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勇亲王领兵去库页岛, 八旗军队刚才从天津港离开,天津就沸腾了。菁华大学的学子、钢铁厂、船厂的工人都骂了起来,骂沙俄不讲信誉, 签的边境合约竟然敢不认,真以为咱们大清是好欺负的不成?

“你们钢铁厂但凡早两年把火车弄出来, 如今北线的铁轨已经铺好了, 咱们的军粮、火炮都运到前线去了,说不准这时候都把沙俄打趴下了。”

“少胡说八道了, 你们这么能,怎么不多造些船,开到沙俄屁股后头去打他们?”

“就是, 就是。”

“只会怪咱们钢铁厂, 不像话!”

唐子归连忙劝架:“你们别闹了, 沙俄还没打过来, 咱们自己人就先吵上了?”

“咱们大清的船不够用, 火车也没造好,你们有吵架这个力气,不如去多干点活儿。”

“都散了散了,干自己活儿去。”

吵架的工人被驱散,孔思、墨家大公子等人过来,孔思问唐子归说:“有没有法子让铁路建得更快一些?”

“动用更多的人力, 可以稍微加快些进程。”没有现代的机械装备, 如今除了靠人工, 没有其他法子。

“唐子归, 你给朝廷上封折子, 求皇上下旨, 火车沿线就别等了, 各条路段同时开工建设,各自负责自己省份那段路,争取尽快把铁路建好。”

“嗯,我今日就上书。”

唐子归前几年就已经是菁华大学的博士后了,他如今也领着内阁阁臣的津贴,有随时给朝廷上书的权力。

唐子归回去写折子的时候,菁华大学的海外报和菁华校报联合起来,他们要写一篇文章谴责沙俄背信弃义,撕毁合约。

大清报毕竟是官方报纸,要脸,向来言辞都比较温和。菁华校报可不在乎什么脸面。

在许礼这个大清最强嘴炮王者主编的带领下,菁华校报一直以言辞锋利著称,菁华校报中一代代编辑全是大喷子,连朝廷的政策他们敢批评,其他被菁华校报骂了的,你也就只能听着。

对内不嘴软,对沙俄这个未来敌手,那自然有多难听骂多难听。

“咱们联合发一期特刊,把咱们当初和沙俄签的边境条约前因后果报道清楚,叫大清百姓都知道事情始末,等咱们真跟沙俄打起来时,咱们大清肯定是占大义这边。”

弘晟道:“许主编,沙俄跟瑞典战争的内容也该添一些。”

“添,你是海外报的主编,这段内容就由你来主笔。咱们这期特刊就一条主旨,要全天下人都知道沙俄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许礼成为菁华校报的主编已经八年了,他该喷的时候比谁都冲在前头,但该给朝廷铺路的这种时候,菁华校报也走在前面。

当年为了办校报方便,菁华大学后门处专门开了一家印刷作坊。许礼和弘晟上午才编写完,下午菁华校报和海外报的联合特刊就从菁华大学印刷作坊送去大清各地书铺。

京城肯定最先看到这期新鲜出炉特刊,书铺、茶坊、酒楼等地,到处都是讨论沙俄的声音,连码头上干活的力工都能有理有据地骂两句沙俄不是东西。

衙门散衙,朝臣们下值回家,路上买一份报纸,回家看完后都叹了声,这官儿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以前只有他们这些朝臣知道的内部消息,如今天下皆知,靠科举的门槛拦不住普通百姓了,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别跟不上皇上的步伐,被扔下了。

一晚上的工夫,天津港的快船把特刊运到江南,再扩散到两广地区,到云贵川,到了云南开化府钢铁厂。

年羹尧看完报纸,脸色一下冷了:“朝廷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一直在全力修钢铁厂,建铁路,为了运矿,把民间的商船都借用了,甚至海军的船都调动起来了,有些人还说朝廷太过浪费民力,如今看到这期特刊,不知道他们又该如何辩驳。”

铁道副总督朱轼看完特刊后对小厮说:“帮本官去把今年三月那期《海外报》找出来。”

三月的《海外报》,主要报道了沙皇彼得一世亲自访问西欧的消息,海外报编辑推测彼得一世要去法国,商谈让法国放弃继续支持瑞典。

年羹尧也记得这期报道,他道:“若是推测没错,今年夏天的时候法国应该已经和沙皇达成协议了。”

“等等吧,现在已经十一月了,不管有没有达成协议,欧洲的消息很快就会送回来。”

他们大清和欧洲相距太远,菁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学子去了欧洲后,把获取的消息从欧洲传回大清,几个月就过去了。

胤禩也看到了这篇特刊,他心里已经笃定法国已经放弃支持瑞典了,瑞典陷入了孤立中,等过完这个冬天,瑞典将无力反抗,只能割让土地给沙俄。

快的话明年秋天,迟的话后年夏天,沙俄一定会调转向东,对大清出兵。

北线火车铁轨还没铺好,大清的北境防线还没形成,明年最好别打,最好的法子,就是想办法把战争拖过明年。

一旦北线火车铺通,无论沙俄从西北入侵准噶尔,还是从东边入侵黑龙江,大清都能以逸待劳,支持八旗将士打一场大战。

康熙在叶家坡待了大半年,从欧洲送来的消息,菁华校报和海外报联合特刊几乎同时到达康熙手里,康熙看完两边的消息,亲自写了封信。

“梁九功,把信送去海军驻地,用最快的船送去京城。”

“奴才这就去。”

海参崴。

珲春的贝勒街这几日被戒严,除了海军的人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出入。原本住在贝勒街的百姓,这几日也闭门不出。

从白日到夜里,十四爷府上的哭嚎声,大到住街对面的百姓都能听到一两句,百姓嫌声音吵闹,若是半夜被吵醒,还要骂几句毛子怎么还不死,海军都是吃干饭的之类的话。

临时被抽调过来的菁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师生们,他们这几日一直在十四爷府上,他们最清楚,海军可不是吃干饭的,一个个都是刑审的好手。

“我的娘耶,吓死我了!”

“我才叫吓死了好不好,我翻译的时候声音都在抖,那个负责审案的大人还笑着安慰我,叫我不要怕。”

“老天爷啊,他越对我笑,我越怕,我生怕他笑着笑着,突然就把烙铁贴我嘴上。”

外语学院毕业的学生,要么去朝廷当官了,要么去叶家坡了,还有些去欧洲了,他们这一批临时叫来的翻译,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学生,头一天来的时候人都吓傻了,这几日胆子大了点,但也只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

老师安抚他们:“别怕,再坚持坚持,今日就能把剩下的人审问完,你们的差事就算了了,我叫船送你们回去。”

“老师,您不跟我们一起回去?”

“你们先回,老师还有事情要做。”

一群还未毕业的学生就跟小鸡仔一般跟着他们老师去休息,给他们分了单人间,一个个都不敢独自睡,男学生,女学生,各自挤一间屋,老师都怕他们这么多人睡一张炕,把炕压塌了可怎么办。

“老师放心,我们吃得少,体重轻,压不垮。”

来海参崴这两三日,每天遭受那么大的精神刺激,精神亢奋得不行,明明肚子饿,却吃不下饭,肉眼可见地瘦了。

“你们别怕,等以后……”

“老师,我们不怕,我们真的不怕!”

“老师,我还能翻个跟斗,你看!”

一个男学生在炕上一个王八翻身,脑袋撞到墙上,痛得哇哇地叫。

老师扶额:“行了,老师知道你们不害怕。老师先走了,你们早点休息吧。”

老师在的时候一群人七嘴八舌,老师一走,男女寝室都安静了。

女寝室这边,一个身形瘦弱的女生小声问:“海军里负责刑讯的大人下手都这般狠毒,那朝廷刑部的那些大人是不是更吓人?”

“对敌人下手狠也没有什么,对吧。”

一人试探着说了句,立刻就有人附和:“对敌人还讲什么规矩,海军碰到的敌人全是杀人劫道的海盗,对海盗讲规矩,怎么对得起那些被海盗害死的百姓。”

“对对对,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大家面面相觑,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就是克服不了内心的害怕。

“咱们这个专业,肯定是要跟外国人打交道。咱们不能把洋人想得太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嘿,我也不是害怕,只是前面十多年没见过这种场面,突然碰上了,还没适应过来。”

“我也是,我只是还没适应,可不是胆小。”

其他人都连忙点头,他们真的一点都不胆小!

把一群学生吓得面无颜色的大人们,洗了手,说说笑笑地去厨房用饭,用了饭后把两百多封供词摆在桌面上。

关于沙俄的信息,关于欧洲各国的消息……一条条的消息被总结出来,写了二十多页纸,送到勇亲王手里。

胤祯白日亲自领兵去沿海边境巡逻,下午回来住在隔壁贝勒府,他看完审问出来的消息后,顿时冷笑起来。

这位彼得一世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以为大清是他说打就能打下来的?他们大清可不是欧洲小国。

“来人,审出来的这些东西,连夜送回京。”

“是!”

海参崴的消息送到京城,当天没有朝会,军机处、内阁、六部尚书都一早到乾清宫等着议政。

乾清宫大殿上摆了一张长桌,桌上摆着这几日审讯得到的消息,大臣们都聚在一起看。

雍正背对着所有人,面对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地图,目光一直盯着欧洲。瑞典、芬兰、挪威、法国、神圣罗马帝国……

跟沙俄比起来,都是些小国家,他们很难团结起来,沙俄就能对他们逐个击破。

“皇上,如此看来,沙俄确实对咱们大清心怀不轨,最早明年化雪后,沙俄一定会对咱们用兵。”

雍正嗯了声,他已看清了沙俄的打。他们大清不怕跟沙俄打,沙俄明年用兵还是后年用兵,早晚都要打。

“这次虚惊一场,主要是冬日里沙俄的兵马推不到咱们大清边境,若是等到明年,沙俄的兵马推过来,咱们就要当面锣对面鼓打一场了。”

“当年太上皇在位时,康熙二十八年,索额图和佟国纲代表咱们大清在尼布楚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臣刚为官不久,那时候臣记得太上皇就说过,沙俄是喂不饱的野狼,以后大清不可对沙俄出让领土。”

兵部尚书的话,也是雍正的意思,这几年大清对外密切关注沙俄跟瑞典的战争,对内积极富国强兵,就是为了和沙俄再起兵祸时,大清能不落下风。

“沙俄的陆军很强,咱们八旗军也不弱。这几年养兵养得好,士气、火炮、火枪,咱们都比沙俄强一点,倒是不怕他们。”

“再论海军,沙俄的海军是在彼得一世的手上发展起来的,三年前打败瑞典的艾伦希尔德舰队才取得了头一回胜利。咱们大清的海军建军已有十五年,大仗没打过,小仗没输过,打海战,两国旗鼓相当。”

“欧洲传回来的消息,根据三年前沙俄与瑞典海战时的情况预估,沙俄的战列舰预估有一百艘左右,咱们大清海军的战船如今有一百二十二艘。战舰的火力,太平炮跟欧洲惯用的大炮相比,射程和火力优势略大一些。”

兵部尚书对自家海陆军的战力十分自信,他认为,就算明年打,大清的赢面也很大。

“从勇亲王审讯出的消息来看,沙俄看咱们的眼光变化不大,就算他们三年前在准噶尔失利,沙俄也没放在心上,以为咱们整体军事力量和康熙朝差不多。”

彼得一世认为大清没有海军,跟康熙朝一样,库页岛这些地方虽然是大清领土,大清根本管不了,所以才会堂而皇之地派兵从东边试探大清。

“那就让沙俄继续这样认为吧,跟咱们海军交过手剩下的那两百多沙俄士兵一个都别留,放回去一个都是祸害。”

“明年开春,沙俄就算不打咱们,定会派使者前来要人。”

“来就来吧,咱们大清不认!”

他们大清和沙俄的信息不对称,是大清的优势之一,没有开打之前,这种优势保持得越久越好。

以后,就算沙俄知道大清有海军,不知道其中深浅,他们也不敢妄动。

叶菁菁坐在一边听了许久,军机处、内阁、六部尚书,主张积极应战的大臣占绝对多数,那就可以说一说如何应对的问题。

“菁华亲王,你有何话说?”

“皇上,臣认为,瑞典虽无跟沙俄对抗的实力,但是有跟沙俄对抗的决心,咱们可支持瑞典再拖沙俄一年,待后年大清和沙俄再战,咱们准备充足,或可把战线推至唐朝时的疆域。”

“唐朝?”

张廷玉都惊呆了,你也太敢想了吧!

“打仗是会死人的,还会吞噬大量的资源,所以我认为,打仗不能只会被动防御,若是打仗不能给大清带来更多的领土、资源,那么就算在家门口赢了,那也是输!”

赢也是输!

这四个字给在场的文臣带来无限的震撼,只有兵部尚书和几个武将赞赏地看向菁华亲王。

雍正长舒一口气,目光如炬:“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菁华亲王说得对,打仗为的是获取利益,别让什么孔孟之道、仁义道德拖住咱们的手脚。谁要是这时候跟朕论什么道理,叫他们去跟打仗的士兵论去。”

雍正此话一出,在场的文官们有的点头,有的就算不赞同,也都默默低下了头。

“菁华亲王,你继续说。”

叶菁菁颔首,她站起身,指着欧洲的版图:“咱们赶在开春之前到欧洲,跟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见一面。”

叶菁菁相信,只要给卡尔十二世带去足够打一仗的粮食、武器,这位有小拿破仑之称的瑞典国王,就会再次反抗沙俄。

再有,大清发展这么多年,跟欧洲各国的海军比起来,已经足够强了,也该选个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让欧洲人瞧瞧,大清有钱归有钱,拳头也硬得很,他们就算要打劫,也记得离大清远一些。

出使欧洲啊,雍正即使知道自己去不了,也有一丝心动。

胤禟站起身:“四哥,我和福晋两人去。”

“不行,你们不能去,你们夫妻都是大清的顶梁柱,你们俩有一人在欧洲出事,对大清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四哥,要论对欧洲的了解,对外语的熟悉,皇室宗亲里面,除了我和菁菁,您还能选出来谁?”

弘晖举手:“我,皇阿玛,我会说英语和俄语。”

胤禟瞪弘晖一眼:“有我们这些叔叔在,轮到你说话了吗?”

弘晖不服:“凭什么轮不到我说话,我是刑部主理,还是大皇子,皇阿玛不重用我还能重用谁?”

叶菁菁笑着问他:“你去欧洲,若是卡尔十二世不接受大清的条件,你当如何?您能为大清做决定吗?还是你要传消息回大清,等你皇阿玛给你回信你才知道如何做?”

“我会想其他办法,跟沙俄有领土争端的又不止瑞典,瑞典不过是最能打罢了。”

“说得也没错,那我问你,你对欧洲各国皇室的关系清楚吗?”

“大概……清楚吧。”

胤禟冷笑:“那就是不清楚了?”

弘晖闭嘴了,却还是眼巴巴地望着皇阿玛。

雍正不高兴:“你都当爹的人了,能不能有点当爹的样儿?”

弘晖没办法了,他就是想去嘛。

雍正的目光扫过五弟、七弟、十二弟、十三弟、姚元景、张廷玉,还有年纪不小的温达、穆和伦等满臣。

不行,这件差事不能叫满臣去,他们太过保守。

雍正暂时决定不了出使欧洲的人选,这件事只能延后再议,先说说该如何支持瑞典跟沙俄对抗吧。

粮食可从东南亚采买,火枪火炮不能白给,租用、买卖都可商量,到时候再看卡尔十二世的诚意了。

定下了援瑞典阻沙俄的大方针后,后面的事情就很好定了。只出使欧洲的人选,议政议了一天,也没个结果。

要身份够高,要对欧洲足够了解,要有决断能力,这几个条件摆一起,大家心里头一个想到的都是菁华亲王。

许多年前砸重金研发蒸汽机、建菁华大学、开设外语学院、全力支持海军发展、把新南疆和安南省纳入版图、举国之力修建铁路……桩桩件件,这些年来,雍正朝所有大变革中都少不了菁华亲王的影子。

要论决断力,远见,雍正一朝的亲王们都比不过菁华亲王。

撇开亲王们不谈,内阁首辅姚元景,皇上跟前的第一红人张廷玉,他们办事能力是顶尖的,要论决断能力,远见,还是得菁华亲王。

使团去了欧洲,那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做的任何决定都会影响到大清和沙俄之间的战争,做决定的那个人是要担责的!

为大清担责,即使是弘晖,弘晖也不敢轻易说出,所有结果他全部担当的话。

如今的大清,一半的功劳是菁华亲王和她的菁华大学成就的,为大清担责这话,只有菁华亲王敢说。

用真不知道这些吗?不,他知道。

雍正太知道九弟夫妻对大清的作用,所以他才不能做出这个决定。甚至,他更愿意把九弟夫妻留在大清,他带领使团出使欧洲也可。

“皇上,不可啊!”

议政大臣跪了一地,雍正叫他们起来:“朕只是说说而已。”

“皇阿玛您想都不该想,怎么能说出口呢。”

雍正瞪了弘晖一眼:“朕若是死在外面,大清不会灭亡。你九婶若是在欧洲出事,大清才会陷入动荡。”

“四哥,我呢?”

雍正看老九一眼:“你……”没了你朕也会伤心几年吧。

雍正的迟疑让胤禟看出了他的心思,冷哼一声:“不让去就不去,本来福晋说去欧洲,爷就不太愿意。”

叶菁菁趁人不注意轻踢了胤禟小腿一下,这时候起什么内讧。

雍正捏了捏鼻梁,皱眉道:“都回吧,今儿先议到这儿吧,都回去想想,明儿再议。”

“臣等告退!”

胤禟扶着福晋出门,弘晖紧跟着追出来,胤禟看他,他又不说话,就跟着。等到出了宫门弘晖才求道:“九叔,九婶,你们若是去欧洲,带上我吧。”

“你不用去,你在朝廷给你阿玛好好干活吧,欧洲有我和你九婶就够了。”

“九叔,求求你了,我真想去。”

胤禟推开他:“别拦路,你去不去我和你九婶做不了主,问你皇阿玛去。”

“九叔~”

弘晖二十好几的人了,在宫门口冲瑞亲王夫妻撒娇,好几个内阁大臣偷看,啧啧,就这,弘晖阿哥还想带使团出使欧洲呢,叫那些洋人怎么看我大清?

还是得瑞亲王夫妻,从能力到爵位,从爵位到外貌,都是咱们大清的代表。

皇上现在不答应大臣们也能明白,但,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瑞亲王夫妻迟早都是要去的。

等着吧,不出几日,皇上就会松口。

大臣们都看得明白的事,雍正何尝不明白,他只是不敢去赌,生怕九弟夫妻出意外。

“苏培盛,你亲自走一趟,把大法师请来。”

当年给弘晖招魂的那个老萨满已经去世了,这位年轻的法师是老萨满的弟子,继承了老萨满的衣钵,雍正很信任他。

半个时辰后,苏培盛把年轻法师请到乾清宫,雍正问他:“瑞亲王福晋的魂灯如何?”

“十分明亮,瑞亲王福晋的气运已经和大清的国运融到一块儿了,若是不出意外,瑞亲王福晋是寿终正寝的命格。”

若不出意外……雍正冷声道:“你是说瑞亲王福晋会出意外?”

“暂时没有。”

“你不能预测?”

“禀皇上,纵使是我师父在的时候,也无法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出意外。人和天,命和运,我等只能看,不能测。”

雍正想从法师这里要个肯定答案,法师给不了,雍正轻叹一声,挥挥手叫他出去。

萨满法师行了礼,转身离开。

“苏培盛,刚才法师说瑞亲王福晋的气运已经和大清的国运融合到一起了,是不是意味着,大清在,瑞亲王福晋就在?”

还是反过来说,瑞亲王福晋不在了,大清的国运也会元气大伤?

苏培盛不敢应主子的话,事关大清国运之事,哪里是他能插嘴的。

雍正做不了决定,枯坐了两个时辰,谁也不见。

“主子,瑞亲王福晋不是个喜欢把自己置于险境的人,就算在京城,除了进宫外,她只要外出身边都会带着侍卫。”

雍正摇摇头,不,那可是欧洲,距离大清如此遥远,若九弟和九弟妹碰到点什么意外,那些侍卫能挡事儿?

让十四也跟去?

雍正还在迟疑,胤禟和叶菁菁已经在做准备了,府里的侍卫都调动起来,会说外语的侍卫头一批入选。身手奇高,不会外语的第二批入选。

第三批入选的侍卫还没到,他们是叶菁菁为欧洲之行八年前就着手培养的侍卫,他们跟叶淮这些汉人长相不同,个个都是少数民族,欧洲人的长相。

叶菁菁这次去欧洲,除了说动瑞典之外,另外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她要送菁华大学最有才能的一批老师和学生去英国皇家学会做交流,一是希望能开阔他们的眼界,二是如果能从欧洲捡几个沧海遗珠回大清就最好了。

菁华大学内部选拔的事,叶菁菁交给孔易和唐子归去办,唐子归听说能去欧洲立刻问:“咱们去英国能见到牛顿吗?”

“应该能吧,他不是当过英国皇家协会的会长吗?”

“能请来大清吗?”

叶菁菁无语:“那是牛顿!牛顿!你们去欧洲是去交流,顺便把人家的著作翻译带回来,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唐子归叹气,原来也有富婆做不到的事情呀!

“少废话,你赶紧去和孔易把人选定下来,每个专业都选一些,主要是理科,你懂的吧。”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欧洲经历过启蒙运动后,自然科学、哲学、经济学、医学、文学等等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发展,大清解放思想运动这才刚刚开始,欧洲的东西能学的就赶紧学过来。

唐子归秒懂叶菁菁的意思,把手中的差事交出去,就跑去学校跟孔易研究出使的名单。

名单定下来后,名单上一大半的人都在天津和京城,还有一小半散落在全国各地,除了在叶家坡的人以外,在大清其他省当差的人,唐子归立刻派快船接回学校。

菁华大学动起来后,消息就藏不住了,一些大儒托关系找到在菁华大学的朋友,问能不能把他们加入名单。

曲阜孔家在山东,离天津府不远,孔家年轻一代人当中,也有想去欧洲的人,但他们孔家的衍圣公十多年前就跟瑞亲王夫妻结下梁子,两边多年来也没有来往,这时候怎么求上门?

有个聪明人想到了南孔,他们北孔跟瑞亲王福晋虽然关系差,但是南孔跟瑞亲王福晋关系好,能不能叫南孔带带他们?

一笔写不出两个孔字嘛。

孔易收到曲阜送的信后,只想冷笑,校长选的是能和欧洲的科学家、发明家交流的人,曲阜孔家人去做什么。

信给扔了,孔易打开出使名单看了一遍,名单上一共四十余位,他们孔家占了五个,孔易顿觉心满意足。

“九叔~”

“九婶~”

“开开门呐,侄子/弟弟想你们了。”

弘曙推了胤禄一下:“十六叔,您不回府抱您的小儿子,跟侄子们在这儿挤什么挤?”

“呵,怎么,只你们能去欧洲,我们这些小叔叔就不能去了?”

胤禑忙帮腔:“就是,我们这些叔叔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就该咱们去,你们往后捎一稍。”

弘晖不满:“咱们二十啷当的小年轻,难道还不够年富力强?”

以弘晖为代侄子辈,以十五皇子胤禑为代表的弟弟辈,两边在瑞亲王府大门口推搡起来,永乐通过门缝看热闹,被弘晟发现了。

“永乐,给你哥开个门。”

永乐可不敢开门,假装自己没听到,偷偷跑了。

前门被堵,胤禟和叶菁菁悄悄从后门回府。永乐听说阿玛和额娘回来后,忙去找额娘:“额娘,四伯到底同意咱们去欧洲了没有?咱们赶紧走吧,叔叔和哥哥们快把咱们府门挤破了。”

胤禟拉开女儿:“什么叫咱们,是我和你额娘去,你留在家管着菁华大学和你的两个弟弟。”

“额娘~”

永乐缠着额娘撒娇:“您不是说要言传身教吗?您不带着我,女儿怎么跟您学?”

叶菁菁笑道:“你别学弘晖说话,肉麻不肉麻?你想去,那就去嘛,正好瞧瞧英国的皇家学会是怎么办的,咱们的菁华大学以后也要成立一个学会,供学者们交流。”

“嘻嘻!”永乐得意地看一眼阿玛。

胤禟皱眉:“真带永乐去?”

“去吧,她早晚都要去欧洲,跟在咱们身边,也能放心些。 ”

胤禟一想也是。

“明儿我进宫找四哥,不能再拖了,咱们必须出发。”

“嗯。”

胤禟还没去找雍正,雍正收到一封急信后,脑袋一抽一抽地疼,他立刻下定了决心,还是让九弟和九弟妹去吧。

叶家坡送来的信,欧洲的消息和雍正从沙俄士兵嘴里得到的消息一样。皇阿玛写的信,和朝臣们议出来的决定也一样。

支持瑞典打沙俄,把沙俄拖在欧洲,给大清修铁路争取一到两年的空档。

皇阿玛也是当过皇帝的人,他能看出沙俄的布局和欧洲的局势不足为奇,让雍正烦心的是,皇阿玛提出他准备自己出使欧洲,雍正哪里能答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