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河水中有一个龙宫,是平河老龙建造,后来被大洋里一个百丈海蛇精杀死霸占,这海蛇精时常吃掉过河的人和来河边饮水的动物,成为平河流域一大害,世人对他无可奈何,西部各国每年供奉大量牛羊畜生换取平安,唯独云咯国远离大海不肯供奉,海蛇恼怒来此吃人威吓,今天恰好享乐佛离开佛祖,路过平河,见到海蛇正在吞食过河人,于心不忍,协助世人点排灯降伏海蛇精,化作一只巨大的鲲鹏一爪抓向海蛇脖颈,不料那海蛇也有高深的道行,早有察觉,一缩头避开要害,还是被抓伤背部,血水染红了平河水,海蛇负伤,立刻潜进平河,享乐佛一心把那海蛇赶回大洋,双爪探进平河,在那海蛇身上乱抓,那海蛇疼痛难忍,拼命前游,一直跑进大洋深底,享乐佛这才放过他,回到平河,见龙宫无人居住,就暂住那里,自此平河再无妖魔鬼怪敢来兴风作浪,两岸百姓见无海蛇,十分高兴,一齐来到岸边有摆三牲感谢天地的,有摆供果焚香感谢佛祖的,络绎不绝,经久不衰,连国王和文武大臣也来祈诚拜祭,享乐佛见到了民众的狂热追捧,心道;“如果自己也成立一教,把这些民众收为教徒,他们绝对会成为自己的忠诚徒众。”如何才能叫这些民众成为自己的教徒,享乐佛也犯了难,他来到都城,亲自查访商机,见一群人围看依仗皇榜,他近前一看,是国王寻医求药,原来这国王好酒色,时常靠吃补药助兴,纵欲过度,年方五十就举力无尖,难以行事,身边美女如云,他如何受得了,叫御医百般治疗,吃了大量补药,疗效甚微,反而引起身体不适,国王大怒,杀了两个御医,结果无人敢给他下药治病,跟引起他的怒火,扬言如果一月之内治不好自己的病,就杀掉所有御医,御医怕死,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一个御医道;“我看依靠我们治疗,是无能为是,只有死路一条,不如请陛下下一道旨,请民间医生给陛下治疗,民间也是藏龙卧虎,有医术高明之人,一旦有人揭榜把陛下病治好,我们就有救了。”众御医一听纷纷叫好,立刻上奏国王,国王也是病急乱投医,立即准奏,下旨悬赏千金,求医问药。享乐佛对此无兴趣,转身就往街里走,突然前面一片大乱,人们呼喊着,四散奔逃,享乐佛往前一走,看到了一头巨大的公牛追逐着民众,被追上的人被牛顶上,不死就残,享乐佛心性慈悲,见此惨状,顿生怜悯之心,一个箭步上去抓住牛角,那牛扬脖一挑,享乐佛顺势跳上牛背,双手抓住牛角稳稳骑住,那牛不干了,立刻前窜后跳,想把享乐佛甩下,享乐佛稳如泰山,顺势使了一个千斤坠,那牛立刻跳不起来,就开始跑,跑了一会就累得气喘吁吁,站立不动,周围民众立刻围了上来,一脸崇拜的高叫着;“好汉真乃神人也。”牛的主人跑了过来,跪地磕头,感谢享乐佛降伏公牛,一些死伤者上前拉住牛主人,要求赔偿,那牛主人死的心都有了,哭丧着脸道;“这牛发情,和南牛王争斗,结果输了,挣脱鼻环,跑来伤人,我家也没有什么钱财,只有这头牛,每年靠他顶牛比赛维持生计,你们要赔钱财,我也没有,只有把牛赔给你们。”那些受害者无奈只好同意,可是他们又起了纠纷,如何分配这头牛,争论不休,一个妇人哭天抹泪道;“我家就这么一个劳动力。一家两个老人,五个孩子全靠孩子爸扛包养家糊口,他这一死,你赔多少能教我们维持生计,你这该死的牛,可要我们全家的命了。”享乐佛又发慈悲,想帮助他们,想起国王的悬赏千金求医旨,灵机一动,有了,那牛发情,国王阳痿,给这两个宝贝玩意换一下,那牛就老实了,国王美女有的是,一下就两全其美,这些受害者有了千金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赔偿,免受二次伤害,可谓皆大欢喜,主意一定就道;“你们不要争吵了,这牛我出千金买下,你们分金子比分牛好分。”那些受害者立刻同意,享乐佛道;“你们随我来取金子。”领着这些受害者来到皇榜前,一伸手把皇榜揭下,看守皇榜官员见有人揭榜高兴的上前见礼,享乐佛道;“你们给他们一千两金子,我去给你们国王治病。”那官员道;“大师取笑了,你没有治好国王陛下的病是不可能拿到金子的。”享乐佛一想也是,就道;“你把国王找来,我马上给他治好病。”那官员道;“那也不可能,你得进皇宫给陛下治病,治好了才能拿到金子。”享乐佛道;“那好吧,我随你进宫。”那官员高兴的领着享乐佛进宫,见享乐佛牵着牛就道;“大师,进宫不能牵牛。”享乐佛道;“这是神牛,我就是用它来给国王治病,如果没有神牛我如何给国王治病。”那官员道;“好好,你带牛进皇宫,只要你治好了国王病,带什么都可以,治不好,你可小心点,国王不会给你好果子吃。”享乐佛微笑不语,牵牛进了皇宫,国王早得报告,也是高兴,立刻在养心殿召见享乐佛,享乐佛牵着牛进了养心殿,不跪不拜,两旁官员喝令享乐佛跪拜,享乐佛道;“我要拜国王,只怕国王的病这辈子也治不好。”国王一听立刻道;“大师只要你治好孤的病,不但你不用拜孤,就是到孤的母后面前也不用拜。”享乐佛道;“好吧,现在我就给你治病,给我取两个瓢来。”立刻有宫女取来两个瓢,享乐佛接过,朝瓢里面吹了一口仙气,一个递给国王道;“你往瓢内撒一泡尿。”国王正好来尿,真的往瓢内撒了一泡尿,享乐佛拿另一个瓢接了一泡牛尿,和国王尿调个个道;“国王陛下,你把这泡牛尿喝了,病就好了。”国王一听怒道;“你这个骗子,敢骗孤喝牛尿,来人给我拉下去杀。”享乐佛也不惧道;“陛下你想要治好病就得喝牛尿,这是神牛,他的尿治百病,如果不喝,你的病此生无望。”一句话镇住国王,国王也是极度渴望治好病,就道;“好吧,孤就信你,如果孤喝下牛尿,病不好,孤会剐了你。”那国王端起牛尿瓢,顾不得牛骚,一口气把牛尿喝下,享乐佛也把国王尿给牛喝下,那牛喝下国王尿立刻变得温驯起来,而国王喝下牛尿,只觉得浑身发热,血脉膨胀,有一种冲动的感觉,一转身看见身边的宫女,眼睛直冒蓝光,顾不得群臣在这里,脱掉衣服,急不可耐扑过去,扯碎衣服疯狂占有了那个宫女,享乐佛随手把一块白纱缠在头上,蒙住眼睛,那些大臣一见这牛尿如此好使,回去也纷纷饮用牛尿,效果一般,对享乐佛略有不满,而国王好像一头发情公牛,一连宠幸了七八个宫女,还是意犹未尽,精神抖擞,起身大喜道;“大师真乃神医,我病好亦,孤封你为国师,位居群臣之首,那牛封为神牛,以后不许国人杀牛伤牛违者按杀人处理。”早有侍从写好圣旨,扣好金印,宣布全国,享乐佛无意成了国师,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豪华的府邸,成群的仆人,吃着奇珍异果,各种美食,开始享乐佛很是受用,时间一长,就烦了,觉得还是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府邸走走,见街上有许多牛,祸害东西也没人打,原来是云咯王把那公牛封为神牛,不许杀打,下面大臣理解错了,颁布的发令是所有牛不许杀打,心道;“国王一张纸写几个字,扣上大金印,就是法律,无人敢违,如果我有这么一个教,天地唯我独尊,一个印章下去,令通意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自己的教发扬光大,比佛祖的佛教省心省事,我这教就叫大印苦乐教,印行令止,一统天下,教佛祖看看,你大徒弟不是无能为之人。”想到这,决定立即实行,先从国王开始,进宫去找国王,国王正在悲伤,原来太后因病去世,享乐佛一见也是商机,立刻到了幽冥地府,十殿阎罗闻报立刻亲自出门拜见;“享乐佛爷怎么有时间到地府来。”享乐佛道;“我来找一个人,云咯国太后灵魂。”阎罗王道;“那云咯国太后是青凤托生,因他无故打杀死多人,按律在地狱受十年之苦,享乐佛找他何事。”享乐佛道;“不瞒你,我想在云咯国创立一个大印苦乐教,需要她帮一个忙。”阎罗王也是吃惊道;“享乐佛说话,可欠思索,佛祖知道,降罪不轻,不是你我能担待的。”享乐佛哈哈大笑道;“佛祖忙讲金经,哪有时间管我的闲事,你还是给我速速找来云咯太后。”阎罗王哪敢,忙道;“享乐佛爷,你老少待,我去天庭奏知玉帝,请来特赦,在与你云咯太后。”享乐佛性急怒道;“你这鬼王,好不识趣,本佛爷好话相求于你,你却不识抬举,当初孙猴子把你地府砸个稀乱,你却对他毕恭毕敬,我看你是欺软怕硬,是非不分,你不与我云咯太后,我自己去找。”阎罗王哪敢拦阻,忙去找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一听,叹口气道;“都是世人贪婪淫乱惹的祸,天意难违,灾祸自取,寄望于善人多福,恶人短寿,阿弥陀佛。”说完闭目不语,阎罗王不明所里,这时有判官急来报;“大王,大事不好,享乐佛打开了二层地狱,跑了许多吃人恶鬼,一但托生到世上,只怕世上血雨腥风很多年。”阎罗王一听知道地藏菩萨所言非虚,急忙道;“赶紧调派所有夜叉出地府抓恶鬼,把损失降到最低。”判官一听赶紧跑去调兵,再说享乐佛,凭道行找到云咯太后,一把扯碎二层地狱门,进了地狱,找到云咯太后一把抓住,就往外走,牛头马面,无常夜叉,谁也不敢拦,狱中其他犯人一见顺势跟了出去,那地狱关的是几千年来无数杀人吃人恶魔,一齐往外跑,没有人拦得住,享乐佛一见事情大了,也觉事情办得不好,返身一掌把门堵住,但也跑了无数恶鬼,这时,地府夜叉兵出动,控制住局面,享乐佛收回手对赶来的阎罗王道;“这些跑出的恶鬼,托生到世,善者善死,恶者恶治,一世轮回,不违天意,日后凡入我大印教者,不入地狱,转投世间受苦,或为禽兽以皮毛肉体赎罪,否则我还会来找你。”阎罗王也不敢不应,唯唯诺诺,应付一句道;“小王明白。”享乐佛带着云咯太后出了地府,回到云咯都城。再说阎罗王,见跑了无数食人杀人魔鬼,自己人马收效甚微,急叫判官查点跑掉多少恶鬼,判官一查,自己也下了一大跳,罪大恶极的魔头就跑了壹拾壹万,吃人魔妖三百六十五万,杀人魔鬼一千零八万,这些恶魔一旦转世为人,势必叫人间血雨腥风,千里无人烟,有可能叫人类绝种,此事非小,阎罗王哪担待得起,急忙驾起云头直奔凌霄宝殿,面见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也是奇怪,阎罗王向来中规中矩,恪守天规,今日未带奏表就来求见,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立刻召见,阎罗王进了凌霄宝殿,拜奏玉帝道;“陛下,大事不好,享乐佛打破地狱剥皮门,放走一千三百八十四万恶鬼,地府兵少将微,难以将他们捉拿回地府,恳请陛下多派天兵天将,协助地府,收回恶鬼,还人间一个清朗世界。”玉皇大帝一听沉思良久未言,一旁急坏了天宫诸神,一旁转过四大天王,拜奏于殿下道;“陛下,臣等愿意带天兵天将下界捉拿恶鬼,问罪享乐佛。”玉皇大帝才开金口道;“此事不怪享乐佛,昔日我到人间巡查,见人间民心向善,一片祥和,朕是高兴,特意下诏四海龙王,保证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所有人过上丰衣足食,快乐无忧的日子,昨日下界秽气冲天,令朕十分不适,就到下界巡视,一见世间百相,衣食无忧,却不知足,贪占无度,欺压良善,大肆宣淫,不但包养蓄买情人,妻妾,外出嫖娼,强买强占良家妇女,还有母子,父女,儿媳与公公,女婿与岳母,兄妹,等等乱伦逆天现象大有发生,气得朕立刻回到天庭,决定剥夺他们的财富,乃至生命,享乐佛作为佛家掌门弟子,道行齐天,感知朕意,故此放跑恶鬼,虽血腥残忍,比朕决定翻山倒海,毁灭人类好上百倍,就让世人的鲜血洗涤被他们自己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早近极乐世界。”阎罗王和四大天王一听,原来如此,只好道;“小王道行浅薄,未解圣意,多虑了。”玉帝道;“也不为多虑,恶鬼久未面世,一旦全部托生为人,势必无端残忍杀戮,灭绝人类,你们各带本部天兵天将协助地府,大张旗鼓,捉拿恶鬼,捉拿一部分,吓阻一部分,叫他们分批托生为人,千日之内之内,收回所有转世恶鬼。”四大天王和阎罗王领旨下去,一旁转过太上老君,上前奏道;“陛下,那恶鬼托生为人,良善势必殃及,无人制约,影响天理,理应派天罡地煞,罗汉金刚同时下凡,斩杀恶鬼,维持下界善恶平衡,彰显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玉帝道;“卿所言极是,不但天罡地煞,金刚罗汉,还包括百万天兵天将,分批下界,一同协助斩杀恶鬼。”太上老君道;“陛下圣明。”退过一旁。不提玉帝如何派兵遣将,单说享乐佛进了云咯皇宫,国王见了享乐佛道;“国师,你来的正好,孤的母后急病逝去,孤想大做法事,超度亡灵。”享乐佛道;“大王纵做千日法事,也难度尽太后生前孽债,只能地狱受苦折罪,如果信奉我的大印教,水葬平河,太后可即刻托生,结善缘还尽前世孽债,少受百年暗黑剥皮之苦。”云咯王十分信任享乐佛,觉得享乐佛非凡人也,一听享乐佛有大印教,一旦信奉,不入地狱,母后即刻托生,立刻信任,祈诚一拜道;“国师,孤愿信奉你的大印教,可是孤的皇亲国戚都信奉佛教,我如果把母后水葬平河,他们会反对的。”享乐佛道;“大王把他们招聚一起,我会教他们信奉的,大王既然信奉我大印教,就扎起这个头巾。”把自己包秃头的白色纱巾撕下一条,一晃,变成一条纱巾递与云咯王,云咯王真的祈诚扎起来,马上下旨,所有皇亲国戚来到太后灵宫,大家来了一看,国师高坐龙椅,国王头扎白纱巾,恭敬站立一旁,不明所里,享乐佛道;“现在大王以弃佛教加入我大印教,把太后水葬平河,平河乃我大印教圣地,太后葬后得以免受地狱之苦,直接转投人间,再度重生,诸位皇亲国戚如愿弃佛教,信奉我大印教,可免太后十年地狱非人之苦。”那些皇亲国戚都是忠诚佛教徒,如何肯轻易信奉大印教,国舅出班道;“我等自幼信奉佛教,国师一席话,信口说来,无凭无据,如何叫我等信任。”享乐佛道;“此事无妨,你们开棺听太后怎么说。”国舅道;“太后以逝去一日,如何能说话。”享乐佛道;“你未开棺,如何得知太后不能说话。”国舅一听怒道;“国师,我现在就开棺,如果太后说话我也弃佛教,信奉大印教,如果太后不说话,我会请大王治你一个欺君罔上,妖言惑众之罪。”那国舅果然来到太后灵棺前,亲自动手打开灵棺,往里一看,只见太后活了,伸手扯掉蒙面巾,立刻惊叫;“大王,太后活了。”一席话惊动所有人,国王也急忙来到灵棺前,一看太后果然活了,惊喜万分,忙叫众人把太后扶出,太后不理众人,来到享乐佛前,扑通一声跪倒道;“云咯太后参拜大印教祖,感谢教祖把我从地狱拯救出来,重新托生为人,我一定广积德善,赎回前世罪孽,报答教祖恩情。”砰砰直磕响头,享乐佛一扬手手中多了一支朱砂笔在太后眉心一点,留下一个朱砂印迹道;“托生去吧。”太后谢过,自己又进灵棺,躺下不动,呼吸全没,这一幕惊呆了众人,顾不得太后,一齐跪在享乐佛脚下,祈诚磕头道;“我们愿意信奉大印教,躬请教祖收留。”享乐佛从头上纱巾扯下一缕纱丝,一抖变成无数纱巾,向下一甩飘向众人道;“头扎白纱巾,入我大印教,一律食全素,死后得重生,善不入天堂,人间享百福,恶不入地狱,世上苦报还。”这些皇亲国戚一个个扎起白纱巾,正式信奉大印教,云咯王十分顺当把云咯太后葬于平河,享乐佛的大印教也传开,但几乎无人信奉大印教,尤其文武大臣不以为然,他们喝牛尿没有起作用,认为享乐佛是个骗子,现在又叫他们入教吃素,自然不干,没有肉食的日子算不上享福,享乐佛也不急,一晃一年过去了,这些文武大臣随云咯王到平河祭奠云咯太后,拜谢大印教主,享乐佛也来到现场,对云咯王道;“太后以托生为一个农家女,他的眉心有一个豆大朱砂红痣,你祭奠也没有什么用,不如把你祭祀的费用给太后托生的人,叫他用来行善积德,赎回前世罪恶,以图来世再为皇家人。”云咯王对享乐佛深信不疑,立刻派人到乡下寻找,果然在一家贫穷农户寻到一个眉心带红痣的女孩,一问其父母,小女孩出生日就是太后离世日,无不称奇,云咯王立刻给予千金,那农户立刻就翻了身,成了当地首富,引起其他人羡慕,自己孩子眉心没有红痣,就用朱砂点一个,慢慢的大孩子也点,成年人也点红痣,期盼带来好运,风靡全国,导致朱砂价格暴涨,最后连皇室人员也点朱砂痣,文武大臣亲眼目睹享乐佛之神奇,也纷纷加入大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