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就是这么巧!

君王薨,从闻庆鸟岭到王城,快马加鞭的话仅一个昼夜必定能将消息传回王城。

而除了昭告君王已死的消息,更重要的是从闻庆鸟岭向八大道前往的传令兵,带着废世子李苍弑杀君王的消息传遍了各个地方,除了被丧尸占领的南部区域以外,从闻庆鸟岭坚守的北部地区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规模性的丧尸疫病。

这个消息倒也不是说给百姓听的,而是说给各地的贵族,让他们记下这一铁证。

当右参赞的府上的家人忙碌一夜找寻自家大人的时候,随着这一噩耗的传来,仿佛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郑殊这一边。

关押在地牢里的右参赞与朴大人经过一夜的讨论,俩个人决定等到时候他们出去,立刻联合贵族施压,非得给海源赵氏一点压力才行。

牢房的门甫一打开,郑殊腰间挎着两把刀径直的往里面走来,右参赞以为他是顶不住自己家族的势力,现在来放他出去了。

小老头有点傲气,扭头不去看郑殊,而朴大人看着郑殊眼神中带着的戏谑之意,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

如果是来请他们出去的,肯定不会是这副嘴脸。

“把东西递给这两位逆臣好好看看!”郑殊说着,跟在后方的侍卫走出来将五更天就送达来自闻庆鸟岭的讣告,递给了他们。

两封写着汉字的讣告呈现在他们面前,上面还有赵学洲的印章以及闻庆鸟岭兵营的印章。

朴大人看得是浑身发颤,而另一边的右参赞就更加不堪了,手里的讣告掉落在地上,他怒吼着:“不可能的,不可能这么巧的,肯定是是赵学洲搞的鬼,一定是的!!!”

右参赞宛若疯魔般的自问自答。

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废世子李苍弑杀君父,明日在闻庆鸟岭行刑台上问斩。

里面还阐述了经过,时间与右参赞他们拆了那间木屋差不了多长时间。

也难怪右参赞会疯成这副德性。

“不可能的,鬼神之事本就是子虚乌有!”朴大人打心里不愿意相信,可是他们俩个不愿信,王城内外百姓还有那么多贵族,总有一部分会相信。

而且更加不幸的消息是,君王的死亡方式严重败坏了朝纲的伦与理。

这等奇耻大辱,除了李苍要付出代价以外,恐怕会有一些不幸的人沦为发泄对象。

李苍在闻庆鸟岭被问斩,那么王城内谁来充当这个被群起而攻之的人……还用多说吗?

“冥冥中自有安排,二位逆臣干的好事,如今已被告知于朝臣,甚至昭告给王城里里外外的百姓……朴大人倒是无所谓,但是右参赞大人,您的家族正在与您极力撇清干系,估计人还在中殿娘娘的宫中为家族开脱罪责,可惜了呀!”

郑殊环视了地牢的环境,转过身要离开前刻意吩咐道:“周围打扫干净一点,伙食也安排好,等早上的大丧之礼结束,这俩个逆臣就要被拿来以血祭大王。”

“是,卑职定当安排妥当。”

郑殊点点头迈步走出了牢房,对于这俩个失败者无需多费唇舌,也无需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

…………………………

从王宫中走出去的一批人各个收拾起了刚才在宫内那副惨状,一个个眼神不善的望着前方,他们这是被坑惨了,是把右参赞这个猪队友摘出去了,但是他们也付出了一点代价。

譬如其中比较重要点条件有,中殿娘娘未生下王世子之前,绝口不提关于继承君王位置的事情,同时还要在朝政上支持她垂帘听政。

前面的可以办到,至于后面的事情,就看中殿娘娘到底能不能说服赵学洲。

赵学洲要改造整个国家,建立一个他理想的国度,而中殿娘娘的志向就稍微小了一点,她不希望有谁把她看瘪了,而她要让自己不被人看瘪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这个国家位置的最顶端。

王宫中,中殿娘娘的心腹,宫中的最高尚宫,惊奇的说到:“没想到,那位赵大人真的办到了。”

坐在软塌上的中殿娘娘,悠然的翻了一个身,手撑着下巴,止不住的冷笑~~

“娘娘,是奴婢说错了什么,您为何发笑?”

尚宫低眉顺目的请教道。

“不,妳没有说错什么……我之所以笑是因为,无论是兄长,还是那自负的领相大人,一直以来都低估了我的这位堂兄!”

说到这中殿娘娘又露出一副好事者的表情,“妳觉得当我这位父亲回到王城的时候,他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尽管中殿娘娘心里想好了计划,但是联想到郑殊的表现,要说野心吧,郑殊表达出的野心不小,但对于王室方面,好像没有要插手的意思。

中殿娘娘似乎还想再跟郑殊谈一笔交易~~~

半日时间,御营厅所有士兵的掌控权基本都被郑殊捏在了手里,所有赵范日培养出的私兵全部安插到了御营厅的高级将官之中,而原本来自于其他贵族的势力安插的人非常识趣的退出。

郑殊的身份也不再是御营厅大将,升职转调到了训练都监的提调。

看起来之前的大将名字比提调的名字威风许多,可实际上提调是从一品官,同时也是掌握实权的要职,这次擒拿逆臣有功,中殿娘娘也通过跟议政府这边提过一句,顺理成章的提升了官衔。

训练都监的成立就在几年前,当倭寇入侵之后,大明率军击退了倭寇,而有一位受伤的将军在半岛疗伤,而特意点拨了当政者,成立这么一支训练都监,因为战争不可能每时都爆发,但是安逸久了很多士兵都失去了征战沙场的那股老练之气。

有这么一个训练都监,就是将精英挑选出来留在这里言传身教的训练出一批可战之兵,同时从边戍调回的一些老兵也可以在此帮忙训练,严格按照兵法的训练方法来教导。

当时那位大明将军面见的就是赵学洲,而也是赵学洲一力主张设立的训练都监,正一品官职的都提调就是赵学洲身边的人。

只不过现在都提调本人在戍边之地练兵,目前没有回王城。

城中训练都监的兵马仍有数百,尽管看上去比不上御营厅人马多,但郑殊在任官之后去了一趟后,唯一的感想就是,得这数百人远比指挥御营厅那近三千人要好得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