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但要说格外的不同,倒也没有,比起庄卿,一干发小里,佟柔有关系更要好的。  至于庄卿,从小就是他们这一群中间,最聪明的一个。  也不见她废什么功夫,成绩就是最好,在学习一道上,庄卿似乎有什么特殊的天分,听过一遍的东西就不会忘,就算老师没教过怎么运用,她自己总是能咂摸出来。  曾几何时,佟柔觉得庄卿要是进了三院,应该会是个很耀眼的科研人员。  但偏偏,这么优秀的学生,毕业后没进三院,反而去了三区的地级市。  如果没有深仇大恨,世家之间,总是互相照应的,庄家在三院又掌管了好几个重要的职位,朋友们都在群里劝庄卿,毕业后还是去三院工作,别蹉跎了青春。  佟柔也去劝过,不过不是在群里,是在学校,庄卿从镇子医院上过完实习期回来,面对面说的话。  劝人,她还是情真意切的。  一贯不怎么热络的庄卿,却反问了她一句。  那句话现在佟柔还记得,如果在大家眼里,庄卿是从发现基础稳定剂,获得国际科学家奖章开始崛起的,在佟柔眼里,庄卿的腾飞之路,却是从这个节点开始的。  “我听他们说,你毕业后,想从事研发治疗信息素紊乱的医药。”  在那个时候,佟柔已经对学校上报了两三个科研项目,除了手上最重要的,其余都有了相应的阶段成就,毕业前就能完成,工作之后也可以直接拿成果用在后续。  最重要的那个,就是当时全世界公认的难题,治疗孕期信息素紊乱的药研项目。  佟柔点了头。  “我也在做这个。”  “而且有点眉目了。”  “你想跟我去医院工作,顺便进行这个研究吗?”  当时庄卿这样问佟柔。  佟柔惊了,庄卿的话自大的同时,在她耳朵里听来,可以说是不知所谓。  有点眉目了就想把自己也拉去破地方搞研发,她以为自己是谁啊,一个学生而已,还没毕业,在学界也就发表了几篇优秀论文,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树,庄卿用什么身份说的这番话,简直,简直太狂,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佟柔自然婉拒了。  婉拒之后,从别的发小处还发现,庄卿并不只是对她一个说了这话,还有其他人。  大家的反应,和她差不多。  都觉得庄卿该自己冷静冷静。  毕业后一别几年,等庄卿再出现在他们面前后,基础稳定剂被国家确认有效的那晚,发小群里的好多人都失眠了。  也不知道谁先在群里感慨了一句,当年有眼不识泰山,现在庄卿的成果只有一个人的名字,谁也分不到羹,惋惜,于是炸出了一群人,那天佟柔没参与讨论,但是大家的每一句,好像都只表达了两个字,那就是,后悔。  后悔没能参与基础稳定剂的发现提取。  庄卿竟然不是骗人的,她真的有眉目了,可当年谁能想到?  【但是庄卿从来不说谎】  不知道谁在群里说了一句,大家又沉默了。  后知后觉,不是庄卿没给他们机会,而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相信过对方罢了。  “基础稳定剂的提取配方公开,虽然华国很不乐意,但是每年的专利费用收入,也很高了,其中有八成的收入,都归了三区所有,自此,三区便像是网上说的一样,有了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大家都很追捧你妈妈。”  佟柔声音很轻,一如既往的温柔,在漆黑没有一丝光亮的楼道内,却听起来很人。  “三区的领导们,也很看重她,觉得她能给三区带来新的活力。”  “基础稳定剂的红利太大,所有人都被冲热了脑子。”  除了庄卿。  庄卿这种天才,生来就带有一种傲然的气质,仿佛干什么惊天大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基础稳定剂之后,所有人都在疯狂的夸赞她,只有庄卿,极度的冷静,不管谁说也好,她都一概回复自己只是有两分运气。  “所以对于之后庄卿紧跟着提出来的,配比型稳定剂,大家都觉得她能成。”  超越信任,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崇拜了。  “所有人都希望能成,不管是三院的人,还是三区的领导。”  “紧盯这个项目的同时,都希望能尽快的完成。”  宋真:“因为背后所带来的利益吗?”  声音干净,和佟柔的温柔不一样,宋真的音色还带着年轻人,独有的透亮。  这问话好像是一根针扎进佟柔绵密的话脚里,不能忽略。  佟柔默了默,也没有生气,回答道,“领导们的想法,是这样的。”  “基础稳定剂的提取配方宣布了,国家损失了多少,都是能算出来的,就算后面有了2型,2型基础稳定剂的出口量比起全球1型的生产量不过九牛一毛……”  宋真冷声,“确实,没人会嫌钱多,压手的。”  佟柔分辩,“领导们也要为了三区的发展考虑。”  “是基础稳定剂带来的利益,不够吗?”  佟柔沉默了。  宋真咬牙道,“可见不够的,不是钱,而是人心,永远也填不满。”  这话,也没错。  佟柔没再继续和宋真讨论这个,而是平静继续道,“科研人员是为了署名,扬名学术界。”  “但是阿尔法稳定剂,太慢了……”  宋真眉头皱了下,极快的又松开,“比起基础稳定剂?”  “对,比起基础稳定剂的发现提取,太慢了。”  “从第一种药剂立项的开始,一旦有问题,庄卿觉得不对的,就中断实验,开会,商量方案,而很多时候,在她觉得方案行不通的情况下,她会直接废除方案。”  佟柔:“一个方案从提出,到做到一半,要花费多少心血,不需要我说吧?”  宋真垂目,“我知道。”  宋真:“所以,这就是她中间筛选科研人员,大换血的原由?”  “你知道?”  “我还记得一点。”宋真,“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小了,父母不喜欢吵架,所以对于科研院里,发火的母亲,记得特别清楚。”  “我看到过你们争吵。”  “吵得很凶。”  吵完后,再跟着庄婧来中心实验室,就不见了佟柔这一干人。  佟柔眼前有一瞬模糊,也想到了那个场景,或者说,她永远忘不掉。  庄卿一向是谦逊的,但是那次,争吵中,双方都说了很重的话。  庄卿有几句,佟柔一直忘不掉,时不时的,现在都能想起来。  “你们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开实验室,我的实验室,我说了算。”  “人力物力我都能给你们,如果不想自己干,要留在这儿,就要听我的。”  “没办法,谁让我说了算呢?”  现在想起来,也并不是特别过分的话,但是背后隐藏的轻蔑,当天让他们这一群人,直接不干了,要离开研发中心。  她气的请了半个月的假,庄卿就帮她调动了岗位,让她直接负责外交,科研的方面,都没让她沾手了。  而出去的几个,确实有想在三院建立个人实验室的,项目报到上去时,一个二个踌躇满志,最终结果无一例外,不跟着庄卿,连配比型稳定剂的第一步都没走出去。  “是,那次吵架后,核心研发团队的成员,就有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删减。”  “庄卿最终只留了一半不到的人。”  “我后续不再接触一线的研发,但是有关注,因为是老人,如果我们要问,你母亲也不拦着,但是如果想要插手干预,她是不会准许的。”  换言之,他们只有知情权,没有干涉权。  佟柔:“我并不觉得我是错的。”  “那次大规模的人员更换之后,很多人也不觉得自己是错的。”  “我们都觉得你母亲太谨小慎微,没到最后一步,就否定了方案,太过求稳。”  宋真:“你们没想过,她喊停的时候,代表她已经知道结果了?”  “换位思考,如果你不知道她是参考信息素的成分做的配比型稳定剂,你会觉得在方案没大问题,还能往前走的时候,注定会失败吗?”  宋真抿唇一霎,如实回答道,“不会。”  科研精神就是这样的,不到黄河心不死,只要不是绝对的死路,本就是在黑暗中摸索新的领域,那谁知道中间不会撞出一条生门呢?  历史上好多伟大的发现,一开始也全是死路啊,都是科学家们不懈努力,才有了最后的好结果。  而不懈努力,也包括不断的尝试。  “阿尔法试剂的研发一开始就是四年,调和剂是最早的立项,三年之后,所有的药剂都完成并且好了之后,唯独调和剂,始终出不来。”  “前前后后,就我知道的,大的种类废了三种,配比的微调变动之下,最多能有十余种调和剂,都被否定了。”  “阿尔法的最后一年,就一直卡在调和剂上。”  “当时我们都觉得太久了。”  当时年轻气盛,在庄卿带领的顺利之下,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等到她接管三院,二十年不出成果,再回忆起来,才会觉得,他们当时已经很快了。  但是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是狂热的,自然也不会比对着正常的药物研发时间来看,认为阿尔法很快了,反而因为太多次的否定,都觉得阿尔法太慢了。  “好不容易跨进了临床实验,孕妇都找够了,庄卿却突然提出要暂停实验,三院上上下下,在实验没失败前,都不认同,尤其”  佟柔话顿住了。  宋真接上,“尤其在每个孕妇都看起来那么稳定的情况下?”  “是的。”佟柔深呼吸,闭目,“尤其在每个孕妇,看起来,都那么好的情况下。”  “大家都不同意暂停实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