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贾诩设计伏击,曹操绝路!
颍川许县。
曹仁大军和张济大军交战于此。
不过随着曹操率兵逃亡而来后,张济果断听从贾诩的安排,暂避锋芒,撤回临颍附近。
与此同时,贾诩暗中让徐荣先一步前往轩辕关外,在嵩山十八盘这险路上面埋伏。
徐荣当初在长安的时候,听从王允的命令,率兵阻击反攻长安的李傕和郭汜大军,而后战败逃亡,生死一线,差一点就死在李傕等联军手中。
而李傕联军中,就包括张济和张绣。
并且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的计策,就是出自贾诩之手。并且在贾诩的说服下,内斗的西凉诸将这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
可以说,徐荣与张绣、贾诩,其实是有些私怨的!
不过哪怕心中有些不满,徐荣还是听从了贾诩的吩咐,率兵埋伏在轩辕关的必经之路——嵩山十八盘之中,就等着未来曹军逃亡的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原因很简单,他们如今都属于赵王刘羽的部下。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暂时放下成见和私怨!
徐荣离去后,贾诩并没有让张绣按兵不动,而是枕戈待旦,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再次出击。
因为曹操是被吕布等并州军追杀过来的,只要吕布等将到来,他们还可以合围包抄上去。
就算曹操与曹仁联军,他们依旧可以压制他们。等到战败曹操大军,在他们仓皇逃窜,西进轩辕关的时候,又有徐荣半路埋伏。
必将曹操置之死地之中!
不得不说,贾诩绝对属于老阴比。这连环计下去,曹军必将死伤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不过这时候,退回到荆州的刘表,收到汉帝刘协的诏令之后,犹豫许久后,还是选择出兵阻击赵王联军!
除了刘表对汉室还有些忠诚之外,则是因为此时出兵,从后方夹击赵王联军,对荆州其实是有利无弊的!
兖州曹操已经败退到颍川许县,入京师洛阳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一来,赵王间接夺下青州、蚕食兖州、豫州,已经有着淮河流域的半壁江山!
下一步,兵锋所指,必将是淮河以南的地方!
荆州襄阳虽然处于秦岭山脉和大别山脉的中间,易守难攻,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并非是铜墙铁壁,无法攻破的!
若是淮南防线落入赵王刘羽手中,他完全可以从合肥入长江,而后顺着长江北上江夏,靠着襄江进攻襄阳。
届时刘表危矣!
荆州七郡,刘表占据的地盘实际上只有南阳、南郡、江夏三郡而已,荆南四郡有种听调不听宣的感觉。
原历史中,建安三年(198年),在孙坚战死后,继任长沙太守张羡率领零陵、桂阳等三郡反叛荆州牧刘表。
刘表久攻不下,直到张羡病死,其子张怿威望不足以服众,导致叛军内部不稳定,这才让刘表有机会收服叛乱的三郡。
当时适逢决定天下格局大势的“官渡之战”即将爆发,刘表与袁绍属于联盟,自然会在关键时刻从背后夹击曹操。
但这时候,张羡却选择投靠曹操,并且派使者拜见曹操,以外援的身份在南下拖住刘表。
所以说,原历史的官渡之战,不是刘表只知守成,不知进取,以至于坐观成败。其实北边的官渡之战打得如火如荼,南边的刘表也在荆南四郡平叛。
这一世虽然历史剧情虽然发生巨大的改变,曹操此时都宛如丧家之犬般败走兖州。但赵王刘羽强势南下,赵军兵锋所指,势不可挡,威震天下!
随着孙坚前往江东之后,继任的长沙太守,还是威望极高的张羡担任。而张羡已经隐隐约约表现出来,对赵王刘羽的仰慕之情。
刘表担心,万一未来赵王刘羽解决了曹操之后,兵临淮河以南,哪怕有着淮南袁术阻挡,都会导致荆南四郡,甚至其他周边郡县遥相呼应反叛!
届时,荆州刘表,必败无疑!
既然如此,刘表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果断在此时出兵,对付张绣,变向协防曹操!
刘表出兵的名义,占据大义,师出有名——因为这是汉帝刘协的诏令!
赵王刘羽公然违抗诏令,强攻兖州,已经引起汉室忠臣的反感,正呼应汉帝诏令,对赵王刘羽进行讨伐!
刘表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随着刘表出兵后,张绣只能选择分兵应付,避免被前后夹击了。
刘表暗中派遣传令兵给曹操,让他们借此机会出兵,前后夹击张绣,击溃张绣的西凉军!
……
许县。
曹操和袁绍逃亡过来后,原本四五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四五千人了!
这些士卒要么战死、要么分散了,但更多的是成为逃兵了!
曹操手下有三十多万大军,就是当初击溃青州黄巾军后,收降百万,从中挑选精锐组成的“青州兵”。
可这些青州兵,军纪不整。
顺风局自然是彪悍威风的青州兵,但逆风局就成了一击即溃的青州贼了。
哪怕是于禁这位帅才,严肃庄重、军法严厉,都管不住青州兵,可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见势不妙后,这些青州兵果断逃离,心中没有任何的负担。
跳槽在汉末三国,屡见不鲜,从上到下皆是如此!
都是汉人,哪有那么生分的,对于不少世家豪强,对于不少将领谋臣,甚至对于不少士卒而言,这就是一份工作!
当觉得跟随现任老板没有前途,觉得现任老板给出的价码不足以让他们卖命时,这些人就会果断逃离!
曹操倒也没有太过在意,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士卒没了还能招募,只要将领谋臣还在,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
除了兵马损失惨重外,最让曹操担心的是,在受到吕布等并州军的追杀时,袁绍中箭了!
一箭透心凉,正中命门,从护心镜缝隙处穿透而过!
如果是以前,曹操必然要给袁绍准备身后事了。但如今因为赵王刘羽的发明创造,抗生素的问世,有时候还有可能发生奇迹!
看看江东猛虎孙文台,当初被黄祖一箭透心凉,还能活过来,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就足以证明一切皆有可能的!
不过这一次!
终究还是无力回天了!
当随军大夫宣判死刑之后,曹操连砍数个脑袋,确定这些人不是消极怠工后,终于选择接受这个惨痛的事实!
“本初!!!”
曹操来到袁绍病床前坐下,在床前跪伏着嫡子袁谭,以及袁绍诸将谋臣。他们此事已经准备给袁绍送终了,哭哭啼啼,泪流满面。
袁绍胸前的箭矢还插着,没有拔出来,按照大夫的说法,箭矢拔出来的刺激,会直接让袁绍猝死过去。
体内的大出血,已经伤及肺腑,无力回天。既然如此,还不如留着箭矢,交代身后事。
鲜血从伤口处渗透出来,让袁绍的脸色更加苍白,状态更加虚弱。他张了张嘴想要对曹操说什么,可声音很微弱,细弱蚊蝇。
“本初,你想说什么?”曹操握着袁绍的手,俯下身附耳倾听。
袁绍断断续续道:“孟、孟德……尚、尚儿……”
曹操一听就懂,神色坚定,对着袁绍承诺道:
“本初你放心,显甫(袁尚表字)吾一定会救回来的,吾对天发誓,一定会安然无恙的救回显甫!你不要挂念这件事情!”
“那、那就好……那就好……”
袁绍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不能说是笑容的笑容,“以、以后就靠伱了……孟、德……”
曹操的眼泪宛如断线珠子似得,直接滚落下来:“本初你放心,一切还有吾!一切还有吾!!”
袁绍点了点头,有些留恋的望了袁谭一眼,望了诸将谋臣一眼,旋即想到了易小川,终究有些惋惜,没有在临死前再见到易先生一眼。
“易……先生……”
这是袁绍临死前说的最后三个字。
曹操握着袁绍的手掌,望着袁绍紧闭的双眼,他有些颤抖的伸出手,在袁绍鼻息前一探,旋即当初曹嵩死前的那种伤心绝望,又再次爆发出来了!
“本初!!!~~~”
跪伏的袁谭,以及诸将谋臣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个个声泪俱下,嚎啕大哭起来了。
曹操望着袁绍这位发小永远闭上的双眼,眼泪不自觉的流出来了,止都止不住!
对待袁绍,曹操是有感情的,这是从小到大,日积月累的兄弟情,甚至是亲情!
原历史中,他们因为道不同,分道扬镳,背道而驰,最后因为利益问题,走向决裂。
但这一世,因为赵王刘羽的插手,他们反而没有走向决裂,而是再次走到一起,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一致对外。
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会激发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愫。回想起儿时亲密无间、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会会心一笑,忆往昔岁月。
这让孤独的曹操,有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有了无话不谈的知己!有了可以说得上话的体己人!
可是现在,这位发小,这位战友,如今撒手人寰,离自己而去了。这让曹操感觉自己又再次变的孤独,以后的道路,又将变成自己一个人独自前行了!
曹操想要为袁绍这位至交好友,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轰轰烈烈的将袁绍下葬!
可是连时间都没有!
就在袁绍撒手人寰一刻钟后,曹操还坐在袁绍尸体旁,怔怔的望着这位发小发呆,传令兵却传来了紧急军情战报——
“启禀将军,吕布率军度过新汲县,而今距离许县不足五十里了!”
“主公,节哀!”
戏志才劝谏倒:“如今兵贵神速,我们应当立刻撤兵!”
“报!~~~”
又有传令兵到来:“启禀将军,荆州刘表传信!”
戏志才快速接过,一目十行一扫,旋即有些遗憾:“荆州刘表发兵进攻张绣,希望我们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张绣大军!
但此时吕布距我军不足五十里,此时若是出兵南下,必将受到吕布的并州军袭扰!得不偿失!”
其实就算没有吕布,他们也不可能南下协助刘表!
击溃张绣大军,对刘表倒是有利无弊。
但对于已经失去兖州大本营,属于无根之萍,正向着京师洛阳逃命的曹军而言,有弊无利!
甚至……
刘表出兵进攻张绣,反而可以拖住张绣,避免张绣在他们度过轩辕关的时候,从背后袭扰!
不出兵对他们曹军才是有利的选择!
“全军听令!”
曹操下令之后,曹军诸将,甚至连袁军诸将,此时都肃然起敬,等候发号施令。
随着袁绍离去之后,嫡子袁谭威望不足,显然难以接过重任。此时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永无翻身之地。
因此诸将和谋臣们,更信任曹操这位有雄才伟略的枭雄!哪怕就是袁谭,都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异议!
“敌军压境,治丧暂缓,将本初遗体带到洛阳,再为其风光大葬。
令曹洪为先锋,率军五千北上轩辕关探路,尔等以中军紧随其后,互为犄角,避免敌军设伏,曹仁断后,阻挡吕布等并州军袭扰后路……”
“末将\/属下遵命!”
曹操事无巨细的下令,北上轩辕关,不是一拥而上,也是需要排兵布阵,出谋划策的。
轩辕关又名“娥岭关”,位于洛阳偃师南的太室山、少室山两山之间。
两侧山崖怪石嶙峋,山势雄伟险要,道路曲折盘旋,从嵩山上以蛇形蜿蜒而下,这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就是嵩山十八盘。
轩辕关座落其上,扼守这个唯一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洛阳东南部的险关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曹洪统率先锋军,小心翼翼北上,一直观察着路线上的行军痕迹。
若是敌军早已率军埋伏,不可能没有留下蛛丝马迹的。别说是大军经过,哪怕只是路人、行人,都会留下痕迹。
而这些痕迹,就是需要先锋军清扫的威胁!
不过曹洪一路有惊无险的北上,完全没有发觉行军痕迹,这意味着,根本没有敌军埋伏陷阱。
可这完全不合理!
张绣和曹仁交战许县,应该会分兵出手,提前埋伏在前往轩辕关的险隘道路之上,这可以发挥奇效。甚至做到以一敌十、以一当百的地步!
但却没有任何痕迹!
曹洪率军北上,因为需要观察行军痕迹,戒备敌军埋伏,搜查敌军陷阱等等。
因此速度并不快,而与此同时,吕布统率并州军,已经追杀到许县。
曹仁率军阻挡!
这时候,曹仁就感受到了来自天下第一猛将的压力了!
当初张绣这位北地枪王,统率西凉军进攻许县,曹仁与之交手,你来我往,有种不相伯仲的感觉。
可是如今,当吕布统率并州军杀到,曹仁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力!
北地枪王,毕竟只是北地的枪王!
而飞将吕奉先,毕竟是天下第一猛将!
曹仁节节败退,幸亏此时张绣被荆州刘表拖住步伐,若是让张绣和吕布联手,曹仁必将溃败!
届时,曹军北上轩辕关的后路被破,真的是插翅难飞了!
在曹仁阻挡的时候,以曹操为首的中军部队,也终于出发北上了。
洛阳有八关拱卫,而八关之中,以轩辕关最为险峻。曹操不得不慎之又慎!
但这条路,也是豫州通往洛阳的一条捷径。在兵贵神速、时不我待的如今,轩辕关又是最好的选择!
唯一让曹操可以欣慰的是,他们无需攻伐轩辕关,可直接通行而过。
一开始是国丈董承为他们处理琐事,而如今,汉帝刘协的诏令,就是最完美的通行证!
虽然失去了兖州,但只要可以顺利到达洛阳。卧薪尝胆,曹操坚信,以他的能力,以他的势力,可以靠着董承和陛下的政治力量,逐渐的站稳脚跟。
而后,以关中平原为根基,西进汉中,夺下巴蜀天府之国;攻略凉州,夺下河西走廊养马场。以洛阳为中轴线,二分天下,可与赵王刘羽争霸!
如今徐州有刘备、荆州有刘表、江东有孙坚、淮南有袁术。
可在曹操看来,天下英雄唯赵王与操耳,这些势力必将被赵王蚕食!
而自己,也可以如高祖刘邦,以汉中、关中起家,而后东出争霸天下!
唯一让曹操有些遗憾的是,若是袁绍不死,他可以借着袁家四世三公的政治力量,更快的走到这一步!
可以说,袁绍的死,曹操哭的很伤心,也并不是虚情假意。虽然其中有些利益成分,但真的是不想看到这位发小英年早逝!
不过袁绍之死,反而可以避免未来两位至交好友,再次分道扬镳、背道而驰,走向分崩离析的决裂局面!
这也算是福祸相依把!
“杀!——”
曹操正雄心壮志,设想着未来的战略布局时,嵩山十八盘的山路两侧,突然杀出了伏兵。
“子廉(曹洪表字)干什么吃的?!”
曹操大惊失色,曹洪为先锋军,就是为了探路,搜查可能隐藏的埋伏和敌军。
可如今突然杀出来的数千伏兵,曹洪的先锋军难道都没有发现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吗?!
曹洪自然不会背叛自己,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要么曹洪全军五千多将士,都是瞎子!要么是敌军狡猾到没有让曹洪发现!
当曹操见到伏兵统率后,他觉得应该是后者!
因为统率这支伏兵的将领,曹操非常熟悉,正是当初在荥阳大败曹操,近乎全军覆没曹操起家兵马的徐荣!
徐荣此将,不仅击败过曹操,连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都曾经败在其手下,可见能力出众!
“完了!~~~”
曹操心中出现这个想法之后,想方设法阻止己方军队反击。
但敌军埋伏,猝不及防,已是军心大乱。这种情况下,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旋即仓皇逃窜!
而前往轩辕关的嵩山十八盘,根本没有足够的开阔地带,这种仓皇逃窜,又将引发踩踏事件,敌军还没有出手,曹军已经死伤过半!
箭如雨下!
尸积如山!
血流成河!
直到此时,徐荣方才下令全军出击!
“你们保护这两位猎户,吾率兵追杀曹贼!”徐荣对着亲兵叮嘱道。
“属下遵命!”
亲兵领命后,将两名瑟瑟发抖的猎户保护其中。
……
贾诩设计徐荣北上,埋伏在轩辕关中。怎么埋伏,怎么避免敌军搜查发现踪迹,这都是有大学问的!
曹操又不傻,在这种险隘的道路中,肯定会担心有伏兵。自然会派遣先锋军搜查过后,没有异常,方才会涉足山路,这是小心谨慎,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那么徐荣要怎么避免被曹洪先锋军察觉?!
徐荣此次的做法,是寻找山间小路埋伏,在曹洪等先锋军度过之后,曹操等中军上山后,方才把握住时间点,堪堪正好的杀出来,杀曹军一个猝不及防!
轩辕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两侧山崖怪石嶙峋,山势雄伟险要,道路曲折盘旋,按理来说,这种有可能被敌军奇袭的小路,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不知为何,纵观华夏大地,高山险隘,崇山峻岭,看似无路可走,濒临险境,走投无路。但却在死路中夹杂着一条生机,让人绝境逢生!
正如周易所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天道运势,世间万物,凡事皆有一线生机!
徐荣就是想要在轩辕关,找到这一线生机,而通过这一线生机,奇袭度关的曹军!
怎么找?
天地之间,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总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机。
而实际生活中天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们显现的时候,比较少且不易被人察觉,才会让人感到天机难寻!
徐荣没有时间去寻找,兵贵神速,时间也来不及!
那要改变战术吗?
可若是提前埋伏,必定会被曹军先锋军察觉。如此就起不到奇袭的效果了!更加不可能阻击到中军的曹操等高层核心人员!
徐荣犹豫的时候,两位当地猎户出现在他面前!
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想什么来什么,这心想事成,如愿以偿,自然不是老天爷开眼了。
而是他们背后有一位顶级谋士——贾诩!
贾诩提前布局让徐荣埋伏,自然事无巨细的安排到位,先一步派兵找到了当地猎户!
这些猎户在嵩山一带狩猎,需要设置陷阱等等,对地理位置、野兽出没环境等等,必然是了如指掌!
有猎户带路,不管是从小路伏击,还是行走在轩辕关必经之路上、或者对嵩山十八盘的险隘防备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助益!
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地利和人和的安排!
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周围的百姓、猎户纷纷逃离。若非贾诩早有准备,真的让徐荣临阵磨枪,临时跑去寻找,这一计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也让徐荣再次对贾诩的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简直是叹为观止!
徐荣并没有提前说出自己的安排,甚至直到贾诩让他埋伏轩辕关必经之路上时,徐荣方才临时起意,选择从小路奇袭。
然而,贾诩却已经提前安排到位,这叫什么?简直就是未卜先知!简直就是算无遗策啊!
贾诩提前猜到了徐荣的埋伏战术!
这简直恐怖如斯!
贾诩善谋,这要归结于他能清晰的洞察别人的心理活动,轻易的看穿对方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能把他人的想法,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谋士,是一个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思的谋士,宛如拥有读心术似得,这无疑是很恐怖的!
贾诩为什么这么了解徐荣?因为他们曾经共事过!他们都是西凉军的一员啊!
但双方分属不同部队,共事的时间也不长,就能将徐荣的想法、战术、可能的安排提前看透,这如何不让徐荣叹为观止?!
徐荣此时也惊醒过来,难怪李傕、郭汜、张济等联军反攻长安,自己迎战大败而归,差一点就要战死沙场。
李傕联军有贾诩这位恐怖的谋士,哪怕自己是帅才,也不是其对手啊!
这一次奇袭曹操逃兵,并且可以顺利的堵住曹操中军,对曹军核心高层围杀堵截。
贾诩居功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