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铁道游击(三)

虽说这趟军列并不是所谓的装甲列车,但那铁制的车厢依然有一定的防弹功能,无惧步枪、机枪的射击。

这样的情况下,日军自然可以龟缩在车厢里负隅顽抗。

在车厢外的鬼子几乎被消灭殆尽后,一营的士兵已经突进到军列附近。

“是军火!”

“我这里全是步枪。”

“我这里有火炮。”

接二连三的声音传来,李云龙一听便知道自己赚了。

“哈哈哈,我老李这次是真的赚了。快,分出一部分人搬上面的东西,把之前准备好的牛车、马车都弄来,务必把火车上的物资给搬了。”

“一营长,带着你的部队把剩下的鬼子给消灭了!”

“是!”

一营长一听,连忙答应。

很快,军列两头的一营士兵就开始转进车厢里搬了起来。

因为这些车厢堆满了物资,所以并没有日军。

本来军列两头和中间是有日军的,不过两头车厢的日军最先遭到打击,基本上死伤殆尽,无法阻止八路军搬运军火。

而在中间的几个车厢里,还有两三百日军在负隅顽抗,但其中两百多都是新兵。而其他的新兵在之前的战斗中就损失惨重,剩下的见势不对就

躲回了车厢。

不过对这些新兵来说,这并不是多好的结果,因为这两百多人龟缩在两个车厢内,武器却只有二十几支步枪。

虽然吉川喜芳下令给新兵分发武器,但时间太短,八路军的攻势太猛,因此新兵并没有得到多少武器。

李莽带着炮排的士兵冲到鬼子新兵车厢附近的时候,鬼子新兵便用那数量不多的步枪阻止李莽等人的靠近。

但这注定就是徒劳的,二十几支步枪的火力根本步枪,在李莽部用几挺轻机枪就给轻易压制住了,更别说李莽手上还有冲锋枪。

“排长,这些鬼子士兵怎么很多人都没枪?”张勇指着旁边的一具日军士兵尸体,有些疑惑。

李莽也看了过去,发现周边的日军尸体都一样,基本上没什么武器在一旁。要知道他们冲的很快,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捡敌人的武器,这说明这些日伪军原本就没什么武器。

可日军怎么可能不带武器在身边?

李莽当即翻过几个日军尸体看了一下,眉头微皱,“这怕不是鬼子新兵吧?”

“鬼子新兵?怎么还有这么大年龄的?这都快五十了吧。”张勇惊讶地指着一个又矮又瘦又老的

日军尸体说道。

“这还不简单,日军现在到处作战,士兵也不够用了,所以扩大了年龄范围。”李莽解释道。

虽然系统给的情报里并没有说有日军新兵,但目前战死在军列外的日军就超过了两百人,大部分还没武器。

这肯定不都是那个护送的日军中队,因为护送的中队不可能没有武器。难道系统的奖励那么高,就是因为有这些日军新兵的原因?

他知道日军在战争后期为了武装军队,扩大了征兵范围,由志愿兵的方式变成了义务兵,这样一来就造成质量参差不齐。

“先不管了,想办法攻进车厢。机枪掩护!”

李莽也不愿多想,在机枪的掩护下,他便带队冲到火车近前。

因为不知道里面的情况,他也不敢用手榴弹或者手雷,这要是炸到了鬼子运送的弹药,大家都得完蛋。

冲锋在近战的压制能力还是很强,在冲到车厢接头的时候,一梭子下去,面前负隅顽抗的日军直接中枪倒地。

“外…外面的中…中国人不要开枪,我们愿意投降。”就在李莽准备冲进车厢的时候,一个不太熟练的汉语从车厢里传来。

“八嘎,你们这些蠢货,

怎么可能向愚蠢的支那人投降。”

“对,不能投降。”

“不投降难道送死吗?我们连武器都没有,怎么打?”

没等李莽明白怎么回事,就听到车厢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嘈杂声。因为他能听懂日语,所以也听出一些门道,貌似里面的日军内讧了。

而且借着夜视的能力,他发现这节车厢并不是所谓的弹药车厢,而且里面的日军很混乱,起码有上百人之多,想到这里他便有了主意。

他连忙对旁边的张勇示意了一下,然后他就和周边几个人从腰间拿出了手榴弹或者手雷。

在影响或者铁环被拉掉后,等了两秒,他们才从车厢入口扔了进去。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突然从里面响起,刚才还在争吵的日军随即陆续发出惨烈的叫声,趁着这个时候,李莽端着枪就冲了过去,对着车厢里的日军就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

他跟王大虎等人一梭子下去,整个车厢开始传出惨叫,然后就安静下来。

“缴枪不杀!”

张勇见状,连忙带着几个人冲了进去,然后就大喊。

此时车厢内的壁灯还在使用,当张勇等人看清里面的情况时,也很震惊,因

为车厢内倒满了日军,有不少就是被刚才的手榴弹炸死或者被枪打死的,现场十分血腥。

“不要开枪,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经过刚才的阵仗,还活着的日军连忙开口求饶,会汉语的就说汉语,不会的则是用日语。

李莽也随即冲了进来,看到惨烈的现场,并没有丝毫触动,这些日军虽说是新兵,但民族仇恨在,他不可能产生同情之心。

“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会优待俘虏。”李莽用日语说道。

听到这流利的日语,车厢内仅存的日军都很意外,不管愿不愿意投降,此时也只能投降了。

但还是有一些顽固分子,但在李莽的铁血镇压下,很快倒在了血泊之中。

很快,二三十名炮排的士兵冲进了车厢,然后开始打扫战场,把投降的日军押送出车厢。

而李莽则是朝着战斗最为激烈的中间车厢杀去。

群体投降的日军并不止这一节车厢,毕竟这些新兵的战斗意志并不如那些老兵。这个时候的新兵,特别是年龄大一点的,都是不愿意当兵的,之前甚至想办法逃避服兵役。

但中间车厢则不同,因为还有数十名日军老兵在负隅顽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