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此刻的样子,让秦王有些心颤。
“皇叔,朕心里憋闷”这句话,皇帝一共说过两次。
第一次是皇帝登基那天。
登基,是每一位皇族子弟的梦想,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包括秦王。
秦王比皇帝只大十岁,是先皇最小的弟弟,纵使年幼,纵使他记事时先皇已坐稳了皇位,他也曾有过自己坐在那把龙椅上的渴望。
他以为他这个皇帝侄子经过血拼终于登基,会有功成名就的欣喜,会有大展宏图的万丈雄心。
但那天夜里,当时负责守护皇城的秦王被皇帝叫去小酌,皇帝说:“皇叔,朕心里憋闷。”
对于从小听着先皇如何把叔伯及兄弟杀个干净的秦王来说,当时觉得这个侄子有些矫情。
这个侄子和先皇一样,手段并不比先皇仁慈,几乎把兄弟杀了个干净,没杀的康王,软禁于皇陵,都大获全胜了,有什么可憋闷的?
矫情!
可那时刚登基的皇帝说:“我也要像先皇那样防着所有人了。”
秦王当时虽然想的是:你不早就防着所有人了?不然能活到现在?能登上帝位?
但实际做法却是立即表忠心,向皇帝表明可以对自己信任,就如先皇的信任那样。
因为他当时认为,皇帝是在犹豫要不要把看起来无害的自己也杀掉,因为自己只比皇帝大十岁,手里也有先皇留下的一些权力。
对于宗室来讲,他们两个谁当皇帝都行,或许温和的秦王对宗室来说更有利些。
现在,皇帝又是这一句:“皇叔,朕心里憋闷”,那么,要不要再次表忠心?
或许把手里唯一的京都府尹的职务交出去、回家做个闲散王爷?
“皇叔,朕现在特别能理解先皇当年为什么对我们都不假辞色,”皇帝说道:“真的是后继乏人啊!”
秦王不知如何接话,心却安定了不少——不是说我就好。
至于后继乏人,嗯,秦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先皇的儿子们,个个能力都不俗,城府也够深,只是皇帝更胜一筹;但现在的皇子却是比之差远了,不是身体羸弱,便是不思进取。
几个年长的皇子虽有争储之心,却缺乏心机手段,表现得过于幼稚。
秦王觉得,此时最好闭紧嘴巴,奉上耳朵,给皇帝做个听众最安全。
“朕是不是做错了?”皇帝似乎也不需要秦王说什么,又道:“皇叔你说,我是不是早该立储封王,让他们安分下来,踏踏实实学着做事?
可是,看看朕的十个儿子,有一个能让朕满意的吗?
几个大的,成日像斗鸡一样你啄我一下、我叨你一口,只想把别人都踩下去,剩自己一个,让朕无从选择,只好立其为储;
谁也不肯好好学学如何做事!
朕不是不给机会,朕给了!
这次‘八风’之灾,朕把老二和老五两个大些的派出去赈灾,就是在给他们机会接触民生,给他们机会为自己树立口碑;
可看看他们的干的事——他们两个谁也不愿去遭灾最严重的昌广府、淦州府,也不愿去最危险的海州府,反倒争着抢着去易斌、去淞江府赈灾!
那些地方用他们去吗?
也罢,毕竟那些地方也内涝严重,可他们去都干了什么?老二只在城里待着,不敢去有疫情的地方;
老五则更是吃不得苦,到地方直接把钱粮交给府衙,自己就回来了!还与他母妃不停抱怨道路险阻!
老大和老三,一个是先天心疾,一个后天心疾,朕怎么放心立他们当太子,那岂不是让他们死得更快?
一个个把聪明才智放在兄弟阋墙上,没有一个关心政事!”
秦王真诚地听着皇帝的唠叨,并适时地给皇帝续上酒或茶,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还“皇叔你说”,我说什么说啊,我有啥说的?我能说啥?这怪得了谁呀?
这不是皇帝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吗?你不是认为皇子们斗来斗去是手足相残、不希望他们重蹈你的覆辙吗?
你倒是对他们表现了父爱,可也杜绝他们与朝臣接触,他们整日只能从母族那里获得有限的支持;
那种支持,除了教他们如何讨好你、如何表现得比兄弟们更好,还能有别的什么?
皇帝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到现在,小半年了,永安公天天来信催着朕要钱,为何?因为赈灾款到现在都没发到永安府!
在他们心里,永安府既然已经没剩几个人,就可当做全死绝了,就当做荒地!
他们就是这样的责任心!”
顿了顿,皇帝平复下心情。
这也不能全怪朝臣和皇子们,因为皇帝自己就打着让永安公自费振兴永安府的主意。
所以皇帝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又说道:“永安公曾说,沃斯国的领主,像一群蛊虫斗来斗去;
最后取得胜利的那只蛊虫将成为新一任的沃斯王,原先的王或被“逼宫”或主动禅位,所以他们的王位是禅让制;
可是我大宣不也如此么?所不同的是,那群蛊虫不是领主,而是皇子,当年,朕也曾是一只蛊虫;
朕受够了兄弟阋墙,一旦立储,必然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如朕当年;待朕百年,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依然如朕当年;
如此,不管谁继位,大宣都要动荡不安,而沃斯国始终虎视眈眈,大宣却再没有了东伦国做缓冲。”
秦王:……
皇上这都说的是什么?
到底是怀念先皇、还是对皇子恨铁不成钢?
是苦恼立储、还是担忧沃斯国报复?
可为何又扯到永安公了呢?
永安公要钱、永安公说蛊虫争斗……
秦王想到自己来之前,是胡恒秋在这里陪皇帝吃饭……胡恒秋那小子,最近总是来给皇上送永安公的信。
嗯,那就是有什么事让皇上感觉到永安公带来的压力了?
是关于楚家商队剿匪只顾“自扫门前雪”的事么?
那就对了,本王也是为这个事来的!
“皇上”,秦王终于开口:“永安公说得也未必对。”
“嗯?”皇帝抬起眼皮,看向秦王。
秦王说道:“树木不拼命向上生长,高于其他树木,便争取不到阳光,它们就会萎靡、甚至死亡;
海潮来袭时,如果人不拼命跑,那就会被海水吞噬;”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是上天定下的规则;
皇子们有所竞争是好事,说明他们知道上进,岂能说是像蛊虫?
只有不择手段、不念亲情的竞争才是蛊虫般的争斗,可皇上您只需多加提点,避免他们把路走偏便是;
至于说东伦国、不,至于说缓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