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正一道盟

‘真挖到宝了?!’

张希圣心头一震,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两位道士身上。

只见他们一人负剑,一人高冠,俱是道韵盎然却又各自特征鲜明。

负剑道士年轻,锋芒毕露,像是最标准的侠客;高冠道士慵懒,满腹书卷气,像是皓首穷经的学者。

简而言之,一看就不似凡俗!

“两位道友请了,贫道张希圣。”

他报了本名,于是那两位道士也只好跟着报出自家姓名。

“贫道刘海蟾。”

“贫道陈传。”

‘真是的他们!’

张希圣这下彻底确定了他们两位的来头。

刘海蟾,道门丹鼎派祖师之一,师从钟离权、吕洞宾,乃是后世道门传说中著名仙人之一。陈传就更了不得了,他不仅是道门太极无极学说的创始人,在修行还超脱道门传统的符箓派与丹鼎派两大方向,开创出了“易道学派”。

换言之,这两位都是未来能够称宗做祖的道门宗师!

‘结果就这么平平无奇地让自己给撞上了?’

此时此刻,用“天上掉馅饼”已经不能准确形容张希圣的心情了。

这简直是出门捡金矿啊!

跟他们一比,就连张玄陵这位当代天师也只不过只是一位吃祖宗老本都没怎么吃好的“蛐蛐二代”罢了。

“两位里面请,玄陵师兄正在陪同楼观道的尹真人,若有怠慢还望海涵。”

“道友此言太过见外,”

刘海蟾摇摇头,“若非天师府广发请帖,哪里能汇集如此之多的同道?贫道此刻谈兴大发,就不陪两位了。”

说罢,他大步流星地走向草庐,与其他道士谈玄论道去了。

“海蟾道友倒是一个妙人。”张希圣赞道。

“嘿,他那是不得不妙!”

陈传不愧是最佳损友,立马开始拆刘海蟾的台,“他这次下山可是带着任务的。”

“哦?愿闻其详。”张希圣眼睛一亮,追问道。

有任务好啊!

刘海蟾道友,你也不想自己的任务完不成吧?

“他学了这么久的金液还丹法,总要跟别人论一论短长,才好更进一步。”陈传摇着蒲扇,眯眼道。

“理不辨不明,道不论不精,此乃正理。”

张希圣点点头,算是明白了刘海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旋即他又想到了陈传,你这个睡仙也是来论道的?还是刚睡醒下山来醒醒神?

“道友想必也是如此吧?”

“欸,我是无意与人争辩什么的,”

陈传摇了摇头,“无论是符箓还是丹鼎,贫道都不甚了了,跟他们没什么可谈的。道友只需帮忙安排一处草庐可供歇息便好。”

‘歇息?’

张希圣自然不会觉得陈传是真的累了,联系到有关对方的传说,他暗忖道,“莫非是去修行睡功《蛰龙眠》?他该不会要一觉睡到大会结束吧?”

心下虽然有些可惜,但这是陈传自己的要求,他交浅也不好言深,只得叫来一位天师府弟子领着对方去休息。

……

……

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之极,阳上加阳为重阳,这一天对道门修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吉庆的日子,论道法会正式开幕。

抛开那些繁文缛节,天师张玄陵的讲话就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当今天下离乱,道门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时候,道门修士不应再避世隐居,自修天道,而应该积极入世,庇护人道。为此,天师府愿意来做这个领头人,倡议建立“正一道盟”,与各道观守望互助,共同面对云云。

此言一出,下方云集响应,场面一片热烈祥和。

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运气好,或者道门之中无坏人。而是他们前几日辛勤操劳的结果。

张玄陵作为天师,在三天之内亲自与来到天柱山的、有名有号的数十位道脉之主商谈大计,将他们全部说服。实在说服不了的至少也要做到让他们不公然反对。

如果这样的条件还不能接受,那对方肯定是敌对势力派来的奸细,天师府不仅有上善若水的论道之口,还有雷霆万钧的除魔之手。

在这样不辞辛苦地双管齐下,才保证了明面上的论道大会一片和谐美满。

大目标达成一致后,接下来就是诸多道脉之间加深彼此了解的余兴环节——

论道和比武。

刘海蟾第一个跳上台去,年纪轻轻的他因为还没有走出自己道路,身上颇有他老师当年风范。

剑气冲霄,锋芒毕露,毫不露怯,对着四面八方做了一个道稽之后,朗声诵道: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形。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这首诗里倒也没有显露多么高深的知识,他只是在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者说阐述他所认同的修行之道,也就是丹鼎之道。

作为道门两大主流学说之一,丹鼎派的出现虽然晚于符箓派,但经过魏晋以来的高速发展,理论基础已经不算弱了,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一位能够开宗立派的扛鼎人物,彻底立下招牌。

吕洞宾有这个资格,但他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兴趣。

刘海蟾本来其实也没有开宗立派的雄心壮志,但这不是恰逢其会嘛,难得遇见这么多的同道,他也就姑且上台讲上一讲,万一遇到一两个合眼缘的弟子,这光大师门的重担不就可以继续传下去了?

不过,能甩锅的弟子还没等到,辩论者倒是先上来了一个。

那也是一名年轻道士,只见他干脆利索地跃上台去,对着刘海蟾做了个道稽,开口道: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乙,放之为太清。”

这番话一出,张希圣的目光里立刻就牢牢地黏在了他的身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