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下邳设伏赵军,赵云徐晃强势反击
赵云和徐晃等将,统率两万兵马,水陆并进前往广陵,他们顺着泗水河而下,将途经彭城、下邳,最后会在泗水尽头和淮河交汇处的洪泽湖停靠。
如今的洪泽湖还不叫洪泽湖,而是由富陵湖、破釜涧、泥墩湖、万家湖等小湖泊组成的浅滩、沼泽、洼地。
直到南宋时期,宋军决堤黄河抵挡金兵,以至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因为黄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淮河无法入海,倒灌而回,水位抬高,南下长江入海,逐渐将富陵湖、破釜涧等小湖泊汇聚成湖。
洪泽湖由此而来。
但如今是东汉末年,洪泽湖还是成片的小湖泊。这里的水势和缓、地势平坦,比起从淮北渡过淮河进攻淮南,从这里渡过淮河的难度大大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古语有云——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
若是徐州有失,那么淮南的门户洞开,将轻而易举就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徐州广陵郡,这里就是淮南的命脉所在!
袁术窃据淮南之后,一直打广陵郡的主意,多次出兵征讨。后攻略广陵,正是因为此地对淮南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广陵郡还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地,得益于淮泗流域的水网密布,这里北上徐、豫、青、兖,南下江东,皆可!并且扼守长江和淮河入海口!
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同样也是关税的重要来源之地!
这等重要的水路要道,来往舰船的税收十分恐怖!
简直就是一个香饽饽!
袁术在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下,听从阎象的建议,从广陵郡打开突破口,想要收回叛离的广陵。
袁术与叛离的旧部吴景、孙贲等将,正打得不可开交。却传来了刘备求援赵王,赵军入徐州的情报。
这让袁术震怒!
“刘备这该死的大耳贼,只是装模作样的出兵广陵,我们双方根本没有交过手,哪里逼退他了?简直就是故意假装失败,想要诱引赵王入徐州!”
阎象沉声说道:
“主公,刘备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明显是想要挑动多方势力交战,将广陵的水搅混,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并且其与徐州彭城等地世家,一直在散播谣言,称赵王要对佛教赶尽杀绝,显然是在挑动赵王和佛教,与我们的纷争。”
“可恶!没想到竟让这织席贩履之徒玩弄了!这大耳贼阴得很!”
袁术从讨董之战第一次看到刘关张就不爽,直到现在更加不爽,连虚与委蛇的想法都没有,“如今吾等该如何应对?”
“我们就要收服广陵,在此之前不能让赵王大军插手,避免发生意外。”
阎象沉声说道:“既然刘备和徐州世家挑动赵王和佛教的纷争,吾等就推波助澜,再加一把火。下邳太守笮融,乃是狂热的佛教徒,不如许诺好处,让他对赵军设伏出手。”
“笮融不久前方才与我们交战,他会相助我们对付赵王?”袁术不太理解。
“主公,既然笮融是狂热的佛教徒,那我们就从宗教下手……嗯,告诉笮融,我们可将佛教定为国教,助他推广佛教。”
阎象说道:“如此一来,还能将笮融、佛教绑上贼船,哦不对,是我们仲氏王朝的战舰上。”
“这能行吗?!”
袁术实在不太理解那些宗教信徒的狂热,一群秃驴有什么好信仰的?还不如登基称帝,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袁术也是当局者迷,他得到传国玉玺后,不也是狂热到认为天命所归,君权神授,老天爷都认为他应该登基称帝吗?这不也是一种狂热的信仰。
不同的是,袁术信仰的是神权和皇权,而那些佛教徒信仰的是佛教!
都是迷信!
“试试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阎象狐疑的望着袁术,但却坚定的说道:
“况且因为当初佛教传播主公有天命加持,已经被朝廷打上助纣为孽、狼狈为奸的看法,他们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相助与我们,共抗外敌!”
“差一点忘记此事了!”
袁术倏地双眼一亮,正因为佛陀言称他有天命加持,袁术这才坚定登基称帝,严格说起来,佛教还有从龙之功啊!这不就是自己人吗?
他大喜过望,挥手道:“就依你所言,立刻派遣使者给笮融。若是相助与吾,封他镇国大将军,封佛教为国教,助他在仲氏王朝传播!”
“诺。”
立刻有使者向着下邳出发。
而与此同时,袁术大军加快对广陵郡的进攻。背叛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守将孙贲,节节败退,求援江东孙坚。
……
下邳。
笮融原本听命出征袁术,对这个僭号称帝的乱臣贼子出兵征讨。
但谁知道形式变化,佛教一下子被打上助纣为孽、沆瀣一气的乱臣贼子标签。
就在刘备率军出击的时候,笮融果断退兵回援,他竟然选择站在佛教这一边反击刘备。
刘备可是徐州牧、镇东将军、假节钺,他的命令就是朝廷的命令,就是天子亲至。
这相当于笮融为了佛教反抗朝廷了!
原历史中,笮融就是那种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无恶不作之徒,在曹操征讨徐州的时候,他南下逃离,对救援他的赵昱、薛礼、朱皓恩将仇报,烧杀劫掠,掠夺财物,可谓是生性残暴。
但此人又笃信佛教,绝对属于那种虔诚到极致的狂热份子。
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钱财,全部交出来广兴佛寺庙宇,举办浴佛会。每一次消耗的钱粮,都是以数亿来计算。
完全就是那种信佛信到没脑子,散尽家财就为了佛教的传播添砖加瓦,虔诚到活佛在世一般。
对于笮融而言,佛教就是他的信仰!
在如今东汉末年,汉室倾颓衰微的时候,笮融更加会选择站在佛教这一边。
况且笮融多次劫掠刘备军粮,明显是看不爽这三兄弟,双方也是势同水火,在刘备指名道姓要征讨佛教的时候,笮融自然会挺身而出。
不过笮融都没有与刘备交手,对方就败退了。以至于搞得笮融云里雾里的时候,刘备求援赵王刘羽,而后赵王大军入徐州的消息传来。
这让笮融终于惊醒过来!
刘备玩的是祸水东引,想要利用赵王搅徐州这趟浑水!
而赵王……
他推行的摊丁入亩,可是完全与天下世家对抗,笮融身为下邳太守,他的家族自然也是当地豪强,或许还够不上世家的底蕴,但绝对属于士族之一了。
笮融自然也是反感赵王刘羽。
况且刘备出兵征讨佛教之事,就是赵王下令。虽然猜到刘备可能是在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但赵王是罪魁祸首,那是毋庸置疑了!
摊丁入亩,与笮融家族势不两立。征剿佛教,与笮融势不两立。
这种对立面的军队,自然不能让他进入徐州,那只会将形式推向更严峻的地步!
但面对赵王大军,并且还是常山赵子龙和徐晃徐公明统率大军入徐州,笮融没有把握阻挡!
这时候,下邳、广陵的世家豪强派代表来了,他们协助笮融出兵阻挡赵王大军,甚至是设伏伏击赵王大军。
原因其实很简单——
徐州有不少世家豪强信佛,但他们那是将宗教当成敛财的工具。
佛教为何可以迅速在徐州发展壮大,那是因为世家豪强在背后推波助澜,官府为佛教担保。
他们带头捐款,带头信仰,这久而久之,百姓们自然会被洗脑蛊惑。然后嘛,豪绅先捐,百姓后捐。事成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这就是白手套啊!
徐州不少家族,表面上道德文章,背地里男盗女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淮泗流域、水网密布,中渎水道、贯通长江淮河的便利,水匪走私他们是没少干的。
其他的蝇营狗苟,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能说刨根问底追究起来,哪怕就是士族、或者世家,都将牵连其中,难以独善其身!
这种情况下,赵王大军入徐州,对于他们而言,根本不是陶谦将徐州三让给刘备那般不足挂齿,而是意味着他们将面临灭顶之灾。
刘备执掌徐州,根本没有能力扫清黑暗。但赵王刘羽,他是有能力有决心,并且还愿意去做的!
况且还有“摊丁入亩”赋税改革,那些世家豪强怎么敢让赵军入徐州。
此计虽然是陈登提出来的,以退为进、诱敌深入,但徐州的世家豪强,也不是铁板一块。陈家虽然威望最高,但也不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下邳、广陵不少世家豪强就觉得,陈登此计太过危险,他们宁愿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也不要走到被赵王大军釜底抽薪,最后家破人亡的地步。
他们宁愿选择反抗!
下邳太守笮融,这位豪强,无疑就是他们反抗的代言人,扶持起来为他们徐州一部分世家豪强发声的传声筒!
笮融本就想要出兵对付赵军,但没有把握。可在这些世家豪强的扶持下,他一下子有了把握。
这些世家豪强家中,可是有不少私兵部曲的。并且生养在淮泗流域,在这片水网密布的地域,他们家中的舰船自然不缺的。
一个阴谋计划随着他们的布局安排,逐渐的构建出来,他们要利用淮泗流域的水网,编织出一张天罗地网,将赵王这支部队吞掉!
或许里面有威震天下的常山赵子龙,或许还有后起之秀徐晃徐公明。
但问题是,这里是淮河流域,这里水网密布,骑兵来了这里,也要饮恨当场!
南北地区的差异,可不是短短时间可以适应的!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占据优势!
或许连老天爷都站在他们这一边,就在笮融和下邳、广陵不少家族,紧锣密鼓的暗中布局的时候,袁术的使者也终于来到下邳,带来了袁术的承诺。
“将佛教定为国教?!”
笮融看到袁术的亲笔书信后,大喜过望,“回去告诉袁将军,我答应了!”
袁术使者大喜过望,他还以为是袁术的承诺起了作用,但实际上是,笮融原本就准备出征,如今正好顺势而为,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万一设伏失败,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逃向淮南。
三方助力,笮融在赵云、徐晃大军进入下邳后,直接设伏出击了。
……
赵云、徐晃等将从彭城进入下邳后,陆续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情报。
“军师果然料敌如神啊!”
赵云望着情报内容,发出了一声感慨。
这是锦衣卫两个时辰前传回来的急报,里面的内容详细到连出兵路线图都有。
上面正是笮融想要伏击他们,徐州下邳、广陵世家豪强暗中出手、以及袁术使者的承诺,都近乎详细的传回来了。
倒不是郭嘉将这些细节都完全推算到了,而是他早已猜到了这些势力会出手阻击他们。
有了这个准备,那么赵云的每一步行军,都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被敌军设伏伏击打得措手不及。
而正因为这种有的放矢,他们可以更精确的派遣细作,刺探这种情报,最终终于得到了这份重要情报,不亚于将敌军引向绝路的情报!
陈登为刘备设计以退为进、诱敌深入。郭嘉同样也在借机出手,顺水推舟,入主徐州。
他们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主动”出手,避免落人口实,给别人弹劾的机会。
不过不会“主动出手”,不代表不会“被动出手”。
按照郭嘉等谋臣的推算,佛教、或者与之有关联的家族,必定会出手阻挡他们进入徐州。淮南袁术也会想方设法阻挡他们进入广陵。
结果果然如郭嘉所料。
当然,郭嘉也做了两手准备,万一敌军不按常理出牌,那么他也会让部下乔装打扮,袭击赵云等驰援的部队。
来一手“贼喊捉贼”!
反正他们绝不会前往广陵郡,而是会在半路上就“下车”。
此时的广陵,袁术和旧部吴景、孙贲等将正在交战,正好看着他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此时前往广陵,插手其中,搅浑水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大利益。
反倒是留在下邳,有利无弊。
下邳北侧毗邻彭城、南下接壤淮南(九江郡),西侧频临沛国、东侧相邻广陵,属于赵军图谋的淮南、徐州等地的中心位置。
并且吕布等并州军此时攻略淮北(淮河以北郡县),包括汝南、沛国等郡县,正好可以分兵东进沛国,与下邳两相呼应,互为犄角。
“敌军在前方五十里处山坳口埋伏,吾等要么放弃绕道,要么迎难而上。伏军占据地利优势,吾等需要早作准备。”徐晃余光扫了情报一眼,旋即说道。
“舰队押送粮草,顺水而下,不可能放弃水路,从陆路押送粮草。
舟车劳顿不说,水网密布,陆运运输也是难题,还会被敌军截断粮道。况且吾等既然知道敌军安排,可以反向设伏……”
赵云沉吟片刻后说道:“吾暗中离队,绕道包抄敌军……”
“笮融有部将五六千,加上那些豪强的部曲私兵近万,后勤人员,满打满算至多高达两万,与吾等旗鼓相当。但毕竟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确实可战!”
两将开始排兵布阵安排起来。
兵贵神速,他们不可能将情报传回后方,而后等到郭嘉等谋臣出谋划策后,又将情报传递回来,再行安排。届时黄花菜都凉了!
这时候只能由将领自行安排,根据他们的实战经验和行军知识,以及对地形、敌军的掌握进行反应。
淮泗流域虽然水网密布,但也不是真的没有陆路通行,骑兵还是可以借此通过机动性绕道奔袭。
骑兵大规模行军,根本瞒不过敌军的眼线,只会被敌军提前察觉警惕起来。为了掩人耳目,赵云设计将斥候的小队人数从三人增加到六人,向着四面八方散出去。
如此一来,原本数百的斥候人数增加到一千多。这支兵马看似不多,但猝不及防下,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并且这种斥候的增加换防中,赵云这位主将,也在悄无声息中离队了……
大军继续水陆并进。
得益于刘羽未雨绸缪,他部下的将领一直在训练水性,再加上冀州既靠海又靠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夺下渤海舰队后,水陆两栖作战,属于刘羽阵营的训练内容之一。
因此这支南下的将士,更多的是水陆两栖作战的士兵。他们水陆并进,可以轮番在舰船上休息,不至于因此耽误时间,以及风餐露宿。
在赵云离去后,徐晃接管部队。
但说实话,哪怕身为未来的五子良将之一,并且有西汉周亚夫之风的评价,徐晃的统兵作战能力毋庸置疑,可陆战和水战,毕竟是两个系统。
徐晃也没有完全把握!
这可以说是徐晃出道至今以来第一次在南方的水战指挥,他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莫名有些紧张,而通过强大的心理素质,将紧张转化为动力!
技术不够,装备来凑!
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大军继续前进,五十里的距离走走停停,直到赵云传回动手的指令后,徐晃方才加快行军,一头撞进了敌军的陷阱中。
两军交战与下邳下相县,这里是泗水河和睢水河连接处。
《水经注》有载。睢水故道始自今河南省开封陈留镇浪荡渠。
东流经杞县北、商丘睢县北,宁陵县南、商丘睢阳区北,虞城县南、夏邑县、永城北,安徽省濉溪县南、宿州、灵璧县、江苏省睢宁县北,至宿迁南汇入泗水河,最后流入淮河。
下邳下相,正是未来宿迁的位置。
睢水河从开封鸿沟水奔涌而下,直达下相县泗水河交汇处,这连接处因为两股走向不同的河流的冲击,因此水流湍急,水势不稳,行船颠簸。
对于不擅长水性的北方将士而言,怕是连站都站不稳。行船船夫若是经验不足,更是会有触礁的风险。
正因为种种弊端,笮融等人才会选择在下邳下相设伏,伏击赵云、徐晃这支赵军入徐州之路。
他们想要借着这种地利优势,毁掉船上的粮草辎重,打击赵军的军心士气,这才有机会击溃赵王大军!
但他们没有想到,刘羽的未雨绸缪,将部下一支部队打造成水陆两栖特种部队。更加没有想到,赵云已经提前离队,绕道奔袭,包抄过来。
两军爆发大战,一击即溃!
溃败的自然是笮融等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