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准备工作

法兰西。

和会。

四月三十。

三国会议。

日方出席。

最后做出决定,同意了日方获得所有权益。

直接把条约送了过来。

谁都不敢在上面签字,签了那就是卖国贼,跟李红章一样,受到国人唾骂。

公馆外面还围了很多的华侨。

谁要签了字,这些个代表估计不能站着走出去。

手上的条约太重了。

“中华作为战胜国,要签这个侮辱的条约吗?”

“这是人类的耻辱,是亘古未有的奇耻大辱,我们拒绝接受这个可耻的和约。”

几个代表没人敢签。

代表立即把和会的最新消息用电话打给了国内。

“输了,我们彻底输了。”

“输了?我们何颜以对国人。”

弱国不好搞外交。

京城有几个北洋大佬还逼迫代表签约,压力大的很。不过绝大多数还是支持拒签和约,都是中华人。

祥子到了服装店去。

仓库里还堆积不少的布。

其中大半是没有染色的。

尺寸也都裁剪好了。

祥子亲自挥墨,在布匹上写标语。

都是一些通俗的,直达胸臆的。

今年来祥子很少使用钢笔了。

都是在用毛笔写字。

写了很多的小说。毛笔字是大有长进。

“里头的那些布也都拿出来。”

“东家,这么好的布,都被裁剪成这个样子,太可惜了。”

等看到祥子在布上写字的时候更觉着可惜。

祥子:“知道和会吗?”

“知道,最近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那就没什么可惜的了。”

所有的布匹都搬了出来。

祥子开始写着字。

“东家,你写的这个字真好看。这是写的什么字?”

祥子:“大家要是有时间都可以报名去京城大学的夜校班识字。这八个字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这八个大字,誓死力争,还我领土。”

“抛弃幻想,奋起反抗。”

“愿以吾血浇吾土,换山河如故。”

几百个横幅,被祥子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写完。

写完之后,放在了板车上。

大半往京城大学拉去。

还好之前就是拉车的。

这个身体素质自然没得说。

拉着一车的布,没感觉着累。

现在是一号,在做准备工作。以京城大学为中心,举行浩大的阵势,给北洋领导施压,让他们拒绝签字。

把横幅给推了过来。

“钟先生。”

“先生好。”

祥子是编辑部的编辑。

编辑部里基本上都是京城大学的教授。

他也一样,时常出入京城大学。

不少的学生都认识他。

“我给大家送来了一些用得上的东西。”

“太好了,为这些正发愁呢。京城所有的高校都会参与进来,正缺少这些东西。”

北洋的段帅答应签字,甚至要求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杰民,大事不好了。姓段的出尔反尔,已经电令代表团,让他们签字。”

“代表签字了?”

“还没有签。目前要靠学生们了。”

“行,我知道了。”

蔡校长到了编辑部去。

现在编辑部的编辑在青年中非常的有影响力。

“不止是学生,工人,士兵,伤人,各个阶层都要行动起来。才能让北洋让步。”

“说的好,我们先带个头,把所有人都带动起来,那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蔡先生:“你们在青年中是非常有号召力的。前几天,钟先生发表的那几篇文章,感人至深,特别是我爱这土地这一首诗,满怀对民族的挚爱和侵略者的仇恨。还有这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每个人民都要行动起来,这一句可以作为咱们行动的口号,振聋发聩,把这个口号喊出去,把人民调动起来。再商量一下,这个行动要怎么具体的来做。”

李先生:“祥子,我们两个去一趟长辛店,把和会的结果告诉长辛店的工人。”

蔡先生:“好,首常先生,钟先生,注意安全。”

去长辛店的路上。

祥子:“先生,农民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工农结合,力量更大。”

但是京城没有农民。

京城这个地还是很值钱的。

没有种地种粮食的,要去远一点的乡下才有农民。

京城城里的话,工人比较多,是最大的一个群体。

城市工人多,农村多是农民。

“先生,先去一下我的服装店。”

到了店里头来。

那些个横幅,大半运去了京城大学。

这里还有小半,正好推去长辛店。

“这么多的布,祥子,这样你就亏损了。下个月我发工钱了,帮你补上一些损失。”

“没多少钱,本来我的这些服装也要进行升级,要用更好的布,正好这些不准备要的还能利用上。”

布匹贵的很。

送出去的这些,上百个大洋估计有了。

不过广告的效果也是有的。

横幅上基本都锈了玉笙两个字。

这个广告效果估计比在报纸上刊载强很多,也比模特的效果更好。

两个人推着车子去长辛店去。

李先生对这边熟悉的很,和不少的工人都有朋友。

马上有工人过来接过了推车。

“钟先生,李先生,你们这次过来是?”

“大家都知道和会的消息了吗?”

工人点头表示知道。

现如今整个京城都在讨论和会的事情。

报纸上刊载的也全部都是。

多多少少的知道些。

李先生又跟他们具体的说说。

“看看哪里的工人群众最多,到时候我们的讲演团就到那边去进行讲演,让工人朋友们知道更加具体的消息。”

消息非常的闭塞。

接触消息比较早的就是李先生他们。而工人们知道的比较的少。

就算是想有什么行动,都不知道怎么办,得有个领头的。

“李先生,我们工人也想做点事情,您说,您要我们做什么,我们绝不推辞。”

“看看哪里的工友是最多的,到时候就先到那儿去进行讲演。然后,还要安排一些人维持一下秩序。这些的横幅,安排着分发下去。”

“没问题。”

京城十几所学校都派了代表到京城大学商量。

拟定了一些章程。

本来定的七号运动,提前到了四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