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徐州内战,刘备和世家的决裂!
在别人伤口上撒盐,刘备于心不忍,也不会去做这等不仁不义的行为。
但这一次,并非是刘备主动借机发难,而是小桑村那位李姓中年人,得知小女惨死后,主动报官状告陈家。
大汉律法中,对奴隶也是有保护措施的。不可能任由豪门随意杀戮。
但实际上,官官相护,对世家豪强根本不可能雷霆出手,甚至都不用徇私舞弊,连招呼都不用打,就直接将状告人、受害者拒之门外。
刘备集团这段时间与徐州世家决裂,一直在寻找突破口。李姓中年人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等到刘备再次接见李姓中年人后,这人才知道,当初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那几位贵客,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州牧、刘使君!
这让李姓中年人找到了可以伸冤的对象,刘备可以体察民情、微服私访,不正说明他爱民如子,对徐州的百姓民生十分关心吗?
基于这种逻辑观念,李姓中年人直接声泪俱下的对着刘备跪地磕头,寻求主持公道的正义审判!
刘备与之交流,方才知道李姓中年人只知道女儿卖身豪门后为奴为婢,但根本不知道女儿在陈家被肆意玩弄,做着肮脏的活计。更加不知道女儿的凄惨下场。
只是家人突然惨死,陈家连一个交代都没有给清楚,让他想要得到一个结果,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但在大汉而言,一个黔首庶民,想要让世家豪强给他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那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是痴心妄想的!
实际上,若非刘备插手,这位李姓中年人绝对活不过明日,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底层百姓对于身居高位、势力庞大的世家豪强而言,根本不算是人,只是一个数字,命如草芥、人不如狗的数字。
所以才会有黄巾起义,既然统治者、食利阶层给不了公平,甚至连让他们活下去的一线生机都不给,走投无路下,他们只能揭竿而起了!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刘备从这位李姓中年人的眼神中,看到了这种愤怒下引爆的沸腾杀气。
李姓中年人坎坷一生,经历过战乱、曹操屠城、而后家人惨死得不到结果,这一项项的打击,都会迫使他铤而走险,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刘备赶紧安抚此人,但双方交流后,刘备心下也是愤怒不已。陈家不仅没有给一个交代,连抚恤金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给。
陈登跟他说得很好听,什么出于道义,为其掩埋。什么已经安排后事、命人将抚恤金转交其家人。全都是假的!都没有!
这要么是陈家下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了。要么陈家根本不觉得,杖毙一个婢女需要给什么交代?所谓的为其掩埋,也不过是毁尸灭迹罢了!
这让刘备震怒!
陈家这个杀人凶手,不仅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连人道主义的关怀都没有给?!
这还是人吗?!
刘备与李姓中年人交流了足足两个时辰,他给出了一个承诺。
“此事备一定会为你伸张正义。若是正义无法伸张,那备就亲自率兵为你报仇雪恨!
备已经效仿赵王,赋税改革,推行摊丁入亩、废除奴隶制。此事陈家必须给一个交代!”
刘备杀气凛然的说着,却让李姓中年人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暖意,他哭泣道:
“谢、谢谢使君,谢谢刘使君。您与赵王都是好人,都是爱民如子的大好人,谢谢……”
翌日。
刘备亲自开庭审理此案,陈家相关人员,包括家主陈珪悉数到场,以至于彭城轰动哗然,围观百姓将官府围的水泄不通。
一个黔首庶民,为了一个奴隶,竟然状告陈家这等徐州顶级士族,最后竟然还有官员胆敢审理此案?
这让百姓们难以置信,但对刘备更加的认同了!
曾经那些得不到公平,也申冤无门,求告无门的黔首百姓们,激动的不能自己。回想起当初的彷徨无助,他们期待刘备可以给李姓中年人一个公道!
因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啊!
同样都是底层百姓,他们极其需要这种为民请命、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但对于徐州的世家豪强而言,却有种吃了苍蝇一样反胃!
刘备这个织席贩履之辈,当初虽然是陶谦三让徐州,让他窃据高位。但若非他们这些世家豪强扶持,刘备可以坐稳徐州牧大位吗?
根本不可能的!
但刘备如今得势了,竟然反过来对付他们这些“恩人”?这真的是白眼狼啊!
此次因为一个奴隶,竟然要将陈家告上公堂!
这不仅是打陈家的脸,也是在打彭城世家、徐州世家的脸面啊!
这是杀鸡儆猴啊!
这一次甚至比不久前菜市口行刑,更加震撼人心!
因为当初菜市口斩首的那些人,毕竟都只是世家豪强的黑手套,他们背地里见不得人的手下而已!
而现在,矛头可是直指他们世家核心嫡系!
甚至,陈家,这可是徐州世家代表家族!陈珪不仅是陈家家主,还是曾经的沛国国相啊!
刘备这是公然对他们宣战了!
刘备这也是公然背叛自己的阶级了!
简直就是弱化版的赵王刘羽!
世家豪强就是这么双标,他们都直接出手,造谣刘备是假冒汉室宗亲,想要将刘备钉死在耻辱柱上,差一点就要遗臭万年了。
如今刘备的反击接踵而至,这些世家又反过来说刘备白眼狼,说刘备对他们世家宣战!
这些人显然就是双标狗。他们可以对刘备出手,而刘备不能反击,只能等死!
一种高人一等、目中无人、趾高气昂的傲慢,以及一种强盗逻辑的观念思维!
公堂之上。
李姓中年人状告陈家草菅人命,陈家的回答是哪位婢女患病暴毙,与他们无关,并且陈家出于人道主义,已经为其安葬掩埋。
为了表达陈家的慷慨之情,以及书香门第的家教涵养,他们可以从人道主义上,给李姓中年人一个补偿。
但李姓中年人不接受,他只想知道自己的小女葬身何处,他对抚恤金没有兴趣。
是的!陈家将那个婢女不知道拖到哪里草草掩埋,只是将消息通知李姓中年人,甚至连尸体在哪里都没有说,连落叶归根、让家人为她送葬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这才是刘备震怒的地方,简直不当人子啊!
倒也不是陈家绝情,若是让仵作验尸,那个婢女被杖毙,以及她美人纸的身份,就完全暴露了。
虽说这在徐州世家中,已经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做法。但在暗中做做可以,若是被公之于众,丢人的可是他们陈家。
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竟然做出这等天理不容,这等有辱斯文的事情,简直就是斯文败类。
在大汉,出身地位和名望极其重要!
他们可以背地里男盗女娼,但表面上一定要是道德文章、一定要是之乎者也、儒家大义!
双方唇枪舌战,陈家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反正要尸体没有,要道歉也没有。如果要钱的话,他们可以给一点补偿的抚恤金。
陈家觉得自己已经很慷慨大方了,换成其他家族,估计连理会都不会理会这些贱民。若非刘备手下兵强马壮,他们甚至连刘备都懒得理会!
双方僵持在这里。
想要断案,就需要人证物证俱在。
刘备这位州牧,就能当人证,毕竟当初他亲眼所见那婢女被拖走。
可是物证,或者说他们连尸体都找不到。
关羽已经率兵满城寻找,但陈家也不知道将尸体藏在哪里,竟然一无所获。
若是让时间继续空耗,等尸体腐烂后,仵作也查验不出真相!
这或许就是陈家的最终目的!
“既然刘州牧找不到证据,那是否可以亲自为老夫洗刷冤屈呢?”
陈珪怒不可遏的说道:“吾为官多年,清正廉洁、公正无私,一直为人称道。
但因为刘使君的胡作非为,以至于老夫怕是要晚年不详了!此事若是不给老夫一个交代,吾陈家不会善罢甘休的!”
“还有吾李家……”
“吾王家……”
在公堂之外,竟不知何时汇聚了彭城的世家豪强代表,对着陈家声援诸位。
此时他们帮陈家,就是帮自己。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道理,这些熟读诗书的世家豪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端坐在上方的刘备,神色阴沉,但也感觉压力极大。
跪在一旁的李姓中年人,神色中渐渐带上绝望,从一开始的期待,到了如今的麻木。
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在唇枪舌战之中度过,李姓中年人虽目不识丁,但几十年的阅历,也让他明白不少大道理。至少凡事要将证据,他是知道的。
但在陈家的狡辩下,已经逐渐从一开始的理亏,到如今的被刘备污蔑。而他李姓中年人,已经成为了陈家口中,想要敲诈勒索的诈骗犯。
陈家给出的理由很充分——
李姓中年人既然如此疼爱女儿,为何又将她卖身豪门?不就是通过卖儿鬻女,来获得养家糊口的金钱吗?说到底还是为了钱,将自己的儿女卖掉了!枉为人父!
如今不过是听闻小女病故,贪欲渐起,利益熏心,想要过来陈家敲诈勒索一笔而已。
他们陈家知书达理、书香门第,将此事告知李姓中年人,不管于情于理,不管是法律道德,他们陈家都是问心无愧,都是堂堂正正的。
若是陈家不说,李姓中年人估计连女儿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等到时间过去数年,届时不就是死无对证了?
但他们陈家没有这么做!
可如今,却因为陈家的仁善,竟然惹来这么大的祸端。以至于名声受到折损,此事让陈家上下震怒,势必要刘备给出一个交代!
在身后世家豪强代表的声援下,刘备和李姓中年人,从原本的占理一方,直接被颠倒黑白,成为了胡搅蛮缠、蛮不讲理的罪恶分子!
这就是曾经的沛国国相陈珪,老谋深算。或者说,姜还是老的辣。刘备都自叹不如了!
明明是因为当初刘备突然拜访,正好见到了被陈珪杖毙的婢女,此事根本隐瞒不了,以至于只能告知真相,避免给刘备有机可乘了。
最后陈家还来这么一手颠倒黑白,偷龙转凤。简直就是强词夺理。
这时候,陈珪冷冷的望着刘备,沉声说道:
“刘备,你还要僵持到什么时候?到底判不判案子?
“难道伱一日找不到证据,老夫就要赔你一日?你一年找不到证据,老夫就要陪你一年吗?你有时间胡搅蛮缠,但老夫没有!
“刘备,抬头看看你头上挂着的牌匾——‘明镜高悬’,这是什么意思?你到底知不知道啊!你到底是贪官、混官、糊涂官,还是清官啊?啊?!”
刘备哑口无言,神色阴沉!
在大汉各州各郡各县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用以标榜官吏公证无私,明察秋毫。
据史料记载,大汉刘歆着《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高祖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看到无数珍宝中有一块方镜,宽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
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宫人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
因此镜出自秦地,故又称此为“秦镜”。又因此镜功能奇特,故人们又用来比喻那些明辨是非、判案公正的法官。
后来,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混官、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廉明”,全都在公堂上挂起了“秦镜高悬”的匾额。
再后来逐渐变成更为通俗的“明镜高悬”了。
陈珪这是嘲讽刘备糊涂官学清官,挂着不属于他的“明镜高悬”的牌匾。
这让围观的世家豪强代表哄堂大笑!
就在陈家等世家步步紧逼的时候,公堂之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这不就是证据吗?”
这个声音并不洪亮,但话语内容却宛如暮鼓晨钟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间。让他们惊醒过来,回首望去。
只见在公堂之外,一行数人马推着一辆裹着草席的推车,上面发出阵阵的尸臭味,让不少人掩鼻躲避。旋即又惊疑不定的望去。
“那是什么?!”
“那人不是说了吗?证据啊!难道就是那个婢女的尸身吗?”
“怎么找到的?我看陈家那有恃无恐的样子,还以为抛到大海了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若真的是尸体,人证物证俱在,只要让仵作查验一下死亡原因,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看看到底是刘州牧冤枉了陈家,还是陈家一直在强词夺理,胡搅蛮缠!”
“……”
众人不由自主的让开了一条道路,让那人推着推车进入公堂之内。
当看到那散发着阵阵恶臭的尸身后,李姓中年人第一个反应过来,直接扑了过去,因为草席露出来的脚踝上,有一个很显眼的胎记。
李姓中年人颤颤巍巍的打开草席,看到已经浮肿发白,完全辨认不出原本姿态的尸体,却可以十分肯定,这就是他小女。
父女连心,不会错的!
“啊呜呜呜——”
李姓中年人惨嚎一声,直接扑在满身尸臭的女儿身上,嚎啕大哭。根本不顾及上面的脏污,以及已经出现的蛆虫。这种真情流露,以至于让围观百姓们触景伤情,感同身受。
刘备也是叹息一声,但此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第一时间望向护送尸身过来的数人,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你们是谁?”
“你们是谁?!!!”
陈珪也发出了灵魂般的质问,此时他的脸上已经不在是有恃无恐,而是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的狰狞,双眼阴鸷,宛如择人而噬的毒蛇似得。
“锦衣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