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她言笑晏晏,狭长的眼眸里闪着细碎的光,抿了抿唇后,她的声音变得轻柔了许多:“等到了京城,我们一起去逛逛?”秋风轻拂而过,摇晃的枝丫晃动,和着情人温柔的低声呢喃,织绘出的未来细腻又美好。颜吟漪轻轻一笑:“好。”……过了午时,估摸着该用点午膳了,孟溪梧将马车停在了一处潺潺的溪流旁。撩开衣摆,先一步跳了下去,再回身伸出手,递到了起身的少女面前。颜吟漪垂下眼睑,慢慢将手放入了女人温润的掌心中,由她握住,缓慢地下了马车。两人坐在一旁平整的大石块上,刚拿出干粮,准备填填肚子。后面一阵风吹过,马儿的嘶鸣回荡着山谷中,随后踢踢踏踏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儿就已近在眼前。孟溪梧警惕地站起身来,一手摸向了束在身后的匕首。她如今身份敏感,所以回京的路她没选择平整的官道,而是比较偏僻的小道。也不知来人是过路人,还是对她诈死存有疑心的人?一辆更为简朴的马车朝着这边疾驰而来,孟溪梧握紧了匕首,却发现驾着马车的人越看越像文竹。挨得近了,她又将匕首放入了刀鞘里,迎着减了速的马车走了过去。文竹拉着缰绳,马车停了下来。在瞧见自家郡主拧着眉心看着他时,他两手一摊,轻叹一声:“人没送回去,属下寻思着不如带她们去京城安置。”说着,他拉开了身后的车帘,露出了里面一大一小两个瑟缩的身影。是吴大嫂和妮儿两人。在孟溪梧和颜吟漪离开昌平前,已经询问过吴大嫂和妮儿以后怎么打算。当时吴大嫂虽然还沉浸在丧夫的悲伤之中,但好在还有妮儿,她倒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想着离亡夫太远,以后不好给他烧纸钱,又念着从前一家人在梧桐镇度过的祥和时光,最后吴大嫂决定带着妮儿回到老家去。孟溪梧便让熟悉梧桐镇灾后重建事宜的文竹将她们母女两人送了回去,估摸着一去一回要用上四五日的时间,文竹才能绕路追上她和颜吟漪才对。却不想今日文竹就领着吴大嫂和妮儿返回来了,且看大嫂凄苦的模样,大约是发生了什么事?孟溪梧还未问出口,文竹就很是气愤地道出了他将吴大嫂母女两人送回梧桐镇后发生的事。原来是吴大嫂回到祖宅后,发现本该由她家领取的救灾物质都被亡夫家的兄长给私吞了,甚至兄长见到她们回去,也没说要把东西给她们,反而让她再签下宅基地转让的文书,说是他家弟弟已经没了,只留下个不带把的妮儿,算是断了香火,不如就把家中其余财产交给他,毕竟他膝下可是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的!这让吴大嫂气愤不已,吵着闹着要让族中长辈评评理,可其余长辈却认为她亡夫的兄长说的话在理,一个小丫头片子哪有两个孙儿金贵,都纷纷劝说吴大嫂要明事理。最后见吴大嫂气得红了眼,咬死了不肯签字。有长辈无奈之下,提议不如让那兄长家其中一个小儿子过继到吴大嫂名下,这样一来,他家也不算断了香火,财物也能名正言顺地归到那小儿子的身上,往后吴大嫂死了,还有儿子给她摔盆,妮儿出嫁了,娘家也有人给她撑腰。这话一出,吴大嫂是彻底对族里的人寒了心。虽说跟着她来的文公子想要寻县令来帮她划分财产,得到她该得到的,但她明白只要文公子一走,她和妮儿孤儿寡母留在这里,必定会被族里的人欺负得更加狼狈。毕竟山高皇帝远,县令得了文公子的嘱咐,但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守护着她们。所以心灰意冷的吴大嫂最后决定在县令的见证下,将她们一家该得的东西都换成了银两,又收拾起行李,请求文竹带她们去京城。她想着,到了京城,远离了这一大家子人,免得手中的钱财被人惦记。到时候再找个针线活,也好养活自己和妮儿了。文竹自然是没拒绝,他也看出来了这群打着关照孤儿寡母名义的人都只是想着从吴大嫂一家的身上挖下肉来而已,根本没想帮衬她们母女好好落脚过日子,当真是可恶得很!所以帮着吴大嫂重新搬上行李,他抱起一旁吓傻了的妮儿,又驾着马车离开了梧桐镇。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郡主的马车。孟溪梧了解了情况,来到了马车旁,神情温和地看着已经被颜吟漪抱在怀里的妮儿,又对惶惶不安的吴大嫂拱了拱手:“既然大嫂决定去京城,那我会给你们安排好歇脚的地方。如果大嫂有什么其他想法,也可以同我提。”她明白这个世道对于女子有多苛刻,尤其是像吴大嫂这样失去了丈夫,膝下又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在其余人眼中,那就是能被随意欺辱的存在。她暂时无法改变其余人的思想,现在也只能尽自己的力,帮助吴大嫂过上寻常人能过的生活。吴大嫂闻言,又欣喜又心酸,眼里含着泪花,止不住地向孟溪梧她们三人道了谢。原以为往后都要无依无靠,任人欺辱了,没想到从前和丈夫无意间结下的善缘,能帮她度过这样的难关。日后,她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力,报答她们的恩情。几人又话了会儿家常,用了些干粮,再次启程,朝着京城赶去。……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时,远处滚滚浓云密布,焦躁的鸟儿飞得极低,瞧着大约是要下大雨了。好在几人在雨滴落下前,在山脚下找到了一处破庙遮风避雨。文竹警惕地守在破庙门口,看着暗云翻滚,雨势渐大,他有些担忧地回头看向正在生火的孟溪梧,“主子,这雨恐怕明早停不了,咱们要在这里逗留两日。”孟溪梧知道他的意思,随意地摆了摆手,“无妨,京城那边有太子和母亲盯着,我们不必急着赶回去。”她将备好的玉米馍馍放了几个在火边烤着,又拿出了水壶,倒在了带上的竹杯里,一人递了一杯给吴大嫂母女和颜吟漪,“先喝点水润润,待会儿用些玉米馍馍充饥。”她也喝了一小口,润了润嗓子后,唤来了文竹,同他商量着夜里守夜的事。本打算她和文竹一人守上半夜一人守下半夜,不过一旁的吴大嫂和颜吟漪闻言,都表示自己也可以分担一些。孟溪梧冲她们笑了笑,“妮儿还小,离了大嫂你肯定是睡不好的,你就陪着她就行。”又转过头,看向眸中倒映着火光的少女,玩笑般说道:“你前些天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身子一直很孱弱,就不要跟身强体壮的我抢活儿了。”颜吟漪顿了顿,眨了眨眼后,晦涩的目光往下,打量着孟溪梧那比她强壮不了多少的身板,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孟溪梧迎着少女流连的视线,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自从恢复了女装后,她就再未束胸了,所以这会儿昂首挺胸后,那起伏的弧度倒是惹眼得很。索性其余人没注意到,只有颜吟漪打量的目光缓缓落在了上面,看了许久。少女白嫩的脸颊上慢慢爬上了红晕,眼尾处潋滟着薄红,泛着水光的眸子直勾勾地盯着,倒映着的火光似乎变得更炙热了。察觉到颜吟漪眼神不对,孟溪梧心中一紧,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看,顿时闹了个大红脸。不着痕迹地佝偻下身躯,她又稍稍侧了侧身子,试图遮掩住胸前的起伏。可转念一想,不对啊!她们都是女子,她有的地方,那颜吟漪肯定也有啊,她好端端地害羞做什么?!如此想着,她又大大方方地转过了身子,扫了一眼还盯着她看个不停的人。可对上那样滚烫的目光,那盈满清润星光的眸中似乎只有她一人的身影,缠绵又暧昧,她又呼吸一滞,心底悄无声息地泛起了羞涩的意味。她轻咳一声,默默垂下头,随意翻转着烤得滚烫的玉米馍馍,又不小心烫红了指尖,下意识抽回手,想要吹了吹。一直白嫩的手伸到了她的前面,先一步握住了她的指尖,而后身旁的少女靠了过来,红润的唇离她的指腹仅有一指之隔,轻轻吹了吹气,冰凉的风拂过,指腹的温度降了些许。可孟溪梧却觉得身上的温度在迅速攀升,心跳加速时,好似陷入了未知的迷雾之中,眼前只剩下了明眸皓齿的少女。第32章 “你们姐妹俩的感情还真好啊。”吴大嫂看着两人亲亲密密的模样, 随口赞叹了一句。颜吟漪落落大方地笑了笑,低低嗯了一声。不过想到什么,她偷偷瞥了一眼在一旁啃着玉米馍馍的文竹,发现他的脸上并无吃醋的意味, 甚至还点了点头, 似乎认为吴大嫂说的话很对的模样……她陷入了沉思。从前不知孟溪梧是女儿身, 还以为文竹与她是断袖的关系。不过现下知晓了她是女子, 且看文竹这副模样, 他们应当不是那种关系吧?“你在想什么?”孟溪梧拿起另一只手在少女略微出神的眼前晃了晃。淡淡的香风拂过,打断了颜吟漪的思绪,她稍稍抬眼, 略微纠结了一瞬,便凑到了女人耳边, 低声问道:“阿梧, 文竹只是你的侍卫吗?”孟溪梧不明所以,但还是认真地回答了少女的疑问, “文竹除了是我的侍卫外,还是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颜吟漪顿了顿, 没想到她会回答得如此一本正经。不过看她眉目清正,语气淡然, 也不像是对文竹有什么古怪心思的模样。想来之前的猜测……是她想岔了。“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孟溪梧眯了眯眼。颜吟漪不好说起从前她的那些胡乱揣测, 便随意捡了个理由敷衍了过去:“我看文竹身手很好, 做事也很有章程, 有些好奇。”孟溪梧:“……”好奇啊……好奇可不太行。她压下心中涌起的奇异心思,面上毫无波澜, 点了点头后,扭头朝吃得正欢的文竹吩咐道:“吃完了就赶紧找个角落歇着, 我守上半夜,你守下半夜。”文竹愣了愣,后知后觉地又咽下一口馍馍,虽说他觉得自家郡主平淡的语气好似有些古怪,但他摸不着头脑,便没多想,暗暗应了个是。等到他大口大口塞下剩余的玉米馍馍,寻了个最远的角落缩成一团,闭眼歇息后,这边几人也低声聊开了。大约是屋外下着哗啦啦的大雨,满是泥腥味的气息从门缝中溢了进来,充斥在鼻尖,她们几人倒是还不困,尤其是妮儿,在吴大嫂怀里待得久了,似乎也没那么害怕了,在看到熟悉的颜吟漪朝她招手后,她笑嘻嘻地跑到了她的身边。“漪漪姐姐。”小女娃软软糯糯的一团,笑起来梨涡甜甜,可爱得紧。颜吟漪将她抱在怀里,捏了捏她微凉的小手,放在了火旁烤着,“现在天气渐渐冷了,也该穿厚衣服了。”吴大嫂接了话:“厚衣服带得不多,都在马车后面。现在下着大雨,不好出去拿。”还好有火堆,虽说还是有些凉飕飕的,但也没冷到打哆嗦的程度。妮儿她平日里活蹦乱跳的,穿多了反而容易出汗受凉,今日可能是她吓着了,没到处乱跑乱跳,手才比平日里显得冰凉一些。“妮儿,你浑身脏兮兮的,还是别窝在你漪漪姐姐怀里了,快过来。”她朝小妮子招了招手。谁知小妮子小嘴一瘪,抱起颜吟漪的手臂晃了晃,稚嫩的声音里有些不满:“娘亲,人家不叫妮儿了,人家有大名啦!”小女孩儿脆生生的嗓音透露着可人的意味,如同初初探出头的嫩芽,带着出生小牛犊般的纯真,让人不由得感到欢快。孟溪梧歪着身子,笑盈盈地问她:“那妮儿的大名叫什么呢?以后孟姐姐我也叫你大名,好不好啊?”“吴知乐!我的大名是吴知乐!”小妮儿被人团团围住,感到安心和愉悦,但多双眼睛笑眯眯地注视着她,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将半张脸窝在了颜吟漪的怀里,小小声声地继续说道:“这是漪漪姐姐给我取的,说希望我能永远快乐!”听着忸忸怩怩的童言童语,几人无声地笑开了,连日来的疲惫和紧张散了不少,此刻尽是欢乐的氛围。小妮儿说着,又扭动着身子,小脚丫探到了地面,拿起一旁的树枝,开始在地上比划着,“就是这样写的……”满是灰尘的地面上出现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看得出来是认真练了许久,不过大约是她还小,手腕力气不够,所以那字也只是勉强能认出来。不过她们都没扫小妮儿的兴,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小乐乐真棒呢!写得真好!”被一众人夸赞,小妮儿小脸涨得通红,但也更加兴致高昂了,两只小小的手插在腰间,微微抬了抬下巴,颇有意气风发的意味:“我要好好学写字,还要认真读书,以后好当大官!”孟溪梧笑得更开心了:“想不到乐乐还有这样大的理想呢?那以后到了京城,孟姐姐给你找个书院,让你在里面读书,好不好?”不等小妮儿回答,一旁的吴大嫂已经敛起了脸上的笑意,看起来有些不忍,又有些难过,“小女娃,会认几个字就行,读了书也没什么用,哪里能当官啊?”如今这世道,寻常人都难以考上举人,更别说本就受限许多的女子了,连报名参加乡试都不行,哪里还能往上考呢?“女子也是能当官的。”孟溪梧摇了摇头,又指向自己,“我身为女子,封号是清河郡主,但同样代母统领着禁军。”其实一开始,她的母亲让她接任统领一职时,朝中大半的臣子都在反对,认为她只是一介女流,年岁又小,身上又没有功绩,根本无法胜任。还是她母亲身着盔甲,气势凌然地上了早朝,与那群迂腐的朝臣辩论许久,最后她才以女子之身进入禁军,凭借着实力从底层往上爬,一路坐上了统领一职。那群人才勉强地没再提这件事。而这几年,她们长公主府和太子殿下形成了联盟,在暗中悄无声息地渗透着朝中势力,也光明正大地以母亲的名义在京城内开办了女子学堂,虽说现在收纳的女学生还很少,但她们已经踏出了这一步,往后必然会有更多女学生在里面读书。至于女子科举一事,她们也在努力之中,但前路璀璨,她们不会失望。不过这些事涉及到皇权,孟溪梧没对吴大嫂母女和颜吟漪说得太深,只语义隐晦地聊了一下日后女子也能入朝为官,又鼓励了小妮儿几句,让她好好读书,以后会视线梦想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