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曹操围魏救赵,奇袭冀州黎阳!

第77章 曹操围魏救赵,奇袭冀州黎阳!

(如图)

曹操这位主公下令之后,立刻有使者出访。

一路前往京师洛阳,联络董承,利用董贵人离间陛下和赵王的关系。并且也可以利用袁绍在京师的人脉。

一路前往徐州方向,暗中联络徐州刘备,陈清利弊。等到离间计成功之后,必然会让刘备跳反过来。

一路前往荆州南阳,联络西凉军张济,说动张济联盟对付赵王刘羽。当初张济、李傕等联军在并州一带被赵云击败,与赵王本就有嫌隙,此事大有可为。

一路前往青州,安抚袁绍,并且让袁绍利用四世三公的人脉背景,暗中协调,务必要在政治上打压赵王刘羽。

这一切安排结束之后,曹操旋即望向戏志才,问道:“志才,政治方面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戏志才颔首:“从政治方面切入,但主要还是需要从军事方面反击!”

众人立刻来了精神,就连曹操都挺直腰板,坐直身体,聚精会神的望着戏志才,等待着他的分析和想法。

这种气氛下,戏志才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如今吾等占据兖州全郡、豫州一些郡县,面对赵王南下之势,应当立刻排兵布阵。

“右翼方向,吾建议派遣李典、许褚等将率军驰援袁绍。

“一来李将军本就是山阳人士,对当地地理环境等熟悉。二来需要许褚将军抵挡吕布,巩固右翼,同时协防袁绍反击吕布等并州军!”

“善!”曹操颔首赞同了。

如果说曹营谁可以挡住吕布,那么非虎痴许褚不可。别的不说,就凭许褚“倒拖两头牛,将枪杆折断”的力量,试问这个天下,舍我其谁?!

当然,戏志才说“等将”,就是给曹操自主决定安排的空间,但李典和许褚,必须安排其中,没有他们不行。

“末将遵命!”

李典和许褚出列领命。

戏志才继续说道:“右后方,可驻兵在豫州沛国一带。

“此郡正好处于兖州、徐州和豫州的夹角之处,即可防备徐州刘备、淮南袁术借机出手,也可以驰援青州、颍川一带。并且可以与右翼大军联防,拱卫东侧屏障。

“左后方需要拱卫颍川、汝南、南阳等地。

“一来招揽张济此事未定,不得不防。二来需要防备荆州刘表未来与张济交战,将战火牵连吾等后方。三来需要防备赵王策动汝南等郡县谋反。

“可驻扎在颍川许县一带,此县地处颍川、陈留、汝南三郡之间,若有战事,随时调动。并且可以沿着淮河支流驰援沛国驻军。

“许县、沛国两军互相支应、协防,可利用淮河防线,拱卫南侧屏障,保障吾等后方安危。此事乃重中之重!”

青州、豫州和兖州隔着成百上千公里,道路崎岖、艰难险阻,但在戏志才口中,互相驰援支应,似乎可以快速到达似得。

这当然不是戏志才对山川河流走向的地理认知不足,而是淮河流域的水网密布,凭借着发散的支流,可以通过水路驰援。(如图)

而在古代,水路就是最便捷、最快速的运输通道,不管是军事运输还是商业运输,凭借得天独厚的淮河、长江流域,可以形成淮河战线。

南宋时期,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成吉思汗率骑兵以战养战,都打到地中嗨了。可是面对南宋的淮河-秦岭战线,久攻不下、无从下手。

淮河东侧是大海、中间是千里大别山、西侧是秦岭山脉。秦岭山脉和大别山之间,倒是有一个南下的通道。可这里有一座坚城驻守——襄阳城。

襄阳城的护城河,最宽250米,平均宽度180米。蒙古铁骑根本无从下手,束手无策!

这也是为什么,南宋可以苟那么久的原因。别说长江防线,单单是淮河战线,就足以滞缓蒙古铁骑!

戏志才如今就是想要利用淮河战线,分别驻兵右翼、右后方、左后方,互为犄角、互相支应驰援,形成东侧防线、南侧防线!

正因为这两个地方十分重要,几乎是曹营后防的命脉所在,因此戏志才都没有提议守将人选,而是交给曹操自行决定。

这也是戏志才倍受曹操重用的原因,他知道什么时候该举荐、什么时候又该保留。

不至于因为自己举荐的将领,不是曹操心中人选,让曹操下不来台,或者反驳后的尴尬境地!

曹操自然明白这两处驻军的重要性,也听出了戏志才的弦外之音,心下对其更加满意,沉吟片刻后,果断下令道:

“令曹洪率兵驻守沛国,戒备刘备和袁术。令曹仁率兵驻守许县,防备颍川、汝南一带。”

“末将遵命!”

曹洪和曹仁两将立刻出列。

别看曹操唯才是举,但说实话,像这种命脉所在,他还是更信任曹家和夏侯家一脉同出的嫡系!

等到两将退下后,众人立刻望向戏志才,明白接下来应该就是重点所在了!

李典和许褚的右翼是为了驰援青州袁绍,曹仁和曹洪两将是为了拱卫后防,那么正面方向呢?

他们此时面对赵王刘羽南下,到底是选择防守呢?还是进攻呢?

别看赵王派遣吕布等并州军,是从青州方向南下,似乎对兖州没有伤害似得。

但要知道,青州、兖州、徐州和豫州,属于中原四州,互相接壤,唇亡齿寒啊!

若是青州有失,未来赵王刘羽更进一步,必将是蚕食兖州。

此时他们坐视不管,那真的是坐以待毙,自寻死路!

况且他们与青州袁绍,虽然貌合神离,但联盟犹在,在大敌当前,不应该袖手旁观,而是选择联手抗敌!

毕竟,他们两军加起来,也不是赵王刘羽的对手。此时危难关头,正应该携手与共,共渡难关。

正所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因此此时进攻也是一个战略选择!

戏志才直截了当说道:

“左翼需要扼守官渡,派重兵把守,若是可进军荥阳最好,或可利用董承密诏吾等入京之事为引子,进兵荥阳。也可以让袁绍暗中协调。

“上党太守张扬因为救驾有功,陛下让其拱卫河内郡。此人与吕布有旧,避免此将趁虚而入。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兖州西侧屏障。

“若是张扬呼应赵王,对兖州出兵,左翼有失,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吾等不得不防。

“当初西凉大将李傕就在官渡与朱儁交战,击破朱儁后,从官渡一路南下,劫掠陈留、颍川等地,大军所过之处被掳杀一空,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

闻言,曹操神色沉凝,果断道:

“令夏侯惇率兵驻守官渡,令夏侯渊出兵荥阳,扼守河内。

“董承不是密诏吾等入京吗?就让妙才(夏侯渊表字)借着这个名义滞留荥阳。传信本初,让其居中协调。

“张扬此将与吕布关系密切,不得不防!”

“末将遵命!”

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将出列。

将东侧、南侧和西侧战线安排结束之后,戏志才终于说道众人最关注的正面战线,也就是北侧方向,面对冀州的战线。

戏志才环顾四周,沉吟了片刻后,方才说道:

“正面防线,如今东郡太守刘延扼守白马渡口,可让于禁将军率兵驻守延津,协防白马渡口,形成掎角之势。

“鄄城、范县、东阿,如今由程昱、满宠和毛玠驻守,无需变动,以三人能力,可保此段防线无忧。阻滞赵王渡河南下的威胁。

“四面防线各司其职,然后——主公可派遣奇兵奇袭冀州黎阳,围魏救赵!”

轰隆——

当戏志才说完这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宛如平地惊雷炸响,直接将在场的文臣武将震撼住了!

虽然他们早已猜到这个可能,但真的出现之后,还是让他们倍感压力,甚至有些荒谬的感觉!

他们本就势力不如赵王刘羽,如今竟不是选择防守,而是主动出击。

这是在捋虎须啊!

可是,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面对赵王刘羽派遣吕布等并州军南下,他们不能坐以待毙,只能选择主动出击!

而主动出击的方式,无疑就是将冀州拉入战场,为青州袁绍分担压力!

这么做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们此时却不得不做了!

青州与兖州互相接壤,唇齿相依。他们与袁绍属于盟友,荣辱与共。绝对不能坐看赵王吞并袁绍势力!

此事确实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曹操都沉默许久,方才沉声问道:

“志才,以赵王的兵马,吾等就算奇袭黎阳,赵王也有足够兵马应付,如此做不到围魏救赵的目的,解救青州之围吧?”

想要做到“围魏救赵”,需要达到一种“不得不救”的效果。而这种效果,需要敌方兵力不足,只能抽调前线正在进攻的将士回援!

可赵王手下雄兵百万,就算可战兵力只有一半,依旧有足够余力抽调应付。

如此一来,并州军根本无需回援,可以尽情在青州攻略。这根本达不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戏志才分析道:

“主公,吾等进攻黎阳,目的不是让赵王将并州军抽调回来,而是开辟另一个战场,将冀州拖入战争泥潭之中。如此一来,粮草辎重的调动,无疑会对并州军形成影响。

“吕布等并州军仗着骑兵机动性的优势,直接南下。若是吾等奇袭黎阳,必可影响并州军粮路。甚至吾等可以主动派兵截断粮路。将并州军包围在青州截杀!”

戏志才此计有些胆大妄为,甚至是有些铤而走险的风险,这让文臣武将热议纷纷,曹操也陷入沉默,紧皱眉头沉吟不语。

戏志才没有催促,只是淡淡说道:“诸位难道忘记,冀州如今的财政危机了?吾等出兵冀州,奇袭黎阳,开辟战场。最后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呢?!”

咔嚓——

曹操的脑海似有闪电划过,照亮黑夜且馄饨的脑海,让他果断下令道:“就依志才之计!吾亲自率兵奇袭黎阳!”

曹操为何如此果断?

因为他们通过赵王刘羽与袁绍的交易,并且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交易“渤海水师舰船”推演出来,冀州的财政出现危机,需要开展海贸获利!

并且他们通过细作的情报汇聚,证实了这件事情!

因为赵王刘羽的发展建设,因为赵王刘羽的仁政,再加上赵王刘羽四面开战,粮草辎重等消耗无数,以及青盐配方的公布,如此种种,终于让冀州的财政入不敷出了!

别看此时赵王刘羽雄踞幽冀,宛如庞然大物似得,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的命脉若是出现危险,再庞大的势力,都将出现倾覆!

强如大汉,如今为何烽火四起、大厦将倾?

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边疆战事不断?兵役徭役繁重?土地兼并?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入不敷出,没钱了!

世家豪族土地兼并,越来越有钱。贫民百姓却民不聊生。贫富差距大。而朝廷收不上税,又需要苛捐杂税压下,以至于百姓们走投无路,揭竿而起!

赵王刘羽如今也是如此,但与大汉那种腐败不同,他是被自己的仁政,被自己的发展建设,被自己的宏图之志活生生拖入崩溃的边缘!

但凡赵王稍微严苛一点,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曹操发兵徐州,军中缺粮,直接纵容部下屠戮徐州,说屠城就屠城,为将者绝对不能有妇人之仁,更不能因为经济命脉而出现兵变危机。

但赵王刘羽能做到吗?!

不行!

因为天下皆知,赵王乃是“仁王”!

此乃赵王的名望,也是赵王的弊端!

曹操此时屯田壮大,修耕植以蓄军资——“修耕植”是经济战略,“蓄军资”是军事战略,这两个战略合起来就是曹操的政策“屯田”!

当初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将青州黄巾军击败。获得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称青州兵。

这也让曹操的军事力量瞬间庞大起来,以至于匡亭之战,大败袁术,追杀其六百余里。

但实际上,真正让曹操壮大起来的,不仅是青州兵,还有最重要的是那上百万的人口!

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

靠着这些人口屯田发展,休生养息,曹操的财政有了盈余,军械器具可以更新换代,最后良性循环。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庞大!

说实话,就像戏志才所说,别看赵王刘羽雄踞幽冀,而曹操龟缩兖州,若是两军爆发大战,以冀州如今的财政危机,最后鹿死谁手,还真的犹未可知!

这也是曹操果断选择出兵的原因!

曹操如今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袁绍拥有四世三公的政治人脉,两相结合,说不定还真的可以以弱胜强、以少击多,拖垮赵王!

并且此次奇袭黎阳,曹操其实有着万全把握。

因为左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