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七章 后面的话不好说......

看着终于行动起来的府衙官吏,坐在二堂正位的何瑾,却依旧面沉如水。

张仑其实还好点儿,可以在前面指挥着一点,避开何瑾阴沉的气场。但李承祐就惨了,锦衣卫只是配合都司衙门,他再上去指手画脚,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而且认识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见何瑾如此模样。

局促不安下,他努力想了想,掏出了身上仅有的几张银票,小心翼翼地问道:“叔父,要不先数会儿?......”

何瑾就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就是那种本来不情愿,但又架不住诱惑的模样,扭捏地点了点头:“嗯,先放着吧。”

然后看着摆在案上的银票,他还是努力让眼神儿不去看。

但最终也没顶得住心魔,还是忍不住拿了起来,一张张地数着:“一张,两张,三张......承祐啊,身为锦衣卫千户,你身上的银票可不多啊。”

好在这个时候,张仑也过来了,豪气地又往桌上一拍:“没事儿,侄儿这里还有,叔父开口说话就好。刚才不说话那样儿,真把我们吓得不轻......”

看到张仑派出的那一沓子银票,何瑾脸色果然就好看了许多,语气也和缓了一点:“没办法啊,我也气愤加头疼......你说都要打仗了,陛下忽然给咱们头上派来个婆婆,你们说这叫啥事儿?”

张仑和李承佑对视一眼,对此不由叹了口气:还能咋回事儿,明摆着陛下不信任你了呗......谁让你放着京城的荣华富贵不去享,非跑淮安这里来折腾。

京官儿和外官儿最大的不同,就是京官儿可以上达天听,在陛下耳朵边吹风儿。可你现在离京城这么老远,鞭长莫及,我们眼瞅着也要跟着吃挂落儿了......

“你们懂个屁,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听着两人的分析,何瑾明显又烦躁了几分,道:“这中间不用想,也知道是张谊在捣鬼。捣鬼这个其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陛下和内阁为何会信了他。”

两人一听这个,当时也来了精神,问道:“不错,陛下和内阁大学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骗得了的。此番怎么突然就改弦易张,动摇了想法儿呢?”

“也不是改变了想法儿,是......唉,怎么说呢。陛下和内阁大学士们,毕竟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以礼法治天下的观念,可是印入他们骨髓的。”

“但我的这些做法儿,却跟仁义礼智信没半文钱的关系,基本上就是无所不用其极,怎么把事儿办成了怎么算。”

说到这里,何瑾不由就叹了一口气,道:“这样一来,就是理念之间的冲突了。你们要知道,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时代的观念,可比干掉那个人或者毁灭时代难太多了。”

“就比如抑制铜价、改革军制、驰援固原和边关互市之事,都是正经儒家那些礼义教化解决不了的,陛下和内阁大学士们才病急乱投医,抓住我死马当活马医。”

接着话锋一转,继续分析道:“可这次大明盐务一事,又一次深捅了人家文官的命脉,动摇了他们当权执政的根基。并且这位张谊冷眼旁观我与朝廷百官斗法,已深刻洞悉了我的软肋。”

“他这招,说实话还比不得张彩的捧杀。但胜就胜在堂堂正正,让陛下和内阁们宁愿豁着大明沿海受损,也要秉承礼法为本的所谓正道。”

将脑中想的尽数一一摊开,何瑾这时手也摊开了,更加颓然道:“所以呢,我们不是输在了敌军太狡猾,而是......呃,后面的话我不能说,你们领会意思就好。”

这时两人也都明白过来,尤其张仑还有些愤愤不平,道:“叔父,我也觉得这次陛下和内阁这次太......嗯,后面的话不好说,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其实管什么礼义儒法的,只要能治理好天下,为老百姓造福不就行了?”

李承祐也点头,附和道:“没错,理念这东西不就是为了办事儿的?......既然叔父的法子能办成事儿,那就让叔父来呗。非整那么些幺蛾子,真是......呃,后面的话,我也不能说,反正咱们都明白。”

“是啊,你们能这么想,所以......才是武人,是文官极力打压的对象。”

何瑾就继续惨然一笑,道:“我们看待这些理念,当然觉得可有可无。但从汉代的时候起,一代代文人就自发地构建他们的治国理论,已然将整个天下都洗脑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礼法这东西就关乎着天理人心,关系到天下治乱。假如不遵从礼法的话,便会人人思变、世间动荡,武人们弑主犯上,重回五代十六国的战乱......你说跟这些一比,大明沿海被一些倭寇作乱闹一闹,孰轻孰重?”

“我,我们!......”两人当即就想开口辩驳,可嘴皮子蠕动了一下,又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毕竟,后面的话......嗯,不好说,不可说,也不能说。

“那叔父,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两人纠结了半天,最终也没个主意,年轻的张仑甚至还赌气道:“总不能真等那巡抚过来,然后看着盐城的百姓惨遭屠戮,大明的盐和产业被倭寇哄抢吧?”

“然后张谊又有了借口,就可以得意洋洋地说,大明盐务就是倭寇作乱所致。我们非但没整顿好盐务,反而还害得淮安动乱不安,罪大恶极。继而恐怕真会被倒打一耙,关入牢中,等着家人来送饭......”

李承祐也接口补充,真的一肚子愤懑不知如何倾诉。最后还忍不住,来了一句:“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是啊,倭寇旦夕将至,朝堂的大人们还在权衡得失......其实这些也都怪叔父,假如叔父不是这么能干,事事都替朝廷办好了。陛下和内阁大学士们吃过亏、上过当,也就知道事情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了。”

“是啊,我是太惯着......嗯,后面的话不能说,你们继续领会精神。”何瑾也无奈摇头,但随后又眼光一亮,忽然‘咦’了一声:“仑儿,你刚才说啥来着?”

“侄儿说,都怪叔父太能干......”张仑还不知啥事儿,垂头丧气地重复了一遍。

“我当然知道自己能干,而且还相貌英俊,阳光帅气......嗯,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那一句。”

一听这乱七八糟的话,张仑满面郁闷:“后面一句是,叔父太惯着......呃,后面的话不能说啊。”

“也不是这句,就中间一句。”

“让陛下和内阁大学士们吃点亏、上次当?”这下李承祐开口了,脸色也不自然了:“叔父,你该不会是真想撂挑子了吧?这可是盐城数万百姓的性命,还有百万石的海盐,以及不知多少的产业......”

何瑾却仿佛一下释然了,就笑着开口道:“我凭啥不能撂挑子?干了这么多,陛下还不是对我严防死守的?”

“还有内阁大学士及那些大臣们,呵......有事儿的时候,就拿我来当马桶,用完了就嫌我不够堂堂正正,不符合儒家圣道。”

“可,可陛下待叔父也算不薄,公主不是都下嫁给了叔父。且大明百年来,只有叔父一人以十六岁的年华,便穿上了绯袍......”

这下两人就真慌了,毕竟何瑾是说得出做得到的。而且这时候撂挑子,也太对不起淮安的百姓了。

“呵呵,倭寇是我召来的?还不是那些官绅们,早就跟他们串通好了。至于说陛下对我不薄,我承情还不行?”

“当然不行!”李承祐就急眼了:我的老天,我们这都是干了啥呀,怎么还把叔父这么聪明的家伙,带沟里了?

这大明的命官,是你想说不干就不干的?

要是放在大明朝刚创立的时候,太祖爷得灭你九族前,让你戴着枷也得先把手上的事儿干完,再上刑场......

一听这个,何瑾似乎才认了怂,挠挠头道:“呃......好像真是这样哈,大明的官儿可是不能说辞职就辞职的。那咱就先......凑合先干着?”

“嗯嗯。”两人慌不迭地点头,想着总算没闯下大祸。

可不料,随后何瑾就起身言道:“那就干完这事儿,再想着扬帆出海。毕竟,我还有那么多财产,要先处置好了嘛......”

“叔父,你不要吓我们好不,这是真的要?......”

两人陡然都快疯了,小心肝儿扑通扑通乱跳:都说到清整财产了,对于何瑾这样的貔貅来说,绝逼是要动真格儿的了啊!

“呵呵,你们以为呢?......”何瑾就留给他们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飘然离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