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控制力度

有些东西可以让不识字的农夫、猎人、善于养儿育女的妇人、药农、匠人等等不同的人群教授,哪怕错了也不怕,万里长征不是一日走出来的,慢慢改正也就是了,但有些东西却需要专业人员来教授,诸如羌胡蛮的“胡语”课程,诸如历史、军事、政治,这些都是需要专门的人员教授。

而有些课程只能是董虎自己教授,简单的数学比较容易,他在临洮时就与弟弟妹妹教授过这些,那个时候的他没有太大野心,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天下乱了后也能做个账房先生挣口饭吃,算是给弟弟妹妹找了条活路。

但在他招募了佣兵后,他和弟弟妹妹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改变,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军中长使,尤其是掌管钱粮的长使,军中也就有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制作表格什么的,这些都是简单的算法,聪明点的人都很容易学会,教上几日如何使用算盘,他人也就都能拨打了,可更进一步的数学就不是能够简单学会的,还有一些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物理、化学,哪怕只是一些初级的东西,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理解的,也必须是他亲自教授,还有一些后世乱七八糟常识性知识,需要他来引导……或者说为娃娃们指明方向。

雒阳学堂分为幼儿学堂、小学堂、中学堂,董虎也懒得挠头,就按照后世的划分,幼儿学堂主要教五岁以下娃娃们养成卫生习惯,主要是教授一些儿歌什么的,都是一些年纪稍大的寡妇照顾孩子们。

小学堂是六到十岁,教授一些拼音文字,教授一些简单加减乘除,让一些人给他们讲故事听,培养娃娃们的兴趣方向,到了十至十五岁中学堂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发展方向。

幼儿学堂、小学堂就在南北皇宫内,这个时期的娃娃免疫力不健全,与外人接触得越少,越不易感染外来的病毒,夭折率也越低,董卓焚烧雒阳时,除了一些豪门大宅没被焚烧外,就只剩下了南北皇宫和附属的皇家园林。

幼军的数量庞大,每一日都在增加,董虎杀入兖州时就有十余万,哪一个大宅子能放得下十万娃娃?

除了皇宫!

皇宫地面不是用石板,就是用染了漆的木地板,干净不易滋生病菌,不拿来养娃娃就太可惜了,至于他人会如何说……谁爱说谁说,他早就不在乎了。

雒阳南北皇宫,皇帝刘宏活着时,仅宫女宦官就有十余万,做娃娃们的学堂最是合适。

年纪小一些的娃娃都在南北宫,中学堂在邙山,中学堂再上面就是“大学堂”太学院、邙山兵科学院、邙山杂学学院。

选择入仕做官的娃娃,在十五岁以后,只要语文、数学两门基础学科和历史、政治两门辅助学科都达到了“优秀”级别,就可以进入长安太学,当然了,“优秀”级别娃娃也可以选择进入邙山兵科学院、杂学学院继续学习,只不过十五六的娃娃们也不是傻瓜,优等生大差不差都会前往长安太学,但有些更加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会直接跟随在董虎身边,直接省去了太学这一关。

太学学生毕业考核过关后,会直接进入礼部学习一些官场礼仪,之后会在各部行走……就是做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吏部根据表现进行分配,优秀的直接留在长安做一名低级官吏,差一些的分到各州郡做官,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可跟在董虎身边就不一样了,董虎喜欢给半大娃娃们更多历练机会,直接分配到各县、郡、州担任代理官吏,甚至代理太守要职,若是做得好,没有出现乱子,过了六部考核就直接转正了,做得不好就继续待在他身边,有了机会再次历练。

他的胡闹也很快把邙山书院推荐的娃娃们使用完了,这事儿引起了内阁六部一些人的不满,尤其是蔡老头代表的正统官吏们的不满,在昌邑时,蔡老头就为这事儿唠叨了好几回,可董虎就是不愿意使用各州郡推荐的孝廉,他情愿使用军中长使、幼军娃娃们,也不愿使用荐举的孝廉。

凉并一系官吏就比较务实,一见董虎这么喜欢让娃娃们历练,干脆就把太学里的优秀娃娃多送几个到他身边,直接省去了六部行走历练这一关,也就逐渐形成了兖州、青州官场的“三三四”分配模式,即内阁六部推荐三人、董虎身边娃娃推荐三人、军中长使一系推荐四人。

“三三四”推荐模式是县令以及县令以上级别官吏,至于村长、里长、亭长、乡长则由董虎安置退役的军中将士的地方。

兖州、青州、豫州、徐州都是刚刚攻占的地方,娃娃们经验不足,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谁也保不准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所以才要有相当一部分军中将领转职地方官吏,一旦出现乱子,董虎可以通过军令的形式,第一时间控制住局面。

转职县令以上级别地方官吏,通常由军中长使担任,除非是“敌前”州郡大吏,才会考虑现役将领兼任地方大吏,这么做的目的是更有效率调度所有力量抵挡外敌。

之所以选择军中长使转职地方大吏,主要原因是军中长使的职责不同于将领,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种,即掌管军纪的左副队、掌管钱粮辎重的右副队。

“左右副队”是非战斗副队,是军中参谋性质的长使,与“一二三四……”战斗副队不同,左右副队没有资格指挥作战,除非是同级别战斗副队将领全部战死的特殊情况下。

左右副队并不是指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这样的级别,而是指小队长以上所有建制级别的左右长使,即便是董虎这个大帅,他的左右长使也是左右副队,只不过是非战时和战时的叫法不同,当然了,随着军队编制的扩大,营主以上的将领所需要的“参谋”性质长使也变多,各项职能会细分开来,便于更加有效管理军队。

非战时,左长使督管兵卒的日常训练,右长使督管屯田耕种;战时,左副队制定作战计划、搜集情报、督管军法以及奖赏什么的,右副队就是保障后勤物资供应,包括匠作营、辎重营都归右副队管辖。

既然长使就是非战斗副队,干脆都统一称呼长使就是了,干吗还脱裤子放屁?

董虎之所以整得这么麻烦,就是为了区分将领与“参谋”之间的职能,在张温担任美阳大营车骑将军时,孙坚是参军事……其实就是参谋,但当他与荡寇将军周慎一起跑到榆中塞时,孙坚曾要求独领一万兵马追击韩遂、边章,结果周慎没有答应。

这场战争的是是非非且不论,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在汉兵之中,“参谋”的职能是比较混乱的,领兵将领只要同意,参谋是可以统领兵马作战的,但这是董虎绝对不会允许!

参谋性质的长使不是不可以领兵,将领也可以成为长使,两者是可以互换,但必须降级转职,这就是董虎的态度!

正如战时的作战序列,营主之下是营将,步兵营与骑兵营的编制不同,通常情况下,一个五千骑的骑兵营会有五个千骑营将,也就是说,骑兵营主之下有五个战斗副队,按照战场原则,营主战死,第一战斗副队长自动暂代营主的所有职责,指挥其他战斗副队继续厮杀,若第一战斗副队长也战死了,则由第二战斗副队长顶上,紧接着是第三、四、五战斗副队长,挨个来。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样情形都可能发生,若营主和五个战斗副队长(营将)全部战死,谁来继续指挥?这个时候就可以是制定作战计划的左副队顶上,也就相当于自动降低了一个层次,降到了“第五营将之下、第一大队长之上”的级别,是战场上自动降级情形。

军队是一个高度协作的团体,职能要明确、分开,这样才能有效运转,若是参谋能随意指挥军队,同时又掌管军法、奖赏、人事安排、钱粮辎重,那还要打仗的将军干什么?下面的兵卒又听谁的呢?

职能不分,原本私下里的矛盾就摆在了台面上,这对军队的伤害尤大,正因这个原因,董虎才以“战斗、非战斗”副队区分战场职能,明着告诉兵卒们“将领与参谋”之间的区别;又用“长使、副队”的变化来区分参谋在非战时和战时之间的职能变化。

除了这些职能原因外,还有“参谋”与“将领、兵卒”是天然对立的一群人,参谋督管军法、掌赏罚、人事升迁和调动等等,而这些都有约束将领、兵卒的意味,双方天然站在对立面,但军中不会把这种矛盾摆在明面上,如何让双方能够接受对方就成了董虎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副队”意味着参谋也是军中作战单位的一分子,尽管从事文职,平日里也让他们很难受,但却是与他们同生共死的兄弟,不是坐在帐篷里喝茶饮酒的大老爷,是与他们一起冲锋厮杀的兄弟,如此一来,监督兵卒时,兵卒的对立、排斥情绪也会降低了些。

长使督管军法,从事屯田事宜,有一些管理人的经验,基层村长、里长、亭长、乡长都是军中退役兵卒、将领,不是年龄大了,就是伤残退役,长使转职县令、太守后依然能够督管他们,就算娃娃们经验不足,也不会惹出太大乱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