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原本北霄寒是坐在一旁任由慕千兮处理这件事的,这是他对慕千兮的信任,也是告诉诸位大臣,既然他让慕千兮一同听政,那就有处理政务的权力,只不过北霄寒听了武太尉的话,一下子怒了。
不仅是因为武太尉事到临头依旧狡辩,还因为武太尉对慕千兮的不尊重。
“陛下说得对。”慕千兮冷声道:“武太尉,你怎么知道,本宫就是一面之词呢?”
“萧山郡的惨状当初前去的众人都有目共睹,陛下更是亲自前去看过的,对此本宫就不说了,至于武太尉你和拂尘宫勾结的事情……”慕千兮顿了顿,目光叽嘲:“喜升,宣江盛大人进殿吧!”
武太尉不可置信地猛地抬头!
年无过不是说江盛掉下悬崖死了吗!齐成云都没能找到江盛!
这下子,就是北霄寒也有些惊讶了,他只是知晓江盛或许还活着,却并不知道是慕千兮出手。至于阅书台奏章的事情,这个北霄寒是心中有数的,当时江盛呈递之后就被武太尉的人换走了,只是北霄寒想着慕千兮还没有回京,不便打草惊蛇,就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
“微臣参见陛下、娘娘。”
没一会儿,江盛就进来了,他走路一瘸一拐,显然是带伤来的,根本就没有看朝堂上的众人,径直走到了御前跪下:“陛下,娘娘容禀,微臣与夏大人、尤大人等奉命前往萧山郡,哪知道那萧山郡竟然早就成了拂尘宫的贼窝。”
“微臣等人刚到萧山之外,就发现萧山之外,百姓流离失所,可萧山之内,却鲜少有人离开,但是百姓神色麻木,看上去竟然也不担心旱情的样子。微臣觉得不对劲,便脱离了钦差队伍,私底下乔装打扮进了郡城。也因此,微臣侥幸捡回来一条命……”
江盛将自己在萧山郡的事情一一道来。他回京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却接连遭受两次刺杀,但凡敏锐一点的人都知道定然是因为萧山的事情他挡了谁的路。
可陛下一日不清算,他们便一日不敢多问,也因此,众人听了江盛的话,具是惊讶无比。
“尘宫盘踞萧山,弄出一个拜神台蛊惑萧山百姓,让萧山百姓用拂尘宫做出来的水,给萧山百姓种下了蛊引……”
“……陛下,娘娘!武家与拂尘宫勾结,并非是今年才开始的,而是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江盛又抛出一个“炸弹”,将众人“炸”得心神恍惚,武太尉居然暗藏得这么深么?
当年大长公主因为突然瘫痪在床不能领兵,兵权交给了武太尉,因为武太尉出身世家大族,又领兵打了好几次胜仗,先帝不想让世家之人寒了心,才叫武太尉一步步爬了上去。
不过等到北霄寒成年,就接过了武太尉手中的兵权,这才让武太尉在军中的威名逐渐消减了下去。
不过即便是这样,武太尉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同凡响的,至少,众人都没有想到他会做这样的事情。
“萧山郡郡守刘友,是武太尉调动到萧山的。他是武太尉的人,也是齐家的亲戚,早年齐家就是通过刘友和拂尘宫勾结。”
江盛道:“拂尘宫通过拜神台控制信众,武太尉通过拂尘宫铲除异己、大肆敛财,至于为什么选择了萧山郡,就是因为萧山郡山后还有两座金矿!”
“哗!”
侯明远说的话,惊得满朝文武一下子就动了起来,各自窃窃私语。
金矿啊,那可是规定了要上缴国库,只能由官府出面开采,绝对不能私下占有开采的东西啊!
江盛还没有说完,“微臣一直想不明白,武太尉如今已经是身居高位,为什么还要去做这样诛九族的事情呢?直到微臣在拂尘宫撞见了武太尉的人和拂尘宫少宫主的谈话,原来是为了所谓的神药!”
“当初杀害了先帝淑妃娘娘的江湖刺客,也是武太尉安排的,就是为了宫中的神药,拂尘宫答应利用神药养出可以让武太尉长生不老的蛊,或者是可以治好武太尉身上顽疾的蛊……”
江盛一样一样说下来,直教人心惊不已。
他口中的江湖刺客,自然是二公主北温芸,进了国库偷盗东西,还杀了淑妃,只不过这是一桩皇家丑闻,当初先帝还在的时候就草草了结,众人知道的其实并不多,可也有就是了。
尤其是对淑妃的死耿耿于怀的柳家人。
等到江盛说完,柳一青立即跪下道:“陛下、娘娘,武冲如此歹毒,不仅勾结邪教坑害百姓,还私自开采金矿,谋害先帝嫔妃,罪无可赦,还请陛下、娘娘严惩!”
“请陛下娘娘严惩!”众人紧跟着道。
武原翀脸已经白了,他是想要反驳的,江盛说的这些,侯明远折子上写的这些,好多连他都不知道,是真的吗?
他不敢想。
可是却有人告诉他,是真的。
“陛下,娘娘,臣有事启奏。”沈右相紧跟着江盛后面道:“今年采选,武冲受贿泰山郡郡守姜星、充城郡守李文等十余人,承诺会将他们的女儿送进宫中诞下皇子……”
沈右相将手上的东西交给喜升,让喜升呈了上去。
武太尉怒瞪沈右相,心中又惊又怕,他一直以为沈右相是因为遭受北霄寒厌弃,被自己挑拨得当真是寒了心,所以才会和自己合作,可今天看来,竟是他傻了。
沈右相哪里被厌弃了?分明依旧是北霄寒的左臂右膀!说不准当初那一场“强制休息”,也是北霄寒和沈右相演的戏呢!
不得不说,武太尉真相了。
当时已经晚了。
因为他背地了实在是做了太多的事情,一开始可能大家是真的不知道,可只要他做了,只要被查到了苗头,顺藤摸瓜查下去,就会一点一点拔出萝卜带出泥,让事实浮出水面。
紧跟着沈右相,余随也出列道:“臣有事启奏,萧山大旱与江淮洪灾期间,不少地方都流传着是上天不满陛下登基故降难于民的流言,奉常府查出,这一切流言的源头,全部来自武家的下人。”
“臣有事启奏……”又有人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