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接盘侠16

杨夫人已经吩咐了人去知云院子里请知云,但回来的人却说二少爷将自己关在房里,不让任何人打扰。

这让杨夫人更加忧心,担心自家这个儿子会想不开。

但老夫人却不这么想。

“让云儿独自静静吧,可怜我的孙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还得强装笑脸。

齐胭脂这个小贱人,她怎么敢做出这等事的?我们杨府哪里对不起她?就让他们齐府这么祸害我们家?”

素书被王嬷嬷拦住了,并没有去齐府里送信,知云也没有坚持。

既然这事已经拉到明面上来了,接下来就得交给自己那便宜爹了,如果所料不错,以他那个便宜爹的性子,明日早朝就会参齐尚书一本!

不过知云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

现在的皇帝年纪已经老迈,人也有些糊涂了,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稀泥,齐尚书那个老狐狸一定会想方设法蒙混过关的。

杨侍郎这公道不好往回讨。

顶多就是让对方受些非议。

不过算算日子,老皇帝已经没两年好活了,但知云却觉得,她可没有耐心等老皇帝两年。

第二天的下午,和云的修为终于突破了炼气一层,到达了炼气二层,丹田内储存的灵力多了些,估计现在用隐身符,至少能多坚持10分钟吧。

可惜像这些符箓类的,不能像阵盘那样,直接使用灵石即可,还需要借助知云这个媒介,若不然的话,哪里还用得着她辛辛苦苦的去一点点修炼?

夜晚,万籁俱寂。

今夜的月亮被云层遮住了大半边,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月牙,照耀在地上的光线就更暗淡了。

知云换上了一身黑衣短打,戴上夜视镜,一路避过夜里巡逻的官兵,没用多久就来到了三皇子府。

在身上拍了张隐身符,大摇大摆的翻过围墙,就在三皇子府闲逛起来。

三皇子府是一个五进的大院子,占地约有40多亩,每一进院子的院中,都有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景色也是美轮美奂,可见其奢侈了。

原主并没有来过三皇子府,对这里面的布置也不很了解,还真不知道三皇子的库房和书房的位置。

知云只能一路瞎逛,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一路走一路搜刮。

她空间的容量有限,只能在瞎逛的过程中尽量挑着不占地方,又值钱的东西往空间里收。

在三皇子府逛了两个时辰,用了七八张隐身符,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

修为终究还是太低了,丹田里储存的灵力太少,还得空出时间来吸收补充灵力,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了。

收获颇丰的知云回到杨府,点亮房内的蜡烛,这才有时间清点收获。

她拿走的大多是些金银珠宝,玉佩古玩,还有一些散碎银票,大约的估算了一下,她这次从三皇子府带回来的东西,总价值大约在一万两上下。

嗯~~不错了,虽然没有找到三皇子府的大库房,但这些东西也足够他心疼一阵了。

不过仅此一事,恐怕三皇子府里要紧张起来了,肯定会加派人手,加大防备,要想再次动手,短时间内是不行了。

只可惜今晚没找到三皇子人在哪里,若是找到了,倒是可以顺手送他去见上帝。

只能让他再活些时日了,谁让自己的修为还不够呢。

第二天,京城果不其然就戒严了。

皇子府被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不过任那些人怎么查,也不可能查到知云头上。

巡逻的官兵比往常多了两倍,看到可疑人物或陌生面孔就会上前查问一番,街上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能不出门,能不上街的都龟缩在家里,毕竟虽然没做什么亏心事,盗窃三皇子后也跟他们无关,但谁知道会不会倒霉的就被误抓进大牢呢?

整个京城里沸沸扬扬的查了几日,查的京兆伊头都大了,每日里被三皇子逼得焦头烂额,也没查出什么头绪来。

大牢里倒是抓到了不少可疑分子,都是些平日里喜欢偷鸡摸狗的,只可惜都跟这次三皇子府被盗无关。

杨府里的气氛自然也紧张起来了,就连出门采买的婆子管事也是匆匆出门,匆匆回来。

一时间倒是压住了齐胭脂的风头。

齐胭脂虽然被禁足在院子里,但还是听到了些风声,这让她心里有了怀疑。

她怀疑这事是六皇子干的。

毕竟六皇子与三皇子素来不和,两人背地里都没少给彼此使绊子,只不过在皇帝的面前仍旧维持着兄友弟恭的表象。

实际上不知道有多盼着对方倒霉呢。

虽然他们最大的敌人都是太子,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兄弟之间互相拆台陷害。

让齐胭脂最在意的是,因为这次三皇子府被盗事件,拖住了六皇子的脚步,让六皇子给她找的负责打胎的大夫一直没有到位。

知云去给老夫人请了安。

担心老夫人因为自己的事急坏了身子,还取出了一枚养元丹,研成了粉末,又做成了10颗小丸子,准备带给老夫人服用。

进门先给老夫人行了礼,看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便笑道:“祖母今日怎么精神不济,可是因为记挂孙儿?”

老夫人拉着知云的手,一脸的心疼:“委屈我的乖孙儿了,都怪我当时识人不清,给你定下了这门亲事,若不然的话,也不能让我孙儿受这份委屈。

原本看着那妮子也是个好的,齐府跟咱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真真是想不到他们背地里竟然做这种龌龊事。

本想给你娶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谁知竟误娶了个毒妇进门。”

拍了拍知云的手又道:“你父亲参了齐尚书一本,只是还是被他花言巧语躲过了,只被陛下斥责了一通。

不过听齐尚书的意思,也是不在乎这个女儿的死活了。

我和你母亲商量着,历代以来咱家也没有合离休妻这一说,不如就将她送到城外庄子上,过上个一年半载,让她病逝了吧,也算是全了咱们两家的颜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