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逻辑

回到相国府的没藏讹庞立刻命人把消息传递给了宫中的没藏氏,显然如若要让宁令哥按照计划成功刺杀李元昊必须要自己的这位妹妹配合才行,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

其实,没藏讹庞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若宁令哥杀掉元昊,宁令哥得死,可立自己妹妹的儿子为帝;宁令哥事败,必被元昊所杀,新太子自然也是自己的外甥无疑。

当然如果是宁令哥刺杀成功才是最好的,这样一来自己便可导演一场好戏……

望着李元昊的皇宫,没藏讹庞发出一阵冷笑:“你对西夏做的一切都将是自己种下的祸根,怨不得我挑拨离间,现在是时候自己品尝自己种下的恶果了!自大自私的独夫!我这是替数万将士向你索命!被自己的儿子刺杀也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要想刺杀皇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有的准备都应当有条不紊,精心谋划,而宁令哥却因为自己身份的特殊而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随意进出皇宫甚至宫闱,西夏人的后宫可比大宋与辽朝的随便的多,毕竟西夏虽然立国,但距离正统王朝还差上许多。

于是宁令哥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进宫之后再一刀砍死那个禽兽昏君便可,他唯一要做的便是策划好进宫以及撤走的路线便可,既然没藏讹庞已经答应安排后事,那自己便在事成之后躲进相国府中。

对于刺杀这种事情当然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但宁令哥还需要一个能帮他分担压力的人,而这个人非常好找,自己身边就有一个,野利氏的子孙,野利浪烈。

野利浪烈对李元昊的恨意可谓滔天,即便是李元昊亲口承认错杀了野利遇乞野利氏是无辜的也无济于事,人都死了你还说这些又有何用?并且维护自己尊贵的皇权,李元昊甚至会不愿在公开的奏疏,公文中为野利氏平凡,这更是让野利浪烈心中堵了一块大石头,非除掉李元昊而不得解脱。

野利浪烈的身上背负着整个家族的仇与恨,在宁令哥找到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作为宁令哥的策应,只要能看到李元昊那老贼的死,让他牺牲性命也是值得的。

“宁令哥!只你能带我进入皇宫,我便可分担你的重担,接近寝宫之后,你全力诛杀昏君,我替你抵挡所有的守卫,只不过刀剑兵器……”

“刀剑兵器不用担心,自会有人暗藏在侍卫之中交于你,你要做的便是帮我抵挡侍卫,待我拿下父皇之后,便尘埃落定!”

宁令哥的话让野利浪烈大为安心,在他看来是没错的,只要宁令哥弑君成功,那整个西夏都是他的,李元昊除了宁令哥外便没有了任何子嗣,谁还能撼动宁令哥的地位?到时间那些侍卫便会倒戈向他。

宁令哥也不傻,此事他也打好了如意算盘,还有谁能比他更了解皇宫,只要杀了父亲自己便从一处僻静的小路前往相国府,到时有相国没藏讹庞的帮助,自己登基为帝便在转瞬之间。

但有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却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皇宫日没藏氏的宫殿突然传来一阵娃娃的啼哭声,彻底打破了兴庆府的宁静夜晚,显然没藏氏诞下李元昊的血脉,一时间李元昊大为兴奋,同时兴庆府也变得喜气洋洋。

对于这位刚出生的孩子,没藏讹庞是极为兴奋的,自己妹妹诞下的皇子意味着自己的计划如虎添翼,完全不需要自己冒险便能把整个西夏牢牢的抓在手中!

宁令哥的计划也因为这位突如其来的弟弟而不得已被搁置起来,因为有幼子降生,现在皇宫中的守卫力量最是强大,即便是连宗室外戚都不能轻易穿越宫禁。

宁令哥只能安抚野利浪烈:“此时前往禁中只能无功而返甚至有身死的可能,咱们先安心等待,过一段时时间之后便宽松起来,父皇是什么个性孤岂能不知道?猫儿岂有不偷腥的道理。”

没错,李元昊确实按耐不住,没移氏的肚子也开始有动静了,而没藏氏的身体需要调养,很快李元昊便从宫外挑选了一批女子入宫,宫中的侍女他早已厌倦,年纪越大的他越是好色成性。

出入皇宫的秀车就从来没断过,大宋对西夏减缓攻势让西夏人错误的认为大宋已经不打算再西进了,其实这只不过是大宋在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而已,以赵祯的性格怎么会看着肥美的河套之地依然落在西夏人的手中?

已经享受过荣华富贵的西夏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兴庆府的百姓再次开始安逸的生活,只不过他们的羊毛卖不出去,夏天要开始种植粮食了,显然前几年的粮食危机让他们明白河套土地上种植粮食才是上上之策,有了粮食他们才能养活自己,最少不会被宋人卡住喉咙。

只不过劳力明显不足,打量的壮丁被抽调去了军中,西夏人被大宋突然吐露出的狰狞吓到了,他们需要保持一个数量庞大的军队才能与大宋进行对抗。

待秋天到来的时候,大宋军队的游骑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的目标不是抢夺粮食,而是毁灭那些在田地里金黄欲坠的饱满作物……大火会让这些宝贵的粮食变成焦土,在秋天的烈日下,火势疯狂的蔓延,直到尽头形成一大片火海……

没有足够的人手去保护良田,西夏的兵力主要驻守在重要的城池之中,反而变成了大宋游骑开始打谷草似得骚扰西夏,大宋不缺粮食,自然不需要也不心疼,他们要做的便是把装有火油的竹筒点燃扔到西夏人的田里便可,来去如风,行动迅速,西夏人即便是想阻拦也没有时间。

西夏百姓的粮食大量歉收,天灾过后的人祸让他们绝望,然而李元昊根本不在乎这些,他只要保证军队有粮食便可,而他的逻辑也很简单:“西夏饿死一个难民便是少了一个人,若是饿死了一个战士,便是少了一个希望,孰轻孰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