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子哥,我们都听你的!”
首先响应的,是贺开山的长子贺小峰,跟关山同一年出生的,不过要比关山小三个多月。也是关山在这榆树村,关系最好的小伙伴,打小就一起长大的。
二人都是憨厚善良又勤快,而且还是孝顺的人,自然投缘的很。两家又是左右邻居,在小的时候,几乎是天天形影不离。
一起上山砍柴,一起挖野菜,一起对抗村里那些野蛮霸道的熊孩子。肚子饿极了,就一起去挖茅根,一起去摘野果。谁收获少得很,另外的一个,还会多少分一点给对方。
嗯,就是这么好的关系,就是这么亲近的小伙伴。
也就是自从关竹穿越过来了,大家忙着进山打山货、挖草药,忙着发家致富,也忙着读书识字。所以,这才没有见天的形影不离。
不过,隔三岔五的,小兄弟俩,还是会一起相约进山,好好的联络一下感情。后来,即便关山去县里、去府城上学了,二人的关系也没有淡下去。只要见了,只要关山回家来了,兄弟俩依然亲近的很。
是的,贺小峰并没有跟关山一样,离开山沟沟,去外面的书院上学。
一来,是家境没有关竹家富裕,如果少了贺小峰这个长子帮着家里发家致富,这个家估计十年八年,都没法真的富裕起来。而且,也根本没法供贺小峰考功名。
没有办法,家里的底子太差了,他又是长子,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呢。爷爷奶奶那边,每年要给的养老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话说,极品大伯母,似乎好多人家都有。
二来,是当时贺小峰也都十三岁多了,快十四岁了,这个时候才开始进学,考上功名的希望太渺茫了。
如果再小几岁,哪怕是再小个三岁,十来岁的年纪,他或许也会努力一下,跟着关山一起去考功名。
不过,虽然没有去县里的书院上学,但是在关山一家的影响跟劝说下,贺开山还是把两个儿子,都一块送进了十里坡的学堂。
不说考功名,好歹上两年学堂,学完几本启蒙的书籍,并学学算术。日后,去城里做个账房,也是好的。最起码,不做睁眼瞎,出去卖个山货,也不至于被人给骗了。
关山对贺小峰,也是很关心的。
每次回家来,他都会留出一些时间,辅导一下贺小峰的功课。他希望,贺小峰可以考上秀才,日后好歹不用被强行征各种劳役兵役。
贺小峰把他的话给听进去了,更加的努力学习,虽然在村里的学堂上学,也还算有些长进。村里的夫子说,好好努力一下,有个五年的时间,还是很有希望,可以考个秀才功名的。
在村里的学堂进学,一年到头,也花了太多的银钱。所以,尽管夫子说五年,他才有希望考上秀才,贺小峰还是欢天喜地的,上学、种地、砍柴、打山货。
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气馁了,就失去了信心跟希望。
“是,山子哥!”
贺小峰的话音还没有落,立刻又有好几个年轻的声音,朗声应道。
“都听山子的话,记住了!”
几个有点沧桑的声音,也相继响了起来,这是老一辈的人,不放心自家的孩子,特意叮嘱。
“知道了!”几十个声音,齐刷刷的响了起来。
众人散开,勤快的干活去了。
这山谷里,不但有黄花菜,还有不少蘑菇跟草药呢。在采摘黄花菜的时候,那些蘑菇跟草药,自然也不能放过。
各种野果,自然也少不了。
关竹采了一阵,直起腰里,看着眼前这样火热的场景,心里不禁很是感慨。
这样的场景,在前世的时候,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也是啊,哪一个职场精英,会有那个时间,有那个机会,跑去深山老林里生活?就更不要说,是去山里打山货了。
充其量,也就是在大山的外围,摘摘野果而已。
榆树村,其实都算是深山老林了,对于前世的关竹来说。
前世的时候,关竹生活过的地方,最偏远的,也不过是蓬莱小镇那样的地方。走进大山,生活在大山里,前世的她,没有那样的机会,甚至也没有那样的勇气。
采菊东篱下,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
然而,如今,在这一世,这竟然成了现实生活。
关竹的心情,很是有点复杂。
现在这样的日子,她其实很满意,也很知足。
可是,家里的其他人,应该还是挺向往山外面的生活吧?不说搬去县城,最起码,也搬去田庄那边住吧?
榆树村这边,还是太偏僻,太山了。
说句难听的话,万一谁半夜得了急病,就只有听天由命的份了。如果在县里,哪怕是镇子上,也可以好好抢救一番。
还有啊,住去田庄里,隔三岔五的,还可以去镇上赶个集,去县城逛逛街。这样,对于弟弟妹妹,可是很有益处的。
最起码,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不是?
她从后世来,因为信息爆炸的原因,见识不可谓不广。可是,对于这一世的家人来说,还真不能说不是“井底之蛙”。
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山村,起码要把家安在田庄那边。如此,二姐跟小妹,日后找婆家,好歹也能找一个小镇的,或者是县城郊区的,甚至是府城郊区的。
没错,她从来就没有想过,一定要给二姐、小妹,找一个大户人家,或者是什么了不起的人家。
齐大非偶,她自己都不想做什么少奶奶,自然也不会这样去要求自己的姐妹。不过,若是她们自己有这个愿望,而且还相当的强烈,她自然也不会去阻止。
这人生的路,还是要靠自己去走的,别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代替的。
如今,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走出山村,在没有那么闭塞的田庄安家。
主意一定,关竹就悄悄的找了关茂盛跟关山。
“爹、大哥,采完这一批黄花菜,咱们就搬去田庄定居,你们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