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外的太阳慢慢西沉。
原本就凉爽的天气,因为太阳下山而变得更冷了一些。
日复一日,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
突然间,一阵叮叮铛铛的电铃声,响彻整个轧钢厂。
紧接着,厂区里的机器轰鸣声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人声。
下班了,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人流渐多,楼下人群密集如织。
红星轧钢厂总共有超过一万一千名员工。
包括管理层、一线工人、食堂工作人员、保卫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清洁工人等。
一下班,人潮汹涌,黑压压的一大片。
苏尘等了几分钟后,见下班的人流渐渐稀疏下来。
这才不紧不慢地起身,整理起办公桌上记录事务的小本子,准备下班。
苏尘一起身行动,技术科里的其他十多位同事,也随之纷纷起身,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
这个时期的工程师们,大多有种傲气。
不愿意跟一线工人一块儿下班,总是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地离开。
苏尘也不例外,跟着大伙儿走,不去搞特殊化,这样才能过得更加安逸。
跟吴建设打了个招呼后,苏尘也下班离开了轧钢厂。
出了厂子,他就直奔王主任那里。
王主任是邻近街区的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这一带几条街巷的家长里短、邻里矛盾。
苏尘刚被分配到轧钢厂的时候,就申请了分配住房。
作为大学毕业生,厂里还特意打招呼,让街道办事处优先考虑他的申请。
直到今天才有回音,这也充分说明,如今四九城的房子是多么紧俏。
一会儿工夫,苏尘便来到了街道办事处,轻车熟路地找到了主任办公室,他敲了敲门。
“请进。”王主任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文件,抬头看到苏尘推门进来。
笑着对他说:“苏同志,你来了。”
“王主任,我之前申请的那套住房,有没有什么消息?”
苏尘表情真挚,面带微笑,让人看了觉得很亲切。
他也明白,目前想要分到一套房子有多难。
但如果能分到,他就能成为在四九城拥有房产的人,到时候办理京城户口,就方便多了。
“这段时间附近的房源确实不多,再加上排队等着分房的人太多了。
到现在,才终于有一套房腾出来了。”王主任先做了解释。
“这次我们街道办事处分到了一套房,在一个四合院里。
有三间正房加一间偏房,这可是最近咱们办事处分到的条件最好的一套房了。”
“苏同志,别说我没照顾你们这些大学生啊。”王主任何主任开玩笑地说。
苏尘心里一喜,三间房已经绰绰有余了。
别人可能不清楚四合院的价值,但他却清楚得很。
只要等个几十年,这三间四合院的房子,市值至少上千万。
何况他现在单身,还没结婚,有多大面积的房子对他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将来顶多就是把住在郊区的母亲,接过来四九城一起住。
三间房,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电光火石之间,苏尘就把这一切都想明白了,赶忙答谢王主任。
“谢谢王主任的照顾,等我搬进去安顿好,请您来家里吃个饭。
您不知道,这两个月住在招待所,光吃住费用,就已经把我那点工资花得一分不剩了。”
苏尘用轻松诙谐的口吻,向王主任诉苦。
“小苏呀——我不介意这样叫你吧?”
“哪里会呢!王姨,我就这么叫您啦!”
苏尘毫不犹豫地将王主任称呼为自己的长辈。
“小苏,我现在带你过去,先去看看门道,过两天再搬家。
明天你再来一趟,把房子正式转到你名下。”
在路上,王主任一边向苏尘介绍房子的具体情况,一边询问着他最近的生活状况。
“这套房子,原先是一位轧钢厂的六级焊工的。
人家全家跟着儿子被调到南方去了,所以就把这房子腾出来了。
交给我们街道办,重新安排。”
“小苏啊,往后你在四合院里,要是碰见解决不了的事儿。
可以去找那儿的三位大爷商量,他们是咱们街道办指定的负责人。”
“大院里的大爷们,住在中院的是易中海,就是你们厂里的八级钳工。”
“住在后院的是刘海中,也是你们厂子里的人,七级锻工。”
“还有前院的闫埠贵大爷,他是红星小学的教师,算是个读书人。”
“你的房子就在闫老师家对面,有啥事情直接找他就成。”
王主任这么一讲,苏尘越发感觉亲切起来。
这不是他和前任女友一起看过两遍的那个电视剧剧情吗?难怪听起来如此熟悉。
之前女友在他休假时,硬拉着苏尘熬夜追剧。
之后还整天在他耳边念叨秦淮茹、傻柱的种种不是。
苏尘能对这些不熟悉吗?能不记得清清楚楚吗?
看来这接下来的日子,可不会太平静!