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云山踩着三轮车带着娄晓娥、栾云汐和满满一车的货物,来到了九十五号大院门口。
此时,整个大院早就张灯结彩了。
大院的门梁上、屋檐下,都挂了好几个大红灯笼。
旁边贴着几个红底黑字大大的囍字。
大门上面还贴了一副对联。
右边上联写着: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
左边下联写着: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横批:喜气盈门。
闫埠贵那大字写的十分苍劲有力,这对子做的也十分讨喜。
娄云山看了欢喜不已。
随后踩着三轮车进了大院里头。
大院里的地面上都被扫的干干净净,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了“囍”字,到处都挂着红灯笼。
红旗插满了大院。
这个年代独有的结婚喜庆一下子就来了。
娄云山家的张管家也早就派人将十二辆自行车都送来了。
那自行车上的前面方向杠那里捆着一个大红花,在车后轮铁架上插着一面小红旗。
十二辆自行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后院,娄云山家门口。
大伙见到了娄云山三轮车上的货物,也赶紧过来帮忙搬东西。
娄云山也看到了自家门上也贴着一副对联。
右边上联写着:同心同德美满夫妇。
左边下联写着:克勤克俭幸福鸳鸯。
横批:比翼双飞。
闫埠贵这确实写的还可以,虽然不是很惊艳,但贵在稳重朴实无华。
娄云山打开了家门,街坊邻居都过来帮忙收拾他家的房子。
把东西都给搬了进去。
那许大茂、傻柱、闫解成等人看到了栾云汐这般清秀美丽的绝世容颜,愣是没有挪开眼。
相比于白玲丰满成熟稳重,栾云汐就显得更加清瘦活泼一些。
大伙都想趁着帮忙干活的时候,跟栾云汐套近乎。
他们开始不知道栾云汐名字的时候,以为是娄云山的那个堂妹。
后来一聊天才知道是丰泽园的大老板栾学堂的掌上明珠栾云汐。
更加重要的是,栾云汐至今未婚。
这一下子就激发了许大茂、傻柱等单身汉的兴趣。
不过,栾云汐容易接近,但许大茂看的出来,她好像对众人都不大感兴趣。
彷佛是高山上的雪莲一般,人们只能目睹她的美貌,不能进入她的内心。
因为帮手比较多的原因,不一会儿,娄云山家都布置好了。
婚房也布置好了。
许多大妈大姐还给娄云山家的窗户上剪了许多漂亮的剪纸。
栾云汐、娄晓娥、秦淮茹等女的在娄云山的婚房内,折叠了许多美丽的千纸鹤。
此时,娄半城、杨月华也来了。
整个大院都轰动了。
这大院里面没有哪个人没听说过娄半城的名号。
大院里有二三十号工人都是在娄半城的轧钢厂上班,虽然平常的时候,娄半城都不来轧钢厂,都是由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打理厂里的大小事务。
但大家都知道轧钢厂的真正老板是娄半城。
而且都知道娄半城家大业大,在四九城的业务,可不只是轧钢厂一家,有许多很赚钱的商铺都是娄家的。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娄家是整个四九城最富裕的家庭。
所以,当大杂院内的这些普通老百姓看到了娄半城来了,自然是非常紧张的。
许多工人看见了娄半城,腿脚都一直哆嗦,不打听使唤。
娄半城来到大院里面,看了看娄云山的婚房之后,又感谢了街坊邻居的帮忙,随后就忙去了。
留下了娄云山的母亲杨月华和张管家在帮忙打点娄云山的婚事。
在这个年代结婚跟后世结婚还是有些区别的。
后世结婚要在女方家办一次酒席,还要在男方家办一次酒席。
女方的一般是在前一天,如果男女双方家不是很远的话,男方的一般是在女方家办酒席的第二天。
男方的接亲队伍还需要去女方家喝酒,撒红包,喝拦路酒,过夜,直到第二天的时候,才能把新娘接回男方家。
还得踩着点出发,算着准点进男方家,这样就能取一个好彩头。
但这个年代就不用这么麻烦,全民都号召节俭,一般都只在男方家办酒席。
或者有些贫困的家庭只领结婚证,请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吃点喜糖就算结婚了,酒席都不用办。
十分的简单。
只不过白玲家是红色家庭,父亲又是区长,爷爷是将军,家庭还是比较显赫的。
酒席当然得要办了。
当然,即便如此,白玲父母都是要求娄云山不要办的太隆重,能节俭就节俭,以免被其他人说闲话,被批评铺张浪费。
晚上的时候,有许多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在娄云山家玩。
这晚上娄云山有些很是兴奋,没有睡觉。
栾云汐晚上也没有回家,跟娄晓娥、秦淮茹等人在娄云山家玩着。
一大早上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鸡都没有叫,王富贵便早早地起床去喊刘光奇、李大叔等人去买肉买菜。
他们踩着娄云山的三轮车就出发了。
而另外一边。
接亲的人,娄云山的亲戚那边,他的几个堂哥以及叔叔都早早地来了。
娄云山赶紧洗了个头,换上了新买的列宁装。
娄云山来到镜子前,她母亲杨月华正准备给娄云山梳头整理着装的时候。
栾云汐进房间来了。
栾云汐对杨月华说道:“杨姨,不如让我来给云山哥梳头吧?”
娄云山愣住了,没有说话。
杨月华犹豫了一下,她当然知道栾云汐喜欢娄云山了。
杨月华从小看着栾云汐长大的,知道她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娄云山对栾云汐也还算可以。
曾经在娄云山没有去毛熊留学的时候。
杨月华甚至一度以为栾云汐回成为她未来的儿媳妇,但没有想到娄云山在毛熊认识了白玲。
所以,对于栾云汐的这份感情,杨月华还是比较惋惜的。
既然现在娄云山现在都已经跟白玲结婚了,杨月华也希望栾云汐好好祝福他们两个,不要再抱有什么幻想了。
趁着这次机会,他们两个好好告个别,斩断过去吧。
所以,杨月华最终还是点点头道:“诶。”
便将手中的梳子递给了栾云汐。
栾云汐走到了娄云山的身后,给他梳头:“云山哥,这是我第一次给你梳头,一定把你这个新郎官打扮成整个四九城最帅的!”
栾云汐表面上十分开心,笑容挂满了脸上,其实内心一直难受的很。
毕竟目送自己最爱的人结婚,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尤其是在栾云汐十七八岁,花一样的年纪,本身就对爱情十分向往,当她知道了自己心中最完美的男神要结婚了,自然是伤心欲绝了。
不过,栾云汐尽量克制自己,不把痛苦写在脸上。
娄云山自从获得了满级人情世故天赋之后,他心思变得十分细腻,能够轻而易举地看穿别人的内心想法。
也自然知道栾云汐心里面所想的东西。
知道栾云汐是故作镇定,故作开心帮他梳头。
娄云山明知道这一切,但是不能够说出来。
要不然凭着栾云汐那般炙热和疯狂的情感,肯定会把娄云山的婚礼给闹翻天的。
娄云山高兴道:“谢谢你了,等会我接回新娘后,让白玲给你发一个大大的喜糖!”
栾云汐咬着口腔内的肉,笑着说道:“好啊!那我很期待哦!”
栾云汐梳着,梳着,泪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她母亲死的比较早,只有父亲一人陪着她度过了这十几年。
本质上是一个非常缺爱的少女。
当娄云山转身的时候,栾云汐赶紧把泪水给止住了。
娄云山询问道:“你怎么了?”
栾云汐笑着说道:“眼睛进了沙子,有些苦涩。”
娄云山并没有拆穿,也没有再继续关心,栾云汐也没有再说别的话。
只是认真的帮娄云山整理好了衣服,衷心地祝福娄云山未来能够幸福快乐。
就在这个时候,贾东旭、许大茂、傻柱、闫解成四人也来到了娄云山家,他们四个都穿着的十分干净整洁,每个人都打扮的十分帅气。
他们四人一人推着一辆自行车。
这自行车前面的龙头那都有一个大红花,在后轮铁座位上插着一面小红旗。
许大茂囔囔道:“走了!接亲去了!快点!”
“走了!快点!抓紧点!”
娄云山的堂兄娄云武对着娄云山的房间囔囔道:“云山!都几点了别那么磨叽!”
傻柱也在外边叫囔道:“娄哥!快点!快点!快点!”
“快!快!快!娄哥!”
娄云山回道:“马上来了!”
大院里,刘海中老婆吴玉秀正在帮忙洗办酒席用的碗筷,看到了傻柱推着自行车,说道:“傻柱,你这是去接新娘子啊?”
傻柱高兴道:“是啊!我去了啊。”
“现在还在等娄哥呢。”
娄云山正准备出来的时候,栾云汐叫住了娄云山:“云山哥!等等!”
“你要结婚了,我也没有什么送给你的。”
“这块玉雕刻就送给你了。”
只见在栾云汐手中有一个精美的玉雕,是有最好的和田玉雕刻而成的。
上面是一个绝美清秀女子的雕像,下面底座是一个长方体。
不管是玉的材质,还是这雕刻工艺,都是十分上乘的。
娄云山知道如果不接受栾云汐这玉雕,她肯定会伤心难过的要死。
再加上娄云山本来就对栾云汐有着一定的情感,而且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客人送礼哪有不收的。
所以,他也就接受了这玉雕。
娄云山说道:“谢谢!”
随后,走出了房门。
娄云武催促道:“云山!怎么还没有走啊?怎么那么磨叽?”
“快快快!咱们得赶时间啊!”
娄云山看到了几个堂哥、还有叔叔,以及大院里面的许大茂、傻柱、贾东旭、闫解成都已经来齐了。
十二人便推着自行车准备出发接亲了。
在大院里面,所有人都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
到处都是嘈杂不绝于耳的说话声音。
“王富贵他们买菜怎么还没回来?”
“快了!快了!”
“桌子碗筷凳子这些东西都有足够的吧?”
“有的,有的,都跟隔壁几个大院的人说好了,张大婶、罗师傅他们几个去搬桌子去了。”
“那个鞭炮,你们准备好了没?”
放鞭炮的事情本来让许大茂去放的,但是他要去接亲,所以这件事情就轮到了刘光奇的头上。
“鞭炮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啊,注意安全啊!”
“柳师傅,你们那边的事情弄好了没??”
“都弄好了!”
……
十二人的接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南锣鼓巷出发到东直门大街去。
娄云山骑车骑在最前面,口里面唱着愉快的歌声,“向前向前向前,向前!”
后面的人也很有默契地跟着唱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
十二人组成的自行车接亲队伍整齐地歌唱着,充满了朝气,引来了路上行人的一阵驻足观看。
这个年代,即便娄云山没有动用轿车去接亲,哪怕是用自行车去接亲,也足以让人们都羡慕不已。
毕竟这个时候的自行车都很贵,一辆都要一百七八十以上,整条南锣鼓巷几千号人,自行车加起来就不超过两辆,可想而知这个自行车的稀缺性了。
所以,人们都羡慕的很,不知道这是哪家的俊俏郎儿要娶哪家幸福的姑娘。
人们看着这架势,想必那男方家庭应该很不错,也觉得这女方嫁过去,日子肯定能够过得幸福美满。
不一会儿。
接亲的队伍就已经快骑到了白玲家。
在那大院外面的许多人家墙上也都插满了各种大红旗,张贴了许多大大红底黑字的“囍”字贴。
早在白玲家门口的巷子那里,围着了许多等待接亲队伍的人。
他们一见到了娄云山的接亲队伍,都十分热情地赶紧领着他们朝着白玲家走去。
接亲的车队,刚到了大院门口,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音就已经响了起来。
这是在欢迎接亲队伍的到来。
娄云山等人下车,将自行车推了进去。
许多街坊邻居,以及爱看热闹的小孩子就围着娄云山他们前进。
迎接的一个葛大叔对着娄云山接亲的队伍高兴道:“大喜的日子!好啊!”
紧接着,葛大叔赶紧小跑进大院里面去喊:“老白!白区长!”
葛大叔赶紧把男方接亲队伍来到的消息告诉了白占山等人。
接亲队伍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来到了白玲家里面。
家里面都围满了街坊邻居,以及各个亲朋好友。
娄云山来到了白占山和周丽芬的面前,白玲也在娄云山旁边陪着他。
娄云山和白玲两个被大伙给围了起来。
大家都十分兴奋激动开心地看着这一对新人。
一位大妈赶紧从厨房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来啦!来啦!饺子来啦!”
“新郎新娘吃饺子啦!”
白占山说道:“来,端过来。”
“给,给,给。”大妈将饺子端到了白占山这里。
白占山拿着饺子和一对筷子,说道:“云山,吃饺子。”
“惭愧啊,荞面的没有肉。”
周丽芬也在旁边笑着说道:“云山,吃,吃,吃。”
白玲此时笑着看着娄云山。
大伙也都看娄云山。
娄云山知道这个时候,该好好接话了。
虽然这话接的好不好也没有什么大碍。
但这是习俗,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接话,以免闹了笑话。
此时,称呼白占山不能称呼伯父,或者白叔了。
要改口叫“爸爸”。
还得改口叫周丽芬为“妈妈”。
“爸!妈!好!谢了您们呐!”
“好!好!好!”听到了娄云山叫白占山为“爸”,叫周丽芬为“妈”,众人都开心的鼓掌。
白玲也觉得自己的老公娄云山脑静转的很快,让她开心极了。
白占山也感觉自己没看错人,觉得娄云山挺懂礼数,乐呵道:“好!”
周丽芬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好!好!赶紧趁热吃饺子吧!”
娄云山知道这碗里面的饺子,它是有讲究的,不能吃单数,一定要吃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