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比剑

却说太史慈送走徐福便马上来至后院向柳飞禀明此事。

柳飞闻听亦是愕然只是听得颖川时不禁心中一动。要知据史上记载这个时期很多名士俱都出自颖川。

柳飞负手在室内踱步低头细思历史上这个时期出自颖川的年纪十五六岁好击剑。。。。难道是他?

柳飞猛的停住转头问太史慈道“可问过他的表字是什么?”

太史慈一愣道“未曾怎么师父可是识的此人?”

柳飞摇摇头道“不认识只是似乎听到过这么个人。年虽舞象之龄(古时男子十五岁到二十岁)但好武尚侠颇有正义。却不知是不是他了。”

太史慈点头。却见柳飞兀自沉思。太史慈道“那师父的意思明日徒儿是答应他还是。。。。。。”

柳飞抬头看了他一眼沉吟了下道“好吧见见也是无妨。你自去回他便了就说明日你们切磋之时为师自会到场一观。”

太史慈点头应了自去通知徐福不提。

柳飞这边却仍在想着这个徐福若果然是那个徐庶徐元直怎么叫徐福呢?不是叫单福吗?

他却不知单福之名却是误传。(.无弹窗广告)徐庶其人三国志无传。后裴松之引注魏略中记载有:“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三国演义》对徐庶生平的介绍取自《魏略》而单福这一名字的来历无疑起源于“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徐庶早先名福是单姓人家的子弟所以叫做单福后改名为徐庶。

但是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了。。。”单家“二字在这里绝不是”单姓人家“的意思。单字有四音作姓时读作”shan“一般的情况下读作”dan“。古籍中常见”单家“一词。如《晋书。苏峻传》:”峻本以单家聚众于扰攘之际。“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叙薛夏事迹:”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博学有才。天水旧有姜、净、任、赵四姓常推于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四姓欲共治之夏乃游逸东诣京师。“所以《魏略》所谓徐庶”本单家子“是说徐庶出身寒微非高门大族。并非说徐庶本是姓单人家之子。

不说柳飞这边百思不得其解却说太史慈将柳飞意思告知于徐福徐福大喜当夜竟差点失眠。

要知他自幼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很快就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此次如果太史慈的武艺真和传说中一样高明那他的师父的武功岂不更是惊世骇俗。自己如能得其指点一二那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当夜带着满心的憧憬很晚才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徐福便起来先于院中拉开架子自行练了一遍活动开手脚。待到太史慈遣人来请已是满身出汗畅快不已。

来至前院便见廊下正负手站立一人。白衣鹤氅举止间一股出尘之气。此时正双目温和的看着自己。太史慈正立于那人身后向自己使个眼色。

徐福心中激动快步上前躬身长施一礼道“后生晚辈颖川徐福见过柳先生”

柳飞见他激动微微一笑袍袖微拂一股柔和之力便已将他托起。道“呵呵小哥毋需多礼”

徐福但觉随着柳飞的袍袖一拂一股莫可沛之的力道涌至。至自己身形一直那股柔和的力道也随即消失。不禁骇然不知这是什么功夫。神奇以至于斯。愣愣的不知所以了。

太史慈自柳飞身后转出轻拍了拍他道“徐兄家师业已恩准咱们的切磋了这便开始吧”

徐福方始“啊”了一声清醒过来。满脸敬佩的望了柳飞一眼道“请先生恕小子失礼之罪了”

柳飞微微一笑道“无妨你等自管开始不必管我”言罢自寻了个胡凳坐下。

徐福稳了稳心神转身下场却见太史慈已是准备好了正面含微笑的看着自己。知道自己刚才失态面上不禁一红抱拳道“太史兄见笑了还请太史兄手下留情”说罢活动开手脚去架上提了铁剑凝神以待。

太史慈却未取自己噬血枪而是让下人随便拿了杆长枪道“徐兄莫怪非是慈托大实因慈所用之枪乃家师亲手炼制实是绝世神兵恐于兄之剑有所损伤今便以此枪领教兄之绝艺吧”说罢持枪而立。

徐福方自恼怒听得太史慈所言方恍然而悟。待要答话却见太史慈一枪在手气势立变。只觉如岳峙渊停一股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几欲将自己压倒。不禁一凛忙摆动手中铁剑抵消来势。只起手势便已是大落下风。

周围空气竟似慢慢的变得粘稠感觉自己每挥动一下铁剑都如拖动千斤巨石一般。那平常用惯的铁剑此时竟是连举起都吃力之极。心下骇然不敢让太史慈先行招口中清叱一声道“得罪了看剑”。唰的一声长剑已是递出。

太史慈不慌不忙此际于他眼中徐福的剑已是慢的如同蜗牛怎么也不会对他形成威胁。堪堪待到剑到方轻轻一台手中长枪竖直的一晃啪的一声已是磕在剑的平脊之处将剑荡出顺势随手一枪便在徐福肩上轻轻一点。随即收势后退。伫枪而立含笑望着徐福。

徐福呆呆的站着面上时青时白心中犹如死灰。翻来覆去的只是一个念头:一招竟然一招也接不下。可笑自己竟还要凭手中剑管尽天下不平事呢。以前一直未出事真是自己幸运否则怕早不知死了多少回了。唉罢了罢了自己还是早早回家侍奉老母种地过活一生也就是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