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赵云千里奔袭,刘羽下令覆灭曹操!

第87章 赵云千里奔袭,刘羽下令覆灭曹操!

赵云下令之后,众将分兵出击。

麹义统率一万步兵,其中只有数百骑兵部队,主要是以斥候身份侦查四周,主要战斗力皆是步兵为主,搦战镇守荥阳的夏侯渊部队。

这让夏侯渊不明所以,一时竟不敢出战!

麹义明面上关前搦战,暗中派遣步兵深入伏牛山脉。实战考察地理情况、山川河流走向,分析山地战等重要地点、山林险隘,可以埋伏的位置等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仅需要知道敌军的情报,也需要知道作战地点的情报,这才能百战百胜!

张颌率军五千东进,皆是骑兵为主。

自从刘羽得到幽州之后,有了幽州养马场,战马来源已经不在是部下骑兵的掣肘,并且还能依靠战马贩卖获利,幽州的收获超乎想像。

这也让刘羽部下的骑兵部队数量暴涨!

骑兵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张颌率军东进没有多久,就在延津附近与李通的斥候相遇了,确认无误后,方才两军合兵,攻伐延津渡口。

让张颌有些惊喜的是——

黎阳之战,曹军大败而归,李进和李通两将在荀攸的设计下,浑水摸鱼,利用曹军士兵的甲胄武器,乔装打扮,混入曹军之中。

并且他们立刻兵临城下,迫使曹军守将根本来不及检查归来的逃兵,以至于不少将士已经混入城中。

不过延津渡口的守将是于禁,此将军事能力确实恐怖,治军严阵,哪怕放入那些乔装打扮的细作入城,依旧分隔开来,避免发生兵变。

这种隔离,以至于让混入的细作,一时找不到机会哗变,里应外合攻破延津!

并且因为于禁治军有方,防守的密不透风。哪怕张颌到来,一时都找不到攻破延津的对策!

互相之间僵持不下!

原历史中,于禁被称为五子良将之首,或许有些夸张,但其军事能力,绝非浪得虚名!他也深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

可惜樊城之战,于禁驰援曹仁,遇上了关羽大发神威——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此战成为于禁一生的污点!

言归正传,此时延津之战,两位未来的五子良将之一较量,张颌竟一时找不到对策。

考虑到赵云的分析利弊,兵贵神速,张颌没有僵持在延津渡口,而是借着骑兵的机动性,再次东进,前往白马渡口刺探军情!

比起铁板一块、水泼不进的延津渡口,白马渡口倒是没有那么严阵,从守军的仪容、军阵、巡逻的认真程度等方面,都能看出士卒的懈怠!

倒不是白马渡口守军在偷奸耍滑,而是大军临境,军心晃动,士卒们已经出现逃亡的怯战心理,根本无心死守。这才出现这种疏忽的表现!

白马渡口的守将是东郡太守刘延。此将刘姓,但并非汉室宗亲,属于曹操麾下悍将。

但两相对比,也可以看出延津渡口的守将于禁,不管是治军、还是防守、亦或者军阵部署,明显在白马渡口的刘延之上。

其实曹操一开始的想法,是想要让延津渡口的于禁为核心,驰援白马渡口或官渡一带,互为犄角、互相呼应,以于禁的统兵能力,这种调动的运动战,完全可以胜任!

但此时的于禁,虽然防守的水泼不进,并且乔装打扮的细作,也没有找到发难的机会。可在李通的强攻下,分身乏术,根本无法分兵驰援。

这也可以看出于禁防守的压力,以及李通大军进攻的猛烈!

曹军部署在这里的“官渡—延津—白马”防线,核心中的延津,无法驰援白马渡口,以至于让白马守军压力巨大。

白马的东侧是濮阳,若是曹操没有率大军奇袭黎阳,此时也可以分兵驰援白马渡口,为刘延分担压力。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曹操率兵五万奇袭黎阳,曹军大败而归,曹操这位主公还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这也让曹军军心晃动,再加上刘延治军不如于禁,白马渡口很快陆续出现逃兵!

就在李进大军强攻的时候,驰援的张颌到来,宛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让白马渡口有崩溃的趋势!

不得已之下,驻守在濮阳东侧鄄城的程昱,只能率兵驰援,避免白马渡口被夺!

可鄄城也有自己的防线任务,千里黄河,多处可渡,这种分兵驰援,无疑会减弱鄄城附近的防线,将己方的防守战线拉的太长、太远。

这会让敌军有机可乘的!

一念及此,程昱只得让驻守范县的满宠、驻守东阿的毛玠,共同出力,避免此段黄河防线出现疏漏。

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这也只能解白马之危燃眉之急!

程昱、满宠和毛玠,皆是顶级谋臣,还属于那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儒将。

他们联手出击,互相驰援,互为犄角后,终于让有些风雨飘摇的白马渡口一带防线,勉强撑住了敌军的强攻。但只能说很勉强!

与此同时。赵云在荥阳一带伺机而动,寻找着突破口。可镇守荥阳的夏侯渊、镇守延津的于禁、镇守官渡的夏侯惇,这里同样又是一道防线,互为犄角。

由此可见于禁的重要性,以及曹操对其的器重,对其能力的认可!

延津此地,一来可以与“荥阳—官渡—延津”形成西北侧防线。二来可以与“官渡—延津—白马—濮阳”形成北侧防线。

扼守这个交通枢纽,就可以避免敌军从河内、魏郡等地借此渡河攻入兖州腹内。

延津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么一个军事要塞,曹操竟然放心交给外姓将领于禁,不得不说是一种超乎想像的器重和认可!

于禁也没有让曹操失望,防守的水泼不进,宛如铜墙铁壁。就连赵云一时都找不到突破的地方!

这么僵持不下,赵云深思熟虑后,竟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自己的想法通过通信鸽,传递给远在渤海的刘羽。

赵云身为最早效力刘羽的悍将,一直是刘羽的心腹大将、股肱之臣、左膀右臂。这数年时光,赵云为刘羽南征北战,浴血奋战,不知多少次九死一生。

刘羽对其十分器重认可,因此赵云在外作战,考虑到兵贵神速,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直都是给予“先斩后奏”的权利!

不过赵云此次的想法,确实太过胆大包天,同样也有些隐患!

赵云想要西进洛阳,从汜水关过,转而南下出轩辕关,进入豫州颍川之内。从曹军的后防出手进攻,借机撕裂一道口子攻入曹军腹内。

如今驻守在豫州颍川许县的将领,正是曹操的同族兄弟曹仁!

不要小看曹仁,此将的武力和统率都是一流水准,不在五子良将之下。

从曹操起兵讨董开始,一直随着曹操南征北战。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

赤壁之战结束,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用曹操遗计诈败引周瑜入城,随命放箭,周瑜中箭败退。

此后曹仁反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最终弃城而走。

后曹仁随着曹操西征马超,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

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后于战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关羽右臂。

这可是间接造成关羽败走麦城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是关二爷手臂没有受伤,也没有后面的刮骨疗伤,不至于实力折损,以至于饮恨麦城!

由此可见,曹仁此将武力值和统率能力,都是一流水准。并且因为出身曹氏,执掌军事大权,没有任何掣肘,可谓是曹军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赵云千里奔袭,想要从曹军后防,撕开一道口子深入腹内,首当其冲,就需要面对驻守左后方防线的曹仁。

赵云仅仅统率八百白袍军,能够攻破曹仁的防线?千里奔袭,骑兵筋疲力尽,是否还能发挥颠覆战斗力?万一无法攻破曹仁防线,那么赵云千里奔袭的意义何在?

这么做何止是铤而走险,简直就是九死一生啊!

并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赵云千里奔袭,需要过汜水关,经洛阳南下,南出轩辕关,深入豫州颍川之内。

可是汜水关和轩辕关,都是洛阳八关之一,守备森严,更逞论如今京师洛阳中,汉帝已经东归!

那么赵云率军辗转洛阳,入颍川,是走程序向朝廷申请呢?还是通过刘羽在京师的细作,私下里不顾忌讳,直接通行呢?

前者向朝廷申请显然需要旷日持久,更逞论满朝公卿肯定不会答应!后者私自通行,这不是让陛下更加警惕赵王?!

今天可以私自从洛阳八关通过,明日是不是能直接攻入洛阳城中?!

纵观汉末争霸,群雄纷战,逐鹿中原,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避开京师洛阳,避开汉帝刘协,就是为了避免授人以柄,落人口实!

赵云此次的想法,不仅是铤而走险,也是有些犯忌讳了!

因此他必须要征询刘羽的意见!

但赵云冷静下来后,还是觉得此计不可行,太过冒险了!

经过荀攸的战略分析,赵云讲究兵贵神速,一直有些急进。但他也是有勇有谋,冷静分析后,还是选择打消这个战略目标!

只是让赵云没有想到的是,刘羽的回信,竟允许了他在急进时的冒险想法!

“西凉大将张济军中缺粮,率军攻略颍川、南阳。本王已经派遣使者笼络张济,但西凉诸将骁勇善战却蛮横无理,暂时不可轻信。

“子龙可以剿贼名义入颍川,太傅刘虞可以居中协调。毕竟子龙不久前勤王救驾、陛下感恩,擢升子龙后将军。后将军可有戍卫京师、保卫京师边防之责!

“此时张济攻伐颍川、南阳,正好可以借机调动子龙征讨,名正言顺、职责所在!

“当初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王允派遣徐荣迎战,徐荣大败濒死,被锦衣卫意外获救,一直在弘农养伤。不久前徐荣来信,已经完全康复,请求出战。

“此次正好,借此机会,本王会调遣徐荣协助子龙。此将当初与李傕、郭汜和张济死战濒死,虽是西凉派系,但因此肯定心有芥蒂,正好可以掣肘张济等西凉军。

“并且张济侄儿、北地枪王张绣,乃是子龙师兄。子龙率军前往磋商洽谈,张绣或许也能念一念师兄弟情谊。

“如此,子龙前往颍川,可谓是一箭三雕!

“至于陛下那边,子龙无需担心,该来的总归是会来的!但本王希望,在陛下与本王决裂之前,可以溃败曹操势力,务必要击杀曹操和袁绍联军!”

赵云虽面不改色,但瞳孔微缩。可见他心中也是有些波澜起伏的!

此信透露出来的情报有些严重,京师洛阳的汉帝与他们主公,貌似并非表面上那么和谐。并且他主公似乎已经收到风声,君臣间似乎出现嫌隙了?!

“出什么事情了?怎么突然急转直下?难道是袁绍暗中施离间计,离间陛下和主公的君臣情谊?!”

赵云心下惊疑不定,毕竟不久前,陛下方才下诏擢升他们主公赵王刘羽,大将军、假节钺、督统四州的,怎么朝堂政局变动的这么快速?

对于这种政治格局,风云变幻、世事无常,赵云不如那些谋臣攻于算计。想不透之后,果断没有继续深思,而是依令行事!

赵云在河内郡休整一日,而后一骑双马,携带月余干粮,千里奔袭,过成皋,入汜水关,经洛阳,南下轩辕关,深入豫州颍川。

经过洛阳重重关卡,赵云靠的是太傅刘虞颁发的“讨贼诏令”,讨伐的是已经暗中被刘羽收买的西凉军张济等贼子。可谓是贼喊捉贼!

在颍川阳翟,赵云与徐荣会合。

两将正等着张济率军北上,联军进攻镇守颍川许县的曹仁时,谁知道噩耗传来。张济在攻打南阳郡穰县的时候,竟然中流矢而死!

出师未捷身先死!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赵云心下无奈,但还是去信给他师兄——北地枪王张绣。旁敲侧击两军的联盟事宜,是就此作罢?还是按照原计划行事?

……

渤海郡。

自从上一次通过近海航线,与徐州商贾的贸易获利之后,刘羽就下令加大对商品的生产,同时在青州东莱郡兴建港口,为近海贸易的船队提供休整的地方。

哪怕只是近海,但海上气候变化多端,可能上一刻还是风平浪静,但下一刻就刮起飓风。

况且青州数郡属于陆地与沿海的突出处,称为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正好隔绝渤海和黄海,因此洋流影响极大。

若是没有港口,万一气候变化,船队要么冒险前进,要么只能退回渤海港口。

这不管是贸易的时间,还是航线的边界线,以及从运输的损耗等方面考虑,兴建港口都需要提上日程。

选择青州。

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的“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高句丽半岛、倭国列岛直至东喃娅的黄金通道航线。

海贸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对航线的探索、对补给岛屿的探索、对洋流气候等方面的研究探索!

既然有现成的航线,并且青州此地战略地位重要。在这里兴建港口自然是有军事战略考虑的!

当然还有一点——

青州东莱郡,属于沿海郡县,这里不属于袁绍的掌控之地,再加上青州经受黄巾之乱等影响,沿海的渔业受到影响。若非还有盐场在这里,人口怕是十室九空!

随着吕布等并州军南下青州,与袁军易小川、颜良等将混战,更是加剧了青州百姓的逃离,以至于东莱郡士族逃离,百姓逃离,宛如空城。

这也让刘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顺其自然占据,兴建港口。

可惜刘羽势力范围只有“督统四州”之内,若是他是一国之君,就不仅仅只是东北哑的贸易、不是与徐州、扬州的贸易,而是涉及东北哑到东喃娅的航线。

甚至是与欧洲诸国的海上贸易!

这不是刘羽异想天开,大汉对欧洲诸国的远洋航线早已开辟。

西汉时期,南方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这时“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航线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如今是汉末三国之间时间段,不说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印渡(身毒国)、贵霜国、安息国、和罗马国的贸易。单单是东北哑和东喃娅,绝对是毫无问题的!

华夏先辈们的高瞻远瞩,超乎任何人的想像!

若非刘羽穿越到汉末,根本想象不到,如今的船舶技术,甚至比十多世纪的西方诸国都不逊色多少!

华夏领先世界整整上千年!

得益于历朝历代开辟的航线,这才是刘羽敢发展海贸的底气所在。

实际上,就算不前往欧洲诸国贸易,单单是大汉沿海州郡、与东北哑、东喃娅岛国的贸易,就超乎想象的庞大。

这也是刘羽没有回到大本营赵国,而是滞留渤海郡,一直亲自指挥海贸相关事宜的根本原因!

海贸属于刘羽未来的战略发展之一,并且是主要财政收入之一,不得不重视!

“主公,赵将军来信。”

郭嘉将一份赵云的急报传递上来。正是赵云想要铤而走险,千里奔袭颍川,进攻曹军后防的战略想法。

刘羽浏览一遍后,转交给郭嘉问道:“奉孝怎么看?”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