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昭武军再次攻打该山寨。
经过昨日的交锋,意识到对方实力不弱。这次杨智不敢大意,先派弓箭手射箭,密集箭阵下,数十名山寨士卒被射杀。
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举起了盾牌。虽不是精良的铁盾,而是木制盾牌,但足以挡住箭矢。
沈宁让弓箭手反击,压制昭武军攻势。虽其长弓射程比不上昭武军,但也让昭武军一时无法靠近。
齐景云一直在冷静的观察,对杨智道:“此山寨寨主绝非蠢人,我军人少,若强攻,难以胜之。不如诱敌下山。”然后,说出了他的想法。
第三日,昭武军不再进攻,一百名士卒在山寨下进行辱骂。言辞甚是肮脏,从早骂到晚。有的士兵骂累了,干脆卸下盔甲、长剑等物,随地而坐,其装甚是松懈。
山寨上有人见状,纷纷劝说沈宁下山攻击,可一战灭之。沈宁拒绝了麾下的建议,不准任何人下山,继续固守山寨。
其夫人杨月不解,私下里问道:“敌人如此松懈,此等机会难得,夫君为何不进攻?”
沈宁微微一笑,道:“夫人,此乃敌人诱敌之策。我断定,周围茂密的丛林中必有敌人伏兵。”
杨月恍然大悟,又道:“我看敌士卒数量不如我军,为何难以取胜。”
沈宁沉默一会,然后道:“敌装备精良,士卒多身着盔甲。即使敌没有盔甲,论士卒勇武,也强于我方。是故,我只能固守山上。”
无论昭武军士卒如何辱骂,山寨里始终没有应战。杨智还往山上送了件女人的衣服,沈宁收到后,笑了笑,未有理睬。
什么方法都试了,昭武军依然无法攻入山寨。
杨智眉头紧皱,“齐统领有什么好的想法。”
“属下并无好的计谋,眼下只有继续熬下去。看谁熬的过谁。”
杨智想了想,叹道:“也只能这样了,粮食还够吃十日,继续熬吧。”
齐景云道:“此山寨士卒,虽武器简陋,但进攻防守井然有序,此地寨主非寻常人。”
“是啊,这样的人要么杀了,要么收为己用。”杨智仿佛无意道。
齐景云顿时明白杨智的想法,他想要尝试劝降。
但杨智不愿上山,这样的任务自然落在齐景云身上。
齐景云是李昭亲信,如杨智派他上山劝降,被杀了的话,必会牵连到杨智。但如果齐景云主动要求上山,这就和杨智没关系了。
“属下可以上山劝降,但现在不行,起码要五日后。对方见我军无意撤兵,有可能会同意谈判。如现在上山,必会受到轻视。”
杨智想了想,觉得此言有理,同意齐景云的说法。
这五日,昭武军在山下搭建营地,深挖壕沟,完全没有撤军的迹象。双方就这么对峙起来。
杨智派人去砍伐木头,制作简易的抛石车,使用抛石车攻击山寨,砸死了不少山寨士卒。
五日后,麾下突然来见沈宁,说山下敌军派人上山,要见寨主。
沈宁思考片刻,顿时明白昭武军的打算,同意接见对方。
齐景云没穿盔甲,没带长剑,孤身一人上山。
沈宁见齐景云气宇轩然,虽深入敌营,却未见恐慌,神色依旧淡定,心中平添了一些好感,道:“阁下要见我,所为何事?”
“两军对垒,我来此地,显然是想劝寨主归降我军。”齐景云直言道。
“阁下士卒虽勇武,但无力攻入我山寨。我为何要降。”
“此战,若僵持下去,寨主必败。”齐景云淡淡道。
“何出此言?”
“一,我军士卒虽少,两军对垒,寨主仍无取胜把握,否则,早就下山攻击我军,何必固守在山寨中。我军长期围困山寨,时间一久,当山寨内粮食用完,寨主该怎么办?”
沈宁默然不语,齐景云并未说错。
”二,寨主难道以为我军真有三百人,黑虎岭上士卒有数千士卒。当一旦增兵,寨主又该怎么办。寨主真想看到山寨内血流成河吗。”
“你们的主帅,是什么样的人?”沈宁突然问道。
“我军名‘昭武军’,乃是大魏雍王世子李昭所创立。大帅虽年幼,但心怀大志,处事果断且有谋略。其待人和善,虽据高位,对麾下士卒甚好。黑虎岭上,即使是那些老弱妇孺,也从不担心没有吃的。”
沈宁定定看着齐景云,终于确定齐景云没有撒谎。
“我若降,麾下士卒会怎样?”
“估计会被编入昭武军,享受和昭武军士卒一样待遇。”
“你敢保证,归降后,不会杀我麾下士卒。”
“当然,我敢以性命担保。”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明天来此地,我届时会下决定。”
“告辞。”
杨智见齐景云安然无恙从山上下来,知此事能成。
沈宁召集麾下所有统领,告知他决心归降。
众人顿时哗然,有人同意,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明确反对。
沈宁耐心的告知众人,若昭武军坚持不撤兵,山上粮食撑不了一月;且昭武军向他保证过,不会杀降卒。
众人这才勉强同意归降。
待众人离开后,杨月眼神中有一丝悲伤,说道:“你只关心麾下,是否有考虑自己。归降后,你作为寨主,他们真会饶过你?”
沈宁哈哈一笑,安慰道:“夫人多虑了,若这昭武军主帅,真有来人说的这么好,应该不会杀我。”
“你确定他不会杀你吗?”
“至少有五成把握。”
杨月目光黯然,不再言语。
第二天,齐景云来到山寨后,沈宁告知他愿意归降。
齐景云心中大悦,和杨智商议后,将剩下所有钱粮全部赠送给山寨中人。
这一套是和李昭学的,凡事不废话,先给钱给粮。当实实在在的钱粮给到对方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