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话题中心

第684章 话题中心

“洛杉矶时报”,“显然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唯一能够百分之百确定的是这不常见,在一部商业电影首映式上,电影放映结束全场起立掌声雷鸣,毕竟,我们不在多伦多电影节上。

然而,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安森-伍德和汤姆-汉克斯联袂主演的作品‘猫鼠游戏’在中国剧院首映式结束后,赢得长达五分钟的掌声。”

啪啪啪。

啪啪啪!

电影放映结束,不确定谁是第一个,也许好几位观众同时站立起来,掌声很快席卷全场引爆山呼海啸的巨浪。

并且,伴随着安森、汤姆、史蒂文等等主要剧组成员站立起来,登上舞台,准备进入观众互动环节,这股热浪攀升到一个全新高度,瞬间释放出来的能量几乎就要掀翻屋顶,展现难以置信的热情。

“TMZ”,“一切着实太疯款太离谱。当时,好莱坞大道周围街区已经全部封锁,没有车辆能够通行;但是,中国剧院隔壁街道居然传出一阵警报声,一度惊动洛杉矶警方。

经过调查,警方人员确认,应该是剧院内部的声响着实太汹涌太癫狂,意外惊动停靠在路边的警方摩托车,引发警报;但当时周围完全空无一人,警方很快排斥危险,没有制造更多混乱。”

事情,令人哭笑不得。

尽管只是一个小插曲,但见多识广的狗仔也纷纷惊奇,过去半年全面崛起的TMZ给予了详细的深入报道。

和那些文字比较起来,TMZ的小故事更能够深深感受到“猫鼠游戏”首映式当晚掀起的惊人回应和余韵。

然而,这依旧不是结束。

轰轰轰!

嗡嗡嗡!

热浪,居然还在节节攀升,口哨、尖叫、呼喊混杂在掌声之中宣泄而下,首映式演变为影迷见面会。

“娱乐周刊”,“我仿佛误闯后街男孩演唱会现场。”

在2002年,“暮光之城”还没有上映;贾斯汀-比伯(Justin-Bieber)还没有登场;BTS引领的韩流粉丝文化还没有席卷。

但是,后街男孩和超级男孩之间的激烈竞争已经能够看到偶像文化席卷全球的端倪,“颜值大过天”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显然,“娱乐周刊”把“猫鼠游戏”首映式类比为后街男孩演唱会只是一个小小意外,他们也没有预料到音乐领域的偶像狂潮在不久之后也开始入侵电影电视领域,越来越多流量艺人进入大众的视野之内。

不过,从首映式当晚的情况来看,“娱乐周刊”并没有胡说八道。

热情,癫狂,濒临失去控制,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好莱坞报道者”在后续报道里也表示:

“整整持续五分钟的掌声狂潮完全看不到结束的尽头,以至于放映后访谈全然无法进行,一直到安森挺身而出。

当时,安森只是做了一個指挥家休止符的动作,弥漫全场的滚滚热浪神乎其神地就这样摁下了暂停键,和开场的喧嚣交相呼应,这位上个月刚刚度过二十岁生日的年轻演员已经具备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当狂潮终于到一个段落的时候,放映厅里一位女士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尖叫,她开始告白。

‘安森,我爱你。’

对此,安森摊开双手坦然接受了告白,这让放映厅再次面临地动山摇的危险。

这应该是中国剧院有史以来面临危机最多的一个夜晚。”

不要说TMZ、“娱乐周刊”这些八卦媒体了,就连“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权威媒体在首映式当晚狂潮面前也没有能够例外。

并且,“好莱坞报道者”展开深入报道,他们认为安森在“猫鼠游戏”里面的角色堪称完美——

不仅全方位展现安森作为演员的魅力,哪怕是偶像花瓶,也拥有多色魅力;而且通过一个角色展现他的挣扎与成长,以这样一部作品让观众感同身受引发共鸣,强势宣告安森作为一名演员的存在感。

电影能够引发如此反应,安森功不可没。

“经历‘少数派报告’毁誉参半的小小挫败之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交出一份完美答卷证明自己的能力。”

显然,作为专业媒体,“好莱坞报道者”的深入报道不仅仅止步于八卦和花絮,而是以八卦作为切入口,展开全方位报道。

另外一家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则从不同角度切入。

“电影里,圣诞前夜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梦工厂也专门挑选圣诞前夜作为电影和观众首次见面的日子,从戏里到戏外,打破第四墙,真正让观众感受到电影传递出来的暖意,和电影结局完成呼应。

映后观众见面会结束,剧组别出心裁地安排一份特别礼物,从现场抽取一位幸运观众,由安森亲自护送回家,并且送上一份圣诞礼物,以实际行动证明圣诞奇迹的存在。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个小小活动却成为当晚最大亮点。

安森-伍德表示,活动本意是和电影形成呼应,正如同小弗兰克-阿巴内尔(电影主人公)始终在苦苦寻觅家庭温暖一样,现实世界里也由他护送幸运观众回家,在圣诞前夜这个特殊日子里和家人团聚。

然而。

显然,安森-伍德忽略了自己的魅力,‘猫鼠游戏’制作组和梦工厂也忽略了安森-伍德目前的号召力。

在抽取座位号码前,中国剧院一度瘫痪,尖叫、欢呼、眼泪席卷全场,瞬间进入电影世界里面一般;并且在安森-伍德宣布得奖者之后,羡慕嫉妒的眼光让中国剧院成为一片焦土,首映式在高潮时刻结束。”

当然,上述依旧不是全部,“纽约时报”又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原因——

从“公主日记”到“蜘蛛侠”再到“猫鼠游戏”,安森是如何在短短三部电影里成为整个北美大陆梦中情人的。

不止是电影而已,同时还有角色和剧本,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成就安森的辉煌。

仅仅从文字,根本无法描绘首映式当晚喧闹的万分之一;但是,寥寥数笔勾勒出来的景象却引爆读者脑海里的想象风暴。

有些人遗憾扼腕自己错过首映式,有些人羡慕嫉妒当晚见证奇迹的参与者,有些人期待满满希望看到电影,有些人则咬牙切齿地表示一切都是炒作。

唯一无法否认的就是,热度。

“猫鼠游戏”首映式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横空出世,轻而易举地在圣诞前夜抢走千千万万家庭的瞩目视线。

次日,也就是圣诞节当天,除了拆礼物之外,千千万万人们最为关心的就是:

“猫鼠游戏”的口碑如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