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跟在他身边进攻楚国,立下了无数功劳。
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嬴政心里,又升起来了,对于赵高的无尽怒气。
“来人,去看看赵高死了没有,若是没有直接凌迟,千刀万剐!”
一道道气势,又在大殿内不断的蔓延着。
众人全部低下脑袋,惊惧不安。
此时,高长恭抬眸,看着前方光幕。
想想他做的事情,以及最终落得的结局,一时间眼眸微动。
这就是他忠于的朝廷,就是他最终落得的结局吗?
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叛之心。
否则,以他展示出来的实力,以他在军中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
就算想要推翻北齐也并不难。
君要臣此臣不得不死。
所以高纬赐下独酒之后,他一饮而尽。
但此时,高长恭看到光幕里面自己的选择。
看到了他一杯独酒下肚,一了百了。
却神色微动,脑海里面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既然他根本就没有反叛的心思,又为何一定要自尽?
稳固北齐的局面,他鞠躬尽瘁。
若不是他从一开始抵御,北周与突厥共同进攻。
恐怕北齐就已经被攻破了。
既然皇帝不信任他。
既然害怕自己夺了那个位置,要不他就直接夺了这个位置给他看一看。
一时间,高长恭身上浮现出了几抹鉴定和冷意来。
这时的高纬,自然也见到了最终高长恭的结局。
他神色一凛,脸上的神色看上去非常严肃。
对于赐死高长恭这件事情,他并不后悔。
留着这样的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并不安全。
但现在高长恭被赐死这件事情,已经落在了所有人面前。
高长恭自然也看到了。
这一次高长恭还会如同之前一般吗?
念及此处,高纬的神色突然发生了变化。
若高长恭不愿再为北齐作战,若是他不再抵挡北周的攻击,又该如何是好?
一时间,高纬脸上的表情变化莫测。
原本对于高长恭的抗拒,对于他的冷意和杀机,这个时候都变成了忐忑。
若高长恭真的撂挑子走人,恐怕北齐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高纬神色一抖,立刻看向身边守卫:“马上去请兰陵王过来,就说朕有要事与他商议!”
防备兰陵王是一回事。
但是要借助他来守住北齐,却也很重要。
高长恭收到了消息,知晓高纬要见他。
高长恭勾起嘴角冷笑一声。
随后立刻抬脚,跟在守卫身后,进了皇宫。
此时,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从高长恭身上传来的冷意。
前面带路的那些守卫,忍不住转头。
视线不断地向着高长恭身上打探着。
总感觉现在的气氛有点不对劲。
高长恭在不断前进之时,脸上表情也在不断的发生的变化。
到最后,眼底浮现出来的全部都是坚定。
既然已经决定了,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一条路。
那以往的一切就要全部抛去了。
这一次他断然不会再轻易丢了性命。
高长恭神情无比坚定。
李世民缓缓收回视线:“高长恭的死亡确实有些可惜,他为北齐立下的功劳,可以说是无人能及,兰陵王入阵曲到现在依旧是不少儿郎心悦的存在!”
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如此说了,给他倒了杯茶,随后递到李世民手上。
“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陛下只要做事无愧于心,不要寒了那些武将的心就行了!”
李世民闻言,看着现在长孙皇后脸上带着的一副恬静笑容,很快接过茶杯淡淡一笑。
“梓潼放心,这也是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的,那些武将自一开始便跟在朕身边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朕如何会对他们动手?”
此时,乾隆看着光幕当中的场景。
看到了高纬毫不犹豫对高长恭下手的画面,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笑容。
“为帝者就该有如此手段,断然不能有妇人之仁,高长恭既有如此能力,若是真的起了反心,根本就无可抵挡,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说话间,神色中带着几分杀机。
与此同时,外面响起了通报声。
“进来!”
“陛下,又抓到了一批反清复明之人!”内侍说道。
乾隆神色一凛,握紧手里毛笔冷声说道。
“杀,所有家人一个不留,情节严重者诛九族!”
“喳!”
太监匆匆转身离开,前去传达乾隆的命令。
乾隆很快又恢复成了之前那番状态。
又拿出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有任何反叛之心,有任何威胁到大清统治的人绝对不能姑息。
不关心他这一道命令又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
也完全不关心,这一次死亡的那些人到底是因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