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婉拒了哈

“到了,小苏。”王主任伸手指向前方示意。

随着王主任指引的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破旧的大门,门口有三级台阶拾级而上。

台阶中央有一处破损,不清楚是自行车反复碾压所致,还是哪个淘气小孩砸出的痕迹。

门口右侧,一位看上去四五十岁的老人,正低头清扫地面。

忽然,老人仿佛察觉到有人注视着他。

头稍稍偏向门口一侧,仿佛意识到有人正站在门口。

紧接着,那位老人快步走来,在两人不远处停下脚步。

“王主任,您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儿了呢!”

“您有什么指示,派人通知一声就行啦,何必亲自跑这一趟呢。”

苏尘看到这位前来打招呼的人,不由得愣了一下。

此人与电视剧中的闫埠贵,有七分相似,却又不尽相同。

穿着打扮,并不像电视里那样精致讲究。

电视剧中的演员,穿着看起来很新,缺少这个时代普通人衣物常见的陈旧感。

眼前这个人,并不像电视剧中的闫埠贵那般精神焕发。

倒像是一个为了生活,奔波操劳的老者。

下一刻,王主任证实了苏尘心中的猜想。

“闫老师,您这是不欢迎我来啊?”

“不是……”

没等闫埠贵开口否认,王主任便打断了他即将说出的话。

“得了,不用给我解释,我来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轧钢厂的技术员苏尘。”

“往后就住在你们这个院子里了,就是之前刘老头住的那个地方。”

“这位是闫埠贵,他是红星小学的教师。

将来就是你的隔壁邻居,同时也是咱们院子的大爷。

往后就得劳烦闫老师,多多关照这个大学生了。”

在这个时代,说大学生是宝贝可是毫不夸张。

毕竟这是建国初期,那时候考大学可不像后来苏尘所处的时代那样,想要考上就能考上。

刚刚经历了战争纷乱,能在那个吃不饱饭的日子里念书的,基本都是生活富足的家庭。

自古以来,读书学习,大多是富裕人家的事情。

“大学生?”闫埠贵微微一愣,身为教育工作者,他深知大学生的稀缺性。

周围几个院子,压根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

要知道这里可是四九城,国家的首都。

“那是一定的,苏技术员住我隔壁,我不帮忙还能让谁帮忙呢。”

“来来来,这边走——”

“苏技术员,我带你去看看你的新房子。”

“闫老师,请叫我苏尘就行。

在这里我不是轧钢厂的员工,您也不用按厂里的职务称呼我。”

“这就是先前刘老头的房子,现在归你了,只是屋子里显得有点空旷。”

“之前街道办事处验收房屋时我来过,刘老头搬家的时候,已经把屋里的东西都带走了。”

对此,苏尘淡淡一笑,回答闫埠贵。

“没事,闫老师,那些东西我会慢慢添置齐全的。”

见两间房子尚未打通,苏尘计划找个工人来施工,重新规划一下房间布局。

这两间房子大小相仿,每间约三十多平方米,加在一起有六七十平方米。

旁边还有一个大约十平方米的小偏房,这样一来总面积大概有八十平方米左右。

苏尘仔细查看了三间屋子,总体来说非常满意。

尽管目前看上去破旧些,但他相信稍作修缮,便会焕然一新。

“小苏,你觉得这房子还行吗?”王主任问苏尘。

“王姨,我非常喜欢这套房子,真的太感谢您了,帮我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

等我把房子收拾好了,一定要请您来做客,希望您到时候别拒绝哦。”

苏尘又一次邀请王主任赴宴,站在一旁的闫埠贵听到苏尘称王主任为“王姨“。

心里不禁暗自惊讶,显然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近。

王主任笑着摆摆手,并未将请客吃饭之事放在心上。

和苏尘客气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苏尘,往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而且我还是前院的负责人,你可以叫我三大爷。”

“知道了闫老师,往后肯定会有不少事情要麻烦您的。”

对于闫埠贵的客气话,苏尘并未完全当真。

阎埠贵明确表示自己是管理前院的,理应被叫做三大爷,这是对大院主管应有的敬称。

然而闫埠贵没料到,苏尘并不按套路出牌,对此并不领情。

苏尘看出了闫埠贵的想法,但他并没有习惯一开始就自称大爷。

他认为称呼闫埠贵一声“闫老师”,更为恰当。

闫埠贵于是向苏尘发问,“中院的大爷易中海和后院的大爷刘海中,这个时间点都在家。

我要不要带你过去跟他们见个面、介绍一下?”

苏尘婉拒道:“闫老师,往后我们就是邻居了,总会找到机会认识他们的。

王姨告诉我,中院的一大爷易中海和后院的二大爷刘海中都是轧钢厂的员工。

在同一个工厂工作,日后有的是时间可以接触。

而且现在大家都在吃饭,这时候登门打扰不太好。”边说他还边指了指门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