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一场生死之辩

晋文公向周襄王述说了卫叔武的枉死,请王子虎同他一起做个决断,襄王许了。

于是文公与王子虎在公馆分宾主坐定,命人将穿着囚服的卫成公押来,大夫元咺也同时来到。王子虎说:“君臣不便当面对理,找个人代替卫侯吧。”

于是让卫成公站在廊下,宁俞在一旁寸步不离。由针庄子代替卫侯与元咺答辩,士荣是治狱官,一旁判定。

元咺口若悬河,从卫成公出奔襄牛开始,细细讲述他如何嘱咐太叔替他守国,之后如何杀了元角和太叔,桩桩件件,清清楚楚。

针庄子辩称:“这都是歂犬谗言蛊惑,以致卫侯误听误信,不全是卫侯的责任。”

元咺曰:“歂犬之前和我说,要拥立太叔。若我听他的,卫侯岂能复位?只因为我体贴太叔爱兄之意,才拒绝了歂犬之请,不想反遭挑拨离间。卫侯若根本无猜忌太叔之心,那歂犬的话又怎会听得入耳入心?我派儿子元角相从主公,正是为的表明心迹,却无辜被杀。当日他杀元角之心,便是存了杀太叔之心了。”

一边的士荣抓住了这个话茬子:“你这是心怀杀子之恨而报复,并非为了太叔之冤。”

元咺面不改色,不疾不徐:“我虽不肖,却不敢以私怨而废大义。当日太叔写书给晋侯,请求复位其兄,这信便出于我手。若我挟怨,怎么如此做?当时只说是主公一时受蒙蔽,指望他自此悔改,不想竟连累太叔受此不白之冤。”

士荣再次辩解:“太叔的确冤枉,主公已知道了。何况他是歂犬杀的,也不是主公的意思。”

“主公既已知太叔并无篡位之意,就该知道在此之前歂犬说的都是谬论,便当把此人治罪。如何又听他的话提前出行?等到入楚丘时,又用他为前驱,分明是想假借歂犬之手除去太叔,无法推托毫不知情。”

针庄子自知己方理亏,已在一边不发一言。元咺VS针庄子,完胜。

士荣仍不放弃:“就算太叔遭枉杀吧,可太叔是臣,卫侯是君。古来人臣被君枉杀的,不可胜数。何况卫侯已杀了歂犬,又厚葬太叔,赏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分明,又有何罪?”

元咺上前一步,大义凛然:“夏桀枉杀关龙逢,商汤就放逐了他。商纣枉杀比干,武王伐之。汤与武王是桀纣的臣子,眼看忠良遭屠戮,遂兴义师,诛其君而救其民。何况太叔乃君弟,又有守国之名,非关龙逢与比干可比。且卫君不过一封侯,上有天子,下受制于霸主,又不是夏桀,商纣那样贵为天子,怎能免罪?”

士荣一时语塞,便如困兽一般转口道:“卫君纵有不是,可你作为臣子,就该忠心为君。怎么主公一入国,你便出奔了?这是为人臣子的道理吗?”

“我奉太叔守国,是主公之命;但主公连太叔都不能容,何况区区一个元咺?我之所以逃,并非由于贪生怕死,实是要为太叔伸此不白之冤!”

好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元咺KO士荣,完胜。

晋文公做总结发言:“听了这许久,总是元咺理长。但卫郑是天子之臣,不敢擅决,可以先把卫国的臣子行刑好了。”喝令左右:“把这几个相从卫侯的全都推出去斩了!”

王子虎求情:“我听说宁俞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一直在兄弟君臣间调停,只是卫侯不肯听他的。且此事与他无干,不该被连累。士荣枉为士师,断案不明,就该首坐。针庄子自知理亏,不发一言,可以减刑。”

文公点头,于是将士荣斩首,针庄子砍去双腿,宁俞姑且饶赦。这两人也冤,不过输了一场辩论,一个丢了脑袋,一个丢了双腿,古代真可怕!

至于首恶卫成公,文公把他装进囚车,来见周襄王,说:“如此冤情,若不诛了卫郑,恐怕天理与人心不容。乞求天子命司寇行刑,以彰天道。”

周襄王说:“叔父此案断得明,但行刑却不可。臣与君争讼,是无上无下。臣子竟打嬴了官司,为臣诛君,是逆行。朕只怕这么做彰显不了天道,反而是教人谋逆了。并非朕要徇私于卫国!”

文公惶恐地赔不是:“重耳竟想不到这些。既然天王不加诛,那么就该押送京师,以听裁决。”

只好仍旧把那卫侯押在公馆里,命军士好生看守着。一面打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元咺回到卫国,另立贤君,好叫那卫成公永远翻不了身。

元咺回国后,与群臣共推叔武之弟姬适字子瑕的为君,说:“立此人,正是兄终弟及。”

公子瑕即位,元咺为相国,又有司马瞒,孙炎,周歂,治廑一班文武大臣辅佐,卫国的事算是定了。

那边温邑朝觐结束了,周襄王也是动身回洛阳了。文公命先篾押送卫成公同往京师。

要说晋文公重耳,不仅薄情寡恩,他所谓的为僖大夫馈食之恩不惜杀颠颉,为报楚成王退避三舍,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然怎么介子推割股的事他倒忘了。他还是个眦睚必报的,卫文公当年闭门不纳之仇他没忘,卫成公亲楚国,杀叔武他也记得真真的,怎会让卫成公安安稳稳到洛阳去安度余生?

此时卫成公是有些小病的,晋文公假做关切,派了一个随行医衍,一起同行,名义上是看护卫侯的身体,实际上是借机鸩杀于他,以汇胸中之忿。他对医衍下了命令:“若不用心办差,必杀了你不赦免!”

还嫌不稳当,又对先篾嘱咐道:“你要注意此事,待了了事,就跟医衍一起回来复命!”

周襄王走了,晋文公又对诸侯们说:“那许人一心事楚,不通中国。这次王驾临温,大家都奔走不暇,只有那许国充耳不闻,愿跟大家一起去讨伐。”

众诸侯哪里敢说半个不字?九国诸侯一起联兵向颍阳进发。为什么是九国?少了哪一国?

原来是郑文公捷觉得晋文公对曹国卫国的处置太过,心中不平:“想当年重耳出逃时,我郑国也曾失礼于他,眼见他虽亲口许诺复曹与卫,如今却依旧不肯放手。这么记仇的人,怎会忘了我郑国?不如还是跟楚国留一腿,以后也有个退路。”

于是借口国中有疫病蔓延,向晋文公辞归,却派人给楚国送信,说诸侯联军即将伐许。这边许国也派人向楚成王告急,可楚成王说:“我国刚打了大败仗,不想与晋国相争。”撒手不管了。

这边诸侯之兵已将颍阳围了个水泄不通。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