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无题

“客兵聚散无常,不能久驻,不如将屯田分给有功人员,但禁止买卖。如此不消招徕移民,贵州户口自多,兵力自足。”

“只是如此平叛,兵力当用五万,饷银每年花费八十多万,时间当为三年,贼寇便可全部消灭。”

傅宗龙的平叛方针很不合时宜,尽管奢安叛贼肆虐川贵滇,但明军将领并不以为需要耗时太久。

历史上也是这样,每每犁庭扫穴以为可建全功,都因为深入水西,地形复杂,或粮饷不继,或中伏失败,徒然消耗人力财力,一直拖延十数年方才成功。

但皇帝却是赞同,力排众议予以全力支持,并调走了川督朱燮元,以傅宗龙全权平叛。

只要稳下节奏,步步进逼,奢安叛贼不足为虑,水西也只是弹丸之地,难以长期支撑。

其实,这与辽东战事差不多。建奴虽然猖狂,但明国只要稳住阵脚,不给建奴抢掠壮大的机会,耗也能耗死建奴。

毕竟,体量的差距是巨大的,自然环境的恶劣是明摆着的。辽东就算全给了建奴,他们也无法自给自足,饥荒和经济危机也足以击垮建虏。

可历史上的明朝却恰恰相反,在辽东屡屡被建奴击败,可还要主动送上去挨揍,主动送给建奴粮草物资。

不仅在嘴上鄙斥为建虏,明朝的高层在心里也没把建奴当作心腹大患。总以为一战大胜,就能平辽灭奴。

正是这种思维上的偏差,或者说是谬误,屡屡葬送了明军精锐,给了建奴越打越强的机会。

崇祯也同样是这样愚蠢的心理,才会相信什么“五年平辽”的鬼话。

皇帝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也不定什么时间期限。他看得长远,想得深入。两场大战不仅要稳赢,更要锻炼出南北两支强军,为他的扩张计划奠定基础。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也是因为投入的不平衡,辽东已平,西南平叛却还在进行。

当然,皇帝的目的也达到了。经过换装、训练、以战代练,围剿叛军的明军部队,确实是越打越强,更涌现出一批年轻敢战的军官。

徐三少就是其中之一,从武学毕业,长途至西南,历经大战小战数十次,光进入水西袭扰,就有十数次之多。

“沟壑纵横,山林密布,确实是叛贼之利。但看现在的情形,他们也撑不住了。”

即便如此,徐弘玉再次袭扰归来,依然对水西的复杂地形颇感头痛。可封锁围困了这么久,叛贼在粮草物资上已近枯竭,特别是食盐,更是奇缺。

徐如彬乃武进士出身,也是武学毕业的军官,与徐弘玉同至西南,并肩作战这几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听到徐弘玉的判断,徐如彬深以为然,说道:“就算地形再复杂,咱们也摸清了很多。等到粮草物资能够充足供应,保证运输,便四面发动,缓步压缩。叛贼缺粮少盐,断然不敢继续强撑,急欲一战扭转形势。此正为决战灭贼之时。”

徐弘玉点头赞同,又有些惋惜地说道:“可惜,不能在春节前平叛灭贼,为万岁献礼。”

“是啊!”徐如彬很有同感,慨叹道:“辽东已平,奢安叛贼却未灭,确实很遗憾。”

停顿了一下,徐如彬又找到了理由,说道:“可这也不怪咱们,朝廷的支持力度就偏向辽东嘛!”

“确实。”徐弘玉踢开脚下的石子,说道:“可这也没办法。万岁把金花银都用于平叛了,两场大战,朝廷支撑起来可不容易。好在辽东已平,奢安叛贼也指日可灭。”

正在此时,前方发出了警示信号,将士们飞快地隐蔽起来,速度之快,令人惊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一片安静。

突然,枪声打破了紧张的沉寂,越来越密集,还有轰隆的爆炸声响起。

徐弘玉和徐如彬立刻分头行动,一个带人上前增援,一个率部在后押阵。

战斗爆发得突然,但并不猛烈。徐弘玉带人增援上去后,很快就解决了这股巧遇的敌人,并迅速脱离,向己方地域转进。

“都成软脚虾了?”徐弘玉并不如何惊奇,我强敌弱的趋势未改,缺粮少盐已经严重地削弱了叛军的战斗力。

彝族士兵沙玛布达已经是小旗官,还分了二十亩屯田,加上他的军饷,一家人生活得挺滋润。

嘿嘿,听着长官的揶揄,沙玛布达笑了两声,说道:“吃不上盐就没劲儿,还头晕犯懒,迷迷糊糊的。”

徐弘玉看了沙玛布达一眼,若有所思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亲身体会,不会知道缺盐的反应。显然,沙玛布达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

沙玛布达并不理解长官举动的意思,伸手推了俘虏一下,喝令快走,嘴上还显摆道:“上次回家探亲,还买了些盐。可俺家里腌了两大缸咸菜,婆娘说盐巴现在不金贵,就多存些。”

徐弘玉笑着说道:“家里有个精打细算的,日子就过得好,你有福气啊!等五年服役期满,有二十亩地,回家也能好好过活了。”

“回家?”沙玛布达很惊奇地样子,摇头道:“俺已经是军官了,不是能干到四十嘛?”

停顿了一下,沙玛布达补充道:“朝廷不是还要招彝人当兵,俺是彝人,说话才可信呢!”

改土归流对土司是不利的,不能再当世袭的土皇帝了。但对土司管辖的普通百姓却是有利的,他们可是形同奴隶般的存在。

所以,皇帝特意告诉傅宗龙,多招少数民族士兵,对逃出土司管辖的少数民族也要妥善安置。

日后改土归流时,土司若要叛乱,镇压的时候,少数民族士兵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脱离土司的少数民族能够生活得很好,会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对土司的统治也会造成冲击。

你想啊,土司若是没人,或是下面的人不肯为其私利而战,他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朝廷的政令,捏圆捏扁也没有多少反抗之力了。

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施行此政策,奢安之乱未平,国家力量还未达到强盛,逼众多土司铤而走险,显然不智。

但条件成熟后,皇帝就会釜底抽薪,来个农奴大解放。给自由身,给土地耕种,看还有多少人给土司卖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