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都占便宜

许老四听到老板误会是十五两,内心很是纠结,一方面担心老板嫌贵不买了,又怕卖便宜了,后来想通了,大不了这老板嫌贵自己再让价。

许老四不敢说话怕露馅,只能点点头确认。

“行,成交,那我们立马立契吧”。

许老四听到这话,心里暗松了一口气,心里高兴坏了,这方子竟然可以卖十五两银子,发了,发了。

孰不知那老板内心也是高兴,今天来了一个傻子竟然十五两就卖一个驱蚊的制香方法,这下发了,发了。

这桩买卖就在双方满意,同时生怕对方后悔的情绪里快速成交。

就这样许老四一路南下的路途中,每隔几个县城就去找人卖蚊香方子,也许随着卖方子有了经验,许老四这方子价格越涨越高,最后甚至卖五十两银子。

许恒的十张配方,最后被许老四卖了差不多二百三十两银子。

后来这笔钱许家得了差不多一百一十多两,这笔巨款可是吓坏樊氏和许父,这可是他们也许一辈子才能挣到的钱,这怎么卖卖一个蚊香方子就有了。

当然这笔钱樊氏也没想着花,只是把钱埋进家里的灶台下,想着等许恒将来用钱时再用,外面依然生活照旧,深知财不露白的生活之道。

许老四则利用这笔钱扩大自己的行商生意,有钱就可以贩售贵重的货物,也可以跟着镖局行商,这几年生意虽说有亏有赚,总体过得还行。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婚姻大事,许老四对于婚姻有点抗拒,许奶奶说了几次都被他推了,许恒想这许老四是不是之前被伤狠了,非要挣出这千亩良田才罢休。

这几年家里的蚊香生意一般,因为附近许多人都仿制蚊香,好在许恒家的蚊香确实物美价廉而且有名声,所以蚊香还能有销路,不过没有第一年那么火爆。

不过家里这几年其他营生做的还行,母猪在许恒特意的照顾下,肚皮一直很争气,一年生两窝小猪,一次都可以下至少十只以上的小猪。

家里的母猪已经成老母猪,新郎从比自己大的大叔种猪,换到了比自己小的年轻力壮的帅小伙种猪,艳福不浅。

许老三家养猪却没这么好的运气,母猪头胎只生了一头,这第二胎秉持独生子女好的主意,继续坚持生独胎,气的小白氏把母猪卖了,谁知这母猪换了主人,肚皮开始争气起来,下胎直接翻着倍的生,直接生了7头小猪,气的小白氏在家狠骂,至于骂谁,那就不得而知了。

许家庄周围这几年变化也比较大,最大的就是家家户户种起了枣树,连上河庄和前河庄也有不少种枣树的,这些都是许恒家卖出的枣苗。

本来许父没打算卖枣苗,打算自家种枣树卖红枣,可是院子种不了太多,多了一棵,许父就把那棵多余的枣苗种在门口。

好不容易枣树存活开始开枣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这枣苗被人偷走了,气的好脾气的许父罕见的破口大骂。

可是家里的枣树总得种吧,所以许恒干脆让家里卖起枣苗来,许恒家的枣树,很快就能结枣,而且结的枣又大又甜。

听到许家卖枣苗,许多人都来求购,所以许家这几年卖枣苗生意做的也行。

至于许恒的那株花椒树,除了自己枝叶繁茂提供香料外,这其他收益就有点微乎其微,这花椒直接发芽成功率特别低,所以许恒对于花椒就没太报希望了,就当给家里做调料了。

许恒回家后,发现那个之前忽悠四叔的陈媒婆刚从家里走出来,就问母亲。

“娘,这是又有人来给二姐提亲了,我不是跟你说了,你等我考了秀才后,再给二姐定亲。”

“哎呀,我没应,是陈婆子自己找上门的,你放心吧,我答应过你,等你成秀才了,再说。”

是的,二丫已经十六岁了还没定亲,在二丫14岁时,就有人家来提过亲,不过最近这几年家里条件好了,樊氏不想像大丫那样嫁出去,毕竟做闺女跟嫁去人家做媳妇是不一样的,虽然大丫现在生活很好,孩子都生三个了,樊氏就让二丫多留几年在家里。

等到二丫十六了,开始定亲时被许恒阻止了,这个时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时深深讲究门当户对,若以许家现在的条件,最多给二丫的亲事挑选的是一个富户。

可若许恒考取了秀才的功名,这秀才的姐姐身份,二丫的婚事还能往上提一提,二丫这么多年对自己一直照顾有佳,许恒现在穿的衣服鞋袜都是二丫一针一线做的。

许恒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二丫嫁人后的底气,才让樊氏把二丫的婚事靠后一些,不过这事是有点冒险的,毕竟科举之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自己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若自己科举失败,二丫挑选婚事就会因为年龄被动许多。

不过二丫确实是一个好姐姐,完全相信弟弟,愿意赌一赌自己的终身幸福。

许恒最近得抓紧复习,明年开春二月就要县试了,这里科举类似明朝时期,考取功名需要经过县试,考取科举的资格,然后通过府试获得童生的资格,这个才是正式踏入科举的第一步。

最后是三年两次的院试,考的这个就直接获得功名,秀才这个功名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秀才的身份可以见官不跪,只用鞠躬行礼即可,同时秀才可以豁免个人的税务,若是考取秀才时名次是前三名,会获得廪生的资格,负责科考人的证明,而且朝廷每月发放一两银子的补助,开始吃公家饭。

不过每年科举也有调整,比如明年考试因为碰到三年一次的乡试试,所以明年府试和院试合并在一起。

按照成绩前40名获得秀才功名,41~100得童生资格,41~100其中已经获得童生的取消名次,后面依次递补。

许恒听到这个消息,感慨谁若获得41这个名次,恐怕得怄死。

(ps:关于文中的科举制度,作者本人参考了明清科举制度,但是根据文章自己有改动,若是有读者扣细节,那不好意思,只能请自行去看历史文献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