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1新时代开始
后来王平在回忆那一段日子的时候,才突然想到,也就是从那一天杨路狼嚎过之后,他再也没有叫过自己‘班长’,取而代之的是从此他开口闭口一个‘老伙记’,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杨路,真的长大了。
那一年,他们所属的部队从前线撤了下来,回到后方休整,另一只新部队上了前线,进行战时轮战,一直到很久以后,王平才知道,那只新部队的头头,是杨路的亲生父亲。
从战场上下来没多久,杨路和王平都被推荐上了军校。
不过,王平在重新选择志向的时候,他出人意料的选择了装甲兵学院,而杨路,则进了陆院,选择了特种作战指挥与情报管理两个专业。
那之后,在王平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痛苦的钻研的时候,杨路,在陆院却是混的是风声水起。
比起同期入校的其他学员,这一批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们,有实际的经验,再有丰富的战斗履历,但在学习上,他们比起其他的学员来说,在学习上,则有太多的不足。
如王平,当兵前,他只读到初中,而且只是断断续续的读的,很多新理论新知识,他根本没有接触过,尤其是装甲战车等新型设备,许多知识他一点基础都没有,只能从头学起。
为此,他每天埋头苦读,以一个老兵的倔强和认真,硬是死啃下来了那些厚厚的比砖头还厚的大本大本的书,有时候想起来,他都无法想象自己是怎么渡过那段日子的。
就这样,一直到毕业,王平都觉得自己象是做了一场梦,那个自己在战场上不断狙击敌人的自己,与现在这个埋头苦学的自己,好象是不同的一个人,恍惚中,这四年,这样埋头苦读的日子,他居然闯过来了。
之后,他被分配到北方军区的装甲部队,当了一个小排长。
也就在这时,他才知道,与他同年毕业的杨路,选择了一个全新的部队——新成立的解放军特种作战部队,这个新名词让王平在听到的时候,还不由的搔搔头。
在后来不断收到的杨路的信中,虽然各方面情况都保密,但在字里行间,王平到底是理解了这只新部队的性质,与他们在前线时的侦察兵的任务相类似,但比起他们,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重要性……
站在一片荒草没有人烟的山区中,杨路拍了拍手上的土,从蹲姿起身,轻轻的笑了。
身旁的几个拿着地图在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的军人,不停的在这附近时而低下身检查着什么,时而上树向远方眺望,远处,几辆吉普车停在斜坡下。
天气有些闷热,杨路解开了衣领上的扣子,绿色的新式军衣上面红色和金色的肩章有些显眼,这是1985年,我军还没有恢复军衔制度,除能在军服质地和军帽上区分军官、军士和士兵,基本上所有的军官都是一样的装束,或许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也只能从这个军人的容颜和神色上来区别他们的身份了吧!
从部队决定要组建一只新的特种作战部队的那一天开始,上级就从各大军事院校挑出了一批具有军事理论知识的高学历人才补充进了这只新部队,因为没有经验,也不知道所谓特种作战究竟特种在哪里,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因为部队又调集了一批从前线下来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人也加入了进来。
而作为经历过前线战斗,获得过二等功和集体二等功的战斗英雄杨路,他本身又具有高文凭这个资本,自然就成了新部队建设组成中的一员。
而现在,他们这些对特种作战也只是一知半解的军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选一个训练基地。
这不,这些最大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军人们,四处搜罗着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山区,就是想建一个符合他们心中理想的训练基地。
“杨路!”
这个时候,这只部队才刚刚组建,编制混乱,上级只给了一个连队建制的大概范围,可这里面有些人在原来部队里是副团级的领导,也有的是营长、连长,最低的如杨路,刚毕业的他因为同时拿了两个学位,按照部队的制度他大小也算是个副连级的干部,可在这里,怎么叫,如何称呼,除了上级指定的负责人外,这类事项由谁负责谁来管理,不搞清称谓什么的,谁也做不了主,这些却都成了个大问题。
直接从部队里抽上来的老兵教官,他们这些个军官都叫他们班长,可这些老班长却被这些军官的身份给搞糊涂了,最后大家索性只叫名字,就是把年纪大一点的几位叫声大哥、老哥什么的,以至于到后来,大队建制成型后,这种习惯也就成了队中的惯例。
听到叫声,杨路回过头,看到被任命为代理队长的秦治国向他招了招手。
利落的几步跑过去,杨路看了看队长的表情。
“杨路,这里比起南疆的地形来如何?”
听到队长的问题,杨路笑笑,“还行,复杂多变,有山区丘陵,也有河流密林,也有开阔地形,挺适合的!”
秦治国点点头,“说实在的,杨路,别看我比你大十来岁,军龄也比你长得多,可比起战斗经验来,估计在这队里可比不上你们这些在前线摸爬滚打、实实在在动过手的人,这从实战训练点上出发选择训练基地,还是要你们这些老兵们说了算啊!”
杨路淡然一笑,“队长,其实也没这么严重,再怎么符合的地形什么的,如果没有人,那也没有用啊!”
“嗯,你说说,听说你在陆院学的不错,那对这个特种部队,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秦治国摸摸了头发,有点不自信的眨了下眼。
坦率的讲,他虽然是野战部队带过兵的干部,在带兵上算是一把好手,但从参军后,几次的边境冲突他所在的部队都没有赶上参与,这次调他过来组建新型作战部队,他想上面大概也只是看上他带兵经验而已,至于在作战方面,现在队里临时性调集的这些老兵们,个个都比他强。
还有这种杨路——他打听说,这小子从一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就进入侦察连,在前线上打了整整一年的仗,前后受过几次重伤,立功无数,进了军校后这小子也是个人精,学习上也毫不逊色,原本他所在的部队是急着要把他抽回去,结果在上级的调集新型人才参与新型部队建设的大局下,才忍痛放了手。
因此,有些方面,他希望能借助杨路的头脑,帮他思考一下这只新要组成的部队,究竟要向哪处方面发展。
部队组建这只特种作战部队,主要是从这几次边境冲突上得到的深刻体会,他们的敌人学会了老m的一套手法,在与他们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实行小型穿插的小分队式的偷袭作战方式,已方在这上面吃了不少的亏,虽然部队一直都有侦察连、突击手这类的精兵强手与之对抗,但在一大部分上,不是因为战术赢了对方,而只是因为在单兵素质上胜出而赢得了胜利。
如今这场战场已至末声,但面对新型战法的出现,作为地球上历经几千年不倒的古国来说,为了在未来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为了国家的安定,进一步学习发展战争的新技法,就是摆在他们面前最急迫的任务。
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懂这个所谓的特种部队的特色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发展?如何去做?
听到队长这一通的感慨,杨路也心有所同的点了点头。
自从把他抽调进来后,杨路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四处想方搜集资料,只是目前这方面的信息实在太少。
多年的闭国,使得国人对外界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在军事这方面对世界上的发展更是一无所知,尽管我们仍自豪的说我们是什么‘天下第一陆军’,但在军方的领导层来看,这种自夸自许的念头,并不符合我们的实际,部队要求发展,就要重新探讨一下未来的发展驱势,精兵,则将是唯一的选择。
部队目前正展开的‘裁军’,是这一思想的包括。
“队长,根据我的经验和收集到的一点资料来说,所谓特种兵,就是要做到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一切,他们必须是一个能做到精心观察,小心布局,擅于思考,灵活机动的在单兵和配合上都能做到随战随走,随行随战的地步,或许,这个是最基本的吧!只是,我手上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能收集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就好了!”
杨路叹了口气,继续说,“一只特种作战部队,我想,最基本的配制应该有侦察员、狙击手、火炮手、单兵强手、重火力支援力量,还得有通信兵、医疗兵,目前我也只能想到这里了。”
听到杨路一大段的分析,秦治国点头,“到底是读了书的战士,你这个思路我听着有理,可是,现在我们哪里去找这些资料啊!”他抬头想着,“这建基地什么的容易,可队里组成的人中,除我们以外,现在咱们可算是光杆了吧!”
这话让杨路笑了起来。
可不是,他们现在是有基地工程兵,有经验丰富的教官,也带兵的军官,也有政治指导员,可唯独没有兵!
“队长,这个兵恐怕得等咱们这基地建设好了,才能想办法去招吧!”
“这话不对!”
秦治国摇摇头,“等基地全建设好再招,这黄花菜都凉了,如今裁军裁的部队里人心慌慌的,不趁这个机会多捞点强兵过来,到时候各部队都整合完毕了,谁肯放人给咱们啊!”
由于一开始,上级就说了这只部队目前的性质是实验田,因此不能招新兵,只能从老兵里挑。
可从老兵里挑,这人员怎么算,编制怎么算,要多少人,怎么要,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杨路抑起头,想了一阵,是啊,如果他是部队首长,要一只说不定什么性质的部队要挑走自己的兵,这经过截军后各部队都是尽量保住自己的宝贝疙瘩,谁肯给啊,是他他也不肯给人的!
不过,杨路转了转眼珠,这个问题不该由他来操心吧!
“队长,我想起来了,我一老战友在北方军区,那边可是皇城根下,说不定能搜罗到什么新资料,我去找他帮帮忙,看能不能挖点东西过来,你看如何?”
“咦,真的?”
“是啊,我那个老战友当年可是一流的狙击手,就算把他挖不过来,那要些他的经验资料回来,也是好的啊!”
“嗯,好,你这个想法好,对了,咱里这些抽来的各部队的人都有,让他们都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挖点东西回来……”
杨路的想法给了秦治国一个提示,他立即兴奋的叫过来各级军官,开始说起这个方法。
看着他的背影,杨路心里不由的吐了吐笑,这个有点恶劣的法子,这个帐么算是栽在队长的头上了,将来各部队的老领导们,可别怪他就是了!
直到后来,当秦治国被各部队的首长们骂的是一头狗血大汗淋漓的时候,才终于明白过来了杨路这个方法之损招来的‘害处’,把这位脾气不错的首任队长给气的,爆发出了难得的虎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