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世界地图让雍正和朝廷百官看到了沙俄国土面积之大, 有这样一个大国顶在头上威胁着大清,知道沙俄越来越强了,只要稍微有些忧患意识的大清人都安稳不了。

“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鼾睡。”

勇亲王胤祯今日也在宫里, 听说九哥九嫂进宫了, 胤祯溜达着过来,看了眼御案上的供词, 胤祯就盯着墙上挂着的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陷入沉思。

“九哥,当初在海参崴的时候,咱们为了试蒸汽船, 把船开到这儿。”胤祯点了点头地图上沙俄东边的鄂霍次克海。

胤祯扭头对九哥道:“当时我们就说,东边的海岸线若都是咱们的, 沙俄在东边没有出海口,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扭头向西。东边没有沙俄的势力, 东亚从北到南, 都由咱们大清说了算。”

雍正摇摇头:“沙俄对领土十分看重,只有他们占别人的土地,什么时候别人占过他们的土地?”

“怎么没有, 沙俄跟欧洲那边的国家打来打去, 难道就没输过?”

“如今这个沙皇不一样,他非常强悍,想在他手上占领俄国的土地不容易。”雍正虽然没见过沙皇当今这位彼得大帝, 但是探子送回来的所有折子他都瞧了,他知道彼得大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胤祯问叶菁菁:“九嫂你怎么看?”

“我吗, 我觉得, 欧洲和沙俄还没到决战的时候, 先让他们打着吧,咱们旁观,继续发展大清国内,等咱们整理国力上来,再图外面的事。”

“四哥,你如何看?”

雍正赞同叶菁菁的话:“咱们大清天灾不断,也就这一两年靠着黄河治理有成,东南亚进口的粮食才稳住局面,大清若想彻底缓过气来,至少要保证政局稳定三五年。”

按照雍正的计划,明年任用姚元景为内阁首辅,李德明为次辅,张廷玉进内阁,总领军机处。年轻一代的阁臣被提上来,明年要把户部改制、养廉银制度等彻底确立下来了。

后面几年就是一边鼓励农业商业发展,一边打击贪腐,同时进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国策,这样坚持几年,大清国富民安可望。

“四哥,前些年各地天灾人祸不断,比如四川,战乱、灾荒、瘟疫后,去年报上来的丁口不足九万,天府之国的土地可不能浪费,我觉得咱们明年该鼓励无地可耕的百姓移民到四川。”

“还有关外,虽然粮食亩产跟关内没法比,但是地方宽敞,一户百姓多分些土地,积少成多,收获也不差。”

“对了,四姐不是在规划成那边的清水河开垦四万余亩土地么?听说今年已经开始垦荒了?明后年是不是也要移民?”

话题一下从沙俄转移到移民种地,兄弟三人对着大清地图盘算着从人口稠密的地方移民,湖广填四川、山东移去关外。

“这事儿要不要跟皇阿玛说一声,咱们满清祖制,不许汉人北上进入咱们大清的龙兴之地,若是要移民去关外,皇阿玛他……”

雍正摇摇头:“不用管皇阿玛,朕如今是皇帝,朕说移民就移民,皇室宗亲没人敢反对,皇阿玛也不行。”

大清入关后只留下三万八旗驻军,当地民人更是稀少,太浪费了这么大的土地了。

“从南往北运粮是个麻烦差事,百姓移去东北三省,种地纳税得来的粮食能养活一部分八旗,对朝廷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雍正打定了主意:“开年先把养廉银落实了,老九你督促督促户部及各省的账目,一定要他们都用新式记账,无论是当地衙门、税关、粮道等,谁要是不听朝廷诏令,不肯用新式记账,都当作是贪污疑犯,都给朕查。”

胤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胤祯笑着道:“到时候九哥叫上我,弟弟我给你助阵。”

“我看你不是想给我助阵,你是想出京吧。”

“哈哈哈,自从康熙四十三年时跟四哥九哥去浙江查贪之后,我许多年没去大清各地走一走了。”

“想去就去吧,你们也替朕巡查巡查大清。”

“臣弟遵旨。”

雍正问叶菁菁蒸汽火车之事:“过几日,正月初一,大清报第一期就该刊发了,朕已看过报纸了,报纸上登了你们菁华大学的报道,其中提到这学年菁华大学的优秀学子,其中有个叫文捷的,因在蒸汽火车研发中做出了关键贡献被评为唯二的优秀学子。他进入菁华大学读书才几个月,这就能做贡献了?”

“今年的优秀学子有两位,排第一的木巧是因为改进提高了蒸汽机密闭性,排第二的文捷是因为在老师的指导下改进了蒸汽火车动力传导装置,评他们为菁华大学第一学年的优秀学生,我亲自点的头。”

雍正感叹:“有才不在年高,你们学校的老师也真会培养学子。”

叶菁菁微微一笑,要不怎么说人矿也是矿呢。百姓中有许多天赋卓绝之人,他们没有显露出光芒,那是因为他们没机会读书,没有人打磨他们,让他们显露出本来就有的光芒。

“人多地广的优势必须挖掘出来!”

三人正在说话,弘晖从外头进来,潦草地请安后就道:“皇阿玛,您早就封印了,怎么还一心惦记着政事?太皇太后刚才问皇额娘了,问您怎么不在。”

“你额娘叫你来催朕了?”

弘晖轻哼一声:“额娘就喜欢支使儿子,都习惯了。”

明明有那么多丫头奴才在,额娘偏偏叫他过来。

胤祯撸了一把弘晖的光额头:“叫你传个话你还怨怼上了,可见皇嫂子养你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

弘晖不跟十四叔扯闲篇,他小跑几步走到九婶身边:“九婶,菁华大学那个优秀学子每学年两个吗?”

“不一定,主要看当年有没有符合条件的人,若是没有,当年就一个没有。若是有,就算十个八个也都能选上。”

“得了优秀学子有什么好处?”

“好处,大概就是可以得奖学金,还有就是,从大学毕业后,叶氏商行旗下的工厂、商铺他们都可以选,享有优先就业权。”

“哇我,九婶这么富裕,优秀学子的奖学金想必很高吧。”弘晖明年也要去菁华大学入学,此刻疯狂心动。

叶菁菁看出了他的小心思,笑道:“今年一等优秀学子木巧的奖学金是一千两,二等优秀学子文捷的奖学金是八百两!”

“一等优秀学子一千两奖学金哦,皇阿玛,比您手下的一品大员一年俸禄加俸米还多。”

雍正一点都没觉得被儿子嘲讽到,他道:“明年养廉银制度开始实行后,官员的俸银涨上来了,一千两银子只是五六品小官的收入。”

雍正说给养廉银,那不是随口说说的,养廉银基于官员的俸银基础,养廉银是数额是俸银的十倍到一百倍。

比如,一品官员每年俸银一百八十两,养廉银根据官员表现,在一千八百两到一万八千两之间。

雍正自认为自己很大方了,养廉银开始实行后,贪腐的官员若是还不知收敛,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弘晖还是笑话他阿玛:“您提了养廉银制度后,在朝中当官,勉强能和九婶手下的大管事们比一比吧。”

雍正瞪他:“大过年的,你要找揍是不是?”

弘晖哈哈一笑跑了。

叶氏商行内的人跟叶菁菁这位主子的关系,与朝廷跟百官的关系不一样,朝臣各有各的打算,靠银子是养不家的,雍正能做的只是让他们拿到应得的俸禄,干得好就得得多。

九弟和九弟妹进宫送来审讯洋人的供词,纵使九弟妹一句没提,只看九弟妹的脸色,雍正就猜到了,洋人炮轰叶家坡,叶氏商行定然死了不少人。

雍正轻叹一声,九弟妹手下的那些能人,大多都是长福庄从小养到大的孤儿,别说死许多,无故死几个也够九弟妹烦心的。

叶菁菁心情一直不愉,脸上表情淡淡的。

到御花园看戏,雍正领着兄弟们上前给皇祖母请安,随后去皇室宗亲那边坐一坐。叶菁菁落后一步,随后才给皇祖母和皇后两位请安,请安后本想去妯娌们那边落座,却被皇祖母拉着坐下。

“老五媳妇儿坐边上跟老十媳妇儿说话去了,我这个老太太没人陪,菁菁陪皇祖母一起听戏。”

叶菁菁嘴角露出个笑容:“你这话一说,四嫂就要不高兴了,她就在您边上陪着您,您却说没人跟您说话。”

皇后轻笑道:“我这个孙媳妇确实比不得九弟妹,九弟妹最得皇祖母的欢心。”

太皇太后拉着叶菁菁的手道:“皇上、贵妃、德妃他们一直在畅春园住着,你如今也忙,好久没见到你了,当然想你陪着。你四嫂孝顺,日日能见着,反而不新鲜了。”

皇后和叶菁菁都笑了起来,叶菁菁回握住老太太的手:“您是不是想皇阿玛了?不如等开春后,您也搬去畅春园住一段时日?”

见太皇太后有些心动,叶菁菁对皇后道:“四嫂去跟四哥所说?”

皇后点头:“我去跟皇上说。”

太皇太后欢喜道:“听说你每月都会去畅春园,等以后我去了畅春园,你也多去看看我。”

“您老放心,我一定去看您,到时候我去跟皇阿玛求个恩典,请您也去我府上住几日。”

太皇太后说蒙古语,叶菁菁和皇后自然陪着他老人家用蒙古语,她们三人说得热闹,坐在皇后身后的妃嫔都听不太懂,一个个都老实地坐着,假装认真听戏。

拉了会儿家常,叶菁菁抬头看到右边角落地坐着一排青春鲜嫩的年轻姑娘,身上的旗装颜色也鲜嫩,衬得她们就跟冬日里暖房中刚刚冒头的花骨朵似的。

“这是今年进宫的秀女,还没请皇上终选。想着大过年的,把她们拘在屋里闷着也不好,我就叫人把她们请出来听戏。”

皇后小声跟叶菁菁道:“听皇上的意思,这次的秀女就不给阿哥们留了,有几个要给宗亲赐婚,宫里也会留下几个。”

一群年轻姑娘坐一起,叶菁菁一眼就瞧中了坐在中间身着绯红色旗装,容貌艳丽的姑娘。

“四嫂,这位容貌挺出色的。”

“她呀,是云南总督年羹尧的胞妹,若是没有意外,应该会留在宫里。”

封疆大吏家的女孩子,一般不会赐给皇室宗亲,为了平衡前朝,大多都会留在宫里度过一生。至于得不得宠,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

冲着这般好颜色,就算她的哥哥不是年羹尧,叶菁菁觉得这位肯定会得宠,皇后笑了笑:“我也这般觉得。”

不仅叶菁菁和皇后这般觉得,熹妃、齐妃也这般觉得,看戏时,目光不自觉地就会看向年氏。

年氏不动如山,身旁其他秀女跟她说话她也不搭理,却对叶菁菁笑了一下。

皇后:“喜欢年氏?”

叶菁菁摇摇头:“说不上。”

皇后笑道:“你看她好几眼,我以为喜欢这丫头呢?”

“人嘛,谁不好色,瞧见好看的了,就想多瞧两眼,人之常情。”叶菁菁说得坦然。

皇后瞧了年氏一眼,好色归好色,只希望九弟妹不要跟这丫头走得太近。

以皇上对年羹尧的恩宠,这位年氏进宫后肯定会得宠,用不了几年就会有孩子,若是生出儿子,那时候,年氏长得再好看她也要防备着她了。

叶菁菁自然知道皇后为何出言试探她,她也不说破,陪着皇祖母看了会儿戏,胤禟过来叫她回府,叶菁菁跟皇祖母和皇后道别,这才跟胤禟回了。

“主子,这是今日门房收到的帖子。”

叶菁菁刚回府,慧心就捧着一匣子帖子过来,叶菁菁叫慧心先放着,一会儿她换身衣裳再过来看。

胤禟没进屋换常服,叶菁菁换了衣裳卸了钗镮出来,见他把帖子都放在桌子上,分成好几堆。

“今儿倒是新鲜,你怎么想起看帖子了?”

叶菁菁走过去,胤禟给她拉开椅子让她坐:“你瞧瞧,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都是武官家送来的帖子。”

叶菁菁反应过来:“他们不会是因为海军大胜之事才给咱们家送的帖子吧。”

平日里,跟他们府上来往最多的武官都是董鄂家的,另外就是胤禟领的正红旗的一支下属武官。

“肯定是因为海军。”

四哥今年多拨给海军军费,给海军造蒸汽钢铁大船,还换了新式太平炮。大哥领着海军在叶家坡打了场胜仗,辗转到新南疆不仅打赢了荷兰人,还拿到了新南疆广袤的土地。

如今,海军如今可比八旗神气!

随着菁华大学校报的刊印,以及大清日报即将刊印,大清海军的名号举国皆知,海军的将领们回京后,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以及将军等,定然会封赏不少人。

“调动八旗咱们可做不了主,要送礼也该给兵部给皇上送礼,送咱们家算怎么回事?”

“哈哈哈,他们若是敢给四哥送礼,我敬他们是一条汉子。”

至于兵部官员,四哥还盯着呢,谁敢贪污收礼,脑袋不要了?

夫妻俩把帖子都瞧了一遍,大多数人家两人都不太熟悉,这些人家他们就不去了。看起来稍微眼熟些的,等那家人办事儿了,叫孙全准备一份贺礼送过去。

年节跟前京城里十分热闹,胤禟和叶菁菁夫妻第二日早早就出京了,一家三口去保定府的长福山。

出门没用瑞亲王府的马车,只乘了一辆十分平常的马车出京,连侍卫都是分开走的,低调得没叫人发觉。

出京后,叶淮等人才跟上主子的马车,一路往长福山去。

几个上了年纪的叶氏商行的老人照看着长福山,平日这里都很冷清,今日却不是,山下长福庄的孩子们都在这儿了,唐子归、墨家大公子、孔思、许礼等人都来了,所有人齐动手,挖墓穴,雕刻墓碑。

叶菁菁下马车,走进山里,看到前方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棺材,叶菁菁慢慢地走过去,这些人她都曾见过,好些她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封棺吧!”

“是!”

封棺,下葬!

叶菁菁亲手给他们敬一炷香:“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所有人跟着叶菁菁拜下,送这些兄弟们入土。

希望他们下一辈子都能投胎去个好人家,有家人呵护宠爱,不用再孤苦无依。

“留在主子身边受主子庇佑,长福庄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死后还能享受后世香火,我等并不觉得孤苦无依。”

叶菁菁回头,望着他们所有人,她道:“人活一世,总要为了着点什么,我活在这世上,头一个是为我自己,再是为了家人,为了你们,为了大清百姓,后世子孙。”

“我也不曾问问你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在这儿我谢谢你们,你们这一路一直跟着我,支持我,支持叶氏商行。”

墨家大公子道:“主子不用跟我道谢,我跟着您,正是为了实现我自己的理想。难道主子认为,除了你自己,咱们这些普通人,就没有为家为国的想法了吗?”

唐子归轻嗤:“你平常的狂傲劲儿上哪儿去了,你也配说你是普通人?”

后面一众长福庄的管事们都笑了起来,墨家大公子若是普通人,他们这些人连蝼蚁都不是。

说起来,他们这些人,曾经都是街头巷尾被抛弃的弃儿,因为主子拉了他们一把,他们才活得像个人样,吃饱穿暖之外还能读书明理,如今竟然还能参与到为国为民的大事中来,他们跟对了人,以后说不准也是名留青史的人物。

“主子不用谢,该谢谢主子的是我们。”

“对,咱们若是真跟着主子把事情办成了,等到千百年后,后人提起咱们长福庄,和葬在长福山的这些人,谁不夸咱们一句老祖宗英明!”

唐子归喊出老祖宗英明五个字时,站在他身边的许礼、王闻远瞪大眼睛,这种不要脸的话他是怎么说出口的?

副校长孔易拍拍侄儿孔思的肩膀:“听到了?”

孔思点点头:“小叔,我会努力成为英明的老祖宗的!”

孔易此时看大侄子的眼神满意极了!

古往今来,能被后世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不一定是王侯将相,但一定是当世有开创之功的人物,做下了改变当世之伟业!

瑞亲王福晋创下了菁华大学,推着整个大清往前走,她和跟着她的这些能人,都将名垂青史!

永乐被阿玛牵着手站在一旁,仰头看着她额娘受人爱戴尊重的模样,她想,她长大后也要成为额娘这样的人。

胤禟看到了女儿眼里渴望的目光,他微微一笑,想成为你额娘这般的人,可难了。

回京城的路上,永乐趴在额娘怀里:“明年我想去菁华大学读书。”

“呵,你想得太美了,你现在的水平,顶天了能去菁华小学混一混。”

“那我就去菁华小学,等我以后厉害了,肯定会考上菁华大学。”

叶菁菁冲胤禟抬了下下巴:“你闺女说想去长福庄小学读书,你当阿玛的怎么看?”

胤禟皱眉:“去长福庄小学读书就不能住在家里,你愿意?”

“我愿意呀,我刚才问过长福庄小学的小姐姐了,她们说读书五日休息两日,休息的时候我就回家看您和额娘。”

胤禟埋怨福晋:“咱们是不是把她教得太独立了,一点点大的孩子,说离家就离家,一点都不念着咱们。”

“可能是她习惯了?”

永乐虚岁才五岁,可这一年里胤禟忙着户部的事儿,她忙着菁华大学的事,夫妻俩忙起来时,时常好几日不回家,永乐自己照顾自己个儿,偶尔还去畅春园住几日,来来去去都是她自己做主。

“开年后推行养廉银,新一轮查贪同时进行,明年爷在家的时日恐怕也不多。”

“我也差不多,船厂那边我不用盯得这般紧,但是蒸汽火车那儿我肯定要时不时过去瞧瞧。”

夫妻俩对视一眼,心道,也罢,反正他们夫妻都忙,永乐想去长福庄读书就让她去?

“额娘,永乐想去。”永乐讨好地亲亲额娘脸颊。

叶菁菁看向胤禟:“要不……”

胤禟叹气:“去吧,但是必须去天津长福庄小学读书,天津你经常过去,再加上你堂姐也在天津,能帮忙照看一下。”

“永乐,你阿玛说天津长福庄小学。”

永乐笑眯眯地点头:“谢谢阿玛额娘,我去!”

说起天津,叶菁菁道:“快过年了,堂姐这会儿还在天津,看她的意思,好似没有想回京的意思。”

“不回就不回吧,有咱们在,再过几年也能给弘晟找个好差事。”

明年八月是菁华大学第二届入学考试,弘晖、弘盼他们兄弟要去参考,弘晟也要参考,若是弘晟考进去了,日日跟弘晖兄弟同吃同睡同学习,以后前程也差不了。

一家三口出京低调,回京也低调,进京后他们没回瑞亲王府,马车直接赶进了都统府。

齐世早在门口等着,等马车一过来,他掀开帘子,永乐喊了声郭罗玛法,一下跳到齐世背上。

齐世大笑道:“永乐真乖,郭罗玛法带你去街上买好吃的去。”

“好!”

齐世都没跟女儿女婿打声招呼,背着外孙女就走了。

胤禟扶着福晋下马车:“我这个女婿如今越来越不受重视了,岳父眼里只看得见永乐。”

叶菁菁安慰道:“别露出一张怨妇脸,你岳父还是我亲阿玛,你瞧我说什么了吗?”

伺候的丫头奴才们都笑了起来,府里管事笑道:“老福晋在里屋,奴才领你们进去。”

叶菁菁一进门就看到额娘埋头在理帖子:“额娘,谁送来的?”

“你们来了。”听到女儿的声音,觉罗氏抬头笑道:“各家都有,都是娶亲、过寿这般大事,我和你阿玛去不了,礼总要送去,额娘正在忙着安排送礼。”

叶菁菁和胤禟过去看了眼,胤禟道:“跟咱们家收到的帖子差不多。”

叶菁菁瞧了眼放在一旁的几本帖子:“这是额娘娘家的?”

“不算多亲近的人家,不过大家都姓觉罗罢了。”

觉罗氏的这几家送来的帖子都没什么大事,只说年节时家里要摆宴,请他们去吃席。

年节上摆宴会,不是年前就是年后,这几家倒好,把年宴摆到正月初十后了。

“大哥他们从新南疆回京领赏,正月初十也该回来了吧。”胤禟一看就明白其中关窍。

叶菁菁把帖子随手一扔:“额娘,咱们家这些年跟他们少有来往,您若是不喜,也不用跟他们脸面。”

“额娘知道。只是嫁进董鄂氏姓觉罗的妇人不止我一个,我不想来往,总要看看其他人态度。”

家里小儿媳也姓觉罗,觉罗氏总是要顾及她几分的。

“弟妹那儿额娘您就不用管了,弟妹娘家那边她就只惦记她额娘,其他的都不重要。”

叶菁菁帮着额娘把帖子理清楚,觉罗氏坐下歇一歇。

胤禟亲手给岳母倒茶:“您润润口。”

“哎!”

觉罗氏端起茶抿了一口,放下茶盏问道:“马上就过年了,宜妃娘娘今年打算怎么过?可要提前去接她?”

“多谢岳母关心,我额娘要在畅春园过完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一畅春园办宴,宴会完了后我们再接额娘回府。”

“那就好,你额娘生了你们兄弟,如今好不容易能和你们一起过年,她心里肯定一直盼着。”

“胤禟呀,回头选个日子,等你额娘得空了,我和你岳父再上门拜访。”

“岳母不用如此客气,您和岳父的屋子府里一直留着,您随时去瑞亲王府都行。”

觉罗氏笑道:“你个傻孩子,还有你五哥五嫂呢?你额娘就不去他们府上?”

“我和五哥早就商量好了,今年过年都在我府上,明年额娘去五哥府上过年。”

“既如此,等我和你岳父忙完了就去瑞亲王府见你额娘。”

康熙还在宫里的时候,叶菁菁带胤禟回娘家还有几分顾虑,如今康熙在畅春园不管事儿,夫妻俩带着孩子明目张胆地在娘家过年,一直到大年初一才回府换上吉服,一家人跟皇室宗亲们一起去畅春园给康熙拜年。

叶菁菁他们出门时,大清报第一期刊出了,这日各大书铺一大早就开门,用红纸贴上了大清报在售的牌子。

叶菁菁是报馆的主理,自然要买一份支持支持报馆。

路过书铺,胤禟吩咐小金子去买报:“别小气,买十份报纸回来!”

“奴才这就去!”

小金子跑去买报,好多人挤在书铺跟前,小金子好不容易挤进去,张口就要十份报纸。

“对不住,大清报有限,一人只可买一份报纸。”伙计指着墙上用红纸写着的一人一份四个大字。

“来一份!”

“承惠,五文钱!”

小金子护着报纸好不容易从书铺里挤出去,胤禟掀开车帘接过报纸时看了眼汹涌的人潮:“福晋,你们准备的报纸少了。”

“印刷坊准备的报纸不少,只是大年初一开门的铺子少,所以每个书铺门前的人才这般多。”

都是生意人,大清报纸第一刊卖得如此好,以后卖报纸的书铺肯定会多起来,到时大年初一也有的是人卖报纸。

胤禟打开报纸,楷体的大清报三个字映入眼帘,这字体,一看就是四哥的字。

大清报下面有一行小字,下面写着,报馆主理董鄂菁菁,主编朱轼,副主编田文镜。

“哈哈,朱轼和田文镜这两人也知道要给自己打出名声吗?”

叶菁菁轻笑道:“我们三人是报馆的话事人,总要让看报的人知道,他们看的报纸是何人编写的吧。”

胤禟不过是随口调侃了一句,随后,他认真看大清报的头版头篇文章:论大清海军之未来!

陈廷敬老大人所写的这篇文章,竟然真登上了头版!

整篇文章大气磅礴,鞭辟入里,真是一篇雄文!

胤禟看完这篇文章道:“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后突然生出想坐船出海去战斗的冲动!”

不仅是胤禟,其他读者也生出了同样的情绪,姚元景、张廷玉、王掞、穆和伦等人,看到这篇文章后都在家里激动地拍桌子、拍大腿、上蹿下跳!

海外!海外!海外!

李德明又是羡慕又是遗憾地叹道:“我不如陈老大人。”

李德明的大孙子李阳道:“陈老大人比您的年纪还长几岁,过完年您就致仕,开春就坐船去新南疆,赶得上!”

李德明瞪大孙子一眼:“我若致仕了,没人护着你,你以为你的官好当?”

“祖父,我已经是翰林了,比其他同年起点不知道高出多少。我若是有本事,就算没有您也会做出一番大事来。我若是没本事,就算靠着您升官发财,我也良心不安。”

“哼,老夫才不是为了你,老夫不想辞官,是为了领养廉银。”

他李德明辛辛苦苦一辈子,领的那点可怜巴巴的俸禄哦,要不是他夫人勤俭持家,只怕都养不活一家儿孙。

李德明得意地指着报纸第二篇养廉银的文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改革官员俸禄,增加养廉银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