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忆长安,摧心肝。
梦里多少魂断肠,醒来枕边泪双行。
天色已经完全明亮了起来,昨夜细雨绵绵,竟然到了清晨还未完全停歇,一阵阵的轻轻洒落在窗楣屋瓦之上,只让人觉得筋骨松软,就想着继续闷头接着睡。
天色阴沉,若是不看时间的话,也分不清究竟是早上还是晚上,可是杜畿依旧很快的爬了起来,这已经几乎成为了镌刻在其身体当中的本能反应。
等到真正清醒之后,杜畿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唤来了仆从,进行洗漱。
每一个人都有些事情,会深深的埋藏在心中,纵然是自己也不会轻易地去触碰,但是在睡眠的时候,潜意思的漂移就会时不时的闹出来提醒一下本体,来看这儿,其实还有个伤疤尚未愈合。
杜畿姓杜,以地为姓,自然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安的杜陵之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长安人。若论起杜畿的祖辈来,倒也辉煌过一段时间。杜畿的先辈,杜周、杜延年父子,是曾经在《史记》和《汉书》之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杜周是个酷吏、贪官,史书上多有贬词,而杜延年却是个好官,多有褒语。
然而,一个贪婪且凶残的酷吏会教导出一个慈眉善目的儿子么?如果这其中有隐藏着一些问题的话,那么是父亲那边的问题还是儿子这边的问题?guwo.org 风云小说网
不过杜家到了杜畿父亲那一辈的时候,就已经是很破落了。杜畿父亲没有什么天赋,读书也不怎么样,唯独性格很好,所以杜畿小时候的时候还算是幸福的。
只不过所有的幸福往往都很短暂,就像是昙花美丽却不能长久一样,杜畿的生母在杜畿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然后父亲续娶,家里来了一位凶狠的后娘,而且杜畿的父亲随后不久也去世了,之后杜畿的生活具体怎样,史书上只是很简单地提了一句:“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
史书依旧是书,也是人写的,所以杜畿这些年发生了一些什么,究竟苦不苦,后妈对待杜畿真实情况如何,恐怕也只有杜畿自己清楚,毕竟若是从阴谋论出发,那么汉代崇尚的是孝道,如果后妈不凶残,又怎么衬托出杜畿的孝呢?
但是有一点的是确定的,杜畿幼年之时,亲生父母都过世了。有父母的孩子,毕竟还知道来处,没有了父母,便只剩下了去处。
在杜畿洗漱完毕之后,头脑也渐渐的回复了清醒。梦里父母的样子都已经有些模糊了,只是那种感觉依旧在心中绵延不去,直至坐到了桌案之前,不免还是有些走神,又花了些时间才算是彻底静下心来。
这两天,杜畿从枣祇哪里,嗯,也可以说是从骠骑将军斐潜那边接到了关于农学士的具体考核晋升标准的制定任务,在完全没有办法氪金的汉代,也就只能爆肝了。
毕竟具体条例一旦公布推行,那么每一个细微的小错,都会在无数的目光当中被放大,任何一个漏洞,都有可能导致成百上千的人因此受到了牵连,当然,由此而来杜畿的名声也要么随之高涨,要么跌落泥尘。
寒门,想要重新爬回权柄的高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不过寒门么,走这个道路至少比黔首容易一些,至少有先辈走过的道路可以借鉴一下,而普通的黔首大多数连权柄的方向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摸……
“郎君……”老管家小心谨慎的先是替杜畿拿了一些水来,放到了一旁,方便杜畿取用,看着杜畿停笔的间隙,轻声说道,“韦郎君来了……”
杜畿微微皱起眉头。
因为要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制定农学士标准这一件事情上,所以杜畿这两天都是闭门不出,但有访客也都是谢绝,只不过韦端毕竟不同,当年杜畿家境困苦的时候,是韦端给予了一定的资助,而且杜畿的名声能够传播出去,也有韦端的一份功劳,所以老管家才冒着可能被杜畿责怪的风险,前来禀报。
“嗯……”杜畿看了看手中的书简,沉吟了片刻,说道,“让韦兄先去正厅就坐,某且去更衣便至。”
韦端为什么而来,其实杜畿也知道。同样的,韦端也知道杜畿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两个人见面之后,稍微寒暄了片刻,便转移到了农学士这个问题上面。
“无农,不得社稷之本,无工,不得兵甲之利。”韦端先是表明了一下自己的政治正确,旋即就说道,“如今伯侯主持此事,足可见得骠骑器重也……”
杜畿看了韦端一眼,他明白韦端的意思,但是沉默了片刻之后,也不打算绕什么圈子,毕竟这两天为了制定农学士的各项细则,已经是耗费了许多精力,根本就不想着再和韦端言谈的时候再额外的多消耗精神了,便直接说道:“韦兄,此农学之人……骠骑将军并无特别限制……”
韦端挑了挑眉毛,显然不太相信。
不仅是韦端不相信,包括韦端在内的很多关中士族也是同样不相信。
这个骠骑将军不搞事情,还能叫做隐鲲么?
藏在水下的有多深?
上一次借着新田政,先是默不作声地让众人跳出来,然后收割了一波,然后接着什么子虚乌有的阁台走水,然后又收拾了一批,虽然说这两三次韦端都顺利躲了过去,但是毕竟不清楚这个农学士工学士是不是骠骑将军斐潜又拿出来收割的新花样,这心中终究是没有底数,所以在家中坐了两天之后,便还是找到了杜畿,希望从比较了解这个事情的杜畿之处得到答案。
不过杜畿如此直截了当的说,反倒让韦端有些不适应,也有些不相信。
真的就只是农学士,不准备掺杂什么东西,不是骠骑将军挖下来的坑?、
杜畿看着韦端的神色,也猜到了韦端在想着一些什么,于是说道:“韦兄无需多虑,此策并无变化,无他,乃收天下寒门也!”
“果真?”韦端问道,神色之中也不由得舒缓了一些,“果真无变化?”
农学士和工学士,一开始的时候韦端和杜畿,包括一些其他的士族子弟都 子弟都有讨论过,认为这个事情是针对寒门的,认为是斐潜为了收拢寒门子弟特别搞出来的路子。
毕竟收拢寒门之心的政治方向,并不是斐潜一个人的独创,甚至包括汉灵帝在内的许多汉代皇帝,都做过这样的事情。
毕竟举孝廉和茂才这样的人才制度,有着诸多的弊端,这个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只不过既然是利益既得者,又怎么会愿意修改一个对于自己有利的制度后门呢?
皇帝想要扩大人才基数,寒门必然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对于斐潜这样的把持一方的大诸侯,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包括韦端在内的许多士族子弟自然对于农学士和工学士这两项政治策略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肉都是烂在自家的锅釜之中,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但是进来听闻说农学士和工学士要扩大到了黔首层面,甚至还要正式的在制度当中写明,这就让士族子弟有些忧虑起来,毕竟这个锅釜之中的肉就这么一些,大家分着吃了,多少还凑合,反正都是几百年这么分着过来的,然而现在忽然要是加进来一些生力军,这肉怎么还能够吃?
“农学之士,需进农社之堂,年年大比,合格者方可授职……”杜畿点头说道,“并且所有学子,均需缴纳束脩,年五千铜!”
“五千铜!”韦端睁大眼,比划了一下,“征西铜?啊,不是,是说骠骑铜?非五千钱?”当下虽然说关中已经大部分都在使用着斐潜还是征西将军之时发布出来的铜元银元金元系统,但是有时候还会习惯性的说这些铜元就是钱,因为征西铜元重量和价值,几乎就差不多等同于没有通货膨胀之前的五铢钱。但是既然明说了是铜,那么必然就是斐潜发行的这种新铜元,而不是大汉王朝那些已经贬值了的五铢钱。
“束脩年年缴纳,年比优者,一年之内可免其束脩,若是学了两年,便要缴纳总数一万,若是学了三年,不管第三年能否通过大比,能否授职,都需要缴纳三万铜!”杜畿比划着说道,“农工之学,直任农工之职……其余职位,依旧出自学宫,并无变化……如此一来,韦兄还有何忧?”
“哦……”韦端缓缓地点点头,呼出一口气说道,“如此,甚好,甚好!”然后立刻意识过来,补充说道,“某并非有疑于骠骑,乃是心忧社稷,欲查漏补遗也……”
杜畿点点头,也不想揭穿韦端的遮掩。
起初杜畿也有这方面的疑虑,毕竟最开始说人人都可以参加农学士选拔的时候,杜畿也是吓了一跳,就算是当年汉灵帝设立鸿都学宫之时,都不敢讲说是人人都能进学宫……
孔子是讲过有教无类,但是问题是孔子那是圣人,所以自然是有教无类,但是现在有谁敢称自己是圣人的?
既然不是圣人,那么做不到有教无类,那么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汉灵帝时期设立的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被当时儒学之人愤慨万分的就是以经取士的标准被完全打破!当经学不再成为晋升的阶梯的时候,几乎就是等同于将这些士族世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完全砸烂!
这如何能忍?!
因此在鸿都门学兴起的时候,便是祸根的蔓延,旋即遭遇到了天下士族的抵制,是血溅当场的那种,于是乎,鸿都门学很快的就又衰败了,汉灵帝的改革之路无疾而终……
所以当斐潜要大规模推行农学士和工学士的时候,包括韦端在内的士族等人才如此的紧张,生怕出现了第二个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当中最为被经书士族抵触的,就是有人凭借着画个花画个鸟就能得到皇帝的恩宠,然后等上高位,这简直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不就是画个鸟么!
毕竟艺术品这种东西,价值什么的,真的还不好说,就像是后世拿个胶带贴一只香蕉在画布上,就能买12万美金……
还有干脆不画,也不粘什么东西,只是拿刀割一割画布,照样可以卖钱的,也是高价……
所以艺术这个么……
正是因为如此,汉灵帝说这个人画个鸟,画得好,有极高的艺术气息,肯定人就聪明,可以当大官,而其他士族子弟则是异口同声的说,他瞄的有没有艺术气藕门不知道,只知道他只会个鸟,能当个鸟官!
矛盾,纷争,口沫横飞,血溅五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斐潜这边的农学士和工学士还真不太一样。
首先这个并非只是在纸面上画个鸟,而是真的要去农田工房之中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这种事情是实打实的成绩,谁都看的到,谁都可以衡量得出来,不像是艺术品花鸟画一样,评判的标准不能统一。
其次,世家士族子弟念叨了几百年的农桑乃国之本,总不能现在立刻大耳巴子扇在自己和自家先辈脸上,表示自己和先辈之前的说的话统统都不算,然后经书才是国本,农桑可有可无……
再加上斐潜明确表示了农学士和工学士学成授职的时候,只是针对所有农学和工学相关的职位,也算是极其标准的专业对口,这样一来连想要挑出什么刺来的都说不出口,毕竟这些职位确实是懂得农工的人来担任会更好,就算是想要比较,也要掂量一下自己会不会这些技术,懂不懂这些知识。
最后,高昂的学费也是让韦端放下了心,毕竟对于汉代人来说,并不是随随便便那个家庭都能拿出五千铜来的……
因此比起汉灵帝时期的鸿都门学来说,农学士和工学士既能让士族世家享受到了一定的利益,又不会有太强烈的反感。
韦端得知了具体细则标准,当即也就宽心不少,知道杜畿最近时间忙碌,也不好过于打搅,又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表示让人会送几个服侍照顾杜畿起居的姬女过来,杜畿自是谦让,两人又上演了一番推搡之术后,最后以杜畿收下作罢。
韦端告辞了,杜畿送出门外之后,回转到了厅堂之中,却是一个人默然坐了良久,最后才嘿然笑出了声,摇了摇头,说道:“骠骑之策,岂止于此乎?呵呵,呵呵……且行且观之矣……”言毕,杜畿将袖子甩了甩,走向了书房,继续编纂他的农学细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