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绝地厮杀 (一) 数学家的战争(3)
(一)?数学家的战争(3)
秦远并不知道这其中规律是什么,他的胜率趋近于零。
面对一串毫无美感可言的字符,想要从中找到加密者所设定的规律,真是太难了。
但是此时既没有机会比较,对摩西和艾萨克也不够熟悉,那么他也只有采用穷举法了,这个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渺茫的未来。
秦远先是把这十一个密钥轮上的指针拨成跟密文字符一样的字符:U?G?S?E?U?E,他猜测也许对方跟他赌的是胆量,表面上是加密了,实际上还是那串字符,一点都没变……然而结果是令人悲观的。
随后他又把密钥轮拨成密文字符的逆序:E?U?E?S?G?U,可惜的是,仍旧失败了。
就这么举例拨动,一个小时过去了。
两个小时过去了。
……
秦远满头大汗,试了许多种排列,统统失败了。
头都要爆炸了。
他忍不住要绝望起来,这么试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
对手设定的这种拆除难度,简直就不是人类所能达到的。
这种情绪一旦起来,就像着了魔似的点燃了他的全身,使他变得无比烦躁,他抓床上的枕头,抓自己的头发,甚至冒着危险用绑着炸弹的脚去踢墙壁。
这该死的密码,他真的不想解了。
宁愿砍掉自己的脚,他也不愿意解了。
人在极端的烦躁中总是会产生各种想法。想到这里,秦远猛地一下坐起来,对,要不要砍掉自己的脚来换取性命呢?
缺了一只脚,虽然残废了,总比被炸死好。
但是很快,秦远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次砍断一只脚,那么下次呢?
下次对手还会给你绑一枚炸弹,你还要砍断另一只脚吗?
再下次呢?砍什么?
再下下次呢?
难不成还要像五马分尸那样,把自己一段一段地砍下来?
这不是办法。
那怎么办?就这么等死吗?
不行!
他什么都没做到,怎么能就这么死了?这种死跟其他的拆弹专家死没有什么区别,即使勉强能算得上光荣,也绝对说不上是光彩。
这种死,死得大义,但也死得委屈,死得太轻。
“亲母”告诫过他:要活得像一块石头那样有份量。
想到“亲母”,秦远烦躁不安的情绪一下子消失了,他像充足了气的皮艇似的,又一下子精神起来。
我不能死。
我必须把密码解开。
把炸弹拆除。
秦远停止了暴力破解法,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摩西和艾萨克会采用什么样的密码呢?要想窥出端倪,必须先从两个人的经历、背景、性格、语言等方面考虑。摩西和艾萨克是二战中遇上屠杀纳粹分子的威胁,从此开始了四处奔波的命运,也从此开始了这段特殊的恋情。对于他们来说,二战和同性之爱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就好比一个人的童年生活会影响他的一生一样,他们二人的这段经历必然会深刻影响到他们此后的言行举止。要想破解他们所设定的密码,看来必须得从这两个特殊因素入手了。
两个经历过二战的同性恋人。
经历过二战,同性恋人。
二战……
恋人……
摩西……
艾萨克……
二战……
恋人……
摩西……
艾萨克……
秦远忽然想,摩西的英文名是Moses,艾萨克的英文名是Isaacs,Isaacs刚好也是六个字母——会不会跟这密码箱上的六个字母有什么联系呢?
这么来猜吧:摩西和艾萨克的感情非常深厚,如胶似漆,就连制作炸弹布置密码这种事情都要一起做,加密的明文和密码则轮流决定……假使这一次是摩西决定一条明文,六个字母,那百分之九十九会跟艾萨克有关系。
秦远心里一亮,感觉自己找到路了!
既然是经历过二战的人,如今又使用密码,那应该对二战中常用的密码较有研究了。不妨先从最为普通的“凯撒密码”开始尝试。
“凯撒密码”是一种置换密码,通过将字母按顺序推后3位起到加密作用,如将字母A换作字母D,将字母B换作字母E。
秦远试着置换了一下,先是分别推后3位:E?U?E?S?G?U变成H?X?H?V?J?X,看不出有什么意义,箱子也没有动,失败。
接着他又推后4位,E?U?E?S?G?U变成?I?X?I?W?K?Y,仍旧不对。
然后推后5位,E?U?E?S?G?U?变成?J?Y?J?X?L?Z,还是不对。
……
秦远停了下来,看来对手用的不是“凯撒密码”。再想想,以对手的智商,根本不会用这种密度如此之低的密码。
那么,密度加深一些呢?
这就是在单一的“凯撒密码”基础上扩展出的多表密码,叫做“维吉尼亚密码”。
“维吉尼亚密码”的特点是将26个凯撒密表合成一个,如下: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A?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B?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
C?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
D?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
E?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
F?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
G?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
H?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
I?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
J?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
K?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
L?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
M?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
N?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
O?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
P?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
Q?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
R?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
S?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
T?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
U?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
V?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
W?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
X?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
Y?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
Z?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
与“凯撒密码”相比,“维吉尼亚密码”引入了“密钥”的概念,即根据密钥来决定用哪一行的密表来进行替换,以此来对抗字频统计。假如以列表的第一行代表明文字母,左边第一列代表密钥字母,选定“JIEFANG”为密钥,对明文“ZHANZHENG”进行加密。加密过程就是:
明文的第一个字母是Z,第一个密钥字母是J,因此可以找到在J行中代替Z的是I;明文的第二个字母是H,第二个密钥字母是I,因此可以找到在I行中代替H的是P……依次类推,整个加密的对应关系如下:
密钥:J?I?E?F?A?N?G?J?I
明文:Z?H?A?N?Z?H?E?N?G
密文:I?P?E?S?Z?U?K?W?O
假设摩西和艾萨克使用的是“维吉尼亚密码”,现在变换方式知道了,只缺密钥了。也就是说,密文和变换规则知道了,只要再能猜出密钥,就能还原出明文。
秦远按照刚才的假设继续推断,假如本次密码由摩西制定,明文跟艾萨克的名字有关,那密钥应该跟什么有关呢?
从恋人的角度考虑,最有可能的,密钥就跟摩西的名字有关!
秦远连忙尝试了一下:
以MOSES为密钥,UGSEUE按照“维吉尼亚密码”变化规则进行逆变换——
密文的一个字母是U,第一个密钥字母是M,逆向推回去,在M行找到U所代替的字母是I;密文的第二个字母是G,第二个密钥字母是O,逆向推回去,在O行找到G所代替的字母是S……依次类推,所得的结果是:I?S?A?A?C?S?!
艾萨克!
秦远抑制住内心的狂喜,如果不出意外,这个猜测应该就是正确的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六个密钥轮的指针拨成“I?S?A?A?C?S”的顺序——
啪,蓝色的密码箱自动打开了!
密码解开了!
秦远被这个巨大的惊喜震得手足发颤!此刻他万分感谢祖父,如果不是因为祖父在此之前跟他讲述了摩西和艾萨克的经历,以及他们之间的特殊感情,那打死他也猜不出这六个字符所代表的意义,密码当然也就破解不出来了。可以说,是祖父间接地救了他一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靠他自己天才的智慧、丰富的联想以及缜密的逻辑推理,这都是值得庆幸的。
不过,秦远的兴奋很快就被淹没了——因为这仅仅是拆除炸弹的第一步而已。第一步就已经把他折腾得死去活来了,谁知道第二步会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