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9章地府

“此话怎讲?”我不解道。

“你太专注了,其实从我一开始讲述,到最后结尾,除了她问的那个问题外,基本上都不是一种获得新知的神态,更像是与自己的认知相互佐证,而且虽然说道门和政府并没有深入的合作,但是据我所知,官方还是有那么几位宗教与民俗相关的专家,再加上你对海棠的了解,她是那种不做好功课就拜托人帮忙的人吗?”张从先说道。

想来也是,这海棠无论是从最早的分尸案,还是后来的飞龙嘉年华和东城区事件,再到现在的案件,她都没有展示出一个小白的样子,反而更像是早已了解很多,目的十分明确的委托我们办事的领导。

“好吧,不管她了,我是肯定不知道的,你能不能给我解解惑啊?地府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啊?”无论海棠是否早已了如指掌,我能够确定的是她肯定没有恶意,因此我也不想再去细想太多,当下还是满足我求知欲为先。

“地府又名幽府,是天地人三界之一……”张从先拿我没办法,只好开始说起他对地府的认识……

所谓天地人三界,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天表示天界,或者说天庭,这在很多民间传说中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封神演义》中就讲述了这天庭里的神仙是通过封神大战受封而来。到了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更是将天庭上的神仙描述的形形色色,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在佛家与道门来看,他们并不承认这所谓的天庭。

道门中人所谓的修仙升天,其实指的只是一种状态的提升,像之前说的那种“进化”到下一个阶段,并不是去到某个地方,像什么嫦娥吃丹药飞升等,这些传说中的桥段,在道门看来只是无稽之谈。

人界,实际上就是人间,也就是我们凡人所处的这个世界,这点大家都认可,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而地府,它的存在就有些神秘了。

在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思考人死之后会变成什么,到了后来玄学以及各门各派的发展,人们开始相信人死后肉身会留在人间腐化,而三魂中,天魂和地魂会消融于这个世间,人魂则会前往一个神秘的地方。

对于这个神秘地方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人们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黄泉”,“共赴黄泉”一词便是由此而来,但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不知道使用了什么秘法,竟发现这黄泉并不是人魂的最终目的地,更像是一条通往另一个地方的通道,因此人们又将这里改名为“黄泉路”。

黄泉路的最终目的地便是地府了,对于地府,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佛道两家都是有所描述的,佛家的因果轮回和道门所说的投胎转世都是在这个地方发生,可以说这里既是一切的终点,又是一切的起点。

根据古籍描述,地府并不是一个像是“轮回转世机”一般的机器,它和人间一般,有着一样的建筑,也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人魂到了这个地方并不是马上转世投胎,而是要经过一些审判与服刑的程序才能够进入下一世。

地府的主要管理人便是东岳大帝,其下是酆都大帝,而地府根据地域的不同还分出了五方鬼帝,分别管辖五方的地域。根据职能的不同又划粉了十殿阎罗,他们分别是掌管寿命的秦广王、主掌活大地狱的楚江王、主掌黑声大地狱的宋帝王、主掌合大地狱的五官王、掌管叫唤大地狱的阎罗王、掌管大叫唤大地狱的卞城王、掌管热恼大地狱的泰山王、掌管大热恼大地狱的都市王、主管阿鼻大地狱的平等王以及直对五浊世界的转轮王。

每殿之下又有判官和十大阴司,判官之中又以四大判官最为出名,他们分别是:掌管赏善司的魏征,唐代贞观时期的魏征是公认的刚直不阿、敢于进言的朝臣,因此死后被封为赏善司判官,专门负责奖励有功之魂;掌管罚恶司的钟馗,一代捉鬼天王钟馗是罚恶司的判官,秉承着轻罪轻罚,重罪重罚的原则,负责惩罚有过之魂;监察司陆之道,人称陆判,游走于阴阳两界,负责监察人间,实现善恶有报,在《聊斋志异》一书中,“换心”这一个故事就是讲的陆判为心地善良但天性愚钝的朱尔旦换心的故事;阴律司崔珏,也称崔判,左手生死簿,右手勾魂笔,是专门负责添寿勾魂的判官,可以说是阎王手下的秘书长,在《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大闹地府,欺负的便是这个崔判官。

与判官不同,十大阴司是这每个地府衙门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更像是狱卒或是公安,他们分别是鬼王、日游神、夜游神、黑白无常、牛头、豹尾、鸟嘴、鱼鳃、黄蜂。

鬼王是狱卒中的小头目,主要是一些恶鬼担任,专门治理手下的鬼魂。

日游神是负责日间巡视的巡逻兵,夜游神则是负责夜间。

勾魂使者黑白无常,白无常名为谢必安,黑无常名为范无救,他们专门负责处理一些棘手的“案件”比如说魂不离体等鬼差无法解决的问题。

鬼差的任务是到人间带走魂魄,其中牛头负责人,豹尾负责陆地上的兽类,鸟嘴负责飞在天上的禽类,鱼鳃则是负责水里的鱼类,黄蜂负责所有的昆虫。

地府的管理机构划分如此细致,主要还是为了能够公平对待每个魂魄,毕竟生前的功与过应该在这辈子了结,而不该带到下一世,佛家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因果轮回,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前所做之事,都将会在地府得到一个公平的裁决。

《喻世名言》中有这么一篇故事叫做《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故事说的是东汉灵帝的时候,有这么一位秀才,姓司马,名貌,字重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不过呢,这人怀才不遇,空有一腹才学却无施展的地方。有一天,他酒后失态,将自己的遭遇和忿懑做出一首《怨词》,词里词外都是在埋怨天道不公让自己怀才不遇。

而后此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大怒,特命阎罗王取其性命!阎罗王得令,派遣鬼差将这司马貌的魂魄拘了回来,也不知道是这司马貌胆子比较大还是越想越来气,被带到地府也不怕,反倒是理直气壮的和阎罗王争锋相对起来,一副“你看,我说天道不公吧,就因为我写首词就要了我的性命!”的样子。

这事整得阎罗王也有些下不了台,毕竟司马貌说的也是事实,他也只好向上禀报,看是不是点到为止就好了,没曾想,玉帝也被气乐了,你这司马貌说天道不公是吧?那我倒要看看你是有多公道!于是就下旨:让司马貌暂代阎罗王一职六个时辰,让他自行断案。

玉帝的指令就是想让这司马貌做半天阎罗王去断案,如公平公正,那倒还好,倘若不公不明,就让他死得心服!

这事换到现在就有些像美国的一部喜剧电影,金凯利主演的《冒牌天神》了,不过故事却没有那么的曲折幽默,司马貌怀才不遇已久,玉帝的指令正合他意,随即当仁不让地就坐上了阎罗王的座位。

不过问题来了,这只有个半天时间,司马貌又怎么样证明自己确实是满腹才学,只因天道不公而怀才不遇呢?

思考片刻,阎罗王只觉得这司马貌是因担不得大事正手足无措,便出言讥讽几句,不料这司马貌却表示,玉帝只给我半天时间,断案也断不得很多,倒不如找几个你们之前难断的典型案例,我把它断了,给你们做做榜样。

阎王见司马貌如此大的口气,便也示意判官奉上四宗汉初悬案,这四宗案件至今三百五十余年,都没能断清。

司马貌打开案卷一看:第一宗案是主上屈杀忠臣的案子,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氏;第二宗案是一宗恩将仇报案,原告:丁公,被告:刘邦;第三宗是专权夺位案件,原告:戚氏,被告:吕氏;第四宗则是乘危碧命案,原告:项羽,被告:王翦、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

司马貌想了想,笑着让人将四宗案件的所有涉案人员带上来,并吐槽这四件这么简单的案件居然三百多年都没人能断。

涉案人员都已带上,司马貌让原告一一讲述自己的案件,第一宗案,讲的是秦末汉初之时,刘邦得韩信等人相助夺得天下,其后却被刘邦与吕雉设计杀害,是为屈杀忠臣;第二宗案,讲的是在项羽旗下的丁公曾在一次围剿中放过了刘邦,刘邦许他平分天下,谁料事后却将丁公杀害,是为恩将仇报案;第三宗案,讲的是吕雉统御后宫,为营造吕氏天下,残杀戚夫人,是为专权夺位案;第四宗案,讲的是项羽四面楚歌,好不容易杀出垓下之围,却被装扮成田夫的夏广欺骗,逃去乌江,后又被故人吕马童等人分尸杀害,是为乘危逼命案。

听完众人的讲述,司马貌沉吟片刻,便得出最终判决:

韩信为汉室夺得江山,却死于刘邦、吕雉毒手,现让韩信转世投胎于曹嵩家,姓曹,名操,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夺汉室一半的江山!只不过你既为忠臣,便不可改朝换代,生前不得称帝,死后子嗣加封。

刘邦下一世仍投于汉室,立为献帝,一生受草草欺侮!

吕雉下世投于伏家,做汉献帝皇后,被曹操勒死于宫中,以报长乐宫杀害韩信之仇。

萧何有恩于韩信,也有怨于韩信,下世投于杨家,姓杨,名修!

英布投于东吴孙家,姓孙,名权,分汉室三分之一天下。

彭越投于刘弘家,姓刘,名备,分汉室三分之一天下。

樊哙投于张家,名飞。

项羽投于关家,改姓不改名,当有万夫不敌之勇!

戚夫人投于甘家,陪刘备正宫,以补偿前世未担后位之憾。

丁公投于周家,名瑜,发你孙权手下为将,原你在项羽手下未能善始善终,来生也不让你在孙权手下善了。

项伯来世改名颜良,雍齿改名文丑,你二人,一个背亲向疏,出卖自己侄儿,另一个受仇人封爵,来世将被关羽一并斩杀,以泄心头之恨!

至于吕马童等人,王翦改名王植,杨喜改名卞喜,夏广改名孔秀,吕胜改名韩福,杨武改名秦琪,吕马童改名蔡阳,下一世再阻关羽去路而不得,被其过五关斩六将!

司马貌将众魂的去处一一说完,在场众人无一不服,就连阎王也暗自称赞,判决一下,众魂一一前去投胎,此时时辰也到,司马貌归还阎君宝座。

玉帝得阎王上交上来的断案记录,也不禁对这司马貌刮目相看,便下令:司马貌虽欺君罔上,但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断清百年冤案,可谓戴罪立功,此生确为怀才不遇,特令下一世投胎改名不改姓,名懿,字仲达!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这个故事虽然不是真的,但也侧面说明地府的公事公办,有道是:莫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

不过后来也有人发现这地府办事也不是特别靠谱,像刘渐这种乌龙事件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鬼魂能够正常的走黄泉路进地府投胎,而有些则需要鬼差单独“照顾”,亲自一对一带回地府。

张从先猜测,这刘渐之所以会感觉不适应,就是因为没有按正常程序走黄泉路去地府导致的,而且刘渐能够回来也是运气好,因为地府和人间的空间法则不同,时间流逝也不是对等的,还好地府及时发现抓错人,不然刘渐回来的时候,就算肉体没有腐烂,那天地两魂也有可能已经消散于世间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