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西域二三事(三)

一秒记住橙子小说网,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三二九章西域二三事(三)

李傕郭汜翻脸了!

董俷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演义里,李傕郭汜被人挑拨,最终反目成仇。一个是绑架皇帝,一个是囚禁大臣,把个汉室仅存的最后一丝脸面,给撕扯的干干净净,由此而拉开了三国争霸的序幕。

已经记不清楚那个挑拨的人是谁,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和贾诩有关。

不过现在,贾诩是在戍县,自然不太可能出手。那么,这个挑拨的人,又会是谁?

这个念头在董俷的脑海中一闪即逝。

他知道,曹操即将迎奉汉帝,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他统一北方的最后一块基石。

但这些事情和董俷还相距甚远,至少目前他是无力,也无心插手。

贾诩在信中说:“李郭反目,定会让自兴平元年开始,四年来始终处于夹缝中的马腾得以喘息之机。同时长安对凉州所施加的压力,也将不复存在。马腾不会进攻三辅……毕竟三辅之地,李郭虽然反目,可遇到外敌时,绝对会握手言和。二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还不够深,不够大……马腾只要不是傻子,绝不会去激怒李郭。”

字里行间的意思是说:马腾将会对河西四郡用兵。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分析出的结果。汉中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不取汉中,不夺三辅,那么就剩下河西四郡。马腾是武威人,有着非常浓重的故土情结。他想要统一凉州的话,就必须要夺回武威。马腾在武威还是有人望的,所以绝对不会放弃。

董俷细目微闭,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对那信使说道:“军师还有什么交代吗?”

“军师只说,请主公尽早做出决断。”

“那好,你告诉军师,就说西域进退,只在军师的筹谋之中,无需问我。汉安军各部人马,皆有军师调配。我过些日子再回去,在此之前,都护府由他做主就行。”

“喏!”

信使急匆匆的离去。

可是在一旁的马峤却忍不住开口道:“大都督如此决断,是否轻率了些?”

马峤自去年末被调至氐池,辅助黄劭屯田,展现出了极为出众的才能。在这一点上,黄劭曾多次写信给都护府,赞扬马峤的才能。只是马峤心里面,还没有承认董俷主公的身份。是什么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做起事来,倒是尽心尽力。

黄劭病倒的这些日子,也多亏了马峤,氐池各项事务才算得以有序的进行。

董俷笑了笑,“信一个人,就不要去怀疑。我相信,军师一定可以把事情安排妥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许这位大都督所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坐在董俷的位子上,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不过,能被信任的感觉,一定非常好!

马峤内心中,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起了贾诩。想必那贾诩听到这话,一定很开心吧。

犹豫了片刻,马峤突然说:“大都督,听闻大都督所设乡学县学,不问出身皆可就学?”

“正是如此!”

“卑下在来西域的路上,曾经和广元讨论过这个问题。而后又在氐池亲眼见到,心中却有一疑问。这乡学和县学所教授的,完全不同。如果有品学兼优者,于乡学完成学业之后,想要继续求学,不知道又该如何来解决呢?您知道,有的学子家境优渥,却不足以继续求学。有的学子学业出众,却因一些原因,无法求学……”

马峤突然提出的这么一个问题,让董俷不禁愣住了。

毕竟,这乡学县学才兴办了不到两年,马峤所说的这个问题,董俷还没有遇到过。

远谋,绝非董俷所擅长!

他最多是遇事解决事,走一步,能看到第二步就算不错。

乡学三年,县学三年……

可是这之间的确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将两学连接,甚至说是三学连接起来?

所谓的第三学,就是由蔡邕、羊续、刘洪等人所兴办的太学。

马峤的这个问题非常好!

一下子把董俷给难住了。

“伯良所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恩,恩,恩……不如这样吧,我们考试。”

马峤只是想试探一下,却不想董俷还真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考试?”

有道是,一脉通,脉脉通!

随着‘考试’这两个字从董俷的口中吐出来,思绪突然间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了。

上一世的记忆中,不是有考试这个说法吗?

乡学、县学……仔细想想,就好像是小学中学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个时代的小学中学,不可能像后世教授的那种课程。但诸子百家之类的,也可以划分出等级。根据不同的程度,来设定教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

恩,恩!

这个考试,就是连接乡学和县学,乃至太学的关键。

如果能够将三学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一条自古从未有过的教育体系,不就成形了?

董俷当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他的构思。

一条接着一条,从教材的设定,到如何学以致用……等等等等,听得马峤是目瞪口呆。

这种种的奇思妙想,却是闻所未闻啊!

听得马峤忍不住连连点头,待董俷说完的时候,门口却传来了一阵掌声。

掌声并不是很大,抬头看去,却见黄劭在黄氏的搀扶下,从门外走进了大厅内。

“主公高明,主公实在是高明啊!”

出生卑贱的黄劭,自然知道普通人求学的艰辛。董俷的这一番言语,却等于为天下求学的士子,打开了一条通路。当然,想要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材,先生……

包括如何将三学连接,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可这世上,就是这个样子。当你有了思路,有了概念,有了方向,一切都不算难。

黄劭跪下,浊泪横流,“劭为天下学子,谢主公的恩典!”

而马峤也听出了端倪。

如果三学真的能如董俷的设想所设立,那么原本垄断学识的学阀世家们,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威胁眼前这个面目丑陋,心思却极为细腻的虎狼之将。

也许,三学教授不出蔡邕羊续那样的大家。

可这已经足够了……相比之下,三学出来的人,恐怕是更有针对性,更加的专业化。

马峤一直没有下定的决心,这时候也无法再犹豫了!

只三学建立起来,董家的最后一个障碍,也将彻底的被扫清。

如果现在还不投靠董俷的话,等将来三学兴起,再投靠恐怕就无法谋取什么利益。

当下随着黄劭跪下来。

“主公此举,大利天下,虽不是圣人,却胜似圣人。学生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

董俷有点懵了!

怎么这话说的好好的,就突然认主公了呢?

不过,内心里还是很高兴。

等黄劭病好了,一定要接他回汉安休养。可是氐池是屯田重地,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接手。黄劭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费沃,一个是马峤。可是先前马峤一直不肯表态,董俷也不好说什么。而费沃虽有大才,可毕竟是一个人,如何分身两顾?

深吸一口气,董俷笑着扶起了马峤和黄劭。

“曾次,有伯良在,你应该能安心的随我回汉安了!”

黄劭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红润,连连点头,轻声道:“我放心了,放心了!”

马峤说:“不过主公,三学之事,还需仔细筹谋。广元在这方面颇有研究,何不让他也参与其中。至于教材,可请伯喈先生和兴祖先生出面。主公不要告诉他们这三学合并的事情……只需说明大概,请他们编纂就是。这是能名留青史的好事情,相信伯喈先生和兴祖先生,都不会拒绝。而且,两位先生出面,可振三学声名。”

董俷想了想,马峤说的很有道理,当下点头答应。

而马峤又说:“峤还有一件私事……峤的家眷,如今尚在襄阳。那些田产倒不重要,可膝下有五子,却不能不让峤心中牵挂。不知主公可否派人,前往襄阳一趟?”

董俷笑道:“这有何难?我会马上吩咐林乡亭侯处理此事。”

说完了,董俷又让马峤黄劭坐下,随口似的询问道:“伯良,你年纪和我相差不多,居然有五个孩子了?多大了?”

马峤放下了一件心事,也变得开朗许多。

闻听董俷询问,当下回答道:“倒是让主公笑话了……峤长子名良,年方九岁;次子名静,三子名季,四子名通,却是一胎三子,相差不过一个时辰,都才七岁。幼子名谡,却是个鬼机灵,年方六岁……”

董俷原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放在心上。

长子名良,那就是叫马良喽……这个名字好像有些耳熟,但却想不起来这出处。

居然是个三胞胎,马季……哈,听上去好像后世的相声大师;马静、马通?很陌生。

幼子名谡!

马谡?

董俷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慢着慢着,马良、马谡……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竟是马氏五常?”

要说起来,董俷已经见过了许多名人,早已经麻木了。可这不经意中,居然发现眼前这人居然也是名人之老爹。还是有点忍不住,说出了六个字,又立刻闭上嘴巴。

可这六个字,却让马峤吓了一跳。

为什么呢?

这古人啊,虽然有弱冠方有字的习俗。可很多时候,还是把这字按照族谱早早定下。

按照马氏的族谱,马峤儿子的表字当中,当有‘常’这一子。

又按照传统的伯、仲、叔、季、幼,所以早早的就订下了五个儿子的表字。一俟成人,就会赐予。

这表字,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

比如董卓兄弟三人,也是按照这规律而行。董擢叫伯颖,董卓要仲颍,董旻叫叔颖。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可董俷怎么知道,我儿子的表字里,有‘常’字?

马峤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董俷也算是在这年代生活了许久,说漏了嘴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有心解释一番,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索性也就不解释了,目光向黄劭看去,期盼他来解围。

也算是跟随董俷久了!

黄劭自然能领会董俷的意思,忙岔开了话题,“主公,小儿去了汉安的话,不要让他马上进太学。依我之见,还是让他先进乡学。将来能否有出息,看他自己的本事。”

这一句话,却说的马峤心生惭愧。

他原本是想要让孩子直接进太学,可看看人家老黄,再看看自己……

这话题一转开,也就忘记了刚才的事情。三人在书房中又说了很久,把这三学,渐渐的勾勒出了一个轮廓。董俷轻呼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