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封赏爵位,议事松锦

“陈爱卿,李爱卿,你们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吏部尚书,依照刘将军所立战功,又该如何封赏?”

见范复粹迟疑着没有言语,崇祯皇帝只好将目光转向了陈新甲与李日宣。

陈新甲与刘博源之间已有嫌隙,自是不希望刘博源升赏的太高,但依照目前实打实的战功来论,刘博源很有可能要升官封爵了。

不过,他可不敢将这样的话说出来。

升官封爵,多少文人一生奋斗的目标。

就如当年的权倾一时的张居正,也才千方百计的给他自己弄了一个男爵。

而且,要论张居正对大明的功劳,赐封一个男爵也不足为过吧。

可即使如此,张居正在弄到了男爵之位后,总是觉得忐忑不安,病逝后还是被万历皇帝剥夺了男爵之位。

因此,爵位对于大明官员来说,是非常不容易得到,同时也是他们终身奋斗的目的,特别是世袭罔替的爵位。

如果赐封了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那其家族可就与大明共享国运了。

只要大明不灭,那其家族自然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作为气度狭小的陈新甲,怎会开口说出赐封爵位之事呢。

他低着头,神色犹豫的道:“回皇上,臣也不知如何封赏!”

陈新甲都这样说了,那李日宣自然也就不好怎么开口了。zuqi.org 葡萄小说网

见得二人都没有什么主意,崇祯皇帝眉头微皱,从龙椅上起身站起,来回的在御阶上走了几圈。

片刻后,崇祯皇帝坐回了龙椅之上,眼神露出坚定的神色,似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传朕旨意,延绥镇总兵刘博源剿贼有功,两败流贼,击毙巨寇张献忠,战功威显,擢升为陕西镇团练总兵,负责陕西新军,仍兼任延绥镇总兵。”

“赐其爵位永昌伯,食禄一千石,挂‘征虏将军印’、‘平贼将军印’。其余立功将领,兵部核验之后,再论功行赏!”

崇祯皇帝的一连串口谕说出,惊得大殿内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他们虽然早已料到,刘博源很有可能因此封爵,但却没想到竟是由皇上口谕传旨,亲自赐封。

尽管刘博源的这个爵位只是一个流爵,但好歹也是一个伯爵之位啊!

而且,刘博源还挂‘征虏将军印’、‘平贼将军印’,简直就是破天的恩赐啊!

这在大明所有的将领中,有谁能得到如此恩赐。

不过,在范复粹等人的一番震惊过后,便在心中猜测崇祯皇帝赐封刘博源的意思。

首先是永昌伯,这个爵位在大明中还是没有被册封过的。倒是永昌侯这个爵位,是大明开国大将蓝玉时被册封的。

皇上的意思,难道是希望刘博源与那蓝玉一样,为大明多立战功。

特别配合着挂‘征虏将军印’,更是让人觉得,难道皇上希望刘博源学那蓝玉,直捣辽东,灭掉满清。

这样的封赏确实无可厚非,可挂‘平贼将军印’又是什么意思。

毕竟,现在这个‘平贼将军印’,可是挂在了左良玉的身上。

皇上直接下旨剥去了左良玉的‘平贼将军印’,无异于让左良玉记恨上了刘博源。

难道皇上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不,皇上肯定知道。

可皇上还是这样做了,那就摆明了要让刘博源与左良玉之间产生矛盾。

范复粹等人再一细想,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在杨嗣昌剿贼期间,左良玉曾多次违抗杨嗣昌的命令,以致剿贼局面逐渐变得糜烂。

而且,也正是因为左良玉私自从郧阳府撤兵,才导致张献忠进入湖广,使得襄阳陷入,襄王一家身死。

或许,皇上是想用刘博源,来压制左良玉的军阀作风。

嗯!肯定是这样的。

看来皇上如今的心思,变得越来越深沉了。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拿着御笔,很快便在空白的圣旨上,书写着完崇祯皇帝的封赏旨意。

崇祯皇帝接过圣旨观看,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位爱卿,朕之本意,就是要告诉全天下的臣民,只要为国杀贼立功者,朕绝不吝赏!”

范复粹等人心中暗叹一声,当即伏首跪地,口中高呼道:“皇上圣明!臣等敬仰万分!”

“哈哈哈!”

崇祯皇帝满意的大笑一声,随即又道:“对于杨爱卿的封赏,朕决意加封其为太子太师,赐蟒袍,着重臣前去慰问!”

对于杨嗣昌的严重病情,崇祯皇帝也是心下挂念。

在正月初时,崇祯皇帝便收到杨嗣昌病重的消息。可惜当时剿贼局势的糜烂,使得崇祯皇帝心中不满,没有过多的关心杨嗣昌的病情。

如今张贼伏首,李贼溃逃,崇祯皇帝才再次挂念起杨嗣昌的病情。

......

商议完封赏之事后,崇祯皇帝突然提起松锦之战的事情。

这场战事是从崇祯十三年三月开始的。

时皇太极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贝勒多尔衮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驻扎屯田,使得山海关外宁锦之地不能耕种。

锦州守将祖大寿急向朝廷请援,并称城内粮米已不足一月之用,若不急派援兵,恐有锦州陷落之危。

一旦锦州陷落,那宁锦气脉中断,则松山、杏山难保。锦州、松山、杏山一旦有失,那宁远与山海关则危。

故此,朝廷在知晓事情的严重性后,便急令蓟辽总督洪承畴领兵前去救援。

如今,战事已经快持续一年之久,崇祯皇帝自然是着重关注了。

“陈爱卿,如今松锦之战如何了?”崇祯皇帝面露忧色的问道。

陈新甲急忙出列回道:“回禀皇上,据蓟辽总督洪大人所言,目前清军依旧在围困着锦州城,但却是没有逼之过急,仍旧可以运粮进城。”

“但洪大人也不敢领兵轻进,担心遭遇清军围困,故此还驻扎在宁远,以不变应万变!”

“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称赞道:“洪爱卿沉着稳重,行事老练,对敌确实应该小心谨慎,切莫错犯当年的萨尔浒之战。”

一说起当年的萨尔浒之战,在场的阁臣们都是一脸的严肃神色。

正是从萨尔浒之败开始,大明几乎再也没有了主动进攻清军的能力,只得坚守在各大城池中,抵抗着清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