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赵军势如破竹,袁术转攻广陵
赵军顺着颖水而下,兵锋指向淮南袁术。
这让方才登基称帝,却遭受众叛亲离的袁术震怒,直接出兵抵挡反击,誓要向天下证明自己!
袁术当初登基称帝,还以为天下各州各郡,文臣武将,会宛如过江之鲫般来投效,响应者云集!
靠着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的人脉背景,靠着他袁术的“天命加持”,这白送的从龙之功,有识之士一定会趋之若鹜!
再不济,那些世家豪强为了家族延续,狡兔三窟,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肯定也会派遣子弟过来两头下注,投效袁术这位仲氏之主!
但结果是——
众叛亲离!
别说没有人过来投效,就连袁术部下的文臣武将,都纷纷悖主叛离,唯恐避之不及!
最可恨的就是江东孙坚,公然指责袁术大逆不道、僭号称帝,实乃乱臣贼子,直接奉诏讨贼!
袁术可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就是孙坚进献“传国玉玺”给他,暗中壮大助涨他的野心,让他觉得这是冥冥中注定的“君权神授”的“天命所归”!
之后徐州佛陀传出的“代汉者,当涂高也。”、“淮南袁,土承火,天命者!”等谶语,这才让袁术坚定称帝的野心,将之付诸行动了!
可以说,孙坚完全就是助纣为孽,就是罪魁祸首,就是推波助澜的幕后黑手之一。
如今袁术登基称帝,孙坚不仅不纳头便拜,过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反而公然指责讨伐他。袁术既有种被背叛的寒心,也有回过味来的愤怒!
这就是孙坚的阴谋诡计啊——借着自己称帝,天下群起而攻之的时候,名正言顺的脱离自己的掌控!
袁术随着众叛亲离,终于清醒过来,宛如当头棒喝似得,完完全全明白自己太过急切,成为了众矢之的的出头鸟!
但如今骑虎难下,为时已晚!
袁术只能强势出击,将那些妄图靠着讨伐他立功的叛逆,一一击退。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自己,才能割据淮南,才能二分天下!
江东孙坚、荆州刘表、徐州刘备、赵王刘羽等等,天下声讨、诸侯群起而攻之。但实际上,真正对袁术发起进攻的势力,也只有如今的赵王刘羽。
天下诸侯都在观望,雷声大雨点小。想要看看淮南袁术的实力到底如何,想要通过赵王刘羽试探袁术,同时也是在坐山观虎斗,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这是汉帝刘协、曹操狗贼打得好算盘,也是那些心怀鬼胎的诸侯们的好算盘。袁术自然不傻,部下文臣武将也不傻,因此看出如今的天下大势。
所以他们必须强势出击,挡住赵王刘羽的第一波进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只有打赢这一仗,袁术的仲氏王朝,才能撑下来!
但说实话,别说袁术阵营的文臣武将,就连袁术本人都没有任何底气。
赵王刘羽辖地,民人殷盛,兵粮优足。其势力兵强马壮、文臣武将云集,已经庞大到天下皆知,连远在淮南的袁术,都为之叹服忌惮!
当初赵王刘羽公然抗诏不尊,天下声讨的同时,可有谁敢发兵征讨?就连汉帝刘协,都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赵王大势已成。从正面很难击溃赵王!
这就是赵王刘羽势力强大的最佳证明!
当初赵王在冀州的时候,袁绍、曹操、公孙瓒、黑山军张燕等多方势力联手,依旧挡不住赵王蚕食。
而他袁术,连曹操都打不过,被其率领青州兵追杀六百余里,从南阳败走淮南。
这种对比,谁看不出来优劣?
这一仗若是打了,袁营必败无疑!
但袁术不能败!
他的仲氏王朝不能承受首战失利!
届时那些心怀鬼胎的诸侯,肯定会落井下石,群起而攻之!
不能败,又打不过……那只能试试能否讲和了!
袁术暗中派遣使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要劝说赵王化干戈为玉帛,止戈兴仁。退一步讲,哪怕只是虚与委蛇也可以接受!
袁术都能看出来,朝廷让赵王主攻,那是想要让他们两败俱伤,想要坐收渔翁之利。没道理以赵王的雄才伟略,以他部下谋臣如雨看不出来!
与其他们鹬蚌相争,让别人渔翁得利,还不如暗中联手。
为了说动赵王,袁术派遣部下大将桥蕤等将出使,桥蕤此将名声不显,但其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乃是江淮远近闻名的绝世美女。
英雄难过美人关,袁术觉得只要是个男人,应该很难过美人计这一关,并且还是姐妹两位绝世美人共侍一夫,享齐人之福的美人计!
这只是开胃菜,袁术许诺赵王,暗中助他登基称帝,三兴大汉。届时他可以俯首称臣!
经过天下声讨,群起而攻之后,袁术已经完全明白过来,汉室衰微、刘氏倾颓,但也不是他袁氏可以吞并,统治天下的!
袁术自然不是真心想要退位,他只是缓兵之计。
等到与赵王暗中媾和联手,他要立刻发兵吞并江东,蚕食荆州。未来靠着淮河长江二分天下。
届时只要他公布自己与赵王“狼狈为奸”的证据,那么赵王刘羽将成为众矢之的,天下声讨的对象,为袁术拉足仇恨和转移矛盾!
袁术可以靠着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在淮河以南励精图治,经略江南,将江东、荆州等地完全掌控在手中,将一盘散沙的势力凝结起来。
而赵王和天下的纷战,势必会两败俱伤。届时不管谁获得胜利,赵王也好、曹操也罢,亦或者汉帝亦无不可。都很难对袁术形成威胁了!
袁术还是仲氏之主!
他还能靠着江南富庶之地,发展壮大,而后北上争霸天下、逐鹿中原!
如此大事可成!
可惜袁术的如意算盘,连在刘羽心中形成波动都没有,什么美人计、什么助他登基称帝、什么三兴大汉、什么传国玉玺,刘羽没有丝毫在意。
他的回答也很干脆利落:“滚!~~~”
刘羽震怒,装也要装出震怒,直接三道急令传达,吕布等将昼夜不息、日夜兼程,直接杀向淮北汝南等地(淮河以北郡县)。
与此同时,刘羽的水军部队逡巡徐州一带,伺机而动,想要通过淮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深入腹内。
这支被刘羽当成海贸的舰队,第一次向南方势力露出獠牙,将刘羽海上霸业的冰山一角逐渐的展露出来!
此时的淮河,实际上是有入海口的。
直到未来南宋初期,公元1128年的时候,宋朝决堤黄河抵挡金兵南下,以至于引发“黄河夺淮入海”。
因为黄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以至于淮河不能直接入海,只能南下长江,从长江入海。这条水路,也是如今的中渎水道。未来京杭大运河的主要通道之一。
可如今是东汉末年,公元196年,黄河数次改道,但还没有影响到淮河。淮河的入海口还在,来往船只贸易通行。属于可以出入的港口城市。
所以刘羽的海军战舰中,吃水较浅的平底船等中小型舰队,其实是可以通过淮河入海口,进入淮泗流域。借着水网密布的淮泗地区,水陆并进,攻略州郡。
但问题是,淮河入海口在徐州广陵郡海西县。徐州刘备显然不会让刘羽的水军进入。
汉帝和曹操显然也明白徐州的重要性,因此给了刘备镇东将军、假节钺的权利,可以先斩后奏,避免刘羽借机“假道伐虢”,蚕食徐州。
这也是为什么,袁术、刘羽都图谋徐州的原因,这里是四战之地,但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只要刘羽可以夺下徐州,他可以从淮河入海口引入水师,靠着淮泗流域、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水陆并进,将中原四州,完全的掌控在手中。
夺下淮河地区,而后南下江东,将更加容易!
如今袁术这僭号称帝的乱臣贼子,胆敢派遣使者过来和谈。这不是和谈,这是将刘羽架在火上烤,他必须震怒,他可是大汉诸侯王,岂能与乱臣贼子媾和!
刘羽的水师虽然无法通过淮河入海口进入,但逡巡徐州一带,并且想要从长江入海口深入。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他表明出来的强势出击的态度。
袁术气急败坏,他如此低三下四,赵王还不依不饶,真想要两败俱伤,让他人坐收渔翁之利?
愚不可及啊!
但赵王大军来袭,袁术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手下文臣武将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最后还是决定迎战!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占据优势!
赵王刘羽兵强马壮,但这里可是淮泗地区,水网密布,骑兵的势力将受到折损,赵王的水师又进不来。这就是地理优势!
而等到赵王大军千里迢迢赶至,并且很有可能南北将士,水土不服,舟车劳顿不便,疲兵之态,军心不振,他们可以以逸待劳,强势反击。这就是人和优势!
经过文臣武将商议过后,本来还担惊受怕的袁术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胜算的!
既然如此,赵王要战,那便战!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袁术错估了敌我双方的整体实力,就如同他自以为是的登基称帝,以为天下世家会趋之若鹜投效似得,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众叛亲离。
又如同这一战,他觉得赵王大军水土不服、地利不佳,他们有一些优势!
但吕布等将告诉他们,什么叫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什么叫做一力降十会;什么叫做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两军在陈县相遇。
袁术迎头而上,想要趁着吕布等将长途行军、人马劳顿,主动出击,发起突袭!
但最后,大败而退!
吕布等将趁胜追击,分兵包抄,追杀数百余里,转战汝南项县、汝南新阳、汝南宋国、汝南汝阴等县,两军交战十数次,小部队厮杀数十次,无一例外,袁军战败!
吕布等将连战连胜,擒杀袁军诸将,大获全胜,威震天下!
等到追杀到淮河边的时候方才停止。
至此,淮河以北郡县,汝南、沛国、陈国等袁术曾经或控制、或间接控制的地盘,全部落入赵军之手!
并且两军交战厮杀,汝南黄巾贼刘辟率军数万投靠赵军,借着这股本地底层力量,终于将“汝南袁氏”连根拔起,袁氏或逃或死,势力十不存一。
身为东汉顶级权贵、世家之首,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可是与弘农杨氏齐名的庞然大物,在政治领域堪称世家魁首。
这样的流传百年的世家,就这么在赵军铁骑之下,一朝荡尽,损失惨重。不得不说,此事比起赵王大军横扫淮北,势不可挡,更足以让天下世家震动!
朝堂文臣武将、衮衮诸公,因此弹劾赵王“滥杀无辜”、“草菅人命”不知凡几,都是袁家门生故吏,或与袁家有着盘根错节关系的世家势力推动。
可惜他们弹劾又有何用?
汉帝刘协都拿赵王刘羽毫无办法,下诏申饬,也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
这些满朝文武所代表的世家势力,口诛笔伐声讨、声势浩大的弹劾,又有什么用处呢?
就像曹操曾经说过的“诸公日哭夜哭,难道能哭死董卓乎?”
如今对于刘羽而言“满朝公卿、日骂夜骂,还能骂死他不成?”
反而随着骂声,刘羽声势正盛,投效者不知凡几,宛如过江之鲫,汝南黄巾军刘辟不过只是众多势力之一。刘羽部下的大军,也借此完全夺下淮北!
淮北,即淮河以北的郡县,全部落入刘羽之手!
吕布等赵军隔着淮河,与对岸的袁术对峙,陈兵威压,以至于淮南袁术,军心震动,逃兵加剧!
经此一战败退,淮南四周的诸侯,宛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似得,立刻蜂拥而至!
荆州刘表、江东孙坚纷纷响应出兵,荆州水师、江东水师逡巡长江沿岸,除了对峙淮南袁术,也有避免赵王水师借机从长江入海口渗入!
淮南袁术,再次陷入四面楚歌,危机四伏的地步。这一次,已经是他战败后,被人捅破窗户纸,被人觉得他是纸老虎的围剿,更加艰险!
袁术无路可走了!
淮南西面是千里大别山,东面是背叛他的广陵太守吴景和守将孙贲,南面是荆州刘表和江东孙坚,北面是方才大败袁军的赵王大军!
袁术要如何破局?!他要何去何从?!
袁术部下还是有能人的,谋主阎象为其出谋划策,分析利弊。
“主公,值此危难之际,吾等可以铤而走险,对东面的广陵郡出兵,夺下广陵后,靠着中渎水道,可北上徐州、可南下江东!”
“广陵……”
袁术一想起广陵,就面目狰狞。
这里本来就是他地盘,但因为他称帝后,他部下广陵太守吴景、守将孙贲悖主离弃而去,转投亲戚孙坚,以至于他失去了广陵这至关重要的命脉!
这让袁术越发觉得孙坚可恶可恨可杀啊!
但可以割据淮南,袁术也不傻,他沉声说道:“可如今赵王大军兵临淮河,陈兵威压,吾等若是分兵出击,恐会被各个击破。届时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淮河险峻还在黄河之上,赵王想要轻易攻破淮河,没有水师,至少需要一年半载,旷日持久的打造舰船,短时间不会强攻。
并且,吾觉得赵王巴不得我们转攻广陵,如此一来,就能给徐州刘备足够压力,届时让刘备主动的迎接赵军入徐州,借此蚕食徐州。”
阎象皱眉猜测道。
可以成为袁术的谋主,阎象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也是汉末中一流谋臣。当初袁术当局者迷,僭号称帝,就是阎象力排众议劝谏。
可惜当时袁术已经鬼迷心窍,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如今天下声讨,群起而攻之后,方才惊醒过来,当头棒喝,知道自己太过急躁。
正因此,袁术反而对阎象这种忠贞劝谏的臣子,更加信任,但他的回答,却让袁术惊疑不定,不解道:
“如此一来,吾等不是帮助赵王,可以让他名正言顺进入徐州了吗?”
“这就是与时间赛跑!”
阎象叹息一声:“吾等进攻广陵郡,刘备承受不住压力,必会向赵王求援。吾等就是在赌,可以在赵王进入徐州前,夺回广陵郡!
“其实吾等的胜算很大。吴景、孙贲虽然背叛主公,但广陵中还有不少心向主公的将士,吾等若是出兵,必可里应外合,反攻广陵。
“夺下广陵郡,也可以避免未来敌军从广陵反攻淮南,吾等陷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袁术大军如今已经是无路可走,进攻广陵郡,不过是矮个里面挑高个,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阎象等谋臣,虽然也是一流人才,但此时淮南袁术,僭号称帝后,已经是全民公敌,群起而攻之。根本是无路可去,无路可走。
进攻广陵郡,属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袁术神色阴晴不定,这一刻,他终于感受到当初袁绍的心情了。连战连败,却已经无路可去,天下之大,哪里还可以东山再起?
“好!进攻广陵!”
“诺!”
文臣武将立刻下去准备。
在死亡的威胁下,袁军的效率极高,两日后直接分兵广陵。
明面上有大军攻伐作战,暗中有细作间谍,说降广陵郡的守军,那些曾经可都是袁术的部将。
有些本就还心向袁术,有些因为利益分配不均问题与吴景、孙贲决裂,有些一家老小还在淮南等等,在这些将士的辅佐下,袁军攻略广陵郡,比想象中更容易。
而这一切,其实早就在刘羽阵营的谋算之中。
正因为知道袁术进攻广陵郡,吕布等将对淮南的威压减轻不少,故意放任袁军全力出击。
只有如此,才能给予徐州刘备足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