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九五

来人笼罩在质地柔顺的黑色长袍之中,虽然垂地,却是不染尘埃。他的身子挺拔颀长,像是秋霜之下的松柏。只是,看上去儒雅随和的面目,却有着不怒自威的态势。许是当了太久的人间帝皇,早已与凡俗脱离。

见到诸葛行缓缓走来,大虞九五至尊,西蜀九王与武神付明宗的二哥付明学,放下自己的架子,恭恭敬敬得垂首作揖,“大先生,学生有礼了。”

他虽然对周赋灵略有偏见,却是不敢对诸葛行稍有怠慢。

诸葛行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对他保持礼节的认可,即便贵为人间天子,也终究是书院弟子,是文圣天下师的学生。

“圣上自登九五,便日理万机,少有闲暇能再来书院,今日登门,应该不是闲情逸致。”诸葛行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恭敬,似乎一国之主,在他面前也如凡人一样,没有尊卑之别。

付明学道:“先生不请我坐吗?”

“哈,倒是我的疏忽了。圣上请坐。”诸葛行依旧坐在正位上,只是稍微抬眼,轻轻说道。

先生讲话,学生侍立一旁,是书院的规矩。付明学既然要做,便不是以学生的身份来此,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所以诸葛行才不咸不淡得说了句请坐。

“大先生前几日展露神威,让我好生敬仰。”

“恭维的话省去,你此来何事,直言无妨。”

“许久不见,大先生不愿与我叙旧吗?”

诸葛行道:“哪里的话,圣上既然有此兴趣,我自然乐意奉陪。只是不知圣上想说天下师的往事呢?还是说我那小师弟的事情。亦或者,是圣上未登九五之前的事情。”

付明学面色不变,只是淡然回道:“大先生不仅博览群书,才学八斗,这尘世俗事,想必也记得颇为清楚。”

“嗯,圣上想听什么。”

“那……”付明学本想说朕,终究是不敢在诸葛行面前太过张扬,“那我也就开门见山了。我很想知道,当初文圣天下师,为何没有选择我作为传人?虽然我已成为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虞的皇帝,成就与声望并不逊色于先生,但此疑虑困扰我多年,若不能得解,夙夜难寐。”

诸葛行沉吟道:“老师没与圣上提过吗?”

“无。”

“哈,圣上多虑了,没有收您做徒弟,并非因为您的天资与才学,只是有了更适合的周赋灵罢了。”

“所以,说到底,是我不如周赋灵?”

“圣上何必拘泥于此点?人各有志,人各有长。文治平天下,我不如你;文术修法身,你不如我;锄田耕地,你我皆不如农夫;经商走贩,皆不如商贾。同理,做天下共主,你是当下最适合的人;但是当天下师弟子,你并非最佳之人。”

诸葛行疏导付明学,话语间并无贬低与褒奖之意,全看个人理解。

付明学道:“先生之语,的确在理,但是不能成为天下师亲传弟子,到底是莫大的遗憾。”

“哈,那圣上便是为这遗憾而忧虑,却非因为周赋灵。”

“但若是没有他,想必先生师弟的位置,应该是……”

付明学的话没说完,因为他看到了诸葛行在缓缓摇头,遂又开口道:“先生以为呢?”

“如果没有周赋灵,大概只有我与李莲两名亲传弟子。”

“这……”付明学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答案,他一直以为没有付明学,他就是天下师的第三位弟子。

“圣上,老师之意十分明了,处其位,司其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必在此点上纠结。”

付明学再度拱手,“也许,我也该解开这个心结了。”

“嗯。圣上还想听什么?”

付明学道:“那么,究竟是什么,才是最符合天下师弟子的条件?我在先生身上,李莲身上,以及那周赋灵身上,能够找到寻多相同点。但我自问本身也具有这些,实在不明白根本原因。”

诸葛行看到付明学执念如此之深,也只好继续解释道:“圣上所思所想,老师一眼可知,需要什么,老师都已经为你准备好,你只要按照老师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安排来,便可以坐享和太平天下。但是,老师终究只是一个人,而人力有时尽,不能尽善尽美,所以,能够在老师谋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便是我们三位师兄弟。”

付明学道:“我自问也甘愿为文圣天下师驱使,效犬马之劳。”

“哈哈哈,圣上说笑了。你是帝王之家,自幼参悟帝王之道,久居人下,对你是种折磨。唯有那人间天子,九五之尊,方是发挥你的长处的位置。为了成为天下人公认的贤明之主,为了成为万世传颂的美名,圣上一定是位好皇上。老师从一开始,便钦定你为大虞之主。”

“原来,是这样吗?”

“嗯,老师看人从无差错,谋略也少有疏漏。”

“哎,终究是我不能随侍天下师身边。”

“圣上今日此来,就只是为此心结?”

付明学坐直了身子,“十几年兢兢业业,不觉年岁已高,若是不能解此心结,怕是黄泉冥府不瞑目。特来请教先生。”

诸葛行面色丕变,“圣上何处此言?”

“先生不必宽慰于我,我的身体我自己明白。今日既得先生解惑,也算了了一个心结。只是天下尚未安平,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所以,圣上今日此来,还有何事?”

“前朝余孽再起波澜,听闻那关州封亦平已经得到文武二道的力量,不日将晋升从未有过的文武双三境修士,我在担忧大虞有谁会是他的对手?”

“我那九弟一直怀疑我对四弟下手,阴谋算计,始终不肯诚心归服,盘踞西蜀三州,随时会起兵。”

“而江湖之中,因为武道被压制,修为难有寸进,早已心存不满。若是不甘平庸,势必会再起纷争。”

“而在大虞北方的武国,又到了劫掠的时间,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付明学看向诸葛行,“如此种种艰险,威胁大虞安平,我,又怎能放心合眼,就此西归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