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归去来辞 转重令轻

张四维终究还是致仕回籍了,他心心念念,恨不得立即飞回山西老家看望自己的父亲。

尽管认为朱翊镠有干预朝政之嫌,暗中怂恿李太后越过他这个次辅,而提拔申时行担任临时代理首辅,为此他感到很不开心。

但当朱翊镠告诉他,他的父亲病重在床,家里那边却没有派人通知他时,他又感到惭愧、自责、甚至是惶恐……

什么首辅次辅?什么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虚名罢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然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如果父亲真的病重了,还留恋什么权利地位?

觉今是而昨非,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赶紧回家吧。

即便父亲没有生病,他想着也该回家看看了,确实有好多年没有回家。一生汲汲于功名,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够了。

所以,离京的那天,张四维并没有什么遗憾,坦然地离开。

原本,他以为会有遗憾的,确实也表示遗憾过,而且气愤过,毕竟距离首辅只有一步之遥。

可现在回过头来冷静一想,亦不过如此,感觉一切随风而逝,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离京当天,临时代理首辅申时行遵照万历皇帝的旨意,率领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为他饯行,可谓给足了他面子。

张四维风光地致仕回籍了。

这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官员来说,确实是够风光的。

毕竟首辅有且只有一位,次辅让多少官员望尘莫及。

做到次辅已经超级牛逼了!

不过,总有一些官员认为他抱有遗憾、不甘、无奈……

否则,为何得知临时代理首辅是申时行而不是他时,晕倒在皇极门前又不肯走嚷着要致仕呢?

然而,那些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心态在这两天已经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与张四维亲近的一些官员也知道,但更多的依然还是认为他的离开是被逼无奈的……

但无论怎么看,都已不重要,张四维就是离开了。

以他现在的年龄,一旦离开,返政的可能几乎为零。

毕竟,二度入阁并担任首辅,纵观大明已走过的两百多年历史,唯独前任首辅高拱一人而已。

张四维是离开京师了,但围绕他的议论却没有停止过。

无它,只因牵涉到朱翊镠这个唯一留京的亲王。

确实,朱翊镠最近的风头有点盛,存在感太强了,尽管他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远离大众视线。

他自己当然知道大明的亲王只能够扮猪。自文皇帝之后本来也是把亲王藩王当猪豢养的。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逼迫胡诚为张居正主刀,太医院郎中们都知道了。

暗中扳倒张四维,推申时行上台,也已经在宫中流传开了。

更不用说他收张鲸为徒、时不时地还出没在张大学士府……

这都不是一个王爷该做的事。

好在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弹劾他的三道奏本不是已经送到万历皇帝手中去了吗?围绕着他马上就要开一次廷议。

以朱翊镠嚣张跋扈的性子,届时肯定又很热闹吧。

然而,当得知廷议正是朱翊镠自己主动要求的,那些想看热闹的瓜众又很纳闷儿,感觉不正常了。

像张鲸、周佐一样,都想不明白为何朱翊镠非要找虐?

只能拭目以待了。

……

见完胡诚的当天晚上,用完晚膳朱翊镠便去了李太后那里。

尽管“廷议”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但还是需要准备一下。

毕竟廷议确实等于找虐。

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就是找人来吐槽他吗?

他需要吐槽,需要见识,这个没错,可也不能被吐槽得体无完肤毫无招架之力吧?

他还不想马上之国就藩呢,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尚未完成。准确地说,才刚刚开始呢。

……

李太后用过晚膳,通常要在花园里溜达一圈儿,然后去书房练习书法或诵读抄录佛经。

后宫女人的生活基本上都很单调,哪怕像陈太后、李太后那样高贵的主儿。

毕竟皇宫里头就这么一小块儿地方,哪儿都去不了,关键是真正的男人只有一个。

不够分。

李太后都已经过了多少年的寡妇生活,没事儿练字诵经念佛,就怕闲下来胡思乱想。

寂寞比忙碌可怕一千倍一万倍都不止,甚至比饥饿、寒冷、死亡都要恐怖。

外人都知道她喜欢书法崇尚佛宗,可有几个人真正懂得更多只是寂寞惹的祸?

如果不是因为寂寞,女人练字念经诵佛作甚?

除了为皇室大统继承人的考虑外,这也是她为什么急着抱孙子孙女的原因。有孙子孙女,至少就不用那么寂寞了。

朱翊镠去时,李太后正在书房里抄录《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内容简短,其实就是四十二段语录。

但因为它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和法要,所以显得特别经典。

据说,这是自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也不知是否巧合,朱翊镠进去时,李太后正好抄到其中的那段语录:“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我还是不翻译了,不然又有人说水一大段。)

这一章是《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五章《转重令轻》。

说的是一个人有了许多大、小、轻、重之分的过失,自己需要知道悔改,转重令轻。

简言之,就是让人知错就改。

看到李太后正抄录这一章,朱翊镠第一感觉被人弹劾的事儿,李太后肯定已经知道了。

“娘。”

“镠儿来了。”

李太后应了一声,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也没有抬眸看,依然在专注地写字,直至将那一章写完。

朱翊镠站在旁边观摩,世人包括后人都说李太后工于书法,想必多半是对她的夸赞之词。

以朱翊镠无比挑剔的眼光,李太后的书法水平尚不如才女徐静蕾呢,离“工”还有一段距离。

“来,镠儿,将这一段话念给娘亲听听。”李太后指着她将刚写完的佛经。

朱翊镠总感觉李太后有心,怕是故意的。

但怎么说也是亲娘,让他念他就念吧,无妨。

“佛言:人有众过……”(搞得我都不敢重复一遍了!)

……

求啊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