切。
可是……难道三个人都听错了吗?
大家面面相觑,彼此疑惑。
表扬啊!
在这个时代,荣誉尤为重要。
而表扬不仅仅代表着荣誉,更蕴含着实实在在的利益。
被表扬的员工,在年度考核时将得到大幅提升分数,从而使得晋升、加薪、丰厚的年终奖等好事触手可及。
“这……”秦淮茹挤出一丝难以置信的笑容,说道:“不至于吧,还说什么超额完成任务……哼……”
“真搞不明白!”刘海中摇头叹息:“这采购员里头的门道,深得很呐!”
“以后少招惹他!”易中海看着他们俩,提醒道:“这小伙子现在正是春风得意之时,面子上可别轻易得罪他。”
……
“祝贺啊祝贺……”
“刘哥,你受到表扬啦……真心替你高兴……”
“刘哥你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呀?我都快把腿跑断了,一天也就收几个鸡蛋,你一下子整出一千多个来,这也忒不留情面了吧?”
在后勤采购部,几位同事带着尴尬的笑容前来道贺。
作为同行的采购员,虽然口头上说着恭喜,但心里头多少有些不甘。
不过,这种不甘仅仅停留在心底,并未转化为嫉妒。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毕竟,若采购部的任务顺利完成,大伙儿都能从中受益,既能得到奖励,又可避免遭受责难。
更何况,这里的人际关系比起四合院明显要融洽得多。
天下并非到处都是凶猛之徒嘛!
“贤弟!”采购部主任陈正明亲热地拍拍刘子龙的肩头,笑容满面地问:“这些鸡蛋,你是从哪片农村买的啊……”
刹那间,
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汇聚到刘子龙身上。
若能得知货源地,大家也都想跟着去分一杯羹。
结果——
刘子龙却是轻描淡笑地回答:“就是在西郊附近的农村,沿着永定河上下游走,至于具体哪个村子,我也忘了名字,具体的方位我也记不清楚了,嘿嘿嘿……”
听闻此言,周围的人都点头表示理解。
像刘子龙这般含糊其辞,换作他人也同样不会轻易暴露自家的秘密。
正当此时,
后勤部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陈正明接听了一通来电,口中念叨:“子龙……电话那头唤你呢,杨副厂长找你有事……他让你去他的办公室一趟……其他人,统统给我回岗位上班去,今年的物资采购任务可是重任在肩哪!”
刹那间,只听见一片嘈杂的动静,众人挑起扁担纷纷离开了后勤部门,各自奔向各自的职责区域。
作为采购员的日子,总是这般单调而繁重。
刘子龙迈步来到了杨副厂长办公室的门口。
门半敞着,杨副厂长正低头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
笃笃笃……
轻轻敲响房门。
“哎呀,子龙啊……来来来,快进来……”杨副厂长笑容满面地向刘子龙挥了挥手。
刘子龙走近几步,在杨副厂长对面落座。
“刚才黄主任跟我讲了,你干得相当不错,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还超额完成……刚才那份表彰通报,是我特意让宣传部发布的。”
“谢谢您的肯定和支持!”刘子龙赶忙起身致谢。
杨副厂长笑着摇头:“客气什么呢,平常我也经常请你帮忙处理不少事情。”
此言不假,身为采购员,刘子龙确实拥有特殊优势。
尤其像他这样的采购能手,自然颇受上级领导的青睐和频繁征询。
有时难免要为领导提供特别服务,协助购买一些个人所需物品。
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彼此心照不宣。
“我就说过,你小子潜力无穷……一千多个鸡蛋啊……厉害得很呐……”杨副厂长竖起大拇指称赞,并许诺道:“只要你持续努力,待年底绩效考核结束后,我提拔你担任采购办公室副主任,薪水也能相应上调一个档次。”
刘子龙报以微笑,然而对于这个采购部副主任的职位,他并不怎么上心。
“工作上碰到任何难题,随时可以来找我聊聊!”杨副厂长看似亲切地表示关心。
这无非是官场客套话而已。
然而没想到的是,刘子龙却突然起身表态:“领导,我还真的遇到了困难,想请您出手相助!”
“嗯?”
杨副厂长愣住了,心想这小子真是擅长见缝插针。
不过既然主动请缨,那就硬着头皮听完吧。
“具体是什么困难,你说说看。”
刘子龙直言不讳:“领导,最近我的采购量增加了,压力有些大……所以我想请问能否申请一辆自行车使用?”
“什么?自行车?”杨副厂长脸色微微一变。
刘子龙解释道:“没错,领导……现在我每天都得购买一千个鸡蛋,那可是上百斤的重量啊……而且乡村道路难行,我真的有些吃力。要是能有一辆自行车的话,我才能保证顺利完成采购任务。”
“你……”杨副厂长一阵牙痒:“你真能做到每天都买到一千个鸡蛋?”
那恐怕只是偶然的一次好运吧?
但刘子龙却坚定地说:“我没骗您……如果我不能完成任务,您可以直接解雇我!”
看到刘子龙神情认真,杨副厂长不由得正视起来。
看来他说的可能是真的了。
每日提供一千枚鸡蛋。
嗯……这么做岂止能接待上级领导,就连轧钢厂的管理层也能分享一部分呢。
再者说……分些给工人们也是可行的。
“你的考虑很周到……只是,这自行车是根据职位分配的……你身为一名采购员,配备一辆自行车并不合适……按照厂里的规定,这样做不仅说不通,还会被人检举揭发呢!”
“那么这样吧!”杨厂长打开办公桌抽屉,从中摸索一阵,掏出一张自行车票递给刘子龙:“这自行车票我可以给你,你自己拿去购买自行车,厂里无法提供配车服务。”
刘子龙眼中闪烁喜悦之光:太棒了。
有了自行车票就方便多了,他自己购买就行。
不在乎这笔开销。
况且自己买的自行车归私人所有,使用起来更安心自在,想借给谁就借给谁,不愿借的人也无需勉强。
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天天有人找领导签字借车,即便自己想拒绝也显得尴尬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